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夢閱讀題答案_尋夢閱讀理解題答案

  《尋夢》是季羨林寫的一篇文章,主要講了什麼內容呢?通過做一些練習題,你惠知道答案。下面是小編網路整理的《尋夢》閱讀題目及其參考答案以供大家學習。

  《尋夢》閱讀原文

  夜裡夢到母親,我哭著醒來。醒來再想捉住這夢的時候,夢卻早不知道飛到什麼地方去了。

  我瞪大了眼睛看著黑暗,一直看到只覺得自己的眼睛在發亮。眼前飛動著夢的碎片,但當我想到把這些夢的碎片捉起來湊成一個整個的時候,連碎片也不知道飛到什麼地方去了。眼前剩下的就只有母親依稀的面影……

  在夢裡向我走來的就是這面影。我只記得,當這面影才出現的時候,四周灰濛濛的,母親彷彿從雲堆裡走下來。臉上的表情有點同平常不一樣,像笑,又像哭。但終於向我走來了。

  我是在什麼地方呢?這連我自己也有點弄不清楚。最初我覺得自己是在現在住的屋子裡。母親就這樣一推屋角上的小門,走了進來。橘黃色的電燈罩的穗子就罩在母親頭上。於是我又想了開去,想到哥廷根的全城:我每天去上課走過的兩旁有驚人的粗的橡樹的古舊的城牆,斑駁陸離的灰黑色的老教堂,教堂頂上的高得有點古怪的尖塔,尖塔上面的晴空。

  然而,我的眼前一閃,立刻閃出一片蘆葦,蘆葦的稀薄處還隱隱約約地射出了水的請光。這是故鄉里屋後面的大葦坑。於是我立刻覺到,不但我自己是在這葦坑的邊上,連母親的面影也是在這葦坑的邊上向我走來了。我又想到,當我童年還沒有離開故鄉的時候,每個夏天的早晨,天還沒亮,我就起來,沿了這葦坑走去,很小心地向水裡面看著。當我看到暗黑的水面下有什麼東西在發著白亮的時候,我伸下手去一摸,是一隻白而且大的鴨蛋。我寫不出當時快樂的心情。這時再抬頭看,往往可以看到對岸空地裡的大楊樹頂上正有一抹淡紅的朝陽——兩年前的一個秋天,母親就靜臥在這楊樹的下面,永遠地,永遠地。現在又在靠近楊樹的坑旁看到她生前八年沒見面的兒子了。

  但隨了這葦坑閃出的卻是一枝白色燈籠似的小花,而且就在母親的手裡。我真想不出故鄉里什麼地方有過這樣的花。我終於又想了回來,想到哥廷根,想到現在住的屋子,屋子正中的桌子上兩天前房東曾給擺上這樣一瓶花。那麼,母親畢竟是到哥廷根來過了,夢裡的我也畢竟在哥廷根見過母親了。

  想來想去,眼前的影子漸漸亂了起來。教堂尖塔的影子套上了故鄉的大葦坑,在這不遠的後面又現出一朵朵燈籠似的白花,在這一些的前面若隱若現的是母親的面影。我終於也不知道究竟在什麼地方看到母親了。我努力壓住思緒,使自己的心靜了下來,窗外立刻傳來潺潺的雨聲,枕上也覺得微微有寒意。我起來拉開窗幔,一縷清光透進來。我向外悵望,希望發現母親的足蹤。但看到的卻是每天看到的那一排窗戶,現在都沉在靜寂中,裡面的夢該是甜蜜的吧!

  但我的夢卻早飛得連影都沒有了;只在心頭有一線白色的微痕,蜿蜒出去,從這異域的小城一直到故鄉大楊樹下母親的墓邊;還在暗暗地替母親擔著心:這樣的雨夜怎能跋涉這樣長的路來看自己的兒子呢?此外,眼前只是一片空,什麼東西也看不到了。天哪!連一個清清楚楚的夢都不給我嗎?我悵望灰天,在淚光裡,幻出母親的面影。

  1936年7月11日 哥廷根

  《尋夢》閱讀題目

  小題1:文段開頭“醒來再想捉住這夢的時候”一句中,作者為什麼要用“捉住”這個詞?這樣寫有什麼好處?***2分***

  小題2:結合全文內容,回答下面的問題。***7分***

  ***1***本文主要寫了母親、家鄉的景物和哥廷根的景物三幅畫面,這些畫面是如何組織到一起的?***3分***

  ***2***文中反覆提到“母親的面影”,這樣寫在表達上和結構上有什麼好處?***4分***

  小題3:季羨林的散文行筆樸實自然,卻飽含情韻。結合你的閱讀感受,從文中最後三段中選擇你認為感人的佳句,以此為例,就句子含義及其手法的運用,說說你的理解。***6分***

  《尋夢》閱讀答案

  小題:***1***文中是以對母親對故鄉深深懷念情感為線索,通過想象和聯想,藉助夢境使三幅畫面交叉、疊映、反覆出現,這樣的組織使作者的情感表達顯得深沉雋永。***3分***

  ***2***從表達上看,通過對母親面影的反覆抒寫,突出作者對親人、故土的深深思念,有一唱三嘆的效果。***2分***從結構上看,以母親的面影貫穿全文,使文章結構嚴謹完整,對抒發作者的思念之情起到強化作用。***2分***

  小題:答案示例:“只在心頭有一線白色的微痕,蜿蜒出去,從這異域的小城一直到故鄉大楊樹下母親的墓邊;還在暗暗地替母親擔著心:這樣的雨夜怎能跋涉這樣長的路來看自己的兒子呢?”此句有兩句,前句是採用了暗喻的表達,表達出對母親、對故鄉的綿長深切思念。後一句,“替母親擔著心……”,虛實結合,既表現母子間深摯的關愛,也突顯了作者懷念母親的情感。***扣住句子含義能談出自己的理解,符合語境文意的,3分;恰當說明手法運用的,2分***

↓↓↓↓↓下頁還有更多閱讀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