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英法聯軍遠征中國給巴特勒的信測試題及答案

  《就英法聯軍遠征中國給巴特勒的信》選自《雨果文集》第11卷,程增厚譯。作者維克多·雨果***Victor Hugo,1802.2.26~1885.5.22***,法國浪漫主義作家的代表人物,19世紀前期積極浪漫主義文學運動的代表作家,法國文學史上卓越的資產階級民主作家,人道主義、反對暴力、以愛制“惡”的代表人物,被人們稱為“法蘭西的莎士比亞”。

  今天小編將與大家分享的是《就英法聯軍遠征中國給巴特勒的信》文章測試題及參考答案。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一***基礎知識:

  1. 下面加點字讀音有誤的一項是*** ***

  A. 呵護***hē*** 殺戮***lù*** 納粹***cuì*** 顫***chàn***巍巍

  B. 瞥***piē***見 給***jǐ***予 琺琅***fǎ*** 赤裸裸***luǒ***

  C. 閃爍***shuò*** 肅穆***mù*** 鞠躬***jū*** 眼花繚***liáo***亂

  D. 箱篋***qiè*** 憧憬***chōng*** 瓦礫***lì*** 片紙隻字***zhī***

  2. 下面詞語書寫無誤的一項是*** ***

  A. 恍惚 荒謬 地窯 不可名狀

  B. 髒物 琉璃 晨曦 蕩然無存

  C. 匍匐 鞠躬 拂曉 豐功偉跡

  D. 制裁 賠償 懇切 永垂不朽

  3. 句中橫線上依次填入的詞語最恰當的一項是*** ***

  只要你一走進博物館或展覽館,那各式各樣的竹製品,真可說是琳琅滿目,叫人_____________,街的兩邊全是攤點,擺著的掛著的東西萬紫千紅,令人_____________,細瞧花盆,那千奇百怪的模樣令人_____________:廢暖瓶殼,破旅行杯,掉提手的小塑料桶,用過的可口可樂罐……

  A. 眼花繚亂 應接不暇 啼笑皆非

  B. 應接不暇 眼花繚亂 忍俊不禁

  C. 應接不暇 眼花繚亂 啼笑皆非

  D. 美不勝收 應接不暇 忍俊不禁

  4. 將①—④句填在橫線上,順序最恰當的一項是*** ***

  沿池環水四周,新築一道長約600多米的環池路。_____________還有那修復完美的明代遺蹟“臨流亭”,四周環水,兀立池中,遊客觀望,感念不忘。

  ①形態各異的飛禽雕塑,浮游水面

  ②水上畫舫往返,笑聲朗朗

  ③路面鋪設的鵝卵石,在碧波輝映下,色彩鮮豔,晶瑩閃爍

  ④路邊垂柳依依,清風送爽

  A. ③④②① B. ④②③① C. ③④①② D. ④③①②

  5. 填寫關聯詞都正確的是*** ***

  當我們逐漸成長起來之後,我們便也逐漸形成了對這個世界的看法,它_______來自於閱讀,_______來自於直接經驗。_______我們依然熱愛閱讀,_______依然對閱讀保持信賴,便會自覺去蕪存精,選擇那些真正的好書。

  A. 雖然 更 假如 或者 B. 因為 也 只要 並且

  C. 不僅 更 假如 並且 D. 不僅 也 只要 或者

  6. 上物理課時,老師為了生動形象地講解熱學知識,寫下一副有趣的對聯,它的上聯是“杯中冰水,水結冰冰溫未降”,下聯是“盤內水冰,冰化水水溫不升”。這副對聯反映的一個規律是*** ***

  A. 液體凝固、晶體熔化過程,溫度不變 B. 液體凝固過程,溫度不變

  C. 氣體液化、液體凝固過程,溫度不變 D. 固體熔化過程,溫度不變

  7. 有語病的一項是*** ***

  A. 2005年5月28日,全國第十五屆書市在天津國際展覽中心落下帷幕。

  B. 據報道,在芬蘭,有18%的中學生每天花一兩個小時,單純為了享受閱讀的樂趣而閱讀。

  C. 日前,法國和荷蘭先後就是否批准《歐盟憲法條約》舉行全民公決,由於反對票過半,而且未獲通過。

  D. 聯合國把今年世界環境日的主題定為:營造綠色城市,呵護地球家園。

  8. 下面句子標點符號有誤的一項是*** ***

  A. 一共只有七根火柴,他卻數了很長時間。數完了,又向盧進勇望了一眼,意思好像說:“看明白了?”

  B. 女主人不好意思地說:“您的…… 心意我們領了,我們以後一定……”

  C. 我以為言就是花的香氣,行就是花的形象和花期的久暫。

  D. 啊,小桃樹啊!我該怎麼感激你,你到底還有一朵花呢,明日一早,你會開嗎?
 

  ***二***課內文段閱讀:

  有一天,兩個強盜闖進了圓明園。一個強盜洗劫,另一個強盜放火。似乎得勝之後,便可以動手行竊了。對圓明園進行了大規模的劫掠,贓物由兩個勝利者均分。我們看到,這整個事件還與額爾金的名字有關,這名字又使人不能不憶起巴特農神廟。從前對巴特農神廟怎麼幹,現在對圓明園也怎麼幹,只是更徹底,更漂亮,以至於蕩然無存。我們所有大教堂的財寶加在一起,也許還抵不上東方這座了不起的富麗堂皇的博物館。那兒不僅僅有藝術珍品,還有大堆的金銀製品。豐功偉績!收穫巨大!兩個勝利者,一個塞滿了腰包,這是看得見的,另一個裝滿了箱篋。他們手挽手,笑嘻嘻地回到歐洲。這就是兩個強盜的故事。

  我們歐洲人是文明人,中國人在我們眼中是野蠻人。這就是文明對野蠻所幹的事情。

  1. 解釋下列詞語。

  蕩然無存:

  富麗堂皇:

  篋:

  2. 請你找出選段中的兩組對比,並分析其作用。

  ***1***對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對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第2段,用了什麼修辭手法,對錶現中心意思起到了什麼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選段表達了作者什麼樣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課外拓展閱讀:

  1944年春,在大規模反攻的前夜,盟軍向德軍控制的諾曼底空投了傘兵,青年安道特就是其中之一。

  安道特著陸後,看到不遠處有一座農舍,他朝那房子奔去,急急地敲門。開門的是一個三十歲的法國女人。

  “我是一個美國兵。”安道特說,“你願意收藏我嗎?”

  “哦,當然啦。”法國女人說著,把他帶進屋裡。她的丈夫和三個孩子坐在飯桌旁,驚異地盯著他。

  幾分鐘後,六個德國士兵來搜查這附近唯一的一間農舍,轉眼之間就找到了這個傘兵。德國人按慣例,不加審訊,就把那個法國女人的丈夫拉到院子裡槍斃了。妻子和孩子大哭起來。 _____________於是把安道特暫時關進一間棚屋裡,把門鎖上。

  棚屋後邊有個窗戶,越過田野就是樹林。安道特蜷身擠出視窗,向樹林奔去。德國人發現了他,向他開槍,子彈沒有打中目標。從當時的情況看,逃跑毫無希望。他剛跑進樹林——悉心經營的,沒有什麼灌木、雜樹的法國樹林子——就聽到周圍追兵的叫喊。看來抓住他不過是時間問題罷了。他沒有什麼機會了。

  不,還有最後一次機會,傘兵振作起來押了一注。

  他往回跑,再次越過田野,來到小院子,院子裡躺著那個法國男人的屍體。他敲著廚房的門,女人來得很快。她滿臉蒼白,眼淚模糊。他們面對面,也許站了一秒來鍾。她筆直地注視著這個美國青年,他的到來使她變成了寡婦,孩子們變成了孤兒。

  “你願意收藏我嗎?”他問。

  “哦,當然啦。快!”她毫不遲疑地又一次把他送到壁爐邊的碗櫥裡。

  德國士兵沒有再來到這戶人家。三天後,諾曼底地區解放了,他得以重返部隊。
 

  1. 在文中的橫線上應填入哪一句?

  A. 對於如何處置這個俘虜,德國士兵之間倒有一場爭議,而爭議又無結果。

  B. 對於如何處置這個俘虜,德國士兵之間因為有一場爭議。

  C. 對於如何處置這個戰俘的問題,德國士兵爭了起來。

  2. 文中法國女人說的兩次話中都有“當然啦”,對這句話,下面理解正確的是哪一項?

  A. “我應該保護你,因為你為解放我們而戰。”

  B. 從道義上講應該保護這個美國兵,但可能因此而家破人亡,這個法國女人只好用這樣模稜兩可的話來回答。

  C. 第一次是模稜兩可的,第二次是十分肯定的。

  D. “我十分歡迎你,因為你是盟軍。”

  3. 法國女人第二次的話比第一次的多了一個字:“快”,這表現了她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從上下文看,“盟軍”包括_____________國和_____________國的軍隊;而敵對的一方是 _____________。

  5. 第五段中“唯一的一間農舍”中“唯一的”能不能去掉?你怎麼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第六段中畫波浪線的句子中的破折號的作用是 _____________;兩個破折號之間部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描寫,它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 第七段中“押了一注”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 第八段中“她滿臉蒼白,眼淚模糊”是_____________描寫,說明她處在_____________之中。接著,作者加上了一句:“他的到來使她變成了寡婦,孩子們變成了孤兒。”其用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 如果要為這篇文章加標題,你認為下面的題目各是從什麼角度來定的,請選擇。

  ***1***第二次選擇

  ***2***自我犧牲

  ***3***一個普通而平凡的法國女人

  A. 主人公 B. 情節 C. 所表達的主題

  10. 給這篇文章加個議論性的結尾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就英法聯軍遠征中國給巴特勒的信》測試題參考答案:

  ***一***基礎知識:

  1. B 2. D 3. B 4. C

  5. C 6. A 7. C 8. C

  ***二***課內文段閱讀:

  1. 蕩然無存:形容原有的東西完全失去。

  富麗堂皇:巨集偉美麗、氣勢盛大。

  篋:箱子一類的東西。

  2. ***1***老額爾金和小額爾金,揭露英法聯軍的侵略本性和反動本質。

  ***2***歐洲人的“文明”和中國人的“野蠻”,揭示英法聯軍的野蠻和中國人的文明。

  3. 反語。使對英法聯軍的揭露更深刻,鞭笞更有力,也使中心意思表達得更鮮明突出。

  4. 表達了作者對英法聯軍滔天罪行的憤怒與不滿。

  ***三***課外拓展閱讀:

  1. A 2. A

  3. 大無畏的犧牲精神

  4. 美 法 德軍

  5. 不能。正是由於“唯一”德國士兵才會如此快速地來到法國女人家進行搜查。

  6. 解釋說明 環境 推動情節發展

  7. 再次回到那農舍中藏起來

  8. 肖像 失去丈夫的極度悲痛 強調法國女人的犧牲精神

  9. ***1***B***2***C***3***A

  10. 德國士兵想不到要再來搜查這棟房子,因而他們理解不了,人類的精神竟然能夠達到這樣的高度——在做過一次犧牲後,她毫不猶豫地又給了他第二次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