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話也需要一點黑暗閱讀題答案

  傳統童話要讀,可“黑暗童話”也別堅決抵制。下面是小編網路整理的《童話也需要一點“黑暗”》閱讀題目及其參考答案以供大家學習參考。

  《童話也需要一點“黑暗”》閱讀原文:

  ①最近,一張兒童童話書裡的截圖引起了網友們的熱烈討論。在標註著漢語拼音、配著彩圖、顯然是給孩子看的書頁上,寫著這樣一個故事:一隻醜小鴨在聽到鴨教授有關“醜小鴨變白天鵝”的美好童話之後,認為自己也是一隻白天鵝,可鴨媽媽讓它正視現實,因為它就是一隻鴨子,而不是天鵝。醜小鴨因此離家出走,結果被人抓住宰殺做成了烤鴨。

  ②劇情引起了網友們的抨擊:“這個明明是個‘黑暗童話’,怎麼能拿給孩子們看?”“與傳統童話裡的‘美好’作對,會毀了孩子們的童心!”從小就接受著傳統童話里美好善良世界觀的“大人們”,紛紛抵制這樣的童話。可並沒有人想過,“醜小鴨變白天鵝”的美好童話故事,不是因為醜小鴨的努力,而是因為它本來就是一隻天鵝,只是小的時候還沒有長成天鵝的樣子而已。但現實中,更多的醜小鴨,就像這個所謂黑暗童話裡的醜小鴨一樣,就是一隻鴨子,再怎麼長都不可能變成白天鵝。假如非要讓一隻鴨子相信自己是一隻天鵝,這不僅違反唯物主義原理,也是一種虛假的教育。

  ③在我看來,這樣簡單的一篇黑暗童話,反倒教育了孩子兩個道理:一是提醒孩子認清自我的重要性;二是警告小孩子聽媽媽的話,不要離家出走。在生活中,很多孩子因為叛逆離家出走,結果遭到不測。我相信這個所謂黑暗童話的孩子,在自己被家長批評、想離家出走的時候,一定會想到這個故事的警告。這難道不比那些讓人空做“醜小鴨變白天鵝”夢的童話更有意義、更有價值嗎?

  ④其實“黑暗童話”早在前幾年就已經進入人們的視野,“真實版格林童話”、“中國黑童話”、“鵝媽媽童謠”等“毀三觀”的童話、童謠,當時著實讓人們大吃一驚。擔心“黑暗童話”毀了童心,初衷當然不錯,可也應該警醒的是,過於完美無缺的“光明童話”,同樣也會傷了童心。

  ⑤美國一些社會學家早就通過多年追蹤調查發現,《白雪公主》和《灰姑娘》之類的童話並不利於女孩心理成長。這些童話中的女主人公都因為長得漂亮,所以與眾不同,儘管落難,但最終“和王子過上了幸福生活”……這在客觀上宣揚了女性只要擁有漂亮的外表,就能取得成功,會使那些自覺相貌平平的女孩倍感挫折,延續至成年,導致心理失常。

  ⑥在完美的童話裡,王子和公主總是過著令人豔羨的幸福生活,邪惡總是受到應有的報應,在這些童話裡,沒有好人死去,沒有壞人得逞……這使得很多孩子都把這個世界想象得太過美好,或是沉浸在夢幻般的童話世界裡不願長大,無法適應社會。錢鍾書先生就認為,童話把純樸的小孩子教得愈簡單了,愈幼稚了,長大了就處處碰壁上當。曾看過英國小學的小學生守則,上面多是告訴孩子社會有壞人,從小就強調如何防壞人;而中國的學校則告訴孩子社會好人多,從小就強調一個美麗的世界,結果還沒出校門就受到傷害。

  ⑦傳統童話要讀,可“黑暗童話”也別堅決抵制。在這個資訊異常豐富的時代,給孩子多樣化的教育,更利於他們的安全成長。對於一些反映現實的童話,無需拿什麼黑暗、“毀三觀”來橫加指責。

  ***摘自2013年8月22日《都市文化報》,作者青豈***

  《童話也需要一點“黑暗”》閱讀題目:

  小題1:結合全文,說說第①段在文中的作用。***2分***

  ————————————————————————————————————

  小題2:請簡要分析③-⑤段的論述過程。***4分***

  ————————————————————————————————————

  小題3:作者在第⑥段中引錢鍾書先生的看法有什麼作用?***2分***

  ————————————————————————————————————

  《童話也需要一點“黑暗”》閱讀答案:

  小題1: 答案示例:概述黑暗童話“醜小鴨”的故事情節,引出下文有關此問題的論述。

  小題2:首先,結合生活實際,分析黑暗童話“醜小鴨”的意義和價值;其次,肯定對“黑暗童話”擔心的必要性的同時,提出完美童話同樣也有傷害性的論點;最後,舉出美國社會學家對於完美童話的調查結果加以證明。

  小題3:錢鍾書先生認為***完美***童話對孩子未來的成長有不利的一面,作者以此作為道理論據,用以證明自己的觀點:完美童話讓孩子遠離現實,不能很好地成長。

  以上是由小編收集整理的《童話也需要一點“黑暗”》閱讀題目及其參考答案全部內容,相信對你會有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