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旅遊企業社會責任與財務績效的關係研究論文

  在經濟全球化的時代,旅遊業是發展勢頭最強和規模最大的產業之一。而旅遊企業在其發展過程中也出現了許許多多的社會問題。由此,旅遊企業是否應當承擔社會責任,履行社會責任會對企業的發展帶來什麼樣的影響越來越受旅遊界人士的關注。以下是小編今天為大家精心準備的:上市旅遊企業社會責任與財務績效的關係研究相關論文。內容僅供參考,歡迎閱讀!

  上市旅遊企業社會責任與財務績效的關係研究全文如下:

  摘要:基於利益相關者理論,以上市旅遊企業為研究物件,從股東、債權人、員工、政府、公益和遊客6個方面評價了旅遊企業社會責任,運用我國22家上市旅遊企業2008~2012年的相關資料,研究了旅遊企業社會責任與財務績效之間的關係。研究結果表明:旅遊企業履行社會責任對企業的財務績效有積極的促進作用。

  關鍵詞:旅遊企業;企業社會責任;財務績效

  1引言

  企業社會責任是近年來研究的一個熱點問題,目前,我國大多數企業以利益最大化為目標,錯誤地認為企業承擔社會責任會給企業增加成本並削弱其市場競爭力,正是因為這種思想的存在,使得企業社會責任的履行現狀並不樂觀,甚至出現不良行為事件。對於旅遊企業也同樣如此,旅遊企業社會責任的缺失不僅會給遊客帶來生命安全的威脅,也會影響旅遊企業自身的發展和我國社會經濟的協調發展。目前,我國學者在企業社會責任和財務績效關係方面的研究較多,但有關旅遊企業的社會責任和財務績效方面的研究很少,因此,加強對旅遊企業社會責任的研究也就顯得極其迫切和重要,這為本文的研究提供了空間,也是本文的創新點之所在。希望能夠通過這篇文章的研究來增強國家和公眾對旅遊企業社會責任的關注,併為促進旅遊企業積極地履行社會責任,實現經濟、社會、生態的和諧發展提供理論和現實依據。

  2文獻概述

  國外關於旅遊企業社會責任與財務績效的關係研究多集中在酒店和賓館酒店類旅遊企業。Holcomb[1]採用內容分析法,以國際十大酒店所公佈的社會責任報告資料為資料依據,來研究他們社會責任的履行情況,研究結果表明,80%的酒店都有在社會責任報告中披露慈善捐助報告,60%的酒店採取多樣化策略,40%的酒店有在公司願景或使命中提到社會責任。Garcpa和Armas[2]以80家西班牙飯店為例,通過設計調查問卷,對西班牙飯店的環境責任進行研究,用投資回報率指標來衡量企業財務績效,研究發現企業的財務績效和社會責任存在明顯的正相關關係;Henderson[3]以泰國普吉島飯店為例,把飯店在2004年海嘯後做出的一系列反應當作其履行社會責任的標準,用利潤增長率指標來衡量企業的財務績效,研究發現企業應該更加關注一些社群和慈善活動;Lee和Park[4]把企業社會責任的各個方面綜合起來,研究旅遊相關行業的社會責任與財務績效關係,得出酒店行業的社會責任與其財務績效正相關。Peters和Mullen[5]採用KLD方法,選用總資產收益率和託賓Q指標代表企業的財務績效,檢驗住宿業、餐飲業、航空業和博彩業的社會責任表現與財務績效的關係,研究結果表明,企業履行社會責任對財務績效有積極影響,不同的社會責任指標對總資產收益率和託賓Q的影響程度不同,並且這種不同也在四大行業中得到了體現。Kang[6]分別對旅遊相關行業中***航空業,娛樂場所,旅館和飯店***積極和消極的企業社會責任對財務績效的影響進行了研究,但是他們並沒有得出企業社會責任的各個方面是如何作用的。而我國關於旅遊業企業社會責任與財務績效關係的實證研究比較匱乏。

  3 研究假設

  本文選擇旅遊企業社會責任的界定――利益相關者理論作為理論基礎。利益相關者理論,又稱為利益主體理論。根據Freeman、Clarkson、Blair和我國賈生華、陳巨集輝等專家學者們的觀點並結合旅遊業的特點,本文選取股東、債權人、員工、政府、公益和遊客為企業的利益相關者,即從這六個方面考核企業的社會責任。

  3.1旅遊企業對股東的社會責任與財務績效的關係

  企業對股東的社會責任主要是保障股東的權益,儘可能地實現股東資本保值增值,給股東提供穩定的股利分紅或利潤報酬,並提供真實可靠的企業經營狀況和財務資訊等。劉維奇認為企業有責任和義務在法律允許的範圍內利用股東投入資本為其創造財富。根據Frooman,Simpson和Kohers,Menguc等學者的研究發現,企業承擔對股東的社會責任對財務績效有明顯正向關係。

  旅遊業是資金密集型產業,企業在酒店、景區、旅遊娛樂等各項裝置建設中,都需要大量的資金投入。股東則是企業融資的重要來源之一,能夠為企業帶來大量的資金,所以,旅遊企業履行對股東的社會責任,保障股東權益,給股東相應的回報來保證股東資金安全,就會增加股東信心,得到股東更多的資金支援。這會使企業有充足的資金來擴大經營規模和能力,增強企業的競爭實力,進而提高企業財務效益。相反,如果旅遊企業在經營管理過程中不考慮股東的利益,使股東資金無安全保障,那麼股東就會拋售旅遊企業的股票、放棄或減少對旅遊企業的投資或者撤資,從而影響企業的經營狀況,不利於企業盈利。由此提出假設:

  H1旅遊企業對股東的社會責任與財務績效正相關。

  3.2旅遊企業對債權人的社會責任與財務績效的關係

  企業對債權人的社會責任主要是安全的經營和到期還本付息。朱金鳳,楊鵬鵬選擇691家滬市A股上市公司,採用SPSS軟體研究企業社會責任與財務績效之間的關係,研究發現,企業履行對債權人的社會責任與財務績效正相關。Myers,Stulz等認為,合理的負債融資可以減少過度投資的問題從而對公司績效產生正面的效應。

  旅遊企業投資量大、成本高、回收期長,光靠股東的投入資金是遠遠不夠的,還需要通過發行債券或通過金融機構等方式來籌集大量的外部資金,債權人是企業外部資金的主要來源。所以,旅遊企業履行對債權人的社會責任,與各貸款金融機構保持良好的合作關係,可以提高企業的信用等級,降低企業籌資成本,得到更多的資金支援,解決企業資金缺乏問題,而且,合理的負債融資可以提高企業的財務績效。相反,如果旅遊企業不考慮債權人的利益,就很難得到債權人的信任,債權人會提高借貸限制條件或回收本金。這會給旅遊企業帶來高額的融資成本,當企業無能力支付這些高額費用時,則不能通過外部融資來獲取外部資金支援,從而影響企業財務效益。由此提出假設:    H2旅遊企業對債權人的社會責任與財務績效正相關。

  3.3旅遊企業對員工的社會責任與財務績效的關係

  企業對員工的社會責任主要是薪酬與福利、教育與培訓、安全與健康、民主參與和職業發展等方面的責任。根據社會交換理論,企業為員工提供有競爭力的薪酬以及培訓、晉升機會、組織文化、組織支援、組織關懷等,員工就會積極回報給予自己尊重和重視的組織,努力工作和忠誠、自覺維護組織形象。宋建波,盛春燕[21]以製造業上市公司為研究物件,分析企業履行社會責任對財務績效的影響,結果表明,企業履行對員工的社會責任與財務績效正相關。

  旅遊業是勞動密集型行業,人力資本是企業的核心競爭力。所以旅遊企業在追求利潤的同時,積極履行對員工的社會責任,保障員工的基本權益,重視員工的個人發展,可以增強員工對企業的歸屬感,提高員工的忠誠度,降低員工流動性增加所帶來的交易成本的上升,留住和吸引優秀的員工,從而提高企業核心競爭力和經營績效。相反,如果旅遊企業不能保障員工權益,那麼員工就會以消極怠工或離職等方式迴應企業,這會給企業帶來服務質量低劣等諸多不良影響,進而影響企業財務績效。由此提出假設:

  H3旅遊企業對員工的社會責任與財務績效正相關。

  3.4旅遊企業對政府的社會責任與財務績效的關係

  企業對政府的社會責任主要是遵紀守法、依法納稅。Fisman,Goldman和Rocholl等認為企業通過多種途徑與政府建立良好的關係,能夠給企業帶來融資便利、稅收優惠、政府補貼以及市場影響力等方面的好處。陳可,李善同運用AMOS從關鍵要素視角研究企業不同方面的社會責任對財務績效的影響,發現企業履行對政府的社會責任與財務績效正相關。

  旅遊企業履行對政府的社會責任,嚴格依照政府相關規定來開展企業的各項活動,遵守政府的各項政策,就會贏得政府的信任,與政府建立良好的關係,從而得到政府支援,開拓更大的旅遊市場,提高其財務績效。相反,如果旅遊企業為一己私利而進行偷稅、漏稅,面臨的將會是法律的懲治,進而直接影響到企業的經營狀況。由此提出假設:

  H4旅遊企業對政府的社會責任與財務績效正相關。

  3.5旅遊企業對公益的社會責任與財務績效的關係

  企業對公益的社會責任主要是積極開展慈善活動,參與慈善事業,關注社會弱勢群體和支援教育與文化藝術事業。Seifert等對企業公益行為與績效關係進行研究,發現公司的公益行為與公司績效表現正相關,喬?馬爾科尼,Berglind和Nakata等認為,企業的公益投資可以獲得回報。

  旅遊企業履行對公益的社會責任,不僅可以為企業建立良好的聲譽資本,擴大企業的知名度,還可以獲得社會大眾的支援和認同,改善企業形象,進而為企業的可持續發展提供良好的基礎,帶來長期財務效益的提升。相反,如果旅遊企業不考慮對公益的社會責任,不僅會影響企業的社會公信力,還會受到社會倫理道德的譴責,不利於企業的長遠發展和財務績效的提升。由此提出假設:

  H5旅遊企業對公益的社會責任與財務績效正相關。

  3.6旅遊企業對遊客的社會責任與財務績效的關係

  企業對消費者的社會責任主要是為消費者提供滿意的產品和優質的服務,不欺騙消費者,不謀取暴利。根據Heskett等的服務利潤鏈理論,企業獲利能力的增強依賴於顧客忠誠度的提高,顧客忠誠度由顧客滿意度決定。溫素彬,方苑構建了企業社會責任的利益相關者模型,對企業社會責任進行面板資料分析,表明企業對顧客的社會責任與財務績效正相關。

  旅遊業是服務型行業,旅遊產品和服務的質量是旅遊業的生命,它直接影響遊客在旅遊過程中的消費態度,也直接影響旅遊企業的聲譽、形象和經濟效益。所以,旅遊企業履行對遊客的社會責任,當其提供的產品和服務與遊客的期望相符或者大於遊客的期望時,遊客就會感到滿意,而令人滿意的產品和服務會使遊客再次上門,就會形成顧客忠誠,顧客忠誠可以增強企業的獲利能力,從而提高其財務績效。相反,如果旅遊企業不考慮遊客的社會責任,對遊客不在乎,沒有人情味,提供的服務小於遊客的期望,遊客就會感到不滿意,產生抱怨,甚至投訴,企業就會失去市場,陷入困境,進而影響其財務績效。由此提出假設:

  H6旅遊企業對遊客的社會責任與財務績效正相關。

  4 研究設計

  4.1樣本及資料來源

  本文以旅遊企業上市公司為研究物件,選取了2008~2012年在上海證券交易所和深圳證券交易所上市的36家酒店、景區和旅行社為研究樣本。為了增強研究的可行性、可信性、普遍適用性和科學性,剔除了以下幾類特殊的上市公司:***1***ST公司3家;***2***資訊披露不全的4家公司;***3***同時發行B股或H股的A股類5家上市公司,因為B股和H股對A股的資訊披露會有影響;***4***淨利潤小於零,資不抵債的4家上市公司。最後確定22家旅遊企業上市公司為研究樣本。所有財務資料和交易資料均來自於國泰安資料庫和清華金融研究資料庫――巨潮諮詢網公佈的上市公司年度報告,並經過整理和計算。本文采用EViews6.0軟體對獲得的資料進行統計分析。

  4.2變數設計

  4.2.1被解釋變數

  在公司財務業績衡量指標選擇方面,國內外學者有著不同的認識,基本可將衡量企業財務績效的主要指標分為市場指標和會計指標兩類,根據陳德萍,石水平和張蘭霞等學者的研究發現,會計指標比市場收益指標更有效,更適合我國,因此本文選擇會計指標來衡量企業財務績效。同時借鑑了田虹的研究,具體選取營業利潤率指標來分析。營業利潤率是指企業的營業利潤與營業收入的比,該指標值越高,說明企業的盈利能力越強;反之,說明盈利能力越弱。

  4.2.2解釋變數

  根據利益相關者理論,本文從股東、債權人、員工、政府、公益和遊客六個方面考量旅遊企業承擔的社會責任。借鑑以往學者的研究成果,對股東的社會責任的指標用每股收益增長率來表示,該指標反映企業的盈利能力,是股東最關心的指標,值越高代表企業對股東承擔的責任就越多;對債權人的社會責任的指標用資產負債率來表示,該指標衡量企業利用債權人資金進行經營活動能力,也反映債權人發放貸款的安全程度;對員工的社會責任的指標由員工獲利水平來表示,該指標反映了企業支付給員工的工資和福利如何;對政府的社會責任指標用稅費支付率來表示,該指標反映企業按其收入情況向國家繳納稅費的水平,該比率越大,說明企業對政府責任的履行就越好;對公益的社會責任指標用企業全年捐贈佔全年收入比即社會捐贈支出率來表示,該指標值越高,說明企業用於公益的資金就越多;對遊客的社會責任指標由營業成本率來表示,營業成本率是衡量企業與遊客之間關係的指標,該指標越高,表明企業花在遊客身上的成本越高,毛利率越低,給予遊客的利益越大。   4.2.3控制變數

  根據Udayasankar,Brammer和Millington,Trotman和Bradley等學者的研究,企業規模越大,其綜合實力越強,受到各利益相關者的關注程度就越大,企業將會自覺履行社會責任,或者由於外部壓力而被迫履行社會責任,企業規模影響企業社會責任。因此,本文把企業規模作為控制變數,用期末總資產的自然對數表示。以上各變數的定義如表1。

  4.3模型的構建

  本文以營業利潤率***OPR***為被解釋變數,以每股收益增長率***STO***,資產負債率***CRE***,員工獲利水平***EMP***,稅費支付率***GOV***,社會捐贈支出率***PUB***和營業成本率***CUS***為解釋變數,以企業規模***SIZE***為控制變數,採用EViews軟體,構建如下隨機效應迴歸模型:

  OPR=C+α1STO+α2CRE+α3EMP+α4GOV+α5PUB+α6CUS+α7SIZE+ε

  式中:C為常數項,αi***i=1,2,…,7***為待估引數,ε為隨機擾動項。

  5 實證研究結果

  5.1描述性分析

  藉助EViews6.0統計軟體得出各個變數的描述性統計結果***表2***。由表2可知:2008~2012年期間,旅遊企業的營業利潤率均值為0.0967,標準差為0.1641,樣本企業之間經營效益存在差異,這與旅遊業的特殊性有關,影響旅遊企業效益的因素也比較複雜。每股收益增長率均值為-0.1613,標準差為2.8903,樣本企業之間的差異很大,這可能是因為不同旅遊企業有不同的股利分配政策。最小值出現負值,可能由於某段時間上市公司沒有分配股利或不具有派現能力。資產負債率均值為3.6111,標準差為3.3094,波動較大,這與不同旅遊企業採取的差異財務政策有關。員工獲利水平均值為0.2433,說明旅遊企業營業收入24.33%向員工支付工資等。稅費支付率均值為0.1050,說明旅遊企業營業收入10.50%向政府繳納稅款。社會捐贈支出率均值為0.0010,旅遊企業營業收入僅0.1%是用於社會捐贈,做公益,最大值也只有0.0166,說明旅遊企業公益明顯不足。營業成本率均值為0.4944,營業收入中將近一半為營業成本,這說明旅遊企業成本較高。

  5.2相關性分析

  本研究用反映旅遊企業財務績效的營業利潤率指標與反映旅遊企業社會責任的各項指標進行Peason相關性分析,並採用雙側顯著性檢驗。表3給出了本文研究變數的Peason相關係數矩陣。

  通過相關性分析可以看出,營業利潤率***OPR***與每股收益增長率***STO***、稅費支出率***GOV***和企業規模***SIZE***呈顯著正相關,與資產負債率***CRE***、員工獲利水平***EMP***和社會捐贈支出率***PUB***呈正相關關係,但並不顯著。與營業成本率***CUS***呈顯著負相關關係。即旅遊企業履行對股東和政府的社會責任,對企業的財務績效有顯著正向影響;在債權人、員工和社會公益方面,企業的表現與財務績效之間的相關性不是很明顯;在遊客方面,企業的表現對財務績效有顯著負向影響,初步驗證了上述部分假設。通過VIF檢驗,各變數的值都小於2,自變數之間不存在嚴重多重共線性。為了驗證結論的可信度,下面將進一步進行迴歸分析。

  5.3迴歸分析

  表4給出了變數的迴歸分析結果,具體分析如下。

  ***1***與營業利潤率***OPR***表現為顯著正相關關係的變數有每股收益增長率***STO***、資產負債率***CRE***、社會捐贈支出率***PUB***和企業規模***SIZE***,與假設H1、H2和H5一致。表現為正相關關係但是並不顯著的變數有員工獲利水平***EMP***,與假設H3不完全一致。

  ***2***與營業利潤率***OPR***表現為負的相關性但是並不顯著的變數有稅費支出率***GOV***,與假設H4不一致。表現為顯著負相關關係的變數有營業成本率***CUS***,與假設H6不一致。

  ***3***迴歸結果的調整R2值為0.4456,F值為11.7106,說明模型整體擬合優度較好,DW值為1.5287,說明模型的獨立性強,不存在序列的自相關問題,並且F值對應的概率P為0,說明模型總體迴歸效果非常顯著。表明本文所選取的表現旅遊企業社會責任的變數,能夠較好地解釋企業財務績效的變動。

  6 結論

  ***1***旅遊企業履行對債權人、股東和公益的社會責任對其財務績效有顯著正向影響。該結論與假設一致。

  ***2***旅遊企業履行對員工的社會責任對其財務績效有正向影響,但不顯著。說明旅遊企業對員工社會責任的重視還不夠,投入不足,員工權益保障不力,導致員工工作主動性和積極性不高,從而影響其財務績效。

  ***3***旅遊企業履行對政府的社會責任對其財務績效產生負面影響,但不顯著。該結論與假設相悖,可能是由於旅遊市場管理不到位,相關法律法規和政府的行政職能不完善,稅收徵管效率低等原因,導致旅遊企業規避對政府的社會責任,不依法納稅,從而影響了企業的財務績效。

  ***4***旅遊企業履行對遊客的社會責任對其財務績效有負的顯著影響。該結論與假設相悖,可能由於政府相關部門行政執法力度不強,相關法律法規不完善,旅遊市場競爭激烈,加之不合理的薪酬制度等原因,導致旅遊企業規避對遊客的社會責任,不誠信經營,損害了遊客的利益,遊客投訴激增,旅遊接待量下降,從而影響了企業的財務績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