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圖形創意的幾點分析

摘  要:本文淺析了圖形在資訊時代所傳達的設計觀念、風格及獨特的藝術魅力,表述了它所體現的文化特點。闡明瞭圖形藝術具有鮮明的主題性,並以其系列化、本土化、符號化等形式表現出來,其警示教化的作用通過圖形創意這一載體來實現。成為反映時代文化、先進文化的傳媒代表。起到倡導觀念、規範行為、啟迪受眾的社會功效。
關鍵詞:圖形創意;文化特質;傳達
        圖形是最原始的語言,而圖形創意則是通過設計形態來表達創造意念的一種說明性的視覺符號,它是介於文字和美術之間的視覺語言形式,通過創意、造型的轉化成為資訊傳達的載體。以其超地域、超時空的符號形式, 發展成為一種新型的“世界通用語”。更以其獨特的藝術形式將招貼內容主題形象化,人們單憑視覺即可直觀地從圖形中,直接或間接地感受到內容及所帶來的需求慾望。在人們日常所看到的招貼設計中,圖形總是佔據畫面的大部分,有的甚至佔據整個畫面,好的圖形設計可以在沒有文字的情況下,通過視覺語言溝通理解,可以跨越地域的限制,語言的障礙,文化的差異而進行無聲的交流,從而達到無聲感染的藝術效果.要在設計上獨具特色,脫穎而出,圖形的創意是很重要的表現手法。這就需要他徹底粉碎陳舊的思維定勢所設定的藩籬,用自己的頭腦主動地去構建一個新的視覺世界。
        一、圖形創意的思維物件
        思維的發展、突破、創新有一個過程,就象水在零度與百度之間是水,要使水變成蒸汽就要有足夠的能量。
圖形創意與思維密不可分,思維能產生創意,思維是創意之母,創意是圖形設計的靈魂。圖形創意是一種有意識的創造性行為,是建立在客觀世界基礎上,我們應用思維揭示客觀事物本質和內在聯絡,藉助原有感性物象、創造出一種人類從未感知過的具有原創性的新圖形。
        以一張海報為例:“請不要以人類的腳印覆蓋所有的腳印”,在這張招貼中我們首先考慮到的是人的元素——腳印,又以人類的元素帶出動物的元素——爪印、蹄印,撲捉到共同點後加以結合,在人類的腳印中顯現出動物的足跡,是一種覆蓋也可以說是一種包含。通過圖形的結合體現一種寓意:人類與各種動物攜手從遠古時期走到現在,而在人類掌握生殺大權的今天,怎能自私到將其他動物的足跡覆蓋!最終還是在強調生命的平等,我們沒有權利也沒有理由將任何事物掩蓋。
        世界上所有的事物或現象都有無窮的數量屬性和變化,都是獨一無二的東西。設計思維要求人們從不同視角觀察尋求、不同層次挖掘探索,便會有新發現和新創意。此外,每個設計者也會因個人對客觀世界的認識不同,產生不同的理解,在創意思維過程中,就滲入設計者個人的理念和想法,自然會形成不同風格和情趣的新圖形。圖形創意思維的主體就是人的大腦,它是圖形創意的指揮中心。作為“為傳達而設計”的視覺傳達招貼設計,如何正確充分地傳達資訊是每一個設計者始終要面臨的中心問題。但是,在當今社會,僅僅把傳達資訊的關鍵詞定位於正確和充分顯然是不夠的。必須要把視覺傳達設計的創新重視起來,從設計理念、視覺語言和技術表現方式的創新入手,正確充分地傳達資訊。
        二、圖形創意的語言表達
        圖形作為現代社會資訊傳播的符號承載著溝通和參與社會的功能,一個好圖形可勝萬言,它的概念具有外化功能,即充溢、向外擴張。
        從已發現的4000-8000年前的象形文字可以判定:圖形的出現要比文字的出現久遠得多。先民們在他們居住的洞穴、巖壁上刻畫出家禽、野獸、狩獵的場景或群體化生活的情節圖形,作為相互間聯絡溝通、表達情感和意識的媒介,作為最原始意義上的圖形起到記錄事件和傳播意念的作用。當然,在不同的年代、不同的文化環境中,圖形藝術也在不斷的創新,不能否認文字元號以及圖文結合的藝術價值,但如何以圖形為第一元素,或是以圖形引導文字成為我此次設計中首要考慮的問題。可見,人的眼睛是資訊傳達的第一反應過程,這樣一來,圖形便能生動有力地表達資訊內容,以獨具匠心的視覺形象感染人,吸引人的視線,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如:使用繪畫藝術的點、線、面的抽象元素,通過比喻、誇張、幽默尋找聯絡的具象元素,對所要表達的內容進行提煉、組合、想象和創造,在無聲的空間中與眼睛進行對話。
        或許語言更能直接地反映一個人的靈魂,你一動嘴,便在勾畫著自己,有時惟妙惟肖,有時則比較隱晦挫折,但是言為心聲,那是無論如何也無法徹底掩蓋的。在我們的設計氛圍中,通過用眼睛考察、徒手草稿、相機拍攝留下點點滴滴,運用語言符號、圖形創意來體現獨具特色的藝術表現形式。圖形語言更是現代社會人與人之間相互交流與溝通的重要視覺語言形式,與文字語言相比,圖形語言更形象、直觀和具體。同時,也更具有世界意義。
        既然把圖形定位於一種語言,就絕不能靠純粹的誇張、變形來提高視覺效果,那樣只能導致作品毫無深度,也就違背了“看語言”的初衷。任何國家、民族通過圖形語言的直觀表達,相互間有了瞭解、有了溝通,思維也超越了國界、地域和民族而產生共鳴。圖形是視覺傳達設計表現的基礎,它與文字、色彩同為構成視覺傳達設計的三大要素的基本因素。應用各種技術手段如繪、寫、刻、印等過程,經高科技成像等處理在社會上廣泛傳播達到傳達設計者理念為最終設計目的。 
        三、圖形創意的審美標準
        圖形作為一種“說服”的形式,絕不能以某種強制性的理性說教來對待讀者,而應首先使讀者感到愉悅,繼之讓讀者經誘導而接受宣傳的意向。
        具體說來,圖形的審美標準表現在三方面:
        其一,形式生動活潑,往往圖文並茂,純粹的圖形具備強烈的視覺衝擊力,易引起觀者注意。
        其二,言簡意賅,因而易於記憶,易於形成牢固印象。美的含義包含很多方面,一句深入人心的話語,即使寥寥幾個字,一樣現實其偉大,觸動亦是另一種美。
        其三,在心理上,發揮其應用的說服功能,使觀者易被其意念同化。通常都是以軟性感化的方式來進行,而不是用強行灌輸的方式來進行。
        在處理中必須抓主主要特徵,注意關鍵部位的細節。否則差之毫釐,失之千里。例如:蘋果、西紅柿、桔子等體量差不多,但實際上卻有很大不同,這就要在處理中把握它們各自不同的特徵。比如顏色中的黑色,它是最複雜也是最簡單的混合,因為在開天闢地之前,世界就是黑色的;黑色,我個人認為黑色代表著世界的顏色,它並不代表頹廢,並不代表暗勢力,並不代表骯髒,更不代表混亂。相反,黑色是最能包容,最能隱藏的顏色,那種包容與隱藏是最深刻的;黑色是矛盾的顏色,一種可以抹煞和壓倒一切的顏色。
        而白顏色象徵著人類社會生活中的真實、正直和美好。我喜歡黑白搭配,原始、渾厚、神祕、深邃,是互補、是和諧。中國傳統的水墨畫,也用黑白關係來體現東方式的冰清玉潔和宇宙的幽深奧妙。古人在進行書畫創造的時候遵循“知白守黑”的原則,提煉出圖與底、彩色和黑白色之間的一種相互制約的關係。迪奧說:“優雅是高貴、自然、細緻、簡單構成的混合體。優雅要求放棄豪華,放棄招搖。”
        四、圖形創意的最終目的    
        步入資訊時代,孕育著新的文化、新的觀念、新的思維,與時代同步,一切需要溝通。釋放文化觀念的海報主題將給人以更深刻的思考及對未來的追求。
     圖形具有瞬間性的特點,要在驚鴻一瞥之際以強烈的衝擊力和震撼力吸引受眾眼球,並以便捷、迅速的方式準確、明晰地傳達資訊,就要求把雜亂、紛繁的資訊濃縮外化為簡潔、明快、易識別的意象。“奇”、“異”、“怪”的圖形並非是設計者所追求的目標,通俗易懂、簡潔明快的圖形語言,才是達到強烈視覺衝擊力的必要條件,以便於公眾對主題的認識、理解與記憶。如果意象細節繁瑣,應該突出的資訊點反而被大量無關緊要的資訊所遮蔽,受眾在接受過程中,注意力便會受到多方牽引,遊離於各種無效資訊之間,無法迅速將興奮點聚焦到設計最急待傳達的資訊上。意在筆先,如果一件設計作品,特別是傳播觀念的設計作品不能挖掘出令人心動不已的思想內涵時,當然就算不上上乘之作。
        設計要在無意識中發現靈感,作為設計者,應當比其他行業的人知道更多創意點子。 “任何國度的設計中,都應體現國度的根,這個根就是自己的文化。” 每一個民族都有自己的燦爛文化,都鍾情於自己血脈相融的本土文化,這就是設計者所探索文化特色的源泉。
        我國是一個文明的古國,積澱著非常豐厚的民族文化精神,傳統的文化藝術更顯示出無限的審美內涵,成為現代設計取之不盡的文化資源。圖形符號是一種高度概念化的指向形象,具有非常豐富的文化內涵。圖形的概念隨著科技的發展而不斷延展,從傳統手工技法產生的圖形擴充套件到現代的攝影、電腦等科技手段所演繹的圖形中,無不浸涵著不同文化概念的符號意義,從而形成了豐富的圖形語彙,併成為媒體傳播中投射資訊的主要載體。
        在對主題解析過程中,展開深度聯想,從概念出發,尋求與內涵構造相同的“同質異型”的意象形象。在主題解析過程中,從偶然形中獲取獨特意味的視覺語言。德國當代著名視覺設計大師霍爾戈?馬蒂斯曾說:“一幅好的招貼設計,應該靠圖形語言說話,而不是靠文字註解。”優秀的圖形創意“一圖頂萬言”會使公益廣告的警示教化效果倍增。
        目前,高速資訊化帶來的行業竟爭促使傳播媒體的迅速發展,狂轟亂炸式的媒體廣告使觀者應接不暇,被資訊包圍的人們已處於視聽麻木的狀態,接受資訊的方式日趨個性化,資訊感應遺忘率較高,資訊時代的廣告媒體將面臨新的挑戰和機遇。圖形作為媒介的傳播體,憑藉方寸紙上的靜態影象,追求文化品位、多層次、多角度地進行深度表現,提高傳播力度,使主題的引導及說服功能更具親和力,強化了觀念,豐富視覺表現。
        事實上,圖形創意更多的是對聯想、比喻、象徵等思維手法的綜合運用,更強調的是思維的廣度和深度。其“立象以盡意”的手法追求的是簡潔,雖短猶精,情真味濃。而要做到這一點,與設計者積累的實踐經驗和生活沉澱有著密切的關係,也只有厚積博觀,才能在浩如雲海的視覺元素中捕捉到能夠貼切地描述設計意圖的圖形創意,才能使圖形永遠具有感染力、說服力、震撼力和生命力。
        五、結束語
        困難總是有的,沒有阻礙就沒有進步。以上是我,研究的物件對於設計者來說只是極小的一部分。當然,自己頭腦中還存在陽光沒有照射到的角落,創意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只有不斷實踐、不斷總結才會有長足的發展,願與所有志向相同,熱愛藝術的人共同奔跑,在競爭與交流中強壯自己,推動藝術走向更為廣闊的前景。 
參考文獻:
[1]門德來.現代圖形設計創意與表現[M].西安交通大學出版社,2002.
[2]伊定邦.圖形與意義[M].湖南科學技術出版社,2001.
[3]王受之.世界現代設計史[M].中國青年出版社,2002,9.
[4]江明南昌.創意圖形[M].江西美術出版社,2006,1.
[5]鄧嘉德.當代世界設計精品集?靳埭強[M].四川美術出版社.
[7]林家陽.圖形創意[M].黑龍江美術出版社.
[8]李硯祖.視覺傳達設計的歷史與美學[M].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0年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