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給大學生必讀的經典好書籍

  作為一名大學生,多看一些經典的書籍是非常有必要的,書是人類進步的階梯,讀書開闊視野,拓寬境界。下面是由小編給大家帶來關於,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大學生必讀的經典好書籍推薦

  學生必讀的書籍:《中國文化生成史》***武漢大學出版社***

  作者:馮天瑜

  推薦理由:馮天瑜是現代學術意義上的文化學與中國文化史學科的建立者之一。他提出的“文化生態”說、“文化元典”說已成為中國文化史研究的理論正規化。他凝練30多年來對文化史的思考,以中國當下的生存實態為窺探口,直面文化生成的前沿議題,考析中國文化的生成機制、發展脈絡及走勢、中外文化互動關係,著成《中國文化生成史》一書。

  該書擺脫分期分段陳述史實的通常作法,也與一般意義的文化史書多從“事件”展開不同,它重在結構分析,以巨集觀的歷史眼光全景式把握中國文化,對中國文化的生成進行“長時段”辨析,試圖揭示造就“如此人物”、“如此事件”、“如此思想”的“深層動力機制”,從而實現對中國文化的全景式把握。

  閱讀此書,可以弄清楚我們這個民族得以持續發展數千年的精魄靈魂,並從中國文化的過去以觀現狀、以測未來。

  學生必讀的書籍:《人類群星閃耀時》***增訂版******三聯書店***

  作者:【奧】斯蒂芬?茨威格

  推薦理由:該書是奧地利著名作家斯蒂芬?茨威格的傳世之作,也是一部早在1980年代就堪稱流行經典的大學校園書籍。該書與一般人物傳記的不同之處在於,作者並未縱向展開對麥哲倫、拿破崙、歌德、托爾斯泰、西塞羅、列寧、威爾遜等歷史偉人生平的敘述,而是擷取他們生命中的一些“關鍵時刻”——決定一人之生死、民族之存亡乃至整個人類命運的時刻。因為漫長而平淡的歷史長河,往往被那些醞釀已久而至為緊要的歷史性時刻所改變。

  書中的人物燦若星辰般地閃耀光輝,燭照人性也普照人類。該書筆觸精緻清冽,文字洗練生動,極富韻律之美和人文之蘊。書中14個人物各具主題,獨立成篇,作者對他們的詮釋雖然難免有片面之嫌,但細品之餘還是給人良多啟迪,令人不忍釋卷。

  在當今“網際網路+”時代,知識呈現出碎片化、零散化的特徵。微博、微信等網路社交平臺中,大多數是不到200字的簡簡訊息。先進的技術為我們帶來了海量的資訊,卻難以給我們提供像書籍一樣的範本:系統而深入的邏輯思維過程。因此對現代人來說,讀書顯得尤為重要,這也提醒著我們,能否在快節奏的生活狀態中,沿著書籍提供的路徑,遞進式的思考一些“大問題”?作為大學校長,在平時的工作中,我的時間安排很緊湊,但一直以來,讀好書、多讀書便是我的樂趣所在。在書中,我們可以在情節的跌宕起伏中體會到愛的力量和真誠的可貴,也可以在真理的不斷探求中感受到作者及書中主人公所傳遞的科學精神以及人文情懷。有些經典的著作,會讓我愛不釋手,反覆閱讀,但每讀一遍,都會隨著年齡的增長以及閱歷的增加得到不同的感悟,從而將其理解的更加透徹與深入。

  讀書的快樂,在於將書由“薄”變“厚”,再由“厚”變“薄”的過程。對於一本經典著作,初讀時,要一字一句斟酌,深入領會作者深邃的思想和精妙的語言,細細品味。書中精彩之處,更是要反覆熟讀,這樣才能抓住書中的核心要義,感悟其靈魂所在。這個過程,是為把書讀“厚”,即通過反反覆覆地閱讀,發現書中更多的奧妙。然而,當將書仔細讀完,甚至讀過幾遍,你會開始以作者的視角觀察整本書的脈絡和架構,其內涵與精髓清晰可見,此時,你會發現書雖然體量很大,但邏輯主線和感情脈絡,卻可以十分簡短地概括和總結,此時,就是把書讀"薄"的過程。通過由“厚”變“薄”,我們不僅能全面領悟書中的知識、情感,更能將其思想內化於心,提出自己的觀點和看法。

  學生必讀的書籍:《零邊際成本社會》

  作者:傑里米?裡夫金

  讀書令人睿智。在資訊大爆炸、網路等新媒體盛行的今天,當代大學生更應該養成堅持閱讀的良好習慣,開闊自己的視野,汲取新的營養,讓思想不斷前行,讓心靈得到修行與昇華。作為大學校長,也作為長期從事教育和科技的工作者,藉此機會,我要向廣大青年朋友,尤其是當代大學生鄭重推薦我最近讀的三本書:《南渡北歸》、《西潮》以及《零邊際成本社會》。

  學生必讀的書籍:《南渡北歸》

  作者:嶽南

  《南渡北歸》三部曲全景描繪了抗日戰爭時期流亡西南的知識分子與民族精英多樣的命運和學術追求,是一部全景再現中國最後一批大師級學者群體命運劇烈變遷的史詩鉅著。在那個動盪的年代,他們是中華文明的靈魂所在,是民族文化的領路人,書寫了中國的夢與希望。作家嶽南先生不僅描繪了中華民族抗日戰爭那段烽火歲月,更生動鮮活地再現了大師們在那段艱苦歲月中的鬥爭、堅忍和奮進,充分體現了他們的求真精神,處處閃耀著他們的人性光輝。《南渡北歸》中主人公之一蔣夢麟先生在他的著作《西潮》一書中試圖通過描述時代的變遷,向我們講述了對於文化道路的思考:西潮來襲,有人選擇了隨波逐流,有人選擇了墨守成規。在潮起潮落中,對傳統的堅守,對新潮的吸收,才是我們民族屹立不倒的根本。希望我們的年輕人在讀過這兩本書之後能被大師們的人格魅力和科學精神所感染,立志求學,勇攀高峰;我也相信,未來的大師一定會出現在我們現在的年輕人中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