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育教學與學生心理健康探究論文

  目前全國中小學生的心理狀況令人擔憂,特別是工讀學校的問題學生的心理健康更加令人擔憂,存在比較嚴重的心理障礙。而體育教學不僅關係著學生的身體健康,更對學生的心理健康發展產生作用。以下是小編今天為大家精心準備的:體育教學與學生心理健康探究相關論文。內容僅供參考,歡迎閱讀!

  體育教學與學生心理健康探究全文如下:

  【摘要】初中學生的心理能否正常發展,關係到初中學生能否健康成長。新的體育與健康課程以“健康第一”為指導思想,提出了身體、心理、社會的三維健康觀。所以,對於學生學習過程中的心理現象,教師要正確地評價,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激情,矯正不良的學生行為。教師要充分認識意志以及意志行動的特點,把對學生的意志的訓練貫穿於整個教學過程,在鍛鍊學生身體素質的同時,培養學生良好的意志品質。

  【關鍵詞】發展智力 意志品質 心理健康 和諧

  初中學生正處於青春發育初期,是人生髮展的重要階段。目前,我國初中學生的心理健康現狀並不令人樂觀。大量研究表明,在初中學生中存在著一系列的心理問題。初中學生的心理能否正常地發展,關係到初中學生能否健康地成長。新的體育與健康課程以 “健康第一”為指導思想,提出了身體、心理、社會的三維健康觀。所以,在提倡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今天,提高初中學生的心理健康素質顯得尤為重要。在初中體育教學中,體育教師要幫助和維護學生的良好情緒,消除不良的情緒狀態,預防心理障礙和心理疾病的產生,使學生身心能健康地成長。

  一、體育鍛煉有助於發展智力形成良好情緒

  體育鍛煉有助於發展智力。智力是個體圓滿完成工作、學習任務的基礎條件。經常參加體育鍛煉可以使個體的注意、記憶、觀察、思維和想象等能力得到充分發展,提高活動效率,還可以使其獲得良好的情緒體驗,使其樂觀自信、精神振奮、精力更加充沛,從而促進人的智力功能的發展。情緒狀態的調控能力是衡量體育鍛煉對心理健康影響的最主要的指標。個體在複雜多變的社會環境中,常常會產生緊張、壓抑、憂慮等不良情緒反應,體育鍛煉可以使個體從煩惱和痛苦中擺脫出來,降低應激水平,使處理應激情境的能力增強。麥克曼等人的研究表明,經常參加身體鍛鍊者的焦慮、抑鬱、緊張和心理紊亂等消極的心理變數水平明顯低於不參加身體鍛鍊者,而愉快等積極的心理變數水平則明顯要高一些。

  二、體育鍛煉有助於良好的意志品質的形成

  意志品質指一個人的自覺性、果斷性、堅韌性和自制力,以及勇敢頑強和獨立主動的精神,是一個人行為特點的穩定因素的總和。意志品質需要在克服困難的實踐過程中培養。體育鍛煉本身就要不斷克服困難***客觀困難的氣候條件的變化、動作的難度或外部障礙等和主觀困難,如膽怯和畏懼心理、疲勞和運動損傷等***,才能取得成功。體育鍛煉的參與者要努力克服主、客觀方面的困難,培養自身良好的意志品質。任務越困難,對個體的意志鍛鍊的作用越大,而良好的意志品質對於人的活動***尤其是體育鍛煉***效果具有重要的意義。

  三、培養學生心理健康的途徑與方法

  創設愉快而又有秩序的學習環境。教師要善於給學生提供一個穩定而又愉快的學習環境,造成一種好學上進、互助友愛、講究文明的集體氣氛。在這種集體中,大家和睦相處,相互關心和支援,沒有猜疑和敵意。任何一個人的好成績都會給集體中的全體人員帶來快樂,個人的失敗也會給集體帶來不安。在這樣的集體裡,有統一的意志和行動,又有個人顯示創造力的充分機會。這樣的集體,不僅能滿足學生的歸屬感,而且能給他們帶來安全感和自豪感。這無疑會對學生的心理健康帶來巨大的影響。教學中,教師應鼓勵學生主動幫助別人,特別是幫助體育特長和有才能的學生。讓他擔當體育小組長,使他們的體育特長和才能有表現施展的機會,以利於提高他們在同伴中的地位和自信。同時堅決抵制對體育後進生進行嘲笑、挖苦、諷刺的不良行為。通過在練習中保護別人,幫助別人和團結別人的行為改變學生中存在的***特別是獨生子女***自我中心意識,學會關心、愛護、團結互助。

  制訂合理的計劃,以成功的經驗培養學生積極的自我觀。體育教學中,對學生提出的要求要與其能力水平等實際情況相適應。如果要求過低,會失去對學生的激勵作用,要求過高,學生頻頻失敗,會導致自卑自棄的消極情緒的產生。因此,教師應根據區別對待的原則,不同的學生學習重點不同,在原有基礎上都有獲得成功的機會,使他們體驗到成功帶來的滿足和愉悅。成功與否並無一定的絕對標準,應引導學生正確認識學習的成功。引導學生承受挫折。由於體育是通過身體練習這一特殊手段使學生承受一定的心理和生理負擔,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通過不同的教學方法和手段,對學生施加心理影響。具體地說,就是在教學過程中,設定一些困難挫折環節,在原有的練習內容結構方法和要求等方面提出更高目標,使學生做出相應的努力來克服這些困難和障礙,從而培養學生承受挫折的能力。

  四、體育鍛煉有助於形成和諧的人際關係

  現代社會生活節奏的加快使人們越來越趨向封閉的狀態,從而造成人與人之間感情交流的缺乏,人際關係的疏遠。體育鍛煉則打破了這種封閉,讓不同職業、年齡、性別、文化素質的人相聚在運動場上,進行平等、友好、和諧的交往,使人們互相之間產生信任感,有效進行情感和資訊的交流,互相之間產生一種默契和交融。研究表明,增加與社會的聯絡會給個體帶來心理上的益處。外向性格者比內向性格者的社會需要更強烈,這種社會需要可以通過跳舞、球類、做操等集體性活動來得到滿足。

  在中學體育教學中,對學生意志訓練的方法很多。對於學生學習過程中的心理現象,教師要正確地評價,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激情,矯正不良的學生行為。教師要充分認識意志以及意志行動的特點,把對學生的意志訓練貫穿於整個教學過程,在鍛鍊學生身體素質的同時,培養學生良好的意志品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