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光攝影實戰拍攝技法

  對於初學者來說,瞭解攝影構圖和用光等一些基本的常識和理論是必須的。但是要真正學好風景攝影就需要在實際的拍攝場景中去練習。而在實拍過程中,根據所處的環境去掌握一定的拍攝技法對於初學者來說,是非常重要的。這往往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使用醒目的前景

  利用前景表現物體的高大

  利用樹木來襯托主體的高大

  光圈 F8 曝光時間 1/200s焦距 21mm感光度100

  攝影者在拍攝風光攝影的時候,經常會遇到一些具有明顯高度的景物素材。比如高層建築、高大石碑、懸崖峭壁、高聳山石等,此時攝影者往往想通過自己的鏡頭把眼前這一高大的景象表現出來。但是,攝影者如果只是單獨表現被攝體,畫面就會略顯單調或者被攝體的高大沒有很明顯的被表現出來。這時,攝影者可以看看被攝體周圍有沒有可以利用的參照物,比如樹木等具有一定高度的物體當作前景。由於被攝體本身的高大,所以一般需要採用仰拍的方式,並且利用相機的豎幅形式來表現。這樣既能展現被攝體的高大,整體畫面又不會顯得單調。另外,攝影者在拍攝高大物體的時候,一般情況下需要使用廣角鏡頭,因為廣角鏡頭不論是從高度還是寬度上的攝取範圍都是很大的,這樣有利於更好的表現被攝體。

  利用前景表現空間縱深感

  以水邊少許泛黃的植物為前景,雖然其佔據的面積不大,

  卻在一定程度上實現了遠近景物互相照應,並進一步

  體現了畫面空間的立體感和延伸性

  光圈 F11 曝光時間 1/250s焦距 50mm感光度100

  在拍攝大場面的風光攝影時,前景是經常用到的。尤其是表現遼闊的草原、寬闊的大海等比較具有空間感的景象。大場面的風景攝影雖然很具有魅力,但是它並不是很容易表現的。因為場面越大,被攝入畫面的元素越多,對於初學者來說,整體感覺的表達就更不容易把握了。

  當初學者在拍攝比較遼遠廣闊的風景時,會發現拍攝後的畫面效果給人的感覺經常是很平的、缺乏立體感的。此時攝影者們就需要考慮以一定的物體,比如沙石、低矮的植物等作為前景,前景的使用可以讓欣賞者看到風景的詳盡細節,為中景和遠處平面展現的廣闊景物注入更多的含義。最重要的是,通過把景物近處和遠處的成份並列在一起,不僅為照片增加了深度,也使整幅畫面產生了立體感。

  在表現此種場景的情況下,攝影者同樣需要使用廣角鏡頭進行拍攝。另外,還可以通過選擇較小的光圈來取得大景深,讓前景和遠處的成份都得到清晰地再現。在利用前景表現空間縱深感的時候,攝影者要注意,前景在整幅畫面中佔據的面積不要過多,否則將會影響照片整體的感覺,因為中遠處的景象及畫面的空間深度才是重點。

  利用倒影來增添感染力

  時間和地點的選擇

  拍攝時間和地點的選擇是作品成功的第一步,而水中倒影的利用則使畫面更加豐富多彩

  光圈 F8 曝光時間 1/250s焦距 40mm感光度100

  在風景攝影中,倒影可以為畫面增添感染力並帶來視覺快感。由於景物倒影可以使風景的部分圖案得以延伸或重複,所以它能擴大風光影像的表現力與表現範圍。另外,倒影本身還可以為景色增加寧靜感。

  對於攝影者來說,捕捉倒影的最佳時機是在日出和日落前後時間段。最富有戲劇性的倒影經常是出現在像鏡子一樣的水面上。比如,小水窪、池塘、水坑、河水退後形成的死水、小的湖泊等。在拍攝之前,攝影者應當觀察好取景的地方,也可以尋找多個不同拍攝角度的地點,以便能在很短的時間內捕捉到不同的倒影。

  光線的利用

  畫面主體以冷傲的藍色調為主,中間部分地方被光線映紅,

  兩者不同的色調實現了一定的對比效果,同時,水中倒影形式的利用,

  更為畫面整體增添了幾分神聖感和夢幻感

  光圈 F5.6 曝光時間 1/3s焦距 65mm

  對於拍攝倒影照片來說,最為理想的光線是前側光,此時輪廓明朗,層次豐富。其次順光也可以,碧水藍天,色彩豐富。通常情況下,頂光及逆光是不宜採用的。因為頂光在水面上反光強烈,而逆光容易使主體和背景反差過大,造成照片主體的影像灰朦不清。所以攝影者在拍攝倒影照片的時候,可以選擇自身背對著太陽的角度或者讓相機與太陽成45度的斜順角度。

  由於倒影在水中,水面吸收一部分光線後,使得倒影的亮度低於實景的亮度。一般倒影與地面實景的曝光量約相差一檔光圈數,攝影者在拍攝時可以把曝光補償設為+1至+2檔。在測光確定曝光值時,正常情況下,攝影者應該按地面實景主體光亮度為依據進行測光,並確定曝光值。比較實用的方法是把鏡頭對準實景部分,然後半按快門,記下對實景的曝光值或者開啟相機上的AE曝光鎖按鍵,按住此按鈕就可以鎖定當前測得的曝光資料,並且攝影者在移動鏡頭改變構圖的時侯,仍可以按照剛才測得的資料進行曝光。這樣,倒影的色澤就會暗於實景,形成很美的影像。

  正確構圖

  把地平線放在中間,增強了畫面的對稱性和平衡性

  光圈 F22 曝光時間 1/125s 焦距 31mm

  攝影者在拍攝倒影的時候還要注意構圖,尤其是地平線的劃分位置。一般情況下,如果攝影者想表現畫面某種協調和對稱的感覺,可以考慮把地平線放在畫面的中間。這樣,水中的倒影就會和實際的景色形成很完美的呼應。

  剪影效果的表達

  剪影效果,使畫面主體的輪廓得以很好的展現

  光圈 F11 曝光時間 1/400s 焦距 38mm

  海上剪影

  光圈 F22 曝光時間 1/320s焦距 500mm

  從效果看,剪影攝影主要是通過突出主體的輪廓、簡化細節,從而使得重點更為突出。剪影攝影往往是在突出主體輪廓的同時也更加強調背景的效果,如利用日落前泛紅的天空來襯托建築、樹木等物體的輪廓。

  其實剪影效果的照片並不難拍,重點在於合理進行測光與曝光。攝影者只要將測光模式轉換為點測光或者中央重點測光,對畫面較亮處進行測光後,按下曝光鎖按鍵或者記錄下此時的曝光值,然後使用相機的手動曝光模式,把數值調到剛剛記錄下的值,再重新構圖進行拍攝。這時,攝影者就會得到由於畫面部分曝光不足,而形成的物體黑色輪廓。

  陰影的利用

  陰影的利用更加彰顯了畫面主體的色彩

  光圈 F22 曝光時間 1/40s焦距 175mm

  畫面中的陰影部分不僅襯托了清澈見底的水流及其波紋,同時也真實再現了光斑的色彩

  光圈 F8 曝光時間 1/200s焦距 150mm

  在攝影過程中,光與影是同時存在的。雖然在攝影創作中,陰影的作用在整個攝影,尤其是風光攝影中常常被忽略,甚至攝影者在拍攝過程中刻意迴避陰影。但是它仍然是很多優秀作品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攝影者只要恰當的把握好畫面的明暗對比,就能夠得到很好的效果。

  陰影的性質決定於光線的性質。一般情況下,漫射光是很難形成強烈的陰影。畫面中如果存在極其明顯的明暗對比效果時,此時的光線大多數情況下屬於直射光。對於風景攝影來說,如果是在清晨或者傍晚的時候拍攝,還會得到很長的影子效果,並且陽光越強,影子越暗。此時,選擇一個至高點拍攝,就會得到非常棒的光影作品。

  除了大面積的陰影外,對於主體的選擇,攝影者要儘可能的選取簡潔、具有鮮明而整齊的形狀來進行畫面的明暗對比,也可以選取輪廓清晰的物體影子進行構圖。如果有可能,攝影者還可以設計、安排主體和畫面的明暗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