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訊自動化科技論文

  通訊作為一門多領域的科技,其專業知識是非常複雜和龐大的,下面是小編為大家精心推薦的,希望能夠對您有所幫助。

  篇一

  自動化系統通訊中斷檢測

  [摘 要] 本文主要針對百口泉採油廠工控資料及百重油田SCADA系統在資料傳輸過程中,通訊中斷,系統介面上還顯示最後一次傳輸的數值,給現場安全生產帶來了隱患,同時降低了油田資料質量。通過SCADA系統及ORACLE資料庫程式設計,實現通訊中斷檢測,並對通訊中斷進行報警,保證現場生產安全及油田資料實時、有效。

  [關鍵詞] 資料通訊; 中斷; 檢測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4 . 04. 062

  [中圖分類號] TN919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3 - 0194***2014***04- 0118- 03

  1 前 言

  新疆油田公司百口泉採油廠百重油田採用SCADA系統,共有31個轉油站,16點後站上無人值守,現場資料通過電臺、GPRS傳輸到基地,當現場自動化裝置發生故障或斷電時,就會出現資料通訊中斷。

  數字油田建設過程中,百口泉採油廠8套自動化系統的生產資料,通過ALLLINK採集,經網路傳輸到資料庫,在傳輸過程中,如果相關裝置發生故障或網路故障時,資料傳輸就會中斷。

  在資料傳輸過程中存在的最大問題是通訊中斷,資料傳輸已停止,在相關係統的介面上,還顯示最後一次傳輸的值,很難及時發現存在的問題。資料通訊中斷監測就是針對該問題提出的,本方法利用資料通訊中斷後,入庫的資料值一直不變,通過合理的引數選擇,對這些引數進行監測,判斷出資料通訊中斷,併產生報警提示。

  2 資料通訊中斷的表現

  2.1 資料通訊流程

  我們把資料通訊分成兩部分,現場層通訊、管理層通訊。現場RTU、PLC引數,通過電臺、GPRS及其他通訊方式傳送到自動化系統實時資料庫,現場層操作工通過自動化系統的監控畫面,監控生產情況。自動化系統的資料,通過採集裝置採集,傳輸至應用伺服器,應用伺服器中的應用軟體,按一定頻率寫入自動化資料庫,資料入庫釋出後,各個管理人員可以通過客戶端檢視入庫資料,即現場的生產情況[1]。

  2.2 資料通訊中斷的表現

  2.2.1 現場層資料通訊中斷表現

  當資料通訊發生中斷時,監控介面上顯示的數值是最後一次檢測的資料值***資料值長時間不變***。這種現象危害極大,由於現場操作工習慣看流程圖介面監控生產,很難發現生產異常,長時間未發現,極有可能發生罐抽空燒泵或跑油事故。圖2是百重二10號轉油站資料通訊中斷後部分引數值,從4:00到10:00資料的值一直沒變;10:00重啟SCADA系統後,系統中,無現場傳輸過來資料,從11:00到15:00資料的值一直為0。

  2.2.2 管理層資料通訊中斷表現

  當資料通訊中斷時,入庫的資料為最後一次通訊數值,這種現象不容易發現,降低了入庫資料質量,從而影響了油田自動化應用系統的可靠性。圖3是管理層資料中斷後,入庫資料的值從最後一次通訊的正常值開始,一直是同一值,我們在Web介面檢視資料,容易被誤導,認為是正常資料。

  資料保持最後一次通訊值的主要原因是現場裝置存在侷限性,傳送資料時,沒有時間變數;接收端沒有接收到資料,把最後一次傳過來的資料,當成最新發過來的資料,這條資料不停地存入資料庫,造成我們檢視資料時,看到的都是通訊中斷前,最後一次正常傳輸的資料。

  我們主要針對資料通訊中斷後,監控介面上顯示最後一次資料的現象進行研究,當發生這種現象時,能夠在監控介面上做出提示,使我們能及時發現通訊中斷。

  3 資料通訊中斷檢測方法

  3.1 檢測思路

  不管是現場層,還是管理層,資料通訊中斷後,資料值的表現都是從最後一次正常值開始,一直不變,我們只要檢測一段時間內的資料值是否有變化,就可判斷出資料通訊是否中斷。

  選擇監測引數,檢測引數的初始測量值和一段時間後的測量值是否相等,如果這些監測引數的值都是相等的,我們可以判斷通訊已中斷,報警提示,檢測的時間間隔可以根據需要自行設定。

  3.2 選取檢測引數的原則

  ***1*** 選擇不帶控制或易變化的模擬量,這樣可以有效地避免這些引數值出現相等的情況。

  ***2*** 選擇不在一個工藝段的引數,比如在工藝段的***段選一個引數,在另一個工藝段的出口段再選一個引數,這樣即使某個工藝段停工,也不會產生引數值相等的情況。

  ***3*** 選擇不受開停工影響的引數,比如溫度,不管開工、停工都有溫度顯示。

  一套系統多的有幾百個引數,少的也有幾十個引數,當然沒有必要每個引數都檢測,我們可以選擇其中的幾個關鍵點。一般一套裝置選擇2~3個引數,這些引數在正常生產的情況下,一段時間內,同時相等的情況基本不可能;我們可以通過檢測一套裝置的幾個引數判斷通訊是否中斷。

  3.3 程式實現

  現場SCADA系統檢測實現,在命令語言,應用程式與語言裡實現,我們根據現場實際生產情況,罐不會抽空或要溢罐,選取檢測時間間隔為1小時;選取轉油站的兩個大罐液位作為檢測值,由於一直在進油以及啟停泵,不同的時間點,罐液位的測量值是不相等的。設定一個定時器,大於3 600秒時,復位重新計時。第1秒時,罐液位的測量值賦給變數1,3 600秒時罐液位的測量值再賦給變數2,然後第1秒時的值與3 600秒時的值相減,如果兩個罐引數值相減結果都是0,在SCADA系統中產生報警。

  管理層通過Oracle資料庫程式設計實現,演算法和現場層一樣,通過定時器進行定時重新整理,判斷條件成立,返回報警提示資訊到客戶端[2],

  我們在現場層的自動化系統上及管理層的應用平臺上,都設定了資料通訊中斷檢測,這樣在資料的整個傳輸環節,不管是何處通訊中斷,都可以檢測出來。

  4 應用效果

  4.1 現場層資料通訊中斷報警提示

  百重二採油作業區3號轉油站資料通訊中斷時,1小時後,在SCADA系統報警提示視窗產生報警提示:文字顯示“液位不變”,同時產生聲音報警。這樣現場的操作工就能及時發現問題,進行處理或上報。從而為轉油站的安全生產帶來了必要的保證,能夠有效地減少因罐抽空燒泵或溢罐故障。

  4.2 管理層資料通訊中斷後報警提示

  當百重二採油作業區工控資料,採集裝置停止採集時,這時我們在Web介面上檢視到的實時資料就會是“資料未更新”,這樣我們就能及時發現數據通訊中斷,從而進行處理。

  總的來說,這種檢測方法也比較簡單,但通過合理的選擇檢測時間間隔,能夠有效地檢測出資料通訊中斷,並及時進行處理。經現場多次驗證,當發生資料通訊中斷時,都能產生相關報警提示,為現場的安全生產及入庫資料質量帶來了必要的保證。

  主要參考文獻

  [1] 胡英俊. 儀表及自動化[M]. 成都:成都科技大學出版社,1999.

  [2] Michael Abbey,等. Oracle 8i初學者指南[M]. 北京: 機械工業出版社,2000.

點選下頁還有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