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算機資訊科技教學的相關論文

  計算機作為資訊時代的主要載體及工具,在教育中擔負越來越重要的作用。下面是小編給大家推薦的,希望大家喜歡!

  篇一

  《計算機資訊科技教學探討》

  摘要:當前,資訊科技發展突飛猛進,它正在改變著人們的生活、工作和學習習慣。本文論述了計算機資訊科技在高職的教學步驟和方法。

  關鍵詞:資訊科技 多媒體課件 操作技能

  按照國家教育部的規定,資訊科技課正逐漸成為職校學生的必修課程。計算機作為資訊時代的主要載體及工具,在教育中擔負越來越重要的作用。資訊科技課本身就是一種交流的技術,教與學的活動都應以利用資訊科技交流與合作為主。職校資訊科技課應鼓勵學生運用合適的資訊科技,掌握資訊科技解決問題的思想和方法,並充分發揮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力。因此,新課標下的職校資訊科技課教師,應設計切合實際的教學模式,組織學生交流與合作,把傳統的教學模式轉化為新型的、適應新課標要求的教學模式。

  下面是我在從事資訊科技課近五年的時間裡的幾點感受,希望得到同仁的指點,以進一步改進該課教學。

  一、熟悉教材,精心備課

  上課是一門藝術,資訊科技課的教學更能體現這一點,如能在課前充分準備好,將講授的內容做成新穎別緻、形式多樣、活潑生動的多媒體課件,通過展示,配以適當的解說、導言等,定能帶領學生進入神奇的殿堂。因此,課前必須做好以下幾方面的工作:一是必須反覆熟悉教材,把握好要點、難點;二是必須寫出每節課的文字教案,對課題的佈局、調配等設計出最佳方案;三是必須精心設計、製作好電子教案***包括電子材料、課件、學生作業展示樣品等***。

  我一般將教材內容分為理論知識學習和操作技能學習兩部分,每節課都涵概了這兩部分內容。每節課的理論學習內容編成3―5個選擇題,供學生測試,題目內容可以是本節課操作技能學習的切入點或提高點,也可以是上節課的複習點,甚至是與本節課操作無關、但需學生掌握的基礎知識點。每節課的操作技能學習應該是實用的、學生感興趣的,一般按梯度設計成基本任務、提高任務、拓展任務三個層次,讓有效教學落實到每一個學生中。

  二、研究學生

  “以學生髮展為本”是有效教學的基本理念。教學物件的有效性對教學起決定作用,如何調控學生對課堂學習的注意力,激發學生對學習的興趣,使學生樂學、會學、學會,達到預期的教學目標,是實施有效教學的關鍵。因此,教師要尊重學生,因學定教,在上課前研究學生的認知水平,留意他們的興趣愛好,每節課儘可能找到學生較為喜歡而又能覆蓋所授知識點的恰當例子作突破口。學生有興趣去學,教師才能有效地教。

  三、課堂教學

  每節課分為理論學習***控制在10分鐘內***和操作學習***約30分鐘***兩部分。

  1.理論知識學習。

  理論知識學習採用的教學形式有:利用網路評價系統進行理論知識測評***即時反饋***,測評知識點講解***簡報***,知識點問答提交***競賽***,動畫/課件演示或用生活中的比喻來幫助知識點的理解,課堂作業展示***點評、歸納、提高***等。

  為了提高學生的注意力、參與度,每節課的前5―10分鐘,設定3―5個選擇題,利用網路評價系統進行網上過關測試,學生測試不限次數,並且每提交一題,都有正確答案提示,在規定時間內測到他們滿意為止;學生測試的同時,全班學生的測試結果即時顯示在課室的大螢幕上。對測試知識點,教師要進行分析講解,講解方式可用簡報或動畫演示或比喻講解等。每節課後,教師都要把學生當堂測試成績複製下來,以班為單位,形成“課堂測試的情況.xls”,放在網上指定位置,供學生下節課查閱。***每班一張工作表,每個學生都可以看到全級同學測試情況。***

  2.操作技能學習。

  操作技能教學一般採用任務驅動教學模式。

  ***1***任務設定

  雖然學生對實用操作技能的學習有較大興趣,但例項稍複雜,或涉及程式碼的操作,部分學生就有畏難情緒。所以,教師應將操作技能學習設定為三個層次的任務:基本任務***60分***、提高任務***80分***、拓展任務***100分***。每節課學生只需提交其中一個任務即可。

  基本任務只需學生做簡單的操作即可完成***一般教師會提供半成品***,重在理解操作原理,讓學生對所學操作有個初步認識,或複習舊知識。約90%以上的學生能完成。

  提高任務是本節課的主要目標,意在學生通過模仿教師的操作掌握相關技術的操作方法,也可在基本任務基礎上適當增加操作難度,作為提高任務。約70%以上的學生能完成。

  拓展任務一般在提高任務基礎上需要教師啟發引導,學生進行探索,或通過作品欣賞與分析,拓展製作思路,才能完成任務。拓展任務一般具有一定的創新,是掌握本節課操作技能的一種昇華,教師一定要大力表揚提交此任務的學生,如大螢幕投影其作品。拓展任務完成情況因學生和所給的製作時間而異。一般只20%左右的學生能完成。

  三個任務具有內在聯絡,由簡到難,教師要做好學生的啟發工作,如在每一個操作前都可以提個問題進行指引,或發現什麼不足,如何改進等,讓學生更加明確操作的目的。

  ***2***操作技能學習

  操作技能學習一般遵循如下幾個步驟:

  A.教師先演示***廣播***提高任務,明確本節課的學習目的。

  B.教師分小步子進行操作演示,學生模仿練習,以完成本節課的基本任務和提高任務。注意要根據學生具體情況,控制每次演示的步子,步子太大,學生會跟不上。學生練習的同時要進行啟發教學,如提問,設想出現什麼問題,應如何解決等,步步深入,讓學生有豁然開朗的感覺。

  C.教師儘可能進行相關優秀作品欣賞與製作分析,拓展學生的製作思路,讓學生創作出更好的課堂作品。對具有特色的學生作品,教師應立刻用大螢幕顯示出來,及時表揚學生的創新精神。

  D.臨下課前,進行學生課堂作業點評***大螢幕***,表揚完成作業的學生,及時糾正學生誤操作的地方,點評要輪流,大約同一學生一個月可輪一次,點評的同時記下成績。

  基本任務、提高任務、拓展任務,學生可以任選一個上交,教師也可當場打分,及時激勵表揚,形成“課堂作業完成情況.xls”,同“課堂測試情況.xls”一起放在網上指定位置,供學生下節課隨時查閱,兩者共同形成學生的過程性評價。

  四、教學資源

  教師課前準備功夫要下足,除了提供學生課堂上用到的素材、中間品、學生操作指南***步驟與要求***或操作實錄***提高任務操作錄影***,供學生課堂製作和自主學習使用外,還應提供水平相適應的優秀作品供他們欣賞,拓展他們的思路,啟發他們更好地完成拓展任務,在欣賞別人的作品中提高自身的製作水平。

  五、教學反思

  1.對學進行反思

  對學生理論知識的測評,要做好成績登記,知識講解要力求簡單明瞭;操作任務完成情況最好隨堂登記,即時表揚、提出修改意見或上交後在課後批改。通過兩項評價建立學生的電子成長記錄表――“學生課堂任務完成情況.xls”和“學生課堂測試情況.xls”,這兩個檔案都放在網路上,學生上課時可以隨時查閱,互相監督。學生通過自身的對比,可以激發他們的上進心。

  2.對教進行反思

  教師要多思考學生通過這節課學到了什麼?哪些知識點學生掌握得較差,哪些操作學生掌握得較好?學生存在較多問題的地方是教師沒講清楚還是學生的認知水平限制?再上同樣內容的課應如何進行調整?堅持不懈的教學反思,必定會提高教師自身的教學技能,從而增強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最後,我認為,課堂上無論用何種教學方法,培養學生具有良好的資訊道德、資訊素養始終是我們教師最終的教學目標,所以,在教學過程中向學生進行潛移默化的德育教育是我們每一堂資訊課永恆的主題。

  參考文獻:

  [1]王吉慶.資訊素養論.上海教育出版社,1999.7.

  [2]張建軍.資訊素質教育研究進展.情報學報,2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