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力需求側管理論文

  電力需求側管理不僅是解決電力供需矛盾、緩解電力緊缺情況下的一種重要途徑,更是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一項長遠之計。下面小編給大家分享一些,大家快來跟小編一起欣賞吧。

  篇一

  電力需求側管理

  摘要:曾經發生的加州電力市場危機、北美大停電及相繼的停電事故,以及我國2004年夏天的嚴重電力短缺,這些現象是更體現了電力需求側管理的重要性。電力需求側管理的時候,不僅要重視DSM的長效機制,還要重視短期負荷響應。為了建立DSM的長效機制,①、要做到電價合理化,電與其他能源的比價合理化;②、要建立激勵機制;③、籌集必要的資金;④、建立節能機制;⑤、要搞好綜合資源規劃。灰色GM***1,1***模型是一種較有效的用電量預測模型,灰色系統理論是80 年代初由我國著名學者鄧聚龍教授提出的。它把一般系統論、資訊理論、控制論的觀點和方法延伸到社會、經濟、生態等抽象系統,並結合數學方法,發展成為一套解決資訊不完備系統即灰色系統的理論和方法。它對未來的研究具有重要意義。目前,應用於電量預測的模型很多,本文立足於基本模型,在具體應用時,還要依據電量實際的發展規律來選定特定的模型。本文論述了灰色模型的可行性,通過例項計算和誤差分析看到模型的建立是正確的、合理的。

  關鍵詞:電力需求側 激勵機制 節能機制 長效機制 灰色預測模型

  一、概述

  曾經發生的加州電力市場危機、北美大停電及相繼的停電事故,以及我國2004年夏天的嚴重電力短缺,這些現象是更體現了電力需求側管理的重要性,如何協調電力供應和需求側資源,防止電力危機的發展,以達到全面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的目的,同時節約能源、保護環境,確保電力工業的持續發展又成為各國電力企業關注的焦點。DSM 的概念最早於1984年由美國電力科學研究院提出,DSM是指電力企業制定的影響使用者用電方式,改變負荷曲線形狀的規劃和實施措施。包括負荷管理、使用新技術、儲能、電氣化等。

  二、電力需求側管理機制

  電力市場機制,研究的就是電力市場這個複雜工作系統的結果、功能和系統內外的相互關係。我們研究的內容包括電力市場作為市場的一般規律和作為電力市場的特殊規律。從共性與特性的的辯證關係出發,我們的研究當然首先考慮的是電力市場要符合市場規律的通用原則,然後考慮的是作為電力這樣的商品,在電力市場中運營是應該遵循什麼樣的特殊規律。當然,在考慮電力市場時必須考慮到中國的市場條件和市場環境。

  市場機制的執行方式決定論電力行業管理體制執行。不同的市場機制下有著不同的執行效果。顯而易見,只有在某種市場機制條件下,才能充分發揮電力管理體制的作用。

  ***一***建立長效機制

  電力需求側管理***DSM***分為長期改變負荷特性的行為和機制及短期負荷響應行為和市場機制,進一步豐富了DSM的內容。我們在加強電力需求側管理的時候,不僅要重視DSM的長效機制,還要重視短期負荷響應。其實我們在過去的長期缺電過程中和最近幾年的缺電時期,不僅抓了長效機制,如採用節能燈和節能型家用電器,也抓短期的負荷響應,如錯峰、避峰、限荷、拉路等。長效機制一旦實施將長期發揮作用,而短期負荷響應只在短時間內起作用。我們不僅要抓DSM的長效機制,同時也要重視抓短期的負荷響應。在缺電電價高的時候,例如對居民來說,如果既有電炊具、電水壺 、電開水器 ,又有燃氣炊具和天然氣熱水器,同樣也是一個很好的柔性負荷使用者。所以我們在培育DSM長效機制的同時,也要研究和培育需求響應機制。應當學習國際能源機構,研究電力需求側競價機制,開發新的實施方案,同時還要研究需求響應資源。

  我國在實施電力需求側管理工作中,各地都創造和積累了許多好的經驗和做法,取得了明顯的成效。但是,從總體來看,與發達國家相比,還存在很大差距。因此,我們必須採取有力措施,切實加強需求側管理工作。”經過10幾年的工作,能夠把電力需求側管理,提高到堅持科學的電力發展觀,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高度來認識,這是很不容易的。我們應當在這種認識的基礎上,為建立電力需求側管理的長效機制而加倍努力。

  要建立電力需求側管理工作的長效機制,方向已經明確地提出來了,就是按照電力需求側的定義去做就是長效機制。那麼怎樣建立電力需求側管理的長效機制呢?需要考慮的方面如下:

  ***1***、電價改革

  電價是電力體制改革的核心內容,電價是電力發展的支援力量,電價也是建立電力需求側管理長效機制的必備條件。電力需求側管理中的負荷管理和節約用電措施的效益與電價有密切的關係,為了建立DSM的長效機制,首先要做到電價合理化,電與其他能源的比價合理化。

  ***2***、要搞好綜合資源規劃

  電力需求側管理不是孤立的,電力需求側管理資源很多,但並不是所有的需方資源都可以利用的,在制訂DSM發展規劃中,要按費用最小和費用有效原則,把DSM和供應側資源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進行優選、排比、組合,選出最佳的資源配置。也就是說DSM資源只有消耗比供應側資源小才能被開發利用。我們應當通過綜合資源規劃,確定近期應當採取的DSM措施,制訂電力需求側管理規劃。

  ***3***、要建立激勵機制

  電力需求側管理要以電力公司作為實施主體,但是實施DSM對於電力公司來講,存在著開拓能效市場與開拓電力市場之間的利益衝突。美國從20世紀70年代開始推行DSM,在開始的10餘年進展緩慢,實施的效果不大,後來形成了比較完整的激勵機制,使DSM取得了良好進展。我國同樣存在這個問題,一般對於電力公司的激勵政策有三:一是實施DSM計劃的成本回收;二是實施DSM計劃的收人損失補償;三是實施DSM計劃的效果獎勵。

  ***4***、籌集必要的資金

  要建立電力需求側管理的長效機制,有的可以通過電價來解決,如移峰填谷的措施,可以通過峰谷電價獲得補償;可中斷負荷措施可以從可中斷負荷電價得到補償。但是有些措施需要對使用者進行經濟補償,如推廣節能燈,要求使用者提前更新電力空調器、電冰箱等家用電器,採用蓄冰空調、地熱採暖、利用天然氣搞冷熱電聯產裝置等,需要進行一定的經濟補償和激勵,這方面在美國及一些發達國家已普遍採用,我國河北等省也進行了一些試點,都取得了良好的成績。   ⑸、節能機制

  借鑑國外的節能機制,節能服務公司EMC以合同能源管理機制開展專業化的節能服務,已經成為美國、加拿大等國家利用市場機制開展DSM的重要方式,促進了全社會節能專案的實施。

  四、電力需求側管理促進農村電網的發展及完善

  農村電力市場在我國電力市場中佔有基礎性的地位。服務於80%的人口,覆蓋90%的國土是支撐農電市場成為電力市場基礎的主要因素。隨著農村經濟的發展,農村人口消費能力和生活條件的改善,農村電力市場將成為一個巨大電力消費市場。農村電力市場的建設與發展涉及面廣,市場主體情況複雜,發育與完善的難度最大,所要解決的問題最多,因此,農村電力市場的成熟與完善在一定程度上標誌著電力市場發展到了相對成熟的時期。

  ***一***農村電力市場結構

  隨著農村經濟結構的變化,農村用電由以排灌和照明用電為主轉變為以農村工業用電和農村生活服務用電為主的多種類別用電增長並進的局面。

  ***二***農村電力市場各類使用者發展速度不一致

  雖然農村用電量增長始終保持了較快的發展勢頭,但各類使用者發展速度並不均衡,有的還相差較遠。其中,鄉鎮企業與居民生活用電量增長較快,而其他行業使用者用電量增長較慢。

  ***三***調整農村電價,提供高效電能

  電價一直是廣大農民普遍關心的問題。電價的高低直接影響著農民的電能消費。城鄉同網同價是兩改一同價工程的一個主要目標,農民對此期望很大。電價的降低要從多方面著手,要有硬的措施和鐵的手腕來管理。首先要加強裝置的執行維護減少電能的流失;其次要打擊竊電,維護良好的用電秩序。

  ***四***加快農村電網建設,努力優化農村消費環境

  農村電網薄弱是影響農村電力市場發展的重要因素,因此改造好農村電網,是大力開拓農村電網的基礎和基本途徑。首先,要根據輕重緩急合理編制電網改造與建設規劃和實施方案,其次是投入鉅額資金按照規劃和計劃對電網進行改造,改善佈局,提高科技含量,降低線損,達到安全可靠供電標準,為客戶提供低廉電價、高質量的電能。

  五、灰色預測模型在電力需求側的應用

  ***一***灰色預測模型GM***1,1***及其檢驗

  1.1建立灰色預測模型

  灰色系統理論是中國學者鄧聚龍教授於1982年3月首先在國際上提出來的。該理論除了研究工業控制外,還研究包括:社會、經濟、農業、電力等灰色系統的分析、建模、預測和控制等。一般建模是用資料列建立差分方程,而灰色建模則是運用歷史資料列累加後生成新的資料列,再建立微分方程模型。GM***1,1***模型的建立如下:

  六、結論

  ***一***電力需求管理策略,最重要的是電價管理,因為電價不僅是電力市場供求關係的訊號,而且也是電力市場設計運營的經濟槓桿。

  ***二***對北京各行業特別是高耗能行業的需求側管理在以上理論的基礎上,價格聯動政策成為開拓高耗能電力市場的有效手段,價格聯動政策是在政府指導下為了增強電能產品的市場份額,通過聯動電價轉移電力企業自身利潤到使用者企業,刺激企業和地方經濟發展、高耗能企業的脫困與地方經濟的發展,又將促進電力市場的擴大。

  ***三***電力市場機制即指電力市場的構造、功能及相互關係,它是以“支配市場經濟執行”為特徵的,因而是電力市場的制衡系統。市場機制的執行方式決定了電力行業管理體制執行。不同的市場機制下有著不同的執行效果。我們在加強電力需求側管理的時候,不僅要重視DSM的長效機制,還要重視短期負荷響應。

  ***四***借鑑國外實施DSM的成功經驗,出臺相關政策法規,建立經濟激勵機制鼓勵電力公司發揮主體作用,引導終端使用者參與DSM,提高全社會對DSM的認知,為DSM的開展營造良好的工作氛圍。

  ***五***開拓農村電力市場,加強農村電網需求側管理,一方面對工業使用者實行峰谷分時電價,對電力排灌實行峰谷分時電價,對農村居民使用者採用鼓勵用節能、節電產品。

  ***六***本文論述了灰色模型的可行性。運用灰色模型和進行用電量及負荷的預測,對電力需求側的管理有著預見性的作用,通過例項計算和誤差分析看到模型的建立是正確的、合理的。而且,由於灰色系統理論不是從統計規律的角度出發,因此它要求的原始資料少,這一突出的優點使灰色預測模型成為用電需求預測的一個可行、可靠的方法和手段。

  參考文獻:

  [1]楊志榮,勞德容.需求側管理***DSM***及其應用[M].北京:中國電力出版社,1999

  [2]徐建軍. 美國加利福尼亞州的能效工作[J]. 電力需求側管理,2000,***2***:42 - 43

  [3]史玉波.積極推進電力需求側管理[J].中國經貿導刊,2002,*** 16 ***:15-16

  [4] 王曉濤.我國經濟增長方式與電力發展戰略關係[J].巨集觀經濟管理,1997,***1***:32-35

  [5]增鳴.電力需求側管理2002

  [6]滕穎輝.需求側管理***DSM***在農網中的應用

  [7]鄧聚龍.灰色預測與決策.華中工學院出版社.1986

  [8]鄧聚龍灰色系統的GM模型.模糊數學.1985

點選下頁還有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