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層安全管理論文

  安全管理技術上、組織上和管理上採取有力的措施,解決和消除各種不安全因素,防止事故的發生。小編整理了,歡迎閱讀!

  篇一

  基層醫院的護理安全管理初探

  【摘要】護理工作是醫院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護理安全管理是護理管理的重要內容,他已成為衡量護理質量的重要指標。護理安全是指在實際護理的全過程中,病人不發生法律和法定的規章制度允許範圍以外的心理機體結構上的損害,障礙,缺陷或死亡[1]。病人在住院期間的安全能否得到保證與醫療護理工作息息相關,在臨床護理工作中,任何疏忽都可能引發醫療糾紛和差錯事故。本文針對我們基層醫院護理工作中可能出現的護理安全隱患進行了分析,討論並提出了防範對策,旨在加強管理,提高護理質量,保障患者醫療護理安全。

  【關鍵詞】基層醫院 護理安全 管理

  【中圖分類號】

  R197【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6851***2014***04-0368-02

  1 影響基層醫院護理安全的因素分析

  1.1 護理人員的責任意識:護理人員的責任意識直接影響護理安全。基層醫院護理人員長期缺編,工作壓力大,工作任務繁重。少數護理人員責任意識欠缺,諸如查對不嚴,交接班不認真,違反操作規程,上班時脫崗串崗,巡視病房時不仔細觀察病情變化,從而延誤治療和搶救時機,給護理安全帶來隱患。

  1.2 輕視護理檔案的書寫:護理檔案是關於患者病情變化,診療護理以及疾病轉歸全過程的客觀全面,及時動態的記錄,是醫護人員進行正確診療,護理的依據。護理記錄是具有法律效應的檔案,是法律所認可的證據。當涉及醫療糾紛時,是支援醫院,醫生,護士公正地評價事實的最關鍵的證據[2]。有些護理人員缺乏法律觀念以及專業理論知識,對護理記錄內容書寫不重視,如護理記錄書寫不規範,不及時,字跡模糊,塗改,陳述不清,記錄內容與醫囑不符,護理措施實施後無效果評價等,都可使護理記錄失去真實性,完整性。這些都是護士法制觀念淡薄,自我保護意識不強,違反了護理記錄客觀,真實的原則。

  1.3 專業技術水平:我院大部分護理人員畢業於中專院校,近年來又大量招聘新護士,加之地處山區,資訊較為閉塞,缺乏到上級醫院參觀學習和進修的機會,個別護理人員對業務不熟練,觀察病情不到位,服務態度不好,解答問題語言生硬,或不予解答,不能與患者及家屬有效溝通,甚至發生衝突。這也是影響護理安全的因素之一。

  1.4 病房管理方面:病房是患者治療和生活的主要場所,而基層醫院的病房建築設施簡陋陳舊,佈局不合理,床單元陳舊,病人多,床位少,在各種流行病高發季節,患者多,房間擁擠,恢復期和急性期患者共處一室,如果不嚴格執行消毒隔離制度,建立院內感染監控系統,健全有關制度並嚴格執行,將無法保證治療環境的安全。

  1.5 病人方面:病人或家屬自身素質較低,因大部分住院患者來自農村,文化水平較低,對自身疾病認識不足,對入院宣教接受能力差,如對各種輔助檢查及有些收費不理解,有的病人隨意調整滴速,糖尿病患者不按飲食指導,住院期間不聽勸告,擅自離院,不遵守醫院規章制度,不配合治療護理。這些行為也給醫院護理安全管理帶來影響。

  2 針對這些影響基層醫院護理安全管理的因素,探討對策,加強管理

  2.1 健全護理安全控制體系:建立分管院長―科護士長―科室質控人員的護理安全檢查體系,加強法制教育,加強護理人員的責任心教育,通過組織學習《醫療事故處理條例》,《護士條例》,《病歷書寫規範》以及各項規章制度,使人人瞭解到護理安全的重要性,要求護士嚴格履行崗位職責,遵守護理工作制度,執行各種護理操作常規,真正用制度約束自己,用制度管理自己,護士的責任要具體化,明確化,要求每個人盡職盡責,對工作負責,對患者負責,要熟練掌握護理技術操作,減少患者痛苦。提高護理病歷書寫質量,重視護理記錄的書寫質量,確保護理記錄及時,準確,真實,完整,符合規範要求。

  2.2 提高護理人員的專業技術水平:重視專業理論學習和技術操作訓練。嚴格護士崗前培訓及准入管理,凡調入或畢業護士,須完成護理及有關職業道德,法律知識的課程培訓,並通過基礎理論和基本操作考核後方可上崗。積極鼓勵護理人員參加自考大專和成人函大學習,選送科室業務骨幹到上級醫院進修學習,拓寬知識面,把新知識,新技術,新觀念帶到基層醫院。加強與患者及家屬的溝通交流,並講究語言的藝術性和技巧性,針對農村患者,要用他們能理解和接受的通俗易懂的語言,通過恰當的交談,幫助患者正確認識和對待自身疾病,減輕消極情緒,積極配合治療,促進康復。和諧的護患關係有利於營造良好的工作氛圍,進一步促進醫院護理工作的健康發展。

  2.3 加強病房管理:積極為病人創造良好的住院環境。近年來醫院投入大量資金用於病房改造建設及裝置設施的維護保養。保持病室衛生清潔和床單元整潔,保證走廊過道暢通無障礙物,合理放置汙物桶,各種流行病高發季節,分流患者,分室收治,做好消毒隔離工作,地面溼式打掃,病室內每日空氣消毒,開窗通風,保證病室內空氣清新,溫溼度適宜,做到一患一用一消毒,加強醫護人員手衛生,避免交叉感染。

  2.4 加強患者健康教育:對新入院的患者,護士應主動自我介紹,並介紹醫院的環境,科室分佈以及各項規章制度,讓患者瞭解醫院環境及規章制度的積極意義,要以患者為中心,多從患者的角度考慮。讓患者感到自己時刻受到護士的關注,以取得患者的主動配合,通過宣教,患者不再私自換床及擅自離院等;提供有關資訊與健康教育,在做各種檢查,治療或護理工作之前或過程中,應給予患者適當的解釋及心理支援,使患者瞭解醫護人員實施這些措施的目的,這樣可以減少患者對治療,手術,檢查等的牴觸情緒及恐懼心理,使其能主動積極地配合,早日康復。

  3 結論

  護理安全是護理管理的重中之重,護理人員要做好安全隱患的風險防範,各級管理人員要和護理人員一道,消除不安全因素於萌芽狀態。增強法制觀念,提高專業理論水平和護理技術操作水平,認真落實各項規章制度,認真執行各項護理常規和操作規程,加強管理,確保護理安全。

  參考文獻

  [1]潘紹山 孫方敏 黃始振 現代護理管理 2001:349

  [2]護理工作中潛在的法律問題及對策 中國實用護理雜誌 2005,21***4***:66―67

點選下頁還有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