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最全食物靜物攝影用光和構圖攻略

  本攻略由20個食物攝影圖片構成,每種都會詳細講解相機引數設定、布光方式、佈景方式和構思細節,推薦給喜歡拍攝靜物的朋友。

  所有照片全部使用自然光***太陽光***,沒有人造光等輔助光源。攝器材是佳能5D mark II 相機,騰龍90mm定焦微距鏡頭,佳能24-105變焦鏡頭,多數都使用三腳架。大多數情況下使用逆光或側逆光或側光拍攝,光線好時iso通常使用200。後期處理照片使用PS和LR。

  1.葡萄

  引數:f/2.8,曝光1/10秒,ISO-200,焦距90mm,16:55拍攝

  用光:側光

  食物:葡萄

  佈景:木碗、咖色舊木箱,深色背景

  構圖:平拍。如果畫一個九宮格焦點位於左下方的點上。

  細節:想在靜謐的環境中突出葡萄的質感。使用了較深顏色的背景和容器~使用較窄光束照在葡萄上,而其他位置做了遮光處理,所以呈現了主體亮,其他位置暗的效果。

  2.車釐子

  引數:f/6.3,曝光1/15秒,ISO-400,焦距93mm,15:12拍攝

  用光:側逆光

  食物:車釐子

  佈景:葵花形木盤,綠色舊木箱

  構圖:小於90度角的俯拍。主體位於九宮格的右上點位置,左下散落的櫻桃和湯汁作為補償。

  細節:我用箱子的綠色和櫻桃的紅色作為對比色,側逆光突出櫻桃的光和影,下面散落的櫻桃和櫻桃汁想表達較為隨意的感覺。

  3.大蒜

  引數:f/11,曝光1/60秒,ISO-200,焦距105mm,14:12拍攝

  用光:逆光

  食物:大蒜

  佈景:綠色舊木箱,柔光板

  構圖:平拍。不同形態的大蒜隨意放置,蒜皮在右邊豐富柔和畫面~

  細節:我使用逆光拍攝,綠色箱子上面的油漆本身具有反光效果,所以看起來有些像湖面,而上面不同形態的大蒜,我想它有一些水上生物的感覺。

  4.雞蛋

  引數:f/8,曝光1/25秒,ISO-200,焦距90mm,15:27拍攝

  用光:逆光

  食物:雞蛋

  佈景:柔光板,壓克力倒影板

  構圖:平拍,居中構圖,整齊排列。

  細節:我使用了不同破碎程度的蛋殼,用藍膠粘在反光的壓克力板上,中間灑落的蛋液,起到了視覺焦點的作用。

  5.醃製“韭菜花”

  設定:f/2.8,曝光1/200秒,ISO-00,焦距90mm,13:26拍攝

  用光:逆光

  食物:韭菜花,蒜、紅尖椒、食鹽

  佈景:小罐子、刀、勺、瓷盆,竹筐,木板

  構圖:俯拍,雜亂的構圖形式。

  細節:我製造了一副要醃漬韭菜花的場景,我把上半部分看起來很雜亂的部分和下半部分單獨的鹽盤置於兩個高低不同的平面上,造成了一虛一實,一亂一整潔的對比感覺。

  6.手捧韭菜花

  引數:f/5,曝光1/80秒,ISO-200,焦距70mm,13:30拍攝

  用光:側光

  食物:韭菜花

  佈景:木板

  構圖:俯拍居中構圖。

  細節:拍攝女孩手捧小花,想表達細膩珍貴的意境,以虛化的韭菜花為背景。

  7.鴨梨

  設定:f/3.5,曝光1/20秒,ISO-200,焦距90mm,16:24拍攝

  用光:側光

  食物:鴨梨

  佈景:竹筐、桌布、咖色舊木箱

  構圖:平拍居中構圖

  細節:我想表達很靜的感覺,對場景進行了遮光處理,只有較窄的光束照到梨和框上,而前後方受光量都較少,所以呈現了比較暗的色調。

  8.龍鳳果

  引數:f/4,曝光1/100秒,ISO-400,焦距55mm,17:11拍攝

  用光:逆光

  食物:龍鳳果

  佈景:手提藍、木柄刀具、紗布、木板

  構圖:俯拍平均分散構圖。

  細節:我使用原木板做背景,將果子分散擺放在木板上,放置了容器,工具等來豐富畫面。

  9.綠色橘子

  引數:f/4,曝光1/6秒,ISO-400,焦距100mm,17:15拍攝

  用光:逆光

  食物:綠橘子

  佈景:竹筐、淺黃紗布、木板

  構圖:俯拍,焦點位於九宮格的左上方點上,紗布用以柔和畫面,增加油畫感,右下方的桔子作為補充。

  細節:整幅圖我想營造靜物油畫的感覺,使用了很薄的黃色紗布做底,筐中的桔子和下面的桔子作為呼應。

  10.南瓜

  引數:f/4,曝光1/10秒,ISO-200,焦距75mm,17:00拍攝

  用光:側光

  食物:南瓜

  佈景:竹筐、木柄刀具、咖色舊木箱,深色背景

  構圖:平拍。3個南瓜位置錯落,焦點集中在畫面的右側,左側有隱約的竹筐呼應。

  細節:南瓜位置的不同,表現不相同的質感,錯落的擺放,增加立體感~切了一刀的南瓜看起來相對生動~以散落的南瓜籽和瓤作為畫面補充~較暗的背景和較大的對比度來突出質感~

  11.南瓜和冬瓜

  引數:f/4,曝光1/160秒,ISO-200,焦距90mm,12:57拍攝

  用光:側光

  食物:南瓜和冬瓜

  佈景:木板

  構圖:平拍。非居中構圖~焦點集中在畫面偏上靠右的位置。

  細節:當我看到這兩個瓜的時候,感受到了他們形態和顏色上的對比,很自然的把他們納入一副圖畫,從靜物攝影上看,好像還挺和諧~背景我使用了全木背景,還是想突出一種質樸原始的感覺。

  12.西梅

  引數:f/6.3,曝光1/5秒,ISO-200,焦距90mm,17:20拍攝

  用光:左側光

  食物:裝在盤中的西梅

  佈景:盤子、木板,黑色背景

  構圖:平拍。非居中構圖。焦點位於九宮格右下方點上~

  細節:我使用簡單的顏色和器具,想以西梅本身的質感顏色和形狀來吸引視覺,並適當減少了飽和度。

  13.“菇娘”

  引數:f/11,曝光1/80秒,ISO-200,焦距97mm,13:44拍攝

  用光:逆光,自然光

  食物:菇娘***一種漿果***,自然能立在臺面上,沒有輔助粘合。

  佈景:柔光板,壓克力倒影板。

  構圖:直立整齊排列居中構圖,基本平拍。

  細節:我想表現菇娘玲瓏通透的感覺,也想把它比喻成舞蹈的少女,所以,以站立的形式表達。菇孃的外皮剝如蟬翼,也千姿百外,所以有些像舞衣~~使用柔光板和倒影板,我覺得能呈現更立體的效果。

  14.柿子

  設定:f/4,曝光1/13秒,ISO-500,焦距84mm,17:26拍攝

  用光:逆光

  食物:柿子

  佈景:咖色木箱、白紗布

  構圖:俯拍。散落的柿子以紗布為視覺點擺放開來~

  細節:以簡單的拍攝方法突出了食物本身的質感,調低了鮮豔度增加了靜謐感。

  15.無花果

  引數:f/4,曝光1/40秒,ISO-200,焦距92mm,拍攝時間15:17

  用光:側光

  食物:無花果擺在架子裡,散落在板子上

  佈景:鐵藝托盤,道具,木板,樹枝,刀

  構圖:平拍,較大場景的拍攝。主體在左側,右側更加高的樹枝與左側的無花果產生呼應的關係~

  細節:無花果紅綠色的顏色比較鮮豔,所以我使用原木灰色的木板作為背景,鮮豔和暗淡的顏色產生了對比的效果~無花果的托盤在左側有一定高度,所以我考慮如果右側也擺放東西的話,高度要高過無花果盤比較好,所以選擇了個人認為比較搭配的樹枝,樹枝最開始也擺放在容器裡,但是看起來不舒服,後來乾脆去掉了樹枝。

  16.水蘿蔔

  引數:f/5,曝光1/200秒,ISO-200,焦距40mm,14:31拍攝

  用光:側光

  食物:削皮的水蘿蔔

  佈景:木板、削皮刀、黃盤子

  構圖:俯拍,主體全部集中在右側。

  細節:我使用看起來較為簡單和淳樸的背景容器和工具,來拍攝簡單的食物,想表達的還是較為自然的感覺~上方一捆水蘿蔔搭配下方的看起來是削水蘿蔔的動作,會比較生動。

  17.圓南瓜

  引數:f/4,曝光1/8秒,ISO-200,焦距90mm,16:53拍攝

  用光:逆光

  食物:放在木箱上的圓南瓜

  佈景:白布、咖色木箱

  構圖:非居中構圖,平拍。主體偏於右上方~紗布作為南瓜和木箱的銜接~

  細節:這個南瓜我拍了3次,這是第一次拍攝的~主要還是想突出這個南瓜的形態,後面是柔光板,上面又搭了一塊紗布~南瓜下方的紗布,也試過拿開,但是效果好像不好,所以最後就用上紗布了~

  18.製作包子食材

  引數:f/4,曝光1/100秒,ISO-200,焦距67mm,14:38拍攝

  用光:逆光

  食物:做包子前的準備工作

  佈景:筷子及盆,木板容器等。

  構圖:俯拍,較為分散,多元素的構圖~

  細節: 包包子使用的材料,將不同食材錯落擺放,有主有次,前方的蒜頭能打破所有食材都放在容器裡的拘束質感。

  19.蘑菇&瓜子&栗子&芋頭

  引數:f/4,曝光1/80秒,ISO-400,焦距58mm,拍攝時間15:35

  用光:側光

  食物:蘑菇、芋頭栗子及瓜子分別放在圓瓷盆中

  佈景:圓凳子、瓷盆,簾子

  構圖:俯拍~三點式構圖,三者呈現三角形~~

  細節:在農村大姑家拍的,都是農村常見的食物,我把他們放在了小凳子上俯拍的,正好有美麗的柔和的光照在蘑菇上,讓蘑菇也閃閃發光,是我很喜歡的照片。

  20.晒乾的紅辣椒和辣椒粉

  引數f/4 ,曝光1/40秒,ISO-400,焦距105mm,拍攝時間15:31

  用光:逆光

  食物:晒乾的紅辣椒堆放在木碗中和散落在旁邊

  佈景:暗灰色木板,碗,木桌等

  構圖:符合三分法構圖,主題位於左側偏下的位置。

  細節:想突出辣椒紅紅的感覺,所以使用了暗色的背景,且仍然使用了可以透出條條光線的木板作為背景~後期調低了背景和木桌的飽和度,更好的襯托了辣椒的質感和色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