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規詩詞閱讀原文附答案

  《子規》是宋代餘靖所作的一首五言律詩,子規就是杜鵑,作者借子規自喻,大聲疾呼地申訴自己的冤屈,表達自己被貶的無奈和傷感。下面是小編為你整理的《子規》詩詞閱讀原文和答案,一起來看看吧。

  《子規》詩詞閱讀原文

  子規

  餘靖

  一叫一春殘,聲聲萬古冤。

  疏煙明月樹,微雨落花村。

  易墮將幹淚,能傷欲斷魂。

  名韁慚自束,為爾憶家園。

  【注】范仲淹上書朝廷,要求對舊制進行整頓和改革,遭到守舊派反對,被貶為陝西路宣撫使。當時詩人為集賢校理天章閣待制,與范仲淹交往甚密,於是上奏章為范仲淹辯護,也被貶。這首詩即為此事所感而作。名韁:名,功名,這裡指科舉考試;韁,同韁,繫馬繩。名韁,把追求功名富貴,看作束縛身軀的韁繩。

  《子規》詩詞閱讀題目

  8.簡要賞析首聯中冤字的妙處。***5分***

  9.這首詩是怎樣抒發情感的?請結合全詩簡要分析。***6分***

  《子規》詩詞閱讀答案

  8.***5分***一個冤字即頷聯寫子規申訴的環境,實質也即當時的社會背景,十個字疊用了六個名詞,勾勒了一幅煙雨微茫的景色,說明作者找不到知心的人,也找不到可以盡情傾訴的人。將作者此時的心情刻畫得淋淋盡致。***合理作答***

  9.***6分***這首詩歌運用了借景抒情和直抒胸臆的抒情方式。。開頭兩聯借景抒情,作者描寫了子規啼叫、疏煙明月、微雨落花等景物,寫出了一幅春殘之景,寄寓了自己的感情;最後兩聯直抒胸臆,聯想到了範伸淹及自己的遭遇,詩人肝腸寸斷,涕淚滂沱,慚愧為名利所縛,感嘆不如及早歸隱田園。

  《子規》詩詞鑑賞

  餘靖貶知吉州,1015年***慶曆五年***五月十五日接到敕命,星馳即道,迅疾趕赴任上,八月十四日到州。他帶著贖罪的心情,在吉州勤詢疾苦,削去苛橫,求古人簡易之理,做了一些親民善政。然而,他蒙冤不白,內心不得平靜,於次年暮春,寫下這首詩。

  作者以子規自喻,大聲疾呼地申訴自己的冤屈。儘管他淚將幹,魂欲斷,成了封建統治集團派系鬥爭的犧牲品,卻隻字沒有提及政敵,更不敢把矛頭指向最高的統治者,惟有自傷自慚,自怨自艾;最後想到索性歸家,一走了事,甚至賣了命,還不明死於誰手。這是餘靖這一類愚忠的封建士大夫的悲劇。

  不過,這首詩的構思極富藝術匠心,可以視為餘靖詩歌在思想性和藝術性結合方面趨向成熟的標誌。首聯寫子規,聲嘶力竭地鳴冤叫屈,這其實是餘靖自己的化身,採用暗寫的手法。頷聯寫子規申訴的環境,實質也即當時的社會背景,十個字疊用了六個名詞,勾勒了一幅煙雨微茫的景色,說明作者找不到知心的人,也找不到可以盡情傾訴的人。頸聯和尾聯,明寫作者自己的處境和打算:除了哭向家園之外,沒有別的出路。他怪責自己謬從科試,更悔恨自己孤直見進,言外之意,促人深省。雖然作者處處只說自己,但客觀上也暴露了統治階級的內部矛盾,有一定的揭露和批判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