長清僧閱讀練習及答案

  《長清僧》出自蒲松齡《聊齋志異》,長清僧這個故事告訴我們:人要做一件正確的事,不僅是一時一刻的堅持,還應該是一輩子的永恆!以下是小編給你帶來的,希望能幫到你。

  《長清僧》閱讀材料

  長清僧

  長清僧,道行高潔。年八十餘猶健。一日,顛仆不起,寺僧奔救,已圓寂矣。僧不自知死,魂飄去,至河南界。河南有故紳子,率十餘騎,按鷹獵兔。馬逸,墮斃。魂適相值,翕然而合,遂漸蘇。廝僕還問之。張目曰:“胡至此!”眾扶歸。入門,則粉白黛綠者,紛集顧問。大駭曰:“我僧也,胡至此!”家人以為妄,共提耳悟之。僧亦不自申解,但閉目不復有言。餉以脫粟則食,酒肉則拒。夜獨宿,不受妻妾奉。

  數日後,忽思少步。眾皆喜。既出,少定,即有諸僕紛來,錢簿谷籍,雜請會計。公子託以病倦,悉卸絕之。惟問:“山東長清縣,知之否?”共答:“知之。”曰:“我鬱無聊賴,欲往遊矚,宜即治任。”眾謂新瘳,未應遠涉。不聽,翼日遂發。抵長清,視風物如昨。無煩問途,竟至蘭若。弟子數人見貴客至,伏謁甚恭。乃問:“老僧焉往?”答雲:“吾師曩已物化。”問墓所。群導以往,則三尺孤墳,荒草猶未合也。眾僧不知何意。既而戒馬欲歸,屬曰:“汝師戒行之僧,所遺手澤,宜恪守,勿俾損壞。”眾唯唯。乃行。既歸,灰心木坐,了不勾當家務。

  居數月,出門自遁,直抵舊寺,謂弟子:“我即汝師。”眾疑其謬,相視而笑。乃述返魂之由,又言生平所為,悉符,眾乃信。居以故榻,事之如平日。後公子家屢以輿馬來,哀請之,略不顧瞻。又年餘,夫人遣紀綱至,多所饋遺。金帛皆卻之,惟受布袍一襲而已。友人或至其鄉,敬造之。見其人默然誠篤;年僅而立,而輒道其八十餘年事。異史氏曰:“人死則魂散,其千里而不散者,性定故耳。餘於僧,不異之乎其再生,而異之乎其入紛華靡麗之鄉,而能絕人以逃世也。若眼睛一閃,而蘭麝薰心,有求死而不得者矣,況僧乎哉!”

  《長清僧》閱讀題題目

  20.下面各項中加點詞語解釋有誤的一項是***2分***

  A. 魂適相值,翕然而合 ***遇到***

  B. 眾謂新瘳,未應遠涉 ***病癒***

  C. 吾師曩已物化 ***剛剛***

  D. 友人或至其鄉,敬造之。 ***拜訪***

  21.下面各項中沒有詞類活用現象的是***2分***

  A. 居以故榻,事之如平日

  B. 共提耳悟之

  C. 友人或至其鄉,敬造之

  D. 既歸,灰心木坐

  22.下面各項中加點詞用法相同的是***2分***

  A. 不異之乎其再生 有求死而不得者矣,況僧乎哉!

  B. 眾疑其謬,相視而笑 其千里而不散者,性定故耳

  C. 家人以為妄,共提耳悟之 後公子家屢以輿馬來

  D. 魂適相值,翕然而合,遂漸蘇 年僅而立,而輒道其八十餘年事

  23. 對文段的理解有誤的一項是***2分***

  A. 長清僧因為意外去世,借富家子打獵墜馬而亡的機會託身富家公子,得以重生。

  B. 長清僧雖然託身為富家公子,卻始終保持當僧人時的生活習慣和信條,靜心打坐,不吃葷,不近妻妾。

  C. 因為長清僧魂魄未散,所以公子不需要別人帶路,就能直抵寺院,並由寺僧帶路去看自己的墳墓。

  D. 託身公子的長清僧回到寺廟就不再回到自己託身的故紳家,任憑夫人多次哀請也絕不改變心意。

  24.將文中畫線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10***

  ***1***汝師戒行之僧,所遺手澤,宜恪守,勿俾損壞。

  ***2***後公子家屢以輿馬來,哀請之,略不顧瞻。

  《長清僧》閱讀題答案

  CCBD

  24.***1***你們的師傅是守戒律重操行的僧人,他的遺書遺訓,應該謹慎恭敬地遵守,不要使之遭到破壞。

  ***2*** 日後公子家裡多次打發車馬來,哀求乞請他回去,但他毫不理睬。

  《長清僧》參考譯文

  長清縣的一個僧人,道行高深純潔。八十多歲仍然健朗。一天摔倒了起不來,寺裡的僧日跑來搭救,但已經去世了。老僧自己不知道已經死了,魂魄飄走了,來到了河南地界。河南有個沒落地主家的的兒子,帶領著十多個騎馬的僕從,用老鷹來獵捕野兔。馬受驚跑了,他掉下馬來死掉了。僧人魂魄正好與他的屍體相遇,就隨著屍體臥的樣子合在一起了,於是慢慢甦醒了。僕從們返回來慰問。他睜開雙眼睛說:“怎麼到了這裡?”眾人扶他回家了。一進門,就有許多敷粉畫眉的女子,紛紛過來問侯。他非常驚訝的說:“我是僧人,怎麼到了這裡?”家裡人認為他在說胡話,都說些貼耳的話來讓他醒悟。僧人也不自己申辯解釋,只是閉上眼睛不再說話。給他米飯他就吃,酒肉就拒絕。晚上獨自睡覺,不接受妻妾的侍奉。幾天之後,忽然想要走一走。眾人都很高興。出來以後,稍一停下,就有許多僕人過來,遞上錢糧帳簿,紛亂的請他檢視。公子以生病了疲倦為託辭,把這些都推辭了。只是問:“山東長清縣,知道嗎?”都回答:“知道。”公子說:“我覺的沉悶寂寞,想要去遊覽,應當立刻辦理行裝。”眾人以為病剛痊癒,不應該走遠路。公子不聽從,第二天就出發了。到了長清,所見風景東西就跟昨天一樣。不需要問路,徑直來到寺院。幾個僧人看見有貴客到來,拜見歡迎的禮儀很是恭敬。公子於是問:“老僧人哪裡去了?”回答說:“我師傅過去已經去世了。”又問墳墓在哪。大家引導他去了,只見三尺來高的孤零零的墳墓,荒草都沒有長滿。眾僧人不知這是什麼意思。然後備馬想要回去,他囑咐說:“你們的師傅是有戒律道行的僧人,他留下來的手本書札,應該嚴格地保守,不要讓損壞了。”眾人點頭答應。他才走了,到了家裡,心如死灰般枯坐著,一點都不處理家務。

  住了幾個月,出門自己不見了,一直抵達舊日的寺廟,對僧人說:“我就是你們的師傅。”眾人懷疑他弄錯了,互相看著笑了。他於是說了還魂的緣故,又說出老僧生平所作的,都符合。眾人才相信了,讓他住在原來的房間,和平時一樣侍奉他。後了公子家裡,多次打發車馬來,哀求著請他回去,他一點都不看看。又過一年多,母親派遣管家來了,饋贈很多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