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大學語文課程建設的傳統文化

  一、以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標準定位“大學語文”

  “大學語文”始於1938年的“大一國文”,作為大學非中文專業學生的必修課,一直開設到建國初期,1952年院系調整後取消。1979年,在匡亞明、蘇步青等先生的倡導下,高等學校重開“大學語文”,繼而成為國內各高校一門重要的公共基礎課,迄今已逾30年。然而,由於對教學目標、課程定位等的認識存在太多的差異,使得大學語文在高校基礎課程體系中處境尷尬。2004年,《人民日報》、《光明日報》、《中國教育報》等連續刊發有關大學語文課程的文章,引發了全國範圍的討論,越來越多的高校開始注重大學語文課程的教學改革與創新。2006年頒佈的《國家“十一五”時期文化發展規劃綱要》特別強調:“高等學校要創造條件,面向全體大學生開設中國語文課。”2007年3月,教育部高教司轉發的《高等學校大學語文教學改革研討會紀要》明確指出:“在高等教育課程體系中,大學語文應當成為普通高等院校面向全體學生開設的公共必修課。”由於國家法規性檔案的硬性規定,大學語文被國家重視並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至此,在高校開設“大學語文”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基本上已無爭論。然而,關於大學語文的課程定位問題,卻一直歧見頗多、持論紛紜,歸結起來主要有:***1***人文論:培養人文素質;***2***文學論:提高文學鑑賞能力;***3***文化論:提升文化綜合素質;***4***工具論:強化聽說讀寫技能;***5***綜合論:人文性***道***與工具性***器***融合。那麼,到底應該怎樣定位“大學語文”呢?2004年10月,全國大學語文研究會第十屆學術年會在昆明召開,“大學語文”的課程定位成為會議的主要議題。會上提出,大學語文的課程性質,應該定位於“高校素質教育”範疇,落實在人文素質教育層面。具體內容包括:“第一,仁愛精神:體現為中國傳統文化中人道、仁愛的以人為本的精神;第二,國家民族意識的培養:現代國家、民族文化和愛國主義是其內涵之一;第三,以道德為標準的主體人格精神:中國儒、釋、道自古重視主體人格精神;第四,中庸為貴的和諧精神:中和即中庸,即同和;過猶不及的精神;執兩用中的精神;第五,自愛自重自省自悟的自利精神。”按此界定,顯然極大提升了“大學語文”的課程地位,使之與注重吸儲知識和訓練能力的一般性通識課區別開來,表明了綜合性的人文素質教育是“大學語文”的獨有特質,應在高校人文素質教育課程體系中發揮核心作用。同時,這一界定也與《綱要》“以弘揚愛國主義精神為核心,以家國情懷教育、社會關愛教育和人格修養教育為重點”,來加強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的規定性內容基本相符。

  換言之,以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標準來定位“大學語文”的教學目標和課程內容,也符合“大學語文”作為母語教育課程的實際屬性。“大學語文”應該是綜合性的人文素質教育課,而人文素質教育的基本內涵就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千百年來,中國傳統文化所蘊涵的思維方式、價值觀念、行為準則,如“講仁愛、重民本、守誠信、崇正義、尚和合、求大同”等基本精神,一直內在於中國人的思想、情感和行動中,成為我們創造新文化、新歷史的動力和基礎。在當今“全球化”、“地球村”的時代大背景下,中華民族將以怎樣的姿態參與世界合作與競爭,進而實現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是我們必須面對的現實挑戰。所以,對於中華民族的語言文字、文化典籍、文學藝術、科技工藝、哲學宗教、倫理規範等豐厚遺產,如何繼承和創新使之進一步光大輝煌,應該是我們的立國之基和立人之本。這是一項關乎國家民族發展強大的根本性任務,高校責無旁貸。基於此,在大學語文課程中滲透和強化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就具有了極大的可行性。在大學生已經基本具備獨立的分析和思考能力的前提下,與“中國文化概論”和思想政治理論課相比,“大學語文”是以具體的母語文字閱讀為主要學習形式。這就使得大學生可以通過有關中國哲學、歷史、藝術、文學、宗教、民俗等作品篇章的閱讀,來具體形象地感受和認識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因為作品篇章是中華傳統文化的內容載體,也是形象載體,教師的講授與學生的自主學習相結合,學生便可以由感性到理性、由“點”及“面”地把握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厚重與博大,領悟其精髓。由於這個特點,“大學語文”便成為“中國文化概論”和思想政治理論課的前置性課程。也可以說,以具體作品篇章講授為主要教學形式的“大學語文”,與巨集觀性把握的“中國文化概論”和斷面性講授的思想政治理論課一起,階梯式地構成了完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的基本課程群,其中,“大學語文”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二、在“大學語文”課程建設中融入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

  按照習的講話精神和教育部《綱要》的明確要求,把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融入到高校相關課程體系中勢在必行,“大學語文”尤其要擔當重任。但實際情況卻是,“大學語文”逐漸被邊緣化,既沒有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某種權威地位,也沒有外語課程的強勢現實需求,處境越來越尷尬。若要改變這種不利現狀,就須牢固堅定地確立“大學語文”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延續中華民族精神的課程定位;同時,也要解決好課程自身建設層面的幾個主要問題。

  ***一***母語教育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的有機構成“大學語文”的本質屬性是母語高等教育課程,應該成為高等教育政策的制定者、各級高等教育機構的管理者、大學教師等的共有理念。語言影響思想,語言就是思想本身。一個民族的集體意識、文化深層編碼,都蘊涵在母語中。母語是構成民族文化的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元素,母語裡有文化的故鄉,母語就是祖國,母語承載著民族凝聚力。保護母語,是維繫一個國家和民族文化安全的首選要件。換言之,漢語是世界上最古老、最獨特、最具生命力的語言系統之一,是中華民族身份的首要標誌,也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直接載體。著名詩人余光中曾說:“當你的情人已改名瑪麗,你怎能送她一首《菩薩蠻》?”這句話的理論內涵是在表明:母語是民族文化認同的基本符碼。因此,在我國當下的高校課程體系建設中,怎樣強調母語教育都不過分。而“大學語文”,就是高校完善漢語母語教育的最佳課程平臺。漢語作為當今世界上唯一的象形文字,是文化內涵最為豐富的語言。從母語教育的角度看,漢語的形意特點使之具有工具性、文化性和審美性等多重屬性。其中,文化性是銜接工具性與審美性的橋樑和紐帶。漢語“說”與“寫”的表情達意功能要得到完美髮揮,必須藉助文化蘊涵來融通工具與審美的語用效果。我們在日常生活中認定一個人“有文化”或“沒文化”,主要依據是他的說***口語表達***和寫***書面表達***,意即所謂“漢語能力是人生的核心競爭力”。所以,強化大學語文課程的母語教育性質與學習效能,是提升中華民族母語水平、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張揚民族精神、提高國家軟實力和國民素質的重要舉措。

  ***二***“大學語文”學科化有利於加強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在《中國教育報》評選的2013年度中國高等教育10大熱點問題中,大學語文的問題位列第8,幾十年來關於大學語文課程的爭論仍在持續。同時,大學語文課程的邊緣化現狀也仍然是醒目的存在。之所以被“邊緣”,除了不具備或較少具備外語課和其他技能通識課的現實功利性之外,還有課程自身學科歸屬性的原因。根據《學位授予和人才培養學科目錄***2011年***》,“大學語文”屬於教育學門類下的二級學科“課程與教學論”,和“大學體育”等課程同類。也就是說,與專業性的中文課程不同,“大學語文”在學科歸屬上已經被“邊緣化”。這也成為大學語文課程定位模糊的主因。事實上,早在1986年,匡亞明、徐中玉等先生就呼籲大學語文應成為獨立的學科。目前,“大學語文”學科化的條件已經成熟。首先,根據習的講話精神及國務院、教育部頒佈的各項包括《綱要》在內的法規性檔案要求,大學語文課程與國家文化強國戰略密切相關,這是其他公共課沒有的課程優勢。其次,母語高等教育是高校各個專業課程教育的基礎,提升母語教育的水平與質量迫在眉睫,這是高校人才培養的現實需求。再次,自1938年中華民國教育部規定開設“大一國文”以來,迄今已近80年,“大學語文”可謂歷史悠久。雖然建國後一度停開,但課程建設的基本理念和構架並沒有太多的變化。最後,大學語文課程已具備了相對穩定的教師隊伍和較為豐富的研究成果,這是課程自身發展的內在基礎。如果能如“漢語國際教育”那樣成為獨立的學科,“大學語文”的教學地位就能獲得法理上的保證,其獨有的課程功能就可以得到全面發揮,融入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也更為便利和順暢。自然,關於大學語文課程的所有爭議與無奈,也會隨之消失。

  ***三***大學語文教師是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主導者和引領者把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融入“大學語文”,在教學理念、知識儲備、教學能力和方法等方面對大學語文教師提出了新要求。作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的主導群體,“大學語文”的師資隊伍建設是落實優秀傳統文化教育目標的重要環節。大學語文教師要具備深厚的中華傳統文化素養和傳播傳統文化的自覺意識,這是一個基本前提。在知識結構上,大語教師一要有良好的母語運用能力,聽說讀寫的水平較高;二要有基本的專業背景,在哲學、歷史、文學、藝術、宗教、民俗等的某一方向有所長;三要專業基礎紮實,學術視野開闊,有辯偽存真、去粗取精的理論判斷和分析能力。如近年來,某些學校包括高校教師讓學生穿“漢服”,對孔子像行跪拜禮的行為,實際上是在把中華傳統文化教育形式化、簡單化和粗鄙化。“漢服”與“漢朝之服”都分不清楚,既矇蔽了學生也降低了傳統文化教育的應有水準。在教學能力和方法上,大學語文教師首先要成為本課程理論與實踐的研究者,以研究促教學,會有力地提高教學的水平和層次。其次,教師不搞一言堂,既不能故弄玄虛,也要避免膚淺單調。應以互動式教學為主。以教材為依託,可以設計文化專題研討,也可組織經典文字討論,引導學生聯絡現實問題進行思考,激發和培養學生自主研讀、探究的興趣與能力。同時,也要藉助新媒體技術使教學手段豐富和多元。再次,教師必須改變傳統的考試方式,制訂以撰寫研究論文、讀書報告、調研報告等為主要形式的多元化考核原則。當然,各個層次的高校因課程目標的具體差異,會在教學方法的運用上有所取捨,但無論怎樣,都不能背離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課程宗旨。第四,大學語文教材是強化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的導向性資源平臺。

  1979年至今,已經出版使用的大學語文教材近2 000種,其中影響最大的是徐中玉主編本、王步高主編本、夏中義主編本、溫儒敏主編本和陳洪主編本。這5種教材從內容到體例都各具特色,對大學語文教材的完善和創新有一定的啟發意義和示範作用。但是要把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融入到教材中,還須在既有成績的基礎上,進一步更新教材編寫的理念、內容和體例。在教材的編寫理念上,要明確大學語文絕不是中、小學語文教育在高等教育體系裡的內容延續,也不是文學專業知識對非中文專業學生的普及化,更不是單純的工具性技能的補償和提升,而是對基於母語教育的中華民族優秀文化固本強基的系統工程。在教材的內容選擇上,要以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為主線,串連起不同時代、不同人文領域的經典文字;也要精選不同國家和民族的代表性文化典籍。在此,世界性是對傳統經典性的對照和融通,能夠促進學生由“學”到“思”、由“思”到“智”,以利於中華傳統文化的繼承和創新。在教材的體例設計上,宜採用以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為經,以哲學、歷史、文學、藝術、宗教、科技、民俗等學科模組為緯———經緯縱橫的單元式體例,既利於顯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導向性,也體現開放性和系統性的教學資源格局。

  總之,以《完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指導綱要》為契機,大學語文課程建設理應有新理念、新定位、新氣象。在中華民族努力實現偉大復興中國夢的新形勢下,“大學語文”任重而道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