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後為什麼要坐月子

  常聽老一輩的人說,坐月子是女人一生中改變體質的最佳時機之一,為什麼坐好月子這麼重要,下面是小編精心為你整理的產後坐月子的原因,一起來看看。

  產後坐月子的原因

  “月子病”醫學上被稱為產褥感染,涵義很廣,概括一切在產褥期中,由於生殖器官感染而引起的炎症。致病細菌可能在產前、產時或前後從外界侵入,也可能早就存在於產婦體內。但是產褥感染髮生與否,主要決定於產婦區域性和全身的防禦能力。

  凡產後有貧血、營養不良、妊娠高血壓綜合徵或其他疾病;產時營養和水份補充不夠、產程延長、產時產後失血過多的產婦,由於全身抵抗力削弱,容易得產褥感染。還有胎膜早破、產前出血、產道裂傷、胎盤滯留的產婦,由於生殖道區域性變化有利於細菌的入侵及孽生,也易發生產褥感染。子宮收縮、惡露排出、傷口恢復等,都需要時間來調養,才能讓產後身心恢復到最佳狀態。

  懷胎十月,媽咪們需要大量的血液與養分來孕育胎兒;到了生產時分,又需要轉化所有能量─用力、流血、出汗,將胎兒娩出。竭盡力氣之後,母體有如被掏空般出現精力不足的現象,整個人感到相當虛弱。

  此時,病毒的侵犯、氣溫變化、營養不良、勞動過度等等,很容易讓媽咪們生病,例如風寒感冒、腰痠背痛、貧血都會趁機上身。

  所以,透過坐月子期間的完善照料,讓媽咪們休養生息、恢復元氣,對每位母親而言,再重要不過了。坐月子無疑的可說是產後女性休養生息、恢復健康的黃金時期,產後婦女必須獲得充分休息和營養修復,把月子坐好,才能恢復元氣,更加亮眼美麗!

  產後坐月子的保健方法

  產婦急需補充營養,產褥期的營養好壞,直接關係到產婦的身體康復及新生兒的健康成長。月子期的保健措施多種多樣,其中最重要的一條是加強飲食營養,尤其是分娩後的幾天,消化功能逐漸旺盛的情況下,更要多吃各種富於營養的食物。產婦在產褥期除多吃些肉、蛋、魚等食品外,還要多吃一些蔬菜。

  1.雞蛋:雞蛋營養豐富,蛋白質含量高,而且還含有卵磷脂、卵黃素及多種維生素和礦物質,容易消化,適合產婦食用。但也不是吃得越多就越好。有些地區習慣上主張多吃雞蛋,甚至一天要吃到20~30個,這就沒有必要了,因為吃得過多也無法被身體吸收,會白白地被排洩出去,還會影響正常的消化功能,所以,產婦每天不必超過4~6個雞蛋。

  2.紅糖:由於紅糖所含的萄葡糖比白糖多得多,所以飲服紅糖後會使產婦全身溫暖。紅糖中鐵的含量高可以給產婦補血,紅糖中含多種微量元素和礦物質,能夠利尿、防治產後尿失禁,促進惡露排出,紅糖還有生乳、止痛的效果。但是也不要食用過多,一般飲用不能超過10天,時間過長增加血性惡露,並且在夏天會使產婦出汗更多而體內少鹽。

  3.湯:雞湯、魚湯、排骨湯含有易於人體吸收的蛋白質、維生素、礦物質,而且味道鮮美可刺激胃液分泌,提高食慾,還可促進泌乳。產婦出汗多再加上乳汁分泌,需水量要高於一般人,因此產婦要多喝湯汁。但是專家提醒,在多喝湯的同時,別忘了要多吃些肉,肉比湯的營養要豐富得多,那種“湯比肉更有營養的”說法是不科學的。

  4.小米:小米含量豐富的維生素b1和維生素b2,能夠幫助產婦恢復體力,刺激腸蠕動,增進食慾。但是專家提醒,小米粥不宜太稀薄,而且在產後也不能完全以小米為主食,以免缺乏其他營養。

  5.蓮藕:蓮藕中含有大量的澱粉、維生素和礦物質,營養豐富,清淡爽口,是祛淤生新的最佳蔬菜,能夠健脾益胃,潤躁養陰,行血化淤,清熱生乳。產婦多吃蓮藕,能及早清除腹內積存的淤血,增進食慾,幫助消化,促使乳汁分泌,有助於對新生兒的餵養。

  6.黃花菜:黃花菜含有蛋白質及磷、鐵、維生素a、維生素c等,營養豐富,味道鮮美,尤其適合做湯用,中醫書籍記載,它有消腫、利尿、解熱、止痛、補血、健腦的作用,產褥期容易發生腹部疼痛、小便不利、面色蒼白、睡眠不安,多吃黃花菜可消除以上症狀。

  7.黃豆芽:黃豆芽中含有大量蛋白質、維生素c、纖維素等,蛋白質是生長組織細胞的主要原料,能修復生孩子時損傷的組織,維生素c能增加血管壁的彈性和韌性,防止產生出血,纖維素能通腸潤便,防止產婦發生便祕。

  8.海帶:海帶中含碘和鐵較多,碘是製造甲狀腺素的主要原料,鐵是製造血細胞的主要原料,產婦多吃這種蔬菜,能增加乳汁中的含量。新生兒吃了這種乳汁,有利於身體的生長髮育,防止因此引起的呆小症。鐵是製造紅細胞的主要原料,有預防貧血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