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景攝影直式構圖小技巧

  印象中拍 風景 ,大家似乎比較習慣以 水平 橫向 構圖 ,不管是 手持 還是上 腳架 都比較順手方便。不過你是否嘗試換個角度,以 直幅 的方式來 拍攝 風景過呢?或許有人會覺得 直式 的照片不符合人眼視覺的習慣,讓人感覺視線受到限制,但直幅仍有其表現的優勢,以下是小編為你整理的,希望能幫到你。

  風景攝影直式構圖的優點

  一般拍攝人像,大家或許會比較習慣採取直式構圖,但在拍攝風景時,多數人可能還是比較取向橫向構圖,畢竟橫幅結合超廣角鏡頭很適合拍大景,相比之下直幅反而有受限的感覺。所以在拍風景的時候就不適合用直式構圖嗎?不然,當想呈現景色的遠近的層次透視感時,往往選擇直式拍攝會比較好呈現,也有人認為使用超廣角鏡頭來進行直式構圖,能更擴張畫面的動態範圍表現。

  再者,不知道大家是否有注意到,現在不少旅遊雜誌書本都還是以直式開本為主,而編輯要挑選放在封面的滿版圖片,可能還是會想挑選直式構圖的照片,在畫面構圖上比較完整,可見直式照片果然是有自己的市場啊。

  要牢記保持前景與拍攝主體之間的平衡,勿使照片中的框架太過突兀。使用廣角鏡頭時,不要將主體影像拍得太小,而應向後退,用中變焦鏡頭輕微地壓縮視角,使主體影像自然增大。

  可以改變景深以突出框架或背景。比如,以一棵樹為焦點,採用遠攝鏡頭和大光圈拍攝背景,使樹佔據畫面的主體。或者,聚焦在背景上從而使樹偏離焦點,將觀眾的目光移至畫面深處。如果有合適的支撐物,延長曝光時間能使畫面更加清晰。

  良好構圖的一個訣竅就是尋找適合拍攝主體的框架,比如一棵樹或一扇拱門。選擇框架式前景能把觀眾的視線引向框架內的景物,突出主體。將主體影像包圍起來,形成一種框架可營造一種神祕氣氛,就好像一個人從藏匿處偷偷窺視某個地方。框架式構圖有助於將主體影像與風景融為一體,賦予照片更大的視覺衝擊。留心詮釋主體影像的不同方式,多花時間觀察拍攝主體,繞拍攝主體多走走,當你從不同視角審視拍攝主體時,你會發現可供拍攝的角度很多。

  採用自然框架有助於掩蓋醜陋的、分散他人注意力的區域,這些區域很可能會毀壞整幅照片。去除構圖中的汽車或天空絲毫不會降低畫面的藝術感染力。如果缺乏自然框架可利用AdobePhotoshop或其他軟體新增一個框架。拍攝者再也不必折斷一根樹枝將其懸掛在鏡頭前去掩蓋那些難看的東西了,那都是數碼相機發明之前的小把戲。有用的照片應儲存下來以備今後之需,許多框架都是在那些看似用處不大的照片中找到的。當然可以利用Photoshop Elements選取框架,將其剪下下來,然後運用到另一張照片中。採用不同焦距、不同角度拍攝多張照片是個相當不錯的主意。[1]

  風景攝影直式構圖的小技巧

  遇到想要拍出場景的透視感時,採取直式構圖是一種不錯的呈現方式,不過在構圖的時候要注意哪些小撇步,才能讓畫面更令人驚豔呢?不妨參考看看下面幾點技巧。

  低角度近拍:線性透視的延伸

  在拍攝小朋友、寵物的時候,常常會強調要站在和他們身高一般低的角度拍攝為佳,而在風景攝影中,接近地面的低角度拍攝往往能帶來不同的透視效果,常常也能使前景物看起來更加高大。為了能實現低角度的拍攝,在腳架的部分建議可使用無中柱或可拆分中柱款,或是趴在地上手持也是可以嘗試。

  高角度近拍:強調畫面視覺動態範圍

  使用超廣角鏡頭拍景,可以捕捉到完整壯闊的景色,若還想強調畫面的視覺動態範圍,採取直式構圖並從高角度俯拍前景則是最好的呈現方式。利用腳架或手持的方式,讓相機高於前景景物的高度,以俯瞰的角度拍攝,同時也應注意前中後景的畫面佔比。

  以三分法來構圖

  不管是在直式還是橫式構圖,嘗試將眼前的景物拆成前、中、後景三個視覺區塊,以三種不同的元素讓畫面有不同的視覺效果,增加作品的層次感。

  用望遠鏡頭製造壓縮感

  望遠鏡頭與直式構圖是個神奇的組合,尤其是在拍山體時,因為望遠鏡頭有壓縮空間的效果,可將縮小遠景與近景原有的距離感,突顯兩者間的高度差,更顯得某景物的雄偉高大。

  使用L型托架輔助腳架上拍攝

  相機上腳架後要採取直式拍攝總是不很方便,雖然可通過雲臺翻轉來實現,但常常會因為不敵重力的關係而「垂頭」,讓人錯過一些好畫面。如果不想因此受到束縛的話,建議可選擇L型托架來輔助拍攝,將相機上好L型架後,你可以任意變換橫向或直向擺設,無須轉動雲臺便可實現轉換,直向拍攝時也不用怕相機過重會「垂頭」的情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