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論文參考

  藝術是一種使我們達到真實的假想,我們的藝術是一種被真實照耀得眼花繚亂的存在:那照在退縮的怪臉上的光是真實的,其它都不是。下文是小編為大家蒐集整理的關於的內容,歡迎大家閱讀參考!

  篇1

  淺論城市形象傳播角度下新媒體藝術的作用

  引言:隨著全球經濟的快速發展,世界各國之間的競爭也愈加激烈。與此同時,國家之間的競爭已經不單單侷限於商品以及產業的競爭,他們逐漸將目光放到了社會以及文化層面。而城市作為構成國家的主要成員,它的綜合實力將直接關係到國家的整體水平。一座城市要想在競爭中佔據一席之地,要從它自身的特色、亮點以及優勢出發,將城市形象塑造也納入進城市發展的大潮中。因此,為了實現這一目標,新媒體藝術的作用就顯得尤為重要。

  一、城市形象傳播的內涵

  ***一***什麼是城市形象

  城市形象,就是指人民群眾在傳播媒介的基礎上,結合自身的親身經歷對城市產生的一種印象或者是感知。美國的社會哲學家劉易斯?芒德福認為,城市形象可以籠統的分為有形城市形象以及無形城市形象兩種。其中,有形的城市形象包括城市的地理位置、區域特徵、交通建築以及衛生容貌等;而無形的城市形象則是指城市的政治、經濟、文化、歷史風俗、市民的精神面貌以及科技技術等。

  ***二***城市形象的特點

  第一,綜合性。從以上的描述中,我們可以瞭解到,城市形象既包括物質因素:城市的街道、橋樑以及建築等;還包括精神因素:城市的方針政策以及價值觀等。這些因素共同作用,才形成了真正意義上的城市形象。

  第二,獨特性。每一座城市在發展歷程中,總會形成各不相同的風俗習慣、人文內涵以及行為特點等,同時還會在這個基礎上延伸出各自的價值觀、規劃方案以及文化理念等,這就使得每一座城市都具備不同的特點。這些特點又使城市在發展過程中可以充分發揮自身的獨特性以及優勢,增加城市的“辨識度”,讓城市在國際競爭中佔有一席之地。因此,在對城市形象進行傳播時,體現它的獨特性也是至關重要的一環。

  第三,標識性。城市是一個客觀存在的個體,同時它的數量也是龐大的。因此,為了讓一座城市脫穎而出,相關的城市規劃人員應該對城市本身的特性進行深層次的挖掘,來歸納總結出一系列的標識,通過這些標識來將這座城市與其他城市進行區別。這些體現城市形象的標識具有很強的辨識度。

  二、新媒體藝術的內涵

  新媒體,簡單來說就是利用先進的資訊科技以及數字技術,來對事物進行傳播的新型媒介。它不同於以往傳統的傳播方式,它的傳播速度較快,所包含的資料資訊量也較為龐大,並且融合了多種媒介,在最近幾年,已經廣泛的運用在對城市形象傳播的大潮中。

  新媒體藝術,是一種可以和新的媒介相互作用而形成的新藝術形式,由於它的優勢比較突出,受眾也比較廣,因此,新媒體藝術可以在對大眾的審美以及品位進行提升的同時,也更容易讓大眾所接受。在這種形式下,國家提倡用新媒體藝術塑造以及傳播城市形象,可以實現城市文化、政治以及經濟的更深層次的發展與進步,這也是未來我國城市發展的必要手段。

  三、新媒體藝術對城市形象傳播的影響

  ***一***新媒體藝術在城市形象傳播的現狀

  一個好的城市形象,可以對當地的經濟、政治以及文化帶來積極作用。而以往傳統的傳播媒介中,城市的形象如何,主要有政府嚴格把關,將那些不利因素全部剔除,只向世人展示城市美好的一面。而在新媒體背景下,城市形象傳播系統在新技術以及新工具的帶領下,變得更加複雜以及龐大。現如今,有很大一部分城市都加大了對城市形象塑造以及傳播的投入力度,並且從中獲取了相當豐厚的經濟效益以及社會效益。此外,運用新媒體藝術所拍攝的城市宣傳片,也在電視訊道中被反覆的播放。我國對城市形象的塑造與宣傳手段還處在初級階段,需要政府與人民共同努力來進行完善。

  ***二***新媒體藝術對城市形象傳播模式的改變

  第一,從單向傳播變為互動傳播。以往傳統的傳播過程基本上都是單向直通的,儘管有些報紙或者是雜誌會設定反饋機制,但是反饋的時效性差。現如今,網際網路的普及,使得反饋的途徑都轉移到了網路上。拋棄了以往的傳播模式,使人民大眾可以通過網際網路平臺,實時的釋出自己的意見以及感受,與此同時,人們瞭解城市的途徑也逐漸增多,使人們也能參與到城市形象的塑造以及傳播中去。通過這一途徑,城市的規劃階層可以對反饋的資訊以及建議進行歸納總結,以此作為參考依據,及時的對不恰當的地方進行調整,從而使整個城市的形象更加的完美。

  第二,從單一傳播變為多元傳播。由以上內容可以看出,人們在過去對城市形象的瞭解途徑比較單一,比如報紙、雜誌等,而且總是處在被動接受的位置。而新媒體藝術的出現則大大改變了這一現象,不管是政府權力部門,還是廣大人民群眾,都可以對城市形象傳播發表自己的建議。除此之外,以往傳統的傳播媒介功能也比較單一,像報紙只能用來閱讀,廣播也只能用來收聽,人們無法對這些資訊進行更進一步的傳播。而新媒體藝術則可以將多種技術以及功能合理的結合在一起,讓人們能通過資訊科技實現對城市資訊的傳播、處理以及二次傳播,最大限度的保證了城市形象傳播效率的進一步提高。

  第三,從大眾傳播變為分眾傳播。在我國以往傳統的城市形象傳播中,比較著重於大眾傳播。而新媒體的出現則在很大程度上改變了這一現象,它提倡將大眾細分為不同類別的受眾。根據研究表明,改變受眾態度的可能性往往取決於資訊的可靠性,但是由於受眾自身的特點不同,媒介傳播資訊的效果也會收到影響。所以,在傳播環境中確立受眾意識,將受眾的性格、宗教立場以及文化水平等進行綜合評價,對受眾在整個傳播市場中的地位以及所屬媒介傳播內容的特點來進行界定,以此來構建一個有序的傳播氛圍。

  四、城市形象傳播中新媒體藝術的作用

  ***一***對塑造城市文化形象的作用

  城市的文化形象,主要體現在它本身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比如說博物館、美術館以及圖書館等,這些建築是構成城市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重要元素,對城市文化形象的塑造也起著關鍵性作用。以博物館為例,隨著老百姓教育水平的不斷提高,他們對於精神文化的需求也在逐年增加,而國家為了滿足這一需求,就將博物館也融入到公共文化服務體系中。其中,運用新媒體藝術來對博物館進行建設,可以使廣大人民群眾能更加直觀地感受到博物館的文化核心以及價值觀。具體來說,運用新媒體藝術實現博物館文化的建設,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來進行:

  第一,對博物館內的藏品而言。運用新媒體藝術,管理人員可以將藏品的資料資訊進行收集、整理、檢索以及傳播,在藏品資訊採集階段,可以建立一個數據庫,來實現對它們的公共服務能力。通過這一形式,可以使博物館文化以及大眾的距離進一步縮短,是城市的文化形象傳播更加的有效;

  第二,建立數字體驗館。在博物館內建立一個數字型驗館,根據不同的功能,可以劃分為藏品體驗區、產品互動體驗區以及博物館理念資訊展區等不同的分割槽。在體驗館中,要科學合理的將圖片、視訊以及文字等進行融合,對藏品的背景以及內涵進行更深層次的挖掘,是整個展覽過程更加的直觀立體,以此來提高參觀者的探索熱情;

  第三,建設網路博物館。隨著網際網路的普及,將網路傳播手段引入到博物館文化傳播中,已經成為必然趨勢。網際網路作為一個博物館文化傳播的新平臺,可以將博物館的基本資訊、館內藏品的知識以及展覽的資訊等快速的展現在世人面前,讓博物館的文化傳播不受地域以及空間限制。此外,博物館還可以運用先進的網路技術,對藏品背後的故事進行真實再現,使人們加大對它的認識。

  ***二***對塑造城市環境形象的作用

  在城市環境形象塑造中,運用新媒體藝術,可以進一步提高城市的文化品位,而且它能夠影響的環境因素也比較全面,以視覺環境形象為例,可以從以下兩個方面來實現:

  第一,對戶外廣告設計而言。人們對一座城市進行了解,最直觀的就是從城市的戶外廣告設計來實現的。城市的戶外廣告,可以讓人們對城市的文化品位以及城市精神有一個最基本的瞭解。而以往傳統的戶外廣告設計中,有很多內容與城市本身的文化品位及其不符,因此,為了緩解這一現象,引入新媒體藝術就勢在必行。舉例來說,現代城市中,LED顯示屏媒體已經被廣泛的運用在城市形象傳播中。它可以通過先進的發光二極體技術,來對動態視訊進行迴圈播放。將LED顯示屏佈置在人流量較大的商業中心、文化中心以及交通樞紐等區域,可以讓城市形象傳播的效率進一步的提升。

  第二,對城市景觀建設而言。在城市景觀打造中,合理運用新媒體藝術,可以進行另類景觀的打造。打個比方來說,可以用電子園林代替原有的園林景觀,在電子園林中,人們可以和花草樹木進行交流,甚至可以對話,將人們能身臨其境的感受到大自然的魅力。通過這種形式,可以最大限度的使城市景觀升級成為人的景觀。

  ***三***對塑造城市符號的作用

  在塑造城市符號時,新媒體的加入可以最大限度的發揮符號的功能。人們通過這些特殊的城市符號,可以對城市本身的風土人情以及文化氣息有一個直觀的感受。

  五、結語

  現如今,新媒體的橫空出世,已經逐漸打破了以往傳統的傳播模式,它填補了傳統媒介的空白以及不足,但是,在短時間內想要取代傳統媒介還是不現實的。因此,政府應該在現有的新媒體傳播的基礎上,合理掌握新媒體傳播的規律,結合城市自身的文化內涵以及城市精神,來不斷的對城市形象的傳播添磚加瓦。

  >>>下頁帶來更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