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算機網路基礎理論教學論文

  如何利用案例教學促進高職計算機網路基礎理論的學習,從而提高教學質量,增強學生的職業能力是一個值得認真研究的問題。下面是小編給大家推薦的,希望大家喜歡!

  篇一

  《案例教學在高職計算機網路基礎理論教學中的實踐探索》

  摘要:如何利用案例教學促進高職計算機網路基礎理論的學習,從而提高教學質量,增強學生的職業能力是一個值得認真研究的問題。文章圍繞這一主題,探討了案例教學在計算機網路基礎理論教學中的具體實踐,提出了實施案例教學應把握的六個關鍵環節。

  關鍵詞:案例教學;高職;計算機網路;基礎理論

  1 引言

  高職院校的計算機網路基礎理論教學,其目的是培養學生掌握專業所必需的計算機網路基礎理論,以及靈活運用

  這些理論來解決本專業中的網路問題,從而提高學生的職業競爭力。

  2 背景

  在傳統的理論教學中,教師要麼照本宣科,就理論講理論,要麼脫離實踐應用,泛泛而談,以至學生覺得理論性的東西看起來深奧難懂、學起來枯燥無味,用起來更是糊里糊塗。這種現象在計算機網路基礎理論教學中尤其明顯:學生普遍感覺計算機網路方面的理論太深奧太複雜,畏難情緒很重,學習興趣不高,職業能力不強。一方面是社會上急需大量的計算機網路人才,另一方面是高職院校網路專業的學生在能力上與社會要求尚有一定差距。那麼如何根據社會發展的變化,改善高職計算機網路基礎理論教學,增強學生的職業能力,從而滿足社會對網路人才的能力要求,已經成為高職院校普遍關注和重點研究的課題。

  在此背景下,筆者承擔了高職網路專業計算機基礎理論教學,利用案例教學對高職院校的基礎理論教學進行了改革創新,將學生的計算機網路基礎理論的學習在空間上從課本延伸到職場,在學習方式上從以前的死記硬背為主轉向以職業應用為主,積極進行了如何提升學生的職業興趣,培養學生職業能力的實踐研究。

  3 案例教學在高職計算機網路基礎理論教學中的實踐研究

  在計算機網路基礎理論的教學中引入案例教學,是指在教師的指導下,根據教學目的要求,組織學生對典型案例進行調查、閱讀、思考、分析、討論和交流等活動,從而教給他們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方法或道理,進而提高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加深學生對計算機網路基本原理和概念的理解,從而提高學生的職業能力。

  筆者在教學實踐中深刻感受到,在計算機網路基礎理論課中引入案例教學,將抽象的計算機網路理論和精湛的網路技術涵寓於具體的案例之中,是消除學生對理論的畏難情緒,提高學生的職業興趣,培養學生的職業能力的重要教學方法。

  3.1 利用案例教學,降低理論難度,消除學生的畏難情緒

  利用案例教學,降低理論難度並非指少講或根本不講理論,而是指如何在學生現有基礎上,善用典型案例將理論所涉及到的知識點逐個分解、逐步細化,並結合案例的應用,用通俗易懂的方式將這些知識點講透,講細,講得深入淺出,講得讓學生真正明白。學生只要真正明白了這個理論,自然也就不會覺得它深奧複雜了,從而對理論的畏懼心理也就會慢慢的消除。

  大家知道,一個大型計算機網路的體系結構是非常複雜、非常龐大的,對初次接觸網路的學生來說,如果直接照本宣科地向其講授網路組成及相關理論,由於我們的學生底子薄,學生肯定覺得網路系統太多太深,從而產生畏難情緒,對他們以後更一步學習網路將會產生消極影響。善於利用案例教學將複雜抽象的網路理論逐步分解,並結合相關知識點在職業中的具體應用,變複雜為簡單,化抽象為具體,有助於逐步消除學生對理論的畏難情緒,從而提高網路理論教學的實效性。在具體實踐中,筆者選擇了學生日常接觸的校園網作為典型網路案例,採用案例教學,向學生們系統地講授廣域網、區域網的基本網路架構、子網組成及劃分等理論。雖然學生們對網路有了初步認識,但還是覺得理論太深,憑自己現有能力無法實現組網。對此筆者一方面採用案例教學,對網路進行深入分析,逐步放大網路體系結構中的子網構成,逐個剖析子網模式並講授其組成原理,從而進一步降低網路的複雜度。另一方面,為增強理論教學的現實性,筆者常常帶學生去實地參觀案例中涉及到的相關網路設施,並及時向學生展示網路理論對技術實踐的指導,將案例所涉及到的理論知識變成學生看得見、摸得著的親身感覺,讓學生覺得網路並非深不可測、遙不可及,從而逐漸消除他們的畏難情緒。隨著網路案例被劃分的越來越小,相關理論難度越來越接近學生的實際理解水平,學生們慢慢感覺到網路並不是想象中的那麼複雜,所涉及理論也不再那麼深奧了,對組建出複雜網路也就有了信心。

  3.2 利用案例教學,提高學生職業興趣,轉變學生學風

  利用案例教學,提高學生職業興趣就是要利用案例,引導學生以所學專業作為自己將來的職業,並提高對這個職業的興趣。當一個人對某種職業發生興趣時,他就能發揮整個身心的積極性,並集中精力去獲得他所喜歡的職業知識。

  筆者曾對學生的職業興趣做過調查,發現大部分同學的職業興趣不強。經過分析,筆者認為原因主要集中在以下幾個方面:

  ***1***專業選擇並非學生的興趣所至;

  ***2***進校後學生感覺到所學專業並非想像的那麼簡單;

  ***3***在基礎理論的學習中,老師的講解太過專業化,學生大部分聽不懂;

  ***4***學生基礎知識薄弱,自主學習能力不強;

  ***5***理論學習無用論。長期受此影響,學生對專業知識的學習就會產生牴觸情緒,以至無心上課,天天呆在宿舍玩網路遊戲。

  心理學研究表明,學生的學習興趣是掌握知識的先導,也是喚起學生情緒和激情的關鍵,增加師生案例互動、在學生“最近發展區”上,用學生熟知的日常事例來設定成功案例、問題案例或懸念案例是激發學生職業興趣的好策略。

  為提高學生的職業興趣,筆者進行如下探索:一是充分利用各種途徑***比如課間休息、網上交流等***,向學生宣講網路畢業生的大量成功案例,逐步讓學生認識到以所學專業作為職業同樣能大有作為,以增強他們的專業興趣;二是在講授網路理論時,除降低理論難度外,更是大量採用學生熟知的日常案例,深入淺出地講授相關理論,比如在講授IP地址的知識點時,我就採用郵政投遞的案例,讓學生很容易就明白了為什麼要有IP地址,如何設計IP地址等;在講路由和閘道器的理論時,我就採用商品流通的案例,讓學生很快就理解了路由和閘道器的工作原理;三是設定各種問題案例或懸念案例,來幫助學生身臨其境地體會案例所涉及的理論知識在職場中的具體應用,在一系列模擬案例的問題解決中培養學生的職業興趣;四是以筆者的親身經歷作為案例,傳授給他們良好的學習策略,增強學生的學習主動性,逐步增強他們的自主學習能力。

  除此之外,筆者還注意引入學生的作業作為案例,在每次作業後進行評講,讓學生在比較中找出差距,學習他人的長處;還注意引入實驗作為案例,每次實驗前鼓勵學生上臺演講,共同探討實驗中可能會碰到的問題及要把握的關鍵環節,每次實驗後要求學生走上講臺進行演示,成功的分享經驗,實驗失敗的找出問題,並在理論的指導下找出解決問題的方法,進一步強化理論對實踐的指導作用。

  3.3利用案例教學,促使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培養學生職業能力

  高等職業教育的目的就是要培養能適應現代社會的高技能應用型人才。利用案例教學,促使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就是要通過案例,在基礎理論夠用的基礎上,運用案例所涉理論靈活地指導職業實踐,逐步提升學生的職業能力。

  在理論和實踐的結合上,筆者以網路理論和公式結論的應用為突破口,注重它們的應用環境和方法,以學生為中心,採用“案例驅動”,設計並實施了一系列的職業案例,比如網路職位應聘案例,通過模擬招聘中網路職位的應聘過程,有針對性地幫助學生提高書寫能力、口頭表達能力,網路技能展示能力等,以提升學生的職業素養,增加職場成功率;比如網路故障排除案例,通過完全模擬工作中可能碰到的錯綜複雜的網路問題,來幫助學生將書本理論和職業實踐相結合,錘鍊他們對網路理論的靈活運用能力。

  在教學實踐環節,每次在實驗前筆者都要求學生預先寫好有理論支撐並且有詳細操作步驟的實驗報告,交給筆者檢查,沒有實驗報告的同學必須補齊報告後才允許進入機房進行實操。考核時以能再現課程案例為考核目標,對於已經完成實驗的同學,筆者要求他們拋開課本,將原實驗“推倒重來”,直到能熟練再現教學案例,對於未能及時完成實驗的同學,鼓勵他們聘請已經完成實驗的同學作“技術指導”,共同找出並解決案例中的問題。

  4實施案例教學應把握的六個關鍵環節

  案例教學已成為高職基礎理論教學重要的教學方法之一,在實施中,它以典型案例為媒介,調動起了教與學兩方面的積極性,深受學生歡迎。在計算機網路基礎理論教學中運用案例教學,能有效降低理論難度,激發學生職業興趣,提升學生職業能力。通過將近一年的教學實踐,筆者認為,在案例教學的實施過程中,要著重把握好如下六個關鍵環節。

  4.1網路案例要精編。精心選編網路案例是成功實施案例教學的前提和保障,為此要注意如下幾點:一是網路案例要有典型性,針對性,所呈現的問題或懸念要具有代表性,要針對具體網路問題選擇或設計;二是網路案例要貼近生活,貼近就業,有助於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三是案例要有啟發性,通過案例教學,讓學生們在案例情境中主動建構自己的知識體系。

  4.2課前準備要充分。要想提高教學的實效性,教師必須做足每次課前的相關準備工作。比如案例情境設定,學生角色扮演,案例討論順序及要求等。

  4.3引導討論要及時。引導學生討論是案例教學的核心。因此討論也成為案例教學成功與否的關鍵,討論能最大限度地調動學生的參與意識,讓學生進入案例情景。在具體實踐中,教師要及時引導學生展開討論,形成教與學的良性互動。一是要為學生創設自由的討論氛圍,引導學生大膽參與,積極討論。二是在發言物件的選擇上要注意差異性,要讓每個學生都不同程度地參與到討論中。三是教師要當好“主持人”的角色,在學生討論出現“跑題”現象時能及時通過點評等方式將之拉回正題。四是要做到“教書育人兩不誤”,在討論中不僅要讓學生學到網路知識,更要明白“做事就是做人”的道理,為學生的終身發展奠定基礎。

  4.4評價總結要到位。案例討論後的總結評價十分重要,根據高職生的心理特點,教師在評價時要注意個人評價、教師評價與小組評價相結合,注重“賞識評價”,積極挖掘學生的閃光點,充分肯定其成績。還要注意評價標準多樣化,重點是評價討論的思路是否正確,分析的方法是否恰當,解決問題的途徑是否有效。

  4.5理例結合要緊密。在教學實踐中,教師要將網路理論的講授與案例應用緊密結合,以理支撐例,以例驗證理。

  4.6教師角色要轉變。案例教學對教師的傳統角色提出了新的要求。為此,教師不僅要在專業及教學能力上狠下功夫,更要積極做好以下角色轉變:一是由“主體”轉變為“主導”。二是由“權威”轉變為“合作者”。三是由知識的“傳授者”轉變為“建構者”。四是由“獨角演員”轉變為案例教學的“設計者、組織者、管理者”。

  高職教育已經在我國的高等教育中佔據著越來越重要的地位,其教學改革也一直受到普遍關注,本文從案例教學的實踐出發,探討了理論教學的問題,提出了相關建議,以期為高職理論教學改革的研究提供一個新的視角,提供一個新的思維方式。

  參考文獻:

  [1]曾令奇.論高等職業教育的社會適應性[J].中國高教研究,2005***4***:55.

  [2]李合亮.論網路教育時代老師角色的轉變[J].當代教育科學,2005***1***:51-52.

  [3]莫雷.教育心 理學[M].廣州:廣東高校教育出版社,2005.

  [4]錢方明.改進案例教學,提高案例教學質量[J].嘉興學院學報,2002***11***.

點選下頁還有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