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雨的奢侈閱讀練習及答案

  身居鬧市多年,已經難得再見山村那種雷鳴電閃的豪雨,除了颱風登陸,也少見那種狂風拔樹的驟雨和暴雨。因此,聽雨成為了一種奢侈。以下是小編為你整理的,希望能幫到你。

  《聽雨的奢侈》閱讀材料

  聽雨的奢侈

  林如求

  近日夜雨,雨水順著防盜網上的鐵皮一層淌下一層,響聲隨著雨勢,時驟時疏,時輕時重,朦朧中陡生一種靜謐、和諧、悠遠的美妙情感。

  就像“今人不見古時月,今月曾經照古人”一樣,古時的雨與今時的雨自然無太大的區別,今時的雨點拍打樹葉、細潤花草、敲擊河灘、篩落水面的聲音與古時也決無二致,所不同的只是對雨聲的感受會因人因時因境因情而異。例如,同樣是春雨,憂國憂民的詩人杜甫高興放聲高歌:“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而晚唐的李建勳對春雨的感受就要複雜得多:“春霖未免妨遊賞,唯到詩家自有情……閒憶昔年為客處,悶留山館阻行行。”春雨所引發的是詩人對過往歲月的一種深情的懷念和咀嚼。南宋詞人蔣捷寫的那首《虞美人·聽雨》,對雨從感懷到慨嘆,更是把人生的悲涼況味傳遞至今,簡直痛入心髓。

  我沒有經歷過歷史上山河破碎、家破人亡那樣悽風苦雨的日子,自然也就沒有如古人那般“秋來葉上無情雨,白了人頭是此聲”,對雨聲會那麼地百感交集和痛徹心髓,可在物質生活匱乏和豐裕時的感受卻迥然不同。

  回想小時住在鄉下,最惱的就是雨天。雷鳴電閃風狂雨驟,令我惶恐萬分。因此,每逢雷雨夜,我常龜縮在被窩裡,以幼稚的心靈感受大自然的神經,帶著驚恐惶惑,迷迷糊糊地進入夢鄉。即令是和風細雨,我也不太喜歡。因為我家離學校有好長一段路程。那時,家裡窮,沒有雨傘,只有一個鍋蓋大的大竹笠,以它遮陽尚可,遮雨則只遮個頭臉,衣褲難免要淋溼。冬春時節,沒有雨鞋的我雨天赤腳踩在涼冰冰的地上,更難受!所以那時夜半聽到嗒嗒的雨聲,在我絕不是一首抒情詩,它帶給我的是一種溼漉漉的難受和一層苦澀澀的無奈。

  長大以後,我讀了許多書,特別是參加工作後,生活漸漸好起來,漸漸也喜歡起雨來了,不僅喜歡和風細雨,而且更喜歡狂風驟雨。因為此時在我看來,只有雨,沒有風,沒有雷電,也就缺乏了震撼心靈的力度。別的無庸費言,在中國文學史上,要是隻有狂風驟雨,而無雷鳴電閃,恐怕屈原就寫不出那奇譎瑰麗的傑作《天問》。正是大自然的雷電風雨觸動了大詩人心靈深處的怨屈、激憤、憂慮、沉痛、苦悶、彷徨、堅貞、無畏……才有了這篇流傳千古的傑作。由此我也悟出了後世許多大文學家如莎士比亞、巴金、曹禺等所以喜歡寫雷寫電寫風寫雨的真諦。

  身居鬧市多年,已經難得再見山村那種雷鳴電閃的豪雨,除了颱風登陸,也少見那種狂風拔樹的驟雨和暴雨;水泥屋頂也使夜雨沒了那種“嘈嘈切切錯雜彈,大珠小珠落玉盤”的韻致。因此每逢下雨,我常因此生出一種遺憾。但我還是喜歡雨,不論是“細聲巧作蠅觸紙”,還是“大聲鏗若山落泉”,自是一種難逢的天籟。寧心靜氣地傾聽那淅瀝的雨聲,對當今汙染嚴重,整日籠罩在電視卡拉OK歌聲和汽車摩托喧囂聲中的城市人來說,不啻是一種休息,一種調節,一種陶冶,一種享受。那雨聲是大自然與你的絮語,它輕輕地搓揉著你的心,消去你因忙忙碌碌爭名奪利而生的鬱悶和煩亂、疲憊和冷漠,喚醒你迴歸大自然的親情,找回你那顆失落的平常心,帶給你一份平和的心態,讓你變得更加青春嫵媚、安詳可人,從此邁向生命的圓滿。因此,每當久晴不雨時,我就特別盼望著下雨。這時,不論是在白天還是在夜晚,聽到那呼呼的風聲,就好像在傾聽大幕揭開的前奏;聽到那嗒嗒的雨聲,彷彿是在欣賞一首大自然的讚美詩;而此時的閃電猶如閃爍變幻的舞臺燈光,隆隆的雷聲自然就是高亢激越的黃鐘大呂了……

  如是,我把聽雨說成是一場難得的奢侈,你也就不會覺得無稽和過分了吧。

  為因果,完全可以避免這種現象,現代科技弱化人文精神,更多是人為因素。而且呼喚敬老崇文正是解決途徑***

  《聽雨的奢侈》閱讀題題目

  16.從全文看,作者舉杜甫、李建勳、蔣捷等例子,在內容和結構上分別起了什麼作用?***4分***

  17.作者為什麼把“聽雨”說成是“一場難得的奢侈”?***5分***

  18.兒時的“我”和長大後的“我”,對雨的感受有什麼不同?你認為造成不同感受的原因是什麼?請結合文意進行分析。***6分***

  《聽雨的奢侈》閱讀題答案

  16.在內容上,強調對雨聲的感受會因人因時因境因情而異,並豐富了雨聲的文化韻味。

  在結構上,為寫“我”對雨的不同感受作鋪墊。

  17.①因為久居鬧市,遠離了大自然,②總被汙染、喧囂所籠罩,③很難再聽到那種能能與大自然進行交流、④觸動內心情感的、⑤充滿自然韻致的雨聲。

  [5分。①、②點各1分,③、④、⑤點答對其中一點得2分,答對其中兩點得3分。]

  18.***1***兒時的“我”對雨並不太喜歡***甚至感到惶恐和苦澀***。長大後的“我”則喜歡上雨***尤其是狂風驟雨***。

  ***2***可以從“生活環境”、“文化積澱”、“審美眼光”、“人物心境”等的變化進行分析,只要涉及其中兩種變化,符合文意,即可得4分。

  【示例】兒時因為家裡窮,沒有雨傘、雨鞋,雨會給“我”帶來難受和苦澀。長大後,生活條件改善了,雨已不會給“我”帶來兒時的感受;而且“我”讀了許多書,受到文學薰陶,有了審美眼光,因此雨給“我”帶來的是美的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