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述動脈血壓形成的條件有哪些

  動脈血壓是指血液對單位面積主動脈管壁的側壓力,一般是指主動脈內的血壓,形成血壓的條件有很多,下面就讓小編來給你科普一下動脈血壓形成的條件,一起來學習吧!

  動脈血壓形成的條件

  ***1***前提條件:

  血流充盈;

  ***2***基本因素:

  心臟射血和外周阻力。

  ***3***影響因素:

  ①每博輸出量:主要影響收縮壓;

  ②心率:主要影響舒張壓;

  ③外周阻力:主要影響舒張壓;

  ④主動脈和大動脈的彈性貯器作用:醫學教`育網蒐集整理減小脈壓差;

  ⑤迴圈血量和血管系統容量的比例:影響平均充盈壓。

  動脈血壓的影響因素

  分析

  主要有以下五種:

  每搏輸出量:在其他因素不變的情況下,每搏輸出量增加,收縮壓上升較舒張壓明顯。反之,每搏輸出量減少,主要使收縮壓降低。

  心率:心率增加時,舒張壓升高大於收縮壓升高。反之,心率減慢時,舒張壓降低大於收縮壓降低。

  外周阻力:外周阻力加大時,舒張壓升高大於收縮壓升高。反之,外周阻力減小時,舒張壓的降低大於收縮壓的降低。

  大動脈彈性:大動脈管的彈性貯器作用主要起緩衝血壓的作用。當大動脈硬變時,其緩衝作用減弱,收縮壓會升高,但舒張壓降低。

  迴圈血量和血管系統容量的比例:當血管系統容積不變,血量減小時***失血***則體迴圈平均壓下降,動脈血壓下降。血量不變而血管系統容積加大時,動脈血壓也將下降。

  影響動脈血壓的因素

  綜合上述,動脈血壓的形成與心臟射血、外周阻力、主動脈和大動脈管壁的可擴張性和彈性以及血管系統內有足夠的血液充盈量等因素有關,凡改變上述諸因素,動脈血壓將受到影響,現分述如下:

  搏出量

  在心率和外周阻力不變的情況下,當左心室收縮力加強,搏出量增加時,在心縮期進入到主動脈和大動脈的血量增多,管壁所受的側壓力增大,收縮壓明顯升高。由於主動脈和大動脈管壁被擴張的程度大,心舒期其彈性回縮力量也大,推動血液向外周流動的速度加快,因此,到心舒期末,主動脈和大動脈記憶體留的血量增加並不多,故舒張壓雖有所升高,但升高的程度不大,因而脈壓增大。反之亦然。臨床上左心功能不全時主要表現為收縮壓降低,脈壓減小。

  外周阻力

  如心輸出量不變而外周阻力增加時,即小動脈和微動脈口徑縮小。阻止動脈血液流向外周,使心舒期未主動脈和大動脈內的血量增多,舒張壓明顯升高。在心縮期內,由於動脈血壓升高使血流速度加快,因此,在心縮期內仍有較多的血液流向外周,故收縮壓升高不如舒張壓升高明顯,因而脈壓減小。反之亦然。舒張壓的高低主要反映外周阻力的大小,原發性高血壓病人大多是由於阻力血管廣泛持續收縮或硬化所引起,此時外周阻力增大,動脈血壓升高,而舒張壓升高較明顯。

  動脈管壁彈性

  主動脈和大動脈管壁的彈性對動脈血壓起緩衝作用,當主動脈和大動脈管壁的彈性降低時,表現為收縮壓升高而舒張壓不變或稍高,脈壓增大。隨著年齡的增長,主動脈和大動脈管壁的彈性纖維逐漸減小,而膠原纖維增多,導致血管的彈性降低。阻力血管也具有一定的彈性,其彈性也會隨年齡的增長而有所降低,被動擴張能力減小,外周阻力增大,所以舒張壓雖也隨著年齡的增長而升高,但升高的程度不如收縮壓。

  心率

  搏出量和外周阻力不變的情況下,心率增快,心舒期縮短,舒張期間流向外周的血量減少,致使心舒末期主動脈記憶體留的血量增多,舒張壓明顯升高。由於動脈血壓升高,可使血流速度加快。因此,在心縮期內仍有較多的血液從主動脈流向外周。所以,儘管收縮壓也升高,但不如舒張壓升高明顯,表現為脈壓減小。反之亦然。故心率主要影響舒張壓。

  動脈血壓的生理意義

  動脈血壓是迴圈功能的重要指標之一,動脈血壓過高或過低都會影響各器官的血液供應和心臟的負擔。若動脈血壓過低,將引起器官血液供應減少,尤其是腦和心臟等重要器官的供血不足,將導致嚴重後果。若血壓過高,則心臟和血管的負擔過重。長期高血壓患者往往引起心臟代償性肥大、心功能不全,甚至導致心力衰竭。血管長期受到高壓,血管壁本身發生病理性改變,甚至可導致破裂而引起腦溢血等嚴重後果,所以保持動脈血壓近於正常的相對穩定狀態是十分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