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人事管理論文

  人事行政是國家行政管理的重要內容之一,人事行政的好壞直接關係到政府工作的成敗以及國家命運的興衰。下面是小編為大家精心推薦的,希望能夠對您有所幫助。

  篇一

  對銀行人事行政管理的認識

  摘 要:隨著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個人越來越注重理財投資,股票、證券等交易行為成為市民茶餘飯後極為熱衷的話題。企業越來越注重擴大收益,銀行理財、現金管理類產品越來越受到重視,也正因如此,我國銀行業的發展越來越好。不僅政策性銀行、股份制商業銀行整體資產規模逐年壯大,各種城市商業銀行,亦如雨後春筍般迅速崛起。然而,競爭壓力與發展趨勢共生,銀行從業人員,其工作性質、壓力較一般企業均較特殊,導致我國銀行人事行政管理存在一定難度,易產生一些問題,需要對症下藥,尋找解決對策。

  關鍵詞:銀行;人事行政管理;問題;解決對策

  引言

  銀行業,在我國經濟建設乃至全球經濟建設中,均發揮著重要作用;銀行業的繁榮興盛,亦是國家富強、國家形象的一種象徵。因此,各家銀行應根據我國經濟發展的方針,對其內部進行科學嚴謹的管理,特別是要注重人事行政方面的管理,進而促進銀行業又好又快地發展。筆者作為銀行基層管理者,日常工作中略有涉及人事行政管理方面的工作。本文就平時工作中對人事行政管理方面所遇到的問題作出簡要總結,並從中總結出幾點解決對策。

  一、銀行人事行政管理所需遵循的原則

  在社會經濟發展體制下,我國銀行業的建設與發展越來越細化,政策性銀行、股份制商業銀行、城市商業銀行等分類完善。然而,不論何種性質的銀行,在人事行政管理方面,均在人力資源管理的基本原則[1]上實施,管理方法大同小異,具體如下:

  原則一,以人為本。人,是企業運轉之根本,在銀行人事行政管理方面,一定遵循以人為本的基本原則。人的管理,是以完善的管理制度為依據,但特殊情況需特殊處理,對人的管理上應根據人員的情況靈活變動。原則二,民主平等。人事行政管理,其主要約束物件就是人。然而,決策者必須意識到,員工不僅為其個人奮鬥,最重要的是為企業創造更高的效益。要達到更高的效益,員工必須有一定的自主權。企業在涉及人事方面做決策時,一定要遵循自主平等的原則,激發員工的積極性。原則三,公平公開。公平公開原則在銀行的人事行政管理中極為重要。公平讓所有員工皆有平等的工作,乃至晉升機會。公開原則是監督銀行員工廉潔為公的必要手段。由於國家的發展路線要求幹部廉潔公正,作為銀行從業人員,處處與錢打交道,稍有不慎便會誤入歧途,擁有正確的立場,尤為重要。

  二、銀行人事行政管理現存的問題

  筆者從事銀行工作有八年之餘,就職於我國股份制商業銀行之一。在此八年銀行從業經歷中,筆者不僅從事過銀行的儲蓄櫃檯、會計櫃檯的工作;也從事過批發條線業務工作,而目前主要客戶群體為大型國企、央企以及一般企事業單位。筆者深知人事行政管理方面若出現的問題,必將會一定程度上影響人員的管理。現就國內銀行業普遍存在的人事行政管理問題做出粗略的分析。

  其一,我國現有的人事行政管理制度,是依託於計劃經濟基礎之上的。而如今社會發展迅速,人才型別更加細化與全面,現在的銀行人事行政管理制度的優化進度大多保留傳統管理特點,對於全面的人才型別無法面面俱到,易導致人才的流失。因此,銀行決策者人事行政管理理念、方法需不斷更新,與時俱進。

  其二,傳統的人事行政管理模式是“官本位”模式,其晉升機制亦可用四個字概括,即“論資排輩”。以上兩點,雖在大部分銀行中已被逐漸打破,但部分國有銀行中卻還存在。造成這一弊端的原因,是銀行人事行政管理不夠專業。人事行政管理模式與晉升機制,直接決定了銀行員工的質量。如何打破論資排輩,需要從根本上徹底改革。

  其三,我國目前銀行從業人員的質量亟待提高。隨著經濟發展,對於銀行從業人員的整體素質,尤其是專業能力的要求不斷提高。在激烈的社會競爭力與企業全球化發展方針中,員工的高素質與高技能是提高企業生產力與生產效率的關鍵因素[2]。對於銀行而言,造成這一現象的主要原因,是銀行內部對員工的教育培訓工作更需細化,更需加強針對性。企業在人力資本投資的過程中,渠道不夠全面,教育培訓的專業針對性有所欠缺,培訓方式落後等,均是導致以上現象的客觀因素。

  三、銀行人事行政管理的有效途徑

  筆者銀行就職於銀行有八年之餘,亦服務於銀行多個部門與崗位,對於如何優化銀行人事行政管理,提出以下幾點建議。

  3.1完善現有事行政管理制度

  目前,我國銀行人事行政管理出現的主要問題之一,即銀行決策者人事行政管理觀念需及時更新,與時俱進。所制定的人事行政管理制度若不完善,則容易導致連環問題的出現。因此,要解決這類問題,就需要銀行不斷完善現有的人事行政管理制度,或建立一套完善的人事行政管理制度。完善的人事行政管理制度,所涉及的內容包括完善的薪酬體系、公平的員工晉升機會、自上而下人員流動制度、科學合理的人才教育培訓、符合實際的福利制度、激勵制度以及豐富的銀行內部文化等等。

  由此可見,完善的人事行政管理制度,所涵蓋的內容極其廣泛,而每一方面內容的定製除了在保障銀行自身正常運營的基礎上,也需要綜合考慮員工的需求,因地制宜。在維護員工權益,為其生活、事業提供充分保障的基礎上,達到企業、員工雙贏的局面。只有如此,員工才能心無旁騖的為銀行創造效益。在公開的激勵制度下,員工才能最大化的發揮其潛能,使得銀行效益同步最大化。人性化的企業文化,可以增強企業人員的凝聚力,減少人才的流失。公平的晉升機制,能為員工個人未來發展提供公開的平臺。同時,必要的崗前培訓,對於員工職業素養的培養和職業品德的塑造也尤為重要。

  3.2實施戰略人事行政管理

  所謂的戰略性人事行政管理,實際是一套長遠的人事行政管理。戰略人事行政管理,是一件有難度的事情。對於銀行而言,對人員的管理需要與時俱進,並且,決策者要對社會的發展動態具有一定的預見性,並將能夠影響到對人員管理的未來事件,提早應用於對人員的管理中。企業決策者如何做到這一點呢?具體從以下幾個方面體現:

  首先,戰略人事行政管理的特徵需要了解清楚。人事行政管理的物件即銀行從業人員,銀行在豐富其人力資源的過程,不僅僅是簡單的人才召集,而人力資源召集的過程,就是銀行資源的一種表現形式,在其運轉的工程中,應充分儲存且利用此資源。人才庫的迅速建立,有效管理,人才培養對於留住人才至關重要。

  其次,人事行政管理的內容應全面。人事行政管理的內容,包含了人事管理與行政管理,人事行政管理的過程中,不僅僅要注重人力資源方面,更需要注重行政管理方面,兩者全面管理,體現了企業的規範性。要將行政管理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有效利用到人力資源管理方面。

  3.3加強對人事行政管理者的管理

  人事行政管理的工作,是由專業的人事行政管理人員進行管理[3]。因此,銀行決策者不僅要主要對各層級人員進行管理,還需要培養其自身的人事行政管理能力。正如上述所言,人事行政管理對銀行員工的管理需要與不斷加強、對症下藥。同理,銀行對人事行政管理者的管理也應順應時代的發展步伐提高要求。首先,人事行政管理者的專業素質必須符合企業發展的需求;其次,人事行政管理者必須是綜合型人才,不僅要有一套獨特的人員管理方法,並且要具備超強的觀察力、分析力、判斷力、凝聚力、執行力等能力,能夠為企業吸納、留住、激勵以及開發所需要的人才。

  四、結語

  人事行政管理是包含人事管理以及行政管理兩個部分,是一個企業賴以正常運營、賴以發展壯大的核心部分。對於銀行而言,因其所涉及的業務相比較於一般的企業,更具有長久性。在全球化的發展情勢中,人才的得失,成為了銀行發展最重要的因素,因此,銀行在其人事行政管理方面必須加強認識,應提高人事行政管理者能力。

  參考文獻

  [1]顏蕾,朱秋白.我國銀行業運作與國際規範的差距[J].經濟論壇,2001-08-24.

  [2]何凡興.什麼叫“好的人才機制”[J].企業管理***京***,2011-06-12.

  [3]段剛.國有商業銀行人力資源管理創新[J].中國人力資源開發***京***,2002-08-10.

點選下頁還有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