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學業焦慮情緒心理諮詢案例分析報告論文

  焦慮情緒是與處境不相稱的痛苦情緒體驗,典型形式為沒有確定的客觀物件和具體而固定的觀念內容的提心吊膽,文獻中常成為漂浮焦慮,或無名焦慮。以下是小編今天為大家精心準備的:研究生學業焦慮情緒心理諮詢案例分析報告相關論文。內容僅供參考,歡迎閱讀!

  研究生學業焦慮情緒心理諮詢案例分析報告全文如下:

  1 個人一般資料

  孟某,男,25歲,未婚,某大學研究生一年級學生。出生於河南一小城市。父親為工人,母親為家庭婦女,家庭條件一般。家中唯一男孩,家人對其相當寵愛,小學中學一路順利。性格內向,敏感,要強,追求完美,不善言辭。高考失利,考入河南省一所二本學校,大學期間,成績優秀,除交往一女朋友之外,人際交往一般。工作兩年後,辭職考研,考入某重點大學繼續深造。開學兩個月左右,因為學業壓力,焦慮、失眠,無法靜下心來學習,希望能得到幫助。

  2 主訴

  第一次小組專業課程彙報,自己全力準備,結果在小組作業彙報表現較差。之後在師門小組課題討論時,導師說自己基礎薄弱,還要好好加強,很受打擊。從中學到大學,在班級的表現一直都是非常好的,除了高考這個意外之外,從不比別人落後,現在發現,自己怎麼努力都還是不如別人。自己比別的同學大,還工作過,儘管課前已經非常努力了,但是小組表現相比其它本校同學,還是差很遠。同學們肯定在嘲笑自己,嘲笑當時的蠢樣子。辭職考研,本來希望擺脫過去學校不好帶來的工作壓力,現在能不能完成學業都有點擔心了。現在進入小組課程和師門討論時,總是戰戰兢兢,情緒緊張,擔心哪兒再做不好,有時候都會心慌和憋悶。這一段時間我都不去教研室,一人去圖書館看書。每天逼迫自己加緊看書學習,希望能儘快趕上,但是卻無法集中注意力,老跑神。越跑神,越焦慮,越焦慮,情緒就很不好。晚上失眠,白天又特別疲倦,全身乏力,很難受。年齡大,不願意跟同學說,女朋友也在讀研,在另外一所學校,說的多了老吵架。但是自己很糾結,不想這樣。

  3 諮詢師觀察和他人反映

  ***1***孟某主動前來,衣著整齊。身材高大,身形偏瘦,面容憔悴。進入諮詢室後,有禮貌,主動打招呼,但是語氣低沉無力,整個人愁眉苦臉。交談過程中,言語條理清楚,邏輯思維清晰,定向準確。情緒表現較為低落、焦躁,談話心情緊張、擔憂。想擺脫困擾,信任諮詢師,急於尋求問題解決策略。

  ***2***同學反映:該同學學習刻苦努力,經常一人上自習到很晚。比周圍同學深沉內向,深度交流不多,日常關係良好,在生活中比較包容忍讓。最近很少跟同宿舍一起吃飯,看起來無精打采。

  4 評估與診斷

  4.1 心理狀態的評估

  心理狀態評估:根據綜合收集孟某的資料,孟某心理狀態表現出緊張、焦躁、難以放鬆、注意力下降等狀態;生理上出現失眠、全身乏力、睏倦;有迴避行為,無法集中學習,社會功能受到一定影響;其症狀表現與作業和導師任務完成表現不佳密切相關,其實質與孟某存在的非理性的信念密切相關。

  4.2 診斷依據

  ***1***體格無異常,說明沒有器質性病變基礎;

  ***2***根據判斷正常與異常心理的三原則,孟某心理困擾起源於小組作業報告事件和導師評價,有明確誘因,主客觀相統一;知、情、意等心理過程相協調;智力正常,主動求助,有自知力;無幻覺、妄想等症狀,屬於心理正常範疇內。

  ***3***從刺激的性質來看,孟某因學業壓力產生焦慮、煩躁等情緒,心理衝突為常形;從情緒持續的時間來看,只有1個多月;從反應強度來看,社會功能受到一定影響,有迴避和學習效率下降,但是仍在理智範圍內;症狀沒有影響邏輯思維,無泛化。

  ***4***心理測驗分:

  SCL-90:總分156分,軀體化2.0,強迫1.6,人際敏感1.9,抑鬱2.1,焦慮2.4,敵意1.3,恐怖1.1,精神病性1.0。以軀體化、抑鬱和焦慮為主要症狀。

  SDS標準分:57分,有輕度抑鬱。

  SAS標準分:63分,有中度焦慮。   4.3 鑑別診斷

  ***1***與精神病相鑑別。根據“病與非病三原則”,精神病的特點是患者的知情意不統一,無自知力;主客觀世界反映不協調,表現出幻覺、妄想、邏輯思維紊亂及行為異常;個性發生根本改變等。孟某心理困擾起源於小組作業報告事件和導師評價,有明確誘因,主客觀相統一;因學業壓力和負面評價,表現出煩躁,沮喪,知、情、意等心理過程相協調;主動求助,有自知力;思維清晰,表達自如,無邏輯思維混亂,無感知覺異常,無幻覺、妄想等症狀,排除精神病。

  ***2***與焦慮性神經症相鑑別:焦慮性神經症是“以廣泛性焦慮或發作性恐怖為主要臨床像的神經症”,它對社會功能會造成嚴重影響,問題出現泛化和迴避,持續時間在3-6個月。而孟某在學習和人際交往上受到症狀的一定影響,但是僅與最初專業學習有關,症狀無泛化,症狀時間較短,只有1個多月。因此,可排除焦慮性神經症。

  ***3***與嚴重心理問題相鑑別。嚴重心理問題的反應強度強烈,內容已泛化,對社會功能造成嚴重影響,病程超過2個月。而孟某的心理問題無泛化,持續時間只有1個多月。因此,可排除嚴重心理問題。

  綜上所述,孟某的問題可診斷為為一般心理問題――學業壓力引起的焦慮情緒。

  4.4 原因分析

  生物學原因:無重大疾病史,其家族無精神病史。

  社會性原因:***1***家庭原因:從小父母家庭過於寵愛和保護,獨立應對問題能力較弱。***2***非積極的社會評價:自我評價體系不完整,看重外在評價,老師對其學業表現的非積極評價,加速其資訊瓦解。***3***社會支援系統缺乏:朋友少,不積極參與群體活動;父母遠在家鄉,女朋友不在同一所學校等以致社會支援系統和情緒宣洩系統缺乏。

  心理原因:***1***個性因素:內向,好強,敏感,多疑。出現矛盾時,不善於向外尋求幫助。***2***情緒、情感:要求完美,自我苛求,不悅納自己。***3***認知因素:不能正確看待和評價自己的挫折和失敗,對挫折事情容易出現片面化、概括化和極端化的認知和判斷,和本校研究生同學對比存在自卑心理,存在認知偏頗導致過度自責和對自己的過低評價和錯誤認知;在學習策略上固執己見,不善於交流和請教,不注意改善。

  5 諮詢目標的確定

  根據以上的評估和診斷,跟孟某溝通協商,確定諮詢目標:

  5.1 近期目標

  ***1***緩解焦慮、煩躁、緊張情緒,改善失眠狀況,減輕痛苦。***2***改變片面化、絕對化自我認知的非合理信念。

  5.2 具體目標

  ***1***SAS測試標準分從63降到50分以下。***2***SDS測試標準分從57分降到53 分以下。

  5.3 最終目標與長期目標

  認識自身的不足和優點,接納自己,增強自信心、環境適應能力和應對挫折的能力。建立正確自我評價體系,促進心理健康發展。

  6 諮詢方案的制定

  與孟某協商一致,擬採用合理情緒療法和放鬆訓練法。

  6.1 合理情緒療法

  該療法是認知行為療法的一種。該理論認為,使人們難過和痛苦的不是事件本身,而是對事件不正確的解釋和評價。對求助者錯誤的觀念和認知過程進行改善,不適應的情緒與行為也將得以改善。具體的合理情緒療法***RET***,其基本理論模型稱有ABC理論。

  6.2 放鬆訓練

  放鬆訓練稱“鬆弛訓練”,通過人們意念來操縱“隨意肌肉”反應。通過想象放鬆法和呼吸放鬆法,使孟某能隨意放鬆全身肌肉,保持心情的輕鬆,從而緩解緊張、焦慮情緒。

  7 諮詢過程

  7.1 診斷評估與諮詢關係建立階段

  通過攝入性會談,利用傾聽、共情等技術讓孟某傾訴,宣洩情緒,瞭解基本情況,建立良好諮詢關係。進行心理測驗***SCL-90,SAS、SDS自評量表***,為問題確認提供量化參考。解說合理情緒療法的ABC理論,使孟某認識到A、B、C的關係,確定諮詢目標和方案。

  7.2 心理幫助階段

  ***1***合理情緒療法***ABC理論***:從誘發事件A、不合理信念B、情緒及行為的後果C的分析路徑幫助孟某深入剖析焦慮原因,使其認識到自己在成長過程中對挫折以及自我成長評價存在的概括化、片面化甚至極端化不合理認知因素以及對自我的不理性、不客觀評價,如“表現很差,同學們肯定在嘲笑我”“我真的是太差了”“為什麼我一直在努力,別人都比我強”“我年齡大,不好意思像他們請教”等在不良情緒和行為中起著核心作用。鼓勵孟某主動溝通、蒐集同學對自己的看法和評價,主動跟導師進行專業困擾交流,然後與自己的想法進行對比,並將優缺點進行分列,使其認識到不合理信念對自我發展一直存在的隱性的不良引導,從內心對自己的不合理信念進行質疑和動搖,樹立信心,變更學習策略和溝通模式,建立合理的挫折認知、歸因分析以及內向性的自我評價體系。

  ***2***放鬆訓練法:會談最後,輕音樂背景下開展想象放鬆訓練,緩解其焦慮狀況。同時,教會其呼吸放鬆法,在日常的焦慮感出現時,進行自我放鬆和訓練。降低焦慮和神經緊張感,強化自信。

  7.3 鞏固和強化階段

  讓孟某記錄下諮詢中學到的合理信念,自己經過挫折事件的成長反思,不斷的在專業學習過程中去鞏固和強化。在日後的學習生活中,進行自我監督與控制,從***下轉第192頁******上接第177頁***而促進身心的全面健康和發展逐漸從根本上清除病因。

  此次諮詢過程共持續1個月共6次。

  8 諮詢效果評估

  8.1 諮詢師評估

  SAS標準49分,SDS標準分 52分,屬於正常範圍,焦慮和抑鬱情緒得到緩解。注意力集中,自信心增強,精神狀態良好。通過對導師和同學瞭解,孟某情緒穩定,專業學習,人際交往正常。

  8.2 孟某的自我評估

  煩躁狀態消除,焦慮、鬱悶情緒緩解,能夠集中注意力學習。睡眠質量提高,食慾恢復正常,莫名的頭疼、無力以及身體的不適感消除。對專業學習有了信心,學習策略調整,效率提升。正確認識剖析、定位自己,人際溝通能力提升。

  8.3 回訪反饋

  第一學期結束時,回訪和跟蹤瞭解,孟某情緒穩定,專業學習狀態良好,睡眠正常,並且開始參與體育鍛煉活動,人際交往恢復正常。諮詢目標基本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