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力系統自動化畢業論文

  電力是社會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能源動力,電力系統以及系統的自動化研究在我國的科研領域意義非凡,而我國的電力系統自動化目前還多傾向配電自動化。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供大家參考。

  範文一:電力系統中電氣自動化運用

  摘要:在電力系統中應用電子自動化技術,不僅能夠有效節省系統的成本投入,提高系統的工作效率,還能夠有效提高電力系統的安全效能。在實際工作中,電力系統的工作人員要對電氣自動化技術引起重視,對目前電氣自動化技術的應用進行清晰把握,從而為保證電力系統的良性執行做出貢獻。

  關鍵詞:電氣自動化技術;電力系統;控制技術;模擬技術;智慧技術;安全監控技術

  隨著經濟建設速度的加快,我國電力系統得到了很大的發展。在電力系統中,傳統的應用模式伴隨數字技術的發展已經表現出了一定的不適應性。而在電力系統中應用電子自動化技術,不僅能夠有效節省系統的成本投入,提高系統的工作效率,還能夠有效提高電力系統的安全效能。本文將對電力系統控制技術的發展要求進行分析,探討電子自動化在電力系統中的應用情況,研究電子自動化的發展趨勢,希望為我國電力系統的發展提供幫助。

  1電力系統對控制技術的要求

  1.1資訊化要求

  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電力系統對於資訊化的要求越來越迫切。對於電力系統來說,為了保證系統執行的穩定性,同時實現良好的經濟效益,因此在電力系統控制方面需要更高的安全性和穩定性。而資訊科技的發展為電力系統提供了良好的控制平臺。在電力系統中,電氣自動化控制技術依託資訊化的發展,在機器的自動化執行方面實現了非常重大的突破。可見良好的資訊化技術和智慧化水平對於提高電力系統的執行效率、保證系統的執行穩定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1.2安全性要求

  電力行業是我國支柱性產業,對國民經濟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保持電力系統的穩定性是促進我國各個行業良好發展的基礎保障。而伴隨目前社會各行業對於電力應用的依賴程度進一步提高,如何保證電力系統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已經成為了非常重要的課題。為了滿足電力系統對於安全性的要求,電力系統要能夠具有較好的維護功能以及非常簡便的操作性,同時在電力系統發生故障時,系統自身要能夠對故障做出迅速的診斷。而在電力系統中,應用電力自動化控制技術能夠有效地提高電力系統對於安全性的要求,簡化系統的操作難度,對系統產生的故障能夠進行及時的診斷和處理,從而保證電力系統的安全性。

  2電氣自動化在電力系統中的應用分析

  2.1電力系統中應用電氣自動化的技術目前,電氣自動化技術已經在電力系統中得到了廣泛的應用。具體來說,在電力系統中電氣自動化技術的應用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2.1.1電氣自動化中的模擬技術。電氣自動化模擬技術對於電力系統的良性執行具有重要作用。模擬技術能夠為電力系統管理大量的資料資訊,並根據資料資訊提供逼真資料模擬操作環境,同時模擬技術還能夠通過多項控制技術來實現同時、同步操作。對電力系統中出現的故障,模擬技術能夠通過有效的模擬來對故障進行分析和判斷,從而有效提高電力系統的執行效率。目前,在新的電力系統中,模擬技術被廣泛應用於裝置測試方面,並取得了非常好的測試效果。

  2.1.2電氣自動化中智慧技術。智慧技術是比較先進的研究成果,特別是對具有較複雜關係的非線性系統進行控制時,智慧系統具有非常好的控制效果。電力系統通過智慧技術能夠有效提高系統的控制靈活度,同時通過網路資訊化技術,能夠實現資料資訊的實時傳遞,從而有效提高了系統發現故障的速度,並能夠及時地制定出解決方案。另外,智慧技術還可以有效完善系統的漏洞,可見在電力系統中智慧技術擁有非常廣闊的發展前景。

  2.1.3電氣自動化中的安全監控技術。安全監控技術是電氣自動化在電力系統中應用的重要表現形式。安全監控技術能夠通過科學的監測手段對系統的執行情況進行有效監測,保證系統的良性執行。目前,安全監控技術主要通過對電磁暫態故障資訊的實時收集,來達到對電力系統進行監測的目的。安全監控技術的應用主要以GPS技術和SCADA技術為依託,達到動態監控的目的。其中資訊通訊系統、中央資料處理系統、動態相量測量系統、同步系統是安全監控技術的四個主要組成部分。隨著電力系統中監測工作由穩態向著動態的轉變,也標誌著安全監控技術進入了動態監測的新紀元。動態安全監控技術對於保障電力系統的穩定性,提高電力系統的執行效率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2.1.4電氣自動化中的柔性交流電系統技術。柔性電流技術也是電氣自動化在電力系統中應用的關鍵一環。具體來說,柔性電流技術指的是在電力供應系統中,通過對電力供應的關鍵環節進行科學的技術處理,採用具有較強獨立效能的電子裝置,從而實現對電力供應系統的引數進行有效調節的目的。柔性電流技術的應用對於保證電力系統的穩定性和安全性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柔性交流技術的核心裝置是ASVC裝置。ASVC裝置的技術結構比較簡單,屬於靜止無功發生器。但由於ASVC裝置通過和柔性交流電系統技術的有效結合,因此具有非常優良的應用效果。當系統發生故障的時候,ASVC裝置能夠進行快速的調整,從而在短時間內保證電壓的穩定。另外,ASVC裝置具有良好的電壓調節範圍和快速的反應速度,因此在實際工作中很少出現延遲的情況。同時在噪音和慣性方面,ASVC裝置也具有良好的效果,在電力系統中得到了廣泛的應用。

  2.1.5電氣自動化中的多項整合技術。在電力系統中,通過電氣自動化技術能夠有效促進系統的統一管理。而實現統一管理功能的就是電氣自動化中的多項整合技術。在傳統的電力系統中,通常採用的是分開管理的模式,這種管理方式對於工作效率不能夠保證,同時還增加了系統的執行成本。而多項整合技術能夠根據使用者的不同要求,通過科學的技術手段,將電力系統中管理、安全保護幾個環節進行統一,從而實現集中管理的目的。通過集中統一的管理模式,不僅能夠對電力系統的設計工作、施工工作、測試工作以及維護工作等提供有力的技術支援,在保證了系統各個環節良性執行的同時,還有效地降低了系統執行產生的經濟和人力成本。根據統計發現,採用電氣自動化技術的電力系統,相比傳統系統來說,能夠有效地降低運營成本,間接提高的經濟效益能夠達到30%左右。

  2.2電力系統中應用電氣自動化的領域

  2.2.1變電站的自動化控制。在電力系統中,變電站的自動化控制是電氣自動化應用的重要領域。在變電站中應用電氣自動化技術能夠有效提高變電站的執行效率。具體來說,在變電站中應用電氣自動化技術主要通過程式化的裝置來實現。技術人員將變電站中的傳統的電磁裝置轉變成程式化裝置,從而有效提高變電站的自動化程度,並可以實現對變電站工作過程的全方位監控,在提高變電站工作效率的同時,保證了變電站工作的穩定性和安全性。

  2.2.2電網的自動化控制。電網的執行質量對於供電的穩定性具有決定性的影響,因此通過科學的手段保證電網工作的可靠性一直是電力企業重點研究的問題。在電網工程領域中,通過電氣自動化技術的應用能夠有效地提高電網執行的自動化程度,從而為電網執行的穩定性提供保證。電氣自動化技術通過強大的資料資訊處理能力,能夠對電網工程中的變電站、工作站、伺服器等進行科學的排程工作,並通過控制部門和變電站的裝置終端對電網的執行資訊進行準確的採集,根據這些資訊系統可以對電網的執行狀態做出科學的判斷。

  3電氣自動化在電力系統中的發展趨勢

  電氣自動化對於電力系統的良性執行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通過電氣自動化能夠有效提高電力系統的執行效率,提高系統執行的安全性和穩定性。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在電力系統中應用電氣自動化具有以下三點發展趨勢:

  3.1保護和控制一體化趨勢保護和控制一體化趨勢是電氣自動化發展的一個主要趨勢。目前,我國的電氣化控制系統主要通過相對獨立的方式對監控資料進行採集和分析工作。而將保護和控制工作進行統一結合,能夠有效地降低系統重複配置的情況,增加技術的合理性,從而達到降低工作量的目的。在實際工作中,電力系統的測量、保護和控制等的資料資訊都是從電力現場得到的,這些資訊相對來說不夠精確。而通過CPU總控單元進行控制,能夠免除遙控輸出和執行的步驟,從而有效提高了系統的可靠性,可見電力系統保護和控制的一體化已經成為了非常重要的發展趨勢。

  3.2國際化趨勢國際化趨勢是電氣自動化在電力系統中主要的發展趨勢。目前,國際通用的是IEC61850標準,該標準能夠使不同型號和規格的IED裝置實現資訊之間的有效交流,從而達到資訊共享的目的。而我國也已經有效展開了適用國際標準的電氣自動化研究工作,並將其作為未來電氣自動化的主要發展方向。

  3.3資訊化趨勢資訊化趨勢也是電氣自動化發展的主要趨勢。隨著乙太網技術的發展,電氣自動化在資料傳輸方面的速度要求得到了極大的滿足。可以預見,在未來的電力系統發展趨勢中,以資訊化技術作為發展基礎,通過和工業生產的有效結合,能夠形成以資訊化技術為核心的現場匯流排技術。

  4結語

  在電力系統中,應用電氣自動化技術能夠有效地提高系統的工作效率,提升電力系統的安全性和穩定性。在實際工作中,電力系統的工作人員要對電氣自動化技術引起重視,對目前電氣自動化技術的應用進行清晰把握,從而為保證電力系統的良性執行做出貢獻。

  參考文獻

  [1]李愛民.電氣自動化的發展趨勢以及在電力系統中的應用[J].科技資訊,2012,27.

  [2]劉猛.電氣自動化技術在電力系統中的應用解析[J].通訊世界,2014,21.

  [3]羅小明.電氣自動化在電力系統中的應用及發展趨勢[J].中國高新技術企業,2013,20.

  範文二:電力系統配電網自動化建設

  摘要:隨著經濟發展水平的提高,對電力的需求也在激增中。為了滿足生產生活對電力的使用需求,國家逐步投入建設自動化的配電網工程。這是一項需要周密規劃,並投入巨大資金,應用複雜的技術要求,涉及方方面面的綜合性工程。文章對電力系統配電網自動化建設策略進行了探討。

  關鍵詞:電力系統;配電網工程;自動化建議策略;電力需求;供電效率;電力質量

  配電網實施自動化應用對於科學分配電力、合理應用科技成果促進電網發展有著重要意義。通過自動化工程,不僅可以有力提高電網的供電效率、電力質量,還可以合理緩解電網壓力,釋放電網潛能,減少故障頻率,並提高電網的服務能力。自動化工程可以幫助電網自我檢查,縮短故障檢修、處理時間,進一步提高電網安全性與穩定性。這對於極度依賴電力的現代化社會來說,是具有重大意義的一項改造工程。

  1研究背景

  配電網自動化工程的定義一般可以理解為,利用先進的通訊技術與網路技術,依託各類自動化裝置,通過計算機系統,保護電網,控制發電,檢測問題,計量電力使用狀況,並據此為供電事業單位提供各類資訊,簡化管理難度,提高供電效率與電力質量。通過自動化的配電,有助於瞭解使用者的各類需求,並調整電網的供電量與價格,達到經濟性、科學性、安全性並重的發展目標。當然這是一個系統的綜合性工程,對於電力企業的管理模式、裝置改造都是一個巨大的調整,最終形成一個統一的服務型電網。這一工程的基本原理是,通過分段開關將本來是統一執行的線路改造為不同的幾個供電區域。這樣一來,即使某一供電部位出現問題,也可以迅速鎖定區域關掉開關,將故障區域隔離出正常供電的電網中,使得正常執行的其他區域可以恢復供電,從而避免了因為某一個小的故障而使得一條線上的電路全部斷掉,造成更大的影響範圍與損失,極大地減少了影響區域,並使得供電的可靠性增強。

  2基本要求

  2.1線路的形式應該採用環網型,而且為了保證供電穩定性,可以使用雙電源甚至多電源供電系統。

  2.2幹線的模式多使用分段式。分段式的好處是一旦某段線路出現故障,可以通過切斷這段故障電路而保證其他線路仍然正常供電。一般對於分段式幹線供電的建設原則是:合理利用投資,在充分考慮收益的情況下,實事求是地採用均等原則,或線長相等,或負荷相等,或使用者量相等,以三千米幹線為例,一般分為三段。

  2.3拋棄傳統斷路器自動化工程多采用負荷開關,既可以節約成本,減少投資規模,又可以在故障發生時,有效隔離故障區域,使之不影響非故障區域。

  3設計要點

  3.1軟體要具備可維護性

  在配電網滿足了硬體條件,比如可靠的電源,有完善的監測、控制裝置,有齊備的線路設施後,自動化工程的一大重要內容就是是否配套了專業化的軟體裝置。只有軟體硬體配套,才能保障配網自動、安全、穩定地執行。通常提到軟體系統,多考慮其可維護性。一款合適的軟體必須是可以被不斷完善、更新的。基於我國社會經濟的發展性,對於電力的需求也在波動變化中,所以配電網的負荷也在變化中,如果配電網的自動化軟體不能有效維護波動變化的電網,所謂的自動化就變得不切實際了,所以軟體的可維護性成為了配電網自動化工程的最基本前提。其技術軟體只有可以維護,才能有效保障電力系統的穩定性及正常執行,延長自動化工程的整體使用壽命。只有保證了電網的穩定性,才能使得供電企業在競爭愈發激烈的供電市場站穩腳跟,並滿足社會發展需求。

  3.2提高配網自動化系統的可靠性

  配電網的自動化改造,有一個重要訴求就是增強電網的穩定性,提高電網的容錯率。所以,建設自動化的電網工程,一個重要的衡量因素就是當系統執行發生故障或者不可控意外時,系統是否能自我處理,保障整個系統的供電能力與供電質量。所以說,對於建設自動化配電網工程,是需要想辦法提高其系統穩定性以及執行的可靠性。

  3.3進一步提高系統的執行效率和可移植性

  提高電網自動化效率,一般是指是否可以充分利用計算機資源。可移植性,顧名思義是指將此係統整體移植到另一個軟硬體環境時,系統可以穩定、高效地執行。可移植性對於電力企業來說是十分重要的,它使得電力企業可以在固定成本投入下,滿足不同供電環境的使用需求,並與其他相關單位有效相容。

  4技術實現時的注意事項

  4.1加強配網的建設和改造

  對於供電企業來說,電力系統的平穩執行是首要任務,即使是改造電網為自動化工作,也是為了這一目標。所以說,實現自動化作業,必須要完善配電網路結構,並積極應用先進的前沿科技,還要改造老舊裝置,提高智慧化。在對配電網建設中,要強調計量裝置的重要性,合理安置,全面整頓。

  4.2進一步完善相應的硬體支援系統

  現階段電力企業對配網自動化工程的建設中,一般會在以下兩方面開始:第一是市場預測。主要是利用科學的資料處理分析系統,對於供電網路在不同地區、不同時段的不同電力使用量進行記錄、分析、比較、預測。通過對接下來的電力使用情況進行預測,為企業發展規劃提供可信的資料;第二是修復系統建設。當常態化的供電情況發生異常現象時,自動化系統必須要有及時自檢的能力以及在確定故障後的警報能力,更進一步有初步的解決措施。一系列的修復系統可以最大化地降低事故發生率以及事故危害程度,保障系統的安全穩定執行。

  4.3提高配電網的自我診斷能力

  技術、新裝置,滿足系統的自我檢查、自我檢測、自我管理的功能性需求,從而保障系統的穩定性執行。

  5電力系統配網自動化實用化模式

  5.1集中智慧模式

  集中智慧模式是電力系統配網自動化的第一大模式,主要指整個系統的智慧是依靠主站的。線路上的實時情況是通過線路上的分段開關上傳的,通過主站的智慧診斷對線路的故障進行定位,進而通過對每一段的電網結構隔斷故障,尋求出合適的解決方案。這種模式的好處是適用性強,並且對於一些多故障情況進行處理比較容易,是一種比較高階的智慧模式。

  5.2分佈智慧模式

  分佈智慧模式是指線路上的開關有自己的智慧判斷能力,在不需要上傳實時狀態,請求主站反饋的情況下,自我檢測故障並判定哪一部分需要被隔離修復,主要是分段開關發揮作用。具體又分為電流計數型與電壓時間型。這種智慧模式的好處是在通訊條件不完善的地區,網架結構簡單的系統,可用性較強。

  6未來技術發展

  電力系統配電網自動化是現階段電力企業發展的必然趨勢之一,而未來的發展趨勢也在研究者的展望中浮出水面。發展趨勢如下:其一是電能質量在大功率裝置的應用下有效提高;其二是配電網系統保護能力更強,綜合運用GIS平臺管理電網自動化成為可行方案;其三是分散式小電流接地保護方案的可行性。這是基於其高靈敏度與大承載力而言的。

  7結語

  通過以上分析,我們可以發現電網系統的自動化是一個明顯的趨勢,而對於這一技術的應用,可以切實促進供電的穩定性,並且創造更大的社會效益。在我國電力企業謀求發展與創新的情形下,對於此類工程的探索是一個重要的方向,有助於解決電網中的執行故障,提高配電的科學性。因此,對於電力技術的研究以及自動化工程的應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參考文獻

  [1]裴文.淺探電力系統中配電自動化及管理[J].黑龍江科技資訊,2011,21.

  [2]蘇俊斌.城市電網配電自動化系統技術分析[J].廣東科技,2011,18.

  [3]李金英.淺談電力系統配電自動化及其對故障的處理[J].成都電子機械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