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成本管理論文

  現代物流作為企業的“第三利潤源泉”,已經成為全球經濟發展的一個新的經濟增長點,其重要作用和地位也日益凸顯,它的出現反映了當前社會的發展和時代要求。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供大家參考。

  範文一:企業物流成本管理的思考

  一、我國企業物流成本管理的現狀及成因

  1.運作模式簡單粗放,不利於物流成本的管理

  相對先進的歐美國家,我國的經濟起步較晚,物流更是一個新興行業,雖然經過多年的發展,但是還處在一個比較簡單粗放無序的模式上,具體表現在物流業務主要還集中在傳統的運輸、倉儲方式上,造成鐵路運輸資源緊張,公路運輸激烈,惡意競爭,低價運營,超載超限現象增多。這種簡單粗放的管理方式制約著物流市場的發展。影響著市場朝專業化、社會化的程序,不利於企業對物流成本的管理和控制。

  2.物流效率低,影響產品成本過高,市場競爭力弱

  物流成本的價格成為企業選擇唯一的條件,但是我們國家的運輸基礎資源是有限的,往往滿足不了龐大的市場需求量,再者由於運營設計上的不合理或者是沒有前瞻性,這將會加劇運輸緊張的局面,造成產品積壓,庫存增加而且流動性差,倉儲保管費用增高,耗費在流通環節的時間延長,從而隱形導致流通成本佔總成本的比重增加,企業的流動資金週轉速度放緩,資金如同企業的血液,它的週轉速度影響著企業的發展,市場競爭力大大減弱。

  3.缺乏系統的物流成本核算體系

  物流行業是個新興行業,物流成本的核算還沒有形成規模化,系統化,它的組成部分散落在企業成本費用核算的各個部分,所以對物流成本的計算和控制也比較分散,在報表三大費用的體現上,僅僅侷限在對支付運輸費用和倉儲費用等傳統的物流成本上,並沒有對企業內部與物流有關的人工成本、裝置費用、保險費用、倉儲保管發生的能源費用、資金佔用支出進行單獨的歸納和核算,建立獨立的物流成本核算體系。這不利於企業對物流成本變化趨勢和原因的深入分析,進而形成對物流成本管理統一標準的衡量與制定,這將影響企業持續長久的發展。

  二、完善物流成本管理的建議

  1.完善物流體系,優化物流流程,注重物流總成本的降低

  企業在掌握大量物流資訊的基礎上,從自身的實際出發,設計合理的、高效的、切實可行的物流流程。這個物流流程是整個物流體系中非常重要的環節,它關係到企業物流成本的高低,影響著企業的效益。設計流程時,不單要注重運輸費用的區域性降低,還應考慮到物流其他環節***倉儲、裝卸、搬運等***的費用減少。在保證企業產品質量和交貨時間的前提條件下,合理安排最優庫存量,加速存貨週轉率,減少流動性較差的資產,進而達到節省倉儲費用,減少資金佔用,加速資金週轉,間接地增加企業的利潤。在物流流程的運輸、倉儲、裝卸、包裝等各個環節中,如果這些費用都是下降的趨勢,那麼這個流程可以算是合理的優化的設計。但是在實際工作中,有時會出現運輸的成本提高了,但是運輸的時間縮短了,倉儲保管的費用卻降低了,這就形成了運費單方上漲,倉儲費下降,物流的總成本減少的結果。物流流程是動態的,是可變的,企業應根據市場的變化選擇出最佳方案,達到物流總成本最大化的降低,為企業達到節流增效的目的。

  2.細化成本核算,健全物流成本核算體系

  物流在市場經濟中的地位越來越凸顯,習在山東考察時指出,要加快物流標準化資訊建設,提高流通效率,推動物流業健康發展,政府做好政府的事,市場做好市場的事。企業要想在市場中站穩,就要細化這方面成本的核算,健全成本核算體系。物流成本是指物流活動中所消耗的物化勞動和活勞動的貨幣表現。即產品在包裝、運輸、儲存、裝卸搬運、流通加工、物流資訊、物流管理等過程中所耗費的人力、物力和財力的總和以及與存貨有關的資金佔用成本、物品損耗成本、保險和稅收成本。企業應根據2006年國家釋出的《企業物流成本構成與計算》中的關於物流成本專案的構成設定輔助賬戶,將可分離和不可分離的物流成本以及產生的機會成本,同步登記到物流成本輔助賬戶中的相對應賬戶科目和費用專欄明細科目,並且根據企業所要披露物流成本資訊內容的不同,設計相應的企業物流成本主表和各個明細表,此類報表不僅可在期末***月末、季末、年末***集中歸集物流成本,也可根據企業的實際需要,在期中隨時可以迅速彙總歸集,及時反映成本資訊,逐漸由事中監督過度到事前預測。在這類報表中,要有物流目標成本和物流預算成本。目標成本是根據國內外經濟發展趨勢,結合本地區、本行業、本企業的經濟執行情況,應該達到的成本。在目標成本的基礎上,進一步分析並按照現有的人力、物力、技術狀況,盡最大努力能實現的預算成本。預算成本是目標成本實現的基石,只有成本在預算可控範圍內,物流成本才能朝著目標成本的方向逐步實現。

  3.細化物流成本專案分類,儘量降低酌量性成本支出

  由於物流成本涵蓋的範圍比較廣泛,資料比較零散,所以物流成本的輔助賬務設定越細化越有利於分析,找出成本居高的因素。在物流成本的構成專案中,可以重新進行分類,相對應的分成固定成本和變動成本,在這兩種大類成本中,又可細分為酌量性固定成本和約束性固定成本,酌量性變動成本和約束性變動成本。酌量性固定成本指管理者的決策可以影響其變動的固定成本,例如設計費,會議費,差旅費;約束性固定成本是指管理者無法決定變動的固定成本,例如折舊費,保險費,運輸、倉儲、包裝等環節上的人工費。計件工資和按產量計酬的人工費屬於酌量性變動成本,為產品耗用的燃料及動力等直接物耗成本可劃分為約束性變動成本。在充分系統地分析物流成本各專案之後,儘量減少人為因素,降低酌量性成本,調整一些其他成本專案佔物流成本總成本的比例,有步驟有計劃有側重地保證物流成本在產品的總成本中的比例呈緩慢縮小趨勢。勿以利小而不為,積少成多,這就是企業經濟效益提高的另一源泉。

  4.建立單個產品或專案的物流成本預算模板

  隨著經濟的發展,國際市場前景廣闊,企業在接到國外訂單要求產品報價時,特別是FOB價格***俗稱到岸價***,這就要求企業及時精準地預算出自己產品的成本,不僅僅侷限在相對穩定的生產成本方面,更要對產品的物流成本有比較精準的測算,以便在對外報價中處於有利地位,不至於在以後的交貨完成後出現虧損的窘境。對物流成本進行連續、全面、系統的詳細記錄和核算,整理加工出對企業有參考價值的物流成本資訊,建立健全物流成本核算體系,對於企業在制定單個新產品或專案的價格上有著很好的借鑑作用。

  5.培養人才提高綜合素質

  相關的物流人員要精通財務知識,更要有財務管理、財務風險意識,財務管理是企業管理的核心。在關注國內外重大事件的同時,養成經常思考這些事件會給企業帶來什麼影響、如何應對的習慣。例如上海自由貿易區的設立,對交通運輸、物流行業帶來的契機。熟練和充分運用網路技術,讓科技轉化成生產力。馬克思認為,決定生產力高低的三個因素:勞動者、生產資料和勞動物件。勞動力是唯一變數,應重視培養物流人員在物流方面的顯性和隱形知識的學習,真正的以人為本,積極充分地發揮人的能動性和創造力,提高生產力水平。

  三、結束語

  物流成本是企業成本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它的管理水平的高低決定著企業今後的發展方向,每個企業應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和需要,靈活運用,摸索制定出一套適合自己企業發展的物流管理系統。

  範文二:物流企業成本控制問題分析

  摘要:隨著經濟全球化、市場經濟體制的深入發展,物流行業得到了快速發展。與此同時衍生物流金融這一金融模式,在推動中小型物流企業、金融機構發展上都具有積極的意義。本文從物流金融模式的相關知識入手,分析在該模式下物流企業成本控制的現狀,進一步探討物流企業成本控制所存在的問題,最終提出解決問題的優化策略,以期提高物流企業的經濟效益,推動物流企業的可持續發展。

  關鍵詞:物流金融模式;成本控制;問題;優化策略

  物流金融模式是實現物流企業融資的重要方法之一,而物流企業實現融資可以推動企業專案的發展,解決企業經營發展中的資金問題;同時物流金融模式下可以對物流企業現存的資源進行有效配置,提高企業的經濟效益。但是在實際操作中,物流企業的管理仍舊出現較多問題,嚴重影響企業的長遠發展,因而研究物流金融模式下的物流企業成本管理迫在眉睫。

  一、物流金融模式的相關知識

  ***1***物流金融的含義。物流金融是物流業和金融業兩者之間的有機結合。主要的受眾是物流企業,指物流企業在實際運營過程運用金融產品對物流中相關資源的有機整合,從而提高物流供應鏈中資金週轉的效率,實現物流企業的長久發展。

  ***2***物流金融模式的現狀。當前國內物流金融業務主要是通過同銀行構建良好的合作關係,利用自身的交通運輸條件控制貨物的流向和資訊,在向客戶提供服務的同時向銀行提供監督服務。而物流金融模式主要是指物流金融企業解決物流經營問題所採取的方案,主要按照物流金融參與的主體、物流金融的產品特點等形成不同形式的物流金融模式。

  二、物流金融模式下物流企業成本控制現狀

  隨著電子商務模式和物流金融模式的發展,物流成為重要的商品流通方式。目前,國內的中心型物流企業的發展在供應鏈協同上仍存在較大的缺陷,物流企業對運營過程中的倉儲、人力資源、材料等成本控制管理未能參照金融模式開展。現如今,物流金融模式下的物流企業成本控制的現狀主要呈現出總體穩定化特點。這主要取決於物流倉儲、裝卸、包裝等成本控制具有有效性,有效節約一部分成本。具體表現為,在物流金融模式下,物流企業擁有較為穩定的資金支援,逐漸建立完整的物流經營管理流程,如倉儲成本管理中,有效運用現代管理方式,對人工成本、存貨損壞等進行全面控制,有效控制倉儲的成本;而對於物流執行中的裝卸搬運流程,當前的物流企業擁有較為專門的人員,能夠提高工作的專業性減少損壞。總之,物流金融模式下的物流企業擁有粗略完整的經營管理方式,在發展中未受到資金不足的影響,因而實現成本控制管理是提高企業經濟效益的重要手段。

  三、物流金融模式下物流企業成本控制的問題

  ***1***物流企業相關意識薄弱。一方面表現為物流企業成本控制意識薄弱,具體是指中小型物流企業規模較小,企業內部分工較為混亂,企業的專業性不高,物流綜合實力較差,無法形成自身的物流產業鏈。而物流企業管理中,對於成本控制缺乏重視,未能在企業的經營中實現成本控制管理。例如,某物流企業在經營期間,未將控制物流成本的每一個環節納入到企業發展戰略中,最終導致企業在倉儲、運輸、內部管理等各個方面出現不必要的成本支出,嚴重影響企業一個季度的經濟收益。另一方面在於物流企業的金融意識薄弱。主要在於企業結構單一,整體規模小,融資渠道少,融資成本高。物流企業未能按照現代企業經營管理方式營造自身戰略發展等,企業所營造的償資能力低。

  ***2***物流企業成本控制目標不明確。物流企業成本控制要求對成本進行會計核算,同時在物流金融模式下還要求對物流企業的有形資產和無形資產進行會計核算。當前物流企業成本控制目標不明確,一是由於我國現行的會計制度造成,財務人員對物流運營的各項成本分攤不明確,導致有的費用雙重計算,而忽視另一些費用支出,導致資金資料缺少實用性;二是物流企業無形資產等核算標準缺乏統一性,物流企業的資產核算缺乏科學性,使得企業的評估效果差。

  ***3***物流企業供應鏈週期慢。我國物流企業成本控制的問題還表現在物流企業的供應鏈週期慢,金融產品未能和物流企業的運營有機地結合在一起。在物流運營中,主要包括倉儲、裝卸搬運、包裝、配送和運輸五個環節。例如在倉儲環節中,貨物的流通速度越慢,則會增加倉儲的成本,造成貨物損耗。另一方面是由於我國的物流企業缺少資訊平臺,貨流、資訊流的結合程度較差,未能實現企業成本的綜合評估。而且企業的資源未能合理利用,影響了企業的融資情況,影響物流企業的發展。

  四、物流金融模式下物流企業成本控制的優化策略

  ***1***創新物流金融模式,提高物流企業的經營規模。創新物流金融模式,能夠提升物流企業的風險管理,推動物流企業實現現代化經營管理模式,增加成本控制意識。通過物流金融模式創新,銀行將物流企業管理風險轉移到了銀行自身,這為物流企業帶來新的發展機會,同時為物流企業提供了更為穩定的資金,用於滿足物流企業實現區域化的物流服務。例如2015年,某物流企業實現物流金融融資,為物流企業的發展找到了200萬的資金支援,實現了該物流企業從上海到廣東的物流網,構建了完整了資訊平臺,最終達到完善企業結構的目的,同時該物流企業業務量同比增長10%。

  ***2***提高物流企業成本核算的準確性。物流企業要實現以企業資源為核算的基礎,對物流供應鏈進行及時跟蹤,資料分析。另外要求運用計算機對成本進行核算,注意採取正確的成本核算法,例如採用作業成本法對人工、動態資源進行資料採集分析。例如,2014年,某物流企業嚴格對企業經營中出現的成本支出進行合理分配,由財務人員分工進行成本核算,最終統一結果。這一核算方式,提高了該年成本核算的科學性和準確性,為2015年企業的發展提供了重要的資料支援。

  ***3***合理配置物流企業資源,縮短物流企業供應鏈週期。加強物流企業成本控制有效性,要求對企業資源進行優化配置,如包裝人員的優化配置,採取計件付薪的方式,堅持責任到人,提高物流在包裝環節的效率。在不同環節採用合適的方式,激勵效率,減少損耗,縮短物流企業供應鏈的週期,從而達到成本節約的目的,實現物流企業的經濟效益。由於當前物流企業成本控制主要有相關意識薄弱、成本核算目標不明確、物流供應鏈週期長的問題,所以要求採用提高物流企業的成本控制意識和金融融資意識、提高成本核算的準確性和有效配置企業資源,縮短物流供應鏈週期的策略,提高物流企業的成本控制的有效性,實現物流企業的長遠發展。

  參考文獻

  1.韓弢.物流金融業務模式及風險管理研究.北京交通大學,2011.

  2.袁一湘.基於應收票據的物流金融模式研究.北京交通大學,2015.

  3.門曉紅.基於供應鏈流程視角的物流企業成本控制研究.東北財經大學,2012.

  4.宋焱,李偉傑.物流金融:出現動因、發展模式與風險防範.南方金融,200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