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正能量的勵志文章

  因為社會也弘揚正能量,所以生活中有不少正能量的文章,這些文章也是很值得我們去學習的。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2017最勵志最正能量的文章,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篇一:女孩子到底要不要那麼拼

  別總幻想別人的成功輕而易舉,這會讓你的路更加難走,因為幻想的次數多了,你會覺得,世間遍地都是成功,別人都是憑藉運氣。那麼每當遇到困境和壓力,你會非常脆弱且不堪一擊,因為你壓根沒有一個認識,那就是:做成任何一件事,都是很不容易的。沒有人是容易的。這是真相。

  昨天,我的個人公眾號“點出品”後臺的一條讀者留言觸動了我。“不知道點姐在奮鬥的路上有沒有很累,什麼都提不起興趣,只想大聲哭的時候”。

  有啊,當然有了,太有了。不瞞你們說,前幾天我還控制不住自己崩潰大哭來著。自從創業以來,雖說還沒做到多麼成功,多麼有業績,但眼淚是沒少流,只不過這些負能量都在沒有外人的時候,以極端的形式消解掉了。

  有些事你以為你明白,其實真正經過之後,才發現你並不明白。

  為什麼只要奮鬥就會受傷?

  人有很大一部分痛苦,來自對自身情況把握不清、能力有限的同時,又擁有不能消解的慾望和野心。

  我一直覺得,慾望其實不是一個壞詞,尤其是對有資本試錯和逐夢的年輕人來說,它反倒是絕佳的雞血和動力。但有慾望的人註定痛苦,因為有華麗的夢,就有貧瘠的現實。當慾望時刻鼓動著你本該平靜的心,你就很難低下頭來,老老實實地接受目前沒有起色、甚至很長一段時間都沒有起色的生活。

  常有人問我,是應該去大城市衝浪,還是留在小城市看海。我的回答總是,此事沒有標準答案,看你自己是個什麼樣的人。進入大城市的可怕之處不在於高消費、緊張的節奏和複雜的人脈關係,更在於你的視野開闊開闊更開闊之後,難以抑制不斷膨脹的慾望和野心。以及你開啟微信朋友圈之後,所有人都在賣命都在打拼停不下來的精神壓力。

  這一切,對你來講,不見得都是能夠消化的正能量。

  並且,很多生活光鮮、事業蓬勃的人,真的不見得有時間、有健康、有心情去享受打拼來的生活。邊走邊看張弛有度,在某種程度上更是一種幻想。

  更何況,當一輛出來看風景的小車,被驅趕上了一條高速公路的時候,停不下來的痛苦是非常折磨的。它的剎車系統並沒有壞,但就是無法給自己一個理由停下來。這種奮鬥非常傷,並不是每個人都適合。

  另外,任何一條路的圓滿結局,都需要很多很多的耐心和毅力,這件事彷彿地球人都知道,可惜大多數人還是低估了“很多很多”這個數量詞的威力。在有所收穫的前一秒鐘失去耐心,是再平常不過的事,因為過程太艱難,更因為沒有任何神奇的“應許之日”。

  我每天收到的幾十上百條私信中,有很多都在問:如果我開始跑步,我會瘦嗎?如果我拼命努力,考研能成功嗎?每到這時,我就想反問,你覺得我是上帝嗎?如果我是上帝,那麼自己也不可能打拼得這麼辛苦了。

  每個人都知道,做成一件事,擁有一項技能,需要10000小時的專注磨練,可是有多少人在1000小時還不到的時候,就喪氣崩潰,告訴自己,這條路不適合我,我運氣不好,我換個方向。

  如此一來,遍天下都是懷才不遇的人,盯著別人的成功,反反覆覆地想,你還不是運氣好,你還不是靠別人……….但即使這樣也改變不了Loser的命運。

  別總幻想別人的成功輕而易舉,這會讓你的路更加難走,因為幻想的次數多了,你會覺得,世間遍地都是成功,別人都是憑藉運氣。那麼每當遇到困境和壓力,你會非常脆弱且不堪一擊,因為你壓根沒有一個認識,那就是:做成任何一件事,都是很不容易的。沒有人是容易的。這是真相。

  我相信,如果你在打針之前,把進針的疼痛想象到最大,那麼真正挨針的時候反倒不那麼疼;但你如果天真幼稚地抱定,打針沒多疼,那麼你完了,毫無準備的打擊會超過你的承受力。

  所以有時,做個悲觀的樂觀主義者比較好,把自己調成“傻瓜模式”,在你想要有所成的領域愚鈍地執行10000小時,結果不好再崩潰也來得及。

  為什麼你要活得那麼拼?

  一個女孩子,當然是有性別紅利的。按照中國傳統而普遍的價值觀,女人可以不必工作,更沒必要活得那麼累。

  但在我的字典裡,沒有“幹得好不如嫁得好”這件事。因為我很貪心,我既要嫁得好,又要幹得好。“嫁得好”是我渴望美滿的婚姻生活和一個相愛的人,來共同享受生活;“幹得好”是我需要通過工作和奮鬥,來實現我個人的價值贏得小小的成就感。

  愛情的甜蜜不能替代工作的充實。另一半對我的依賴和欣賞,和我的朋友、合作伙伴對我的讚賞對我來說同等重要。甚至後者更重要。因為前者是因為荷爾蒙作祟,說不定還有點誇張,而後者是實實在在的肯定,這讓我覺得自己有光芒。

  這種光芒比我穿了一件大牌,或者塗了最貴的面霜,要有誘惑力的多。

  我在工作中領教著自己的無能、短板和脆弱,它第一時間反饋出我的淺薄、貧乏和刁蠻;工作就像鏡子一樣,讓我知道自己哪裡有斑點,哪裡有贅肉;它會一次次踐踏我自以為是的自尊心,解構我深以為然的舊世界。

  我藉助工作的名義去結識不同的人,在和他們的過招中,贏得共鳴的加分和友情的感動,當然更多時候會被甩一臉的淤泥,或者從心底裡為人性中並不體面的暗瘤感到心痛。

  但這一切都是現實,說的不好聽,這正是你想要體驗的生活,是你天天叫囂著要“享受”的生活。誰告訴你能被“享受”的東西,就一定是溫柔繾綣的好東西。

  你對付不了生活的醜,就消受不了生活的美。

  我承認有時工作讓我變醜了,變得不優雅了,不能輕聲細語、淡定盎然地維持美好姿態了,我還因為它變得思慮過度,夜不能寐,緊張焦慮,滿臉長包,甚至負能量爆棚,傷害到身邊最親的人。

  但我依然要義無反顧地去工作,再難也不能停下追求的腳步,因為沒有人比我自己更清楚:在一次次的敗下陣來之後,重新站起的是一個更有力量的我。

  說實在我渴望這種力量,這種不依靠任何人,就可以挺過去的力量,這種遇事更沉著、更穩當的力量,有了這種力量之後,如若再遇到此前那個重量級的困難,我不會再沮喪焦慮、滿頭長包了,因為我獲得了免疫,唯有更大的困難才能再一次壓倒我。

  工作和追求,對每個人的意義都不相同,當它只是兌換物質的渠道,那麼物質一旦滿足,便不再需要;但當它是一種生活方式,你得眼巴巴地求著它,求它給你帶來看世界的機會、帶來感受人情冷暖、感受新鮮事物、甚至感受艱難困苦的機會,那工作對你來講只好變得無比重要。

  我一直以為,對女性來講,生命中有兩道坎,是你的朝氣和追求容易跨不過去的:一是結婚,二是有孩子。因為這兩件事能給予我們太多正當的或無奈的理由,把注意力放在“實現自我價值”以外的別處。

  鬥志有時是在生活的瑣碎和無望中被迫消解的,有時也是在生活的糖衣和溫柔下無形消失的,為什麼強調鬥志?因為它是一種不放棄的積極的精神能量,它為你帶來充實的生活、克服挫折的勇氣和憑藉自身實力贏得世界某個角落的野心。這更是讓一個女性真正實現“永葆青春”的機會。

  並不是說工作的女性就有鬥志,做全職太太的女性就沒有鬥志。鬥志是一個人對更完美自我的不斷追逐,生活方式並不能衡量是否有鬥志。畢竟,這世上既有每天朝九晚五的行屍走肉,也有每日宅在家裡的精神行者。

  但是,工作和事業一定是精神奮鬥的重要承載形式,它的現實和瑣碎,讓你告別胡思亂想、告別自命不凡、告別天馬行空。

  所以,當有人跟我講“你一個女孩子,還奮鬥這麼辛苦,需要靠你來養家嗎?”這種話的時候,我和他之間立刻劃出一條馬里亞納大海溝。

  我的樂趣和驕傲,你不懂。

  篇二:無聲的尊重

  無聲的背後,飽含著溫暖與尊重……來自我在德國的切身感受。

  一個冬日的傍晚,我如往常一樣加入候車隊伍,等待回家的公交車。候車五六人,有序而安靜。此時,一人牽著一狗,從遠處走來。暮色下,那身影被路邊的燈光鑲上一層金邊,尤為醒目。

  漸行漸近,只見年輕男子高大魁梧,腰板挺直。緊貼著他的德國導盲犬配有專業的拉桿——這是導盲犬的標準裝備。哦,是一位盲人。男子徐徐走向車站,在候車隊伍的不遠處停了下來。

  沒有人招呼那盲人男子,我也正猶豫著是否上前領他過來。卻不知候車隊伍中為首的中年男子,瞬間收起手中正在閱讀的書籍,已然大跨步走到盲人男子身後,其他候車人也陸續緊隨其後,沒有一絲騷動。我身旁一個火紅短髮的朋克女孩,瞥了一眼導盲犬,想必是怕煙味影響到它的嗅覺,稍作遲疑便掐滅了剛剛點燃的煙,跟了過去。

  一個新的候車隊伍,在一人一狗的身後排開。陌生的人們在無聲之中達成的默契,令我驚異。

  沉默依舊,直到公交車的到來。“您稍等一下,我這就……”司機剛要離開駕駛座準備攙扶盲人男子上車,被他禮貌地回絕了:“謝謝,不用。”盲人男子執意在導盲犬的引領下,自行上車。正值下班高峰,車上已滿是乘客。然而,自那名男子上車後,人們迅速向後部集中,在原本狹促的車廂裡為他騰出了一小塊空間。

  緊挨著司機身後,坐著一位六七歲的小男孩,站在旁邊的媽媽猛地拉起小男孩,讓出了座位。雖然媽媽舉動突然,但乖巧的小男孩沒有流露一絲不悅。導盲犬抬頭一眼,便將主人引領到空座上,然後靜靜地趴在一旁。這些過程,盲人男子全然不知。

  “您好,您要去哪裡?”“您好!我要去莫爾大街。”“好的,陛下!”司機詼諧的回答惹得車內一陣歡笑。汽車載著歡樂的人們繼續前行……

  車上,人們都在默默地打量著憨態可掬的導盲犬:即使在急轉彎的時候,也搖頭晃腦地努力保持直視前方的姿態,神情專注。與平日裡對待寵物狗的情形不同,沒有人試圖靠近去撫摸它,或是用手機拍照。我旁邊那位原先讓座的小男孩,慢慢舉起手中啃了一半的麵包,想上前去餵它,被媽媽及時制止並悄聲耳語:“它在工作,有自己的職責,不要打擾它。”聽到“工作”一詞,小朋友立刻縮手退了回來。

  小城不大,男子很快到站了,與司機簡短道別後,與導盲犬下了車。公交車內沉默依舊。而此時的我,在沉默中體會到了無聲的關愛、深沉的尊重。

  窗外,寒風習習。心裡,暖意融融……

  特別喜歡這個故事,並不僅僅在於人們會因為那位盲人的到來而自覺的在他身後排隊,也不僅僅是因為在車上有個小男孩給他讓位,也不僅僅在於大家寧可擠一點而給導盲犬和男人留出空地。我在意的是,所有這些舉動背後,無聲的尊重。

  所謂愛,並不是要驚天動地大聲喧譁,告訴被愛者說,“我們在尊重你,我們在關愛你”。有時,愛也許就是這麼簡單平常,但是你能感受得到。

  篇三:你不努力,有什麼資格抱怨

  你不努力,何談成功?最近網上熱議的華科最年輕教授,談何不是苦苦煎熬過來的呢?當你自以為很努力時,請看更努力的人;當你覺得命運不公、老闆刻薄時,請問你在各方面的能力是否都超越了你競爭對手?如果沒有,那一定還有提升空間。

  最近,母校一則牛人新聞引起了廣泛關注,受到了許多年輕學弟學妹的敬仰。這位現年28歲的華科本科校友獲得了湖南大學的木土工程教授職位。24歲畢業那年,他留美讀博,3年後畢業,去了美孚做高階工程師。隨後作為國家千人青年計劃,回國取得了這份殊勝的成績。一般來說,國內一流大學***top20***的年輕教授普遍也在35歲至上,不少40歲以上的大學教師還只有副教授職稱。這位校友能取得這樣的成績,雖然和其在美國留學發表的頂尖學術論文直接相關,但這等實力卻有賴於本科的積累和始終如一的奮鬥精神。

  他自己在日誌中寫到:“我把大學時取得的成績歸結於我的努力,現在我都非常肯定地說,我當時花在學習和思考上的時間,比99%的同學都要多。”每天早上7點就去自習室,經常晚上10點才離開自習室,雙休日也如此。在華科這樣的學生多不多?就我親身經歷來說,這是很普遍的現象,也是我作為一個拖後腿的校友引以為豪的華工學風!如果各行各業的商界精英、科研專家和學術大師都能秉承這種奮鬥刻苦的精神,中國一定會像德國那樣永續發展,而不至於因實體經濟的空心化最終導致經濟增速放緩、乃至於停滯。

  結合昨天看的一部華爾街系列電影,在此談談感受,也是給我自己的一種反思、教誨和鞭策。成功的人必然有共同的因素,其中最重要的一定有勤奮、刻苦;如果不夠努力,就不該抱怨。即便你的命運、運氣***或者因果上稱之為福報***不夠好,但如果你足夠努力,一定會有所獲得。更進一步講,任何命運多舛的人,都能有這位28歲校友的刻苦精神,你在財富、地位和各方面的收穫一定不會差!當你自以為很努力時,請看更努力的人;當你覺得命運不公、老闆刻薄時,請問你在各方面的能力是否都超越了你競爭對手?如果沒有,那一定還有提升空間。

  1、規劃比努力更重要

  同樣的努力,可能獲得的結果很不相同。有些人學習很刻苦,但最終卻找了非常普通的工作。反過來,正如昨天電影描述的那樣,23歲的本科畢業生在投行能獲得年薪25萬美金的報酬。這其中除了運氣不談外,規劃也很重要。就像我自己來說,我自認為運氣還算好的人。在華科,像我這樣四年時間裡累計自習時間不到10小時的,佔比不到3%。70%以上的大學同學,每週至少有10小時的自習時間。一方面是專業性質的問題,一方面是學習態度。但比較幸運的是,我找的這份工作從收入、對職業長遠發展來看,在當年畢業的幾千人裡,應該也排得上前3%。這和個人的規劃、方向選擇很有關係。如果你的方向錯了,所耗費的努力必然會有一定程度的浪費。這也是我常常勸導身邊同齡人,以及希望為學弟學妹提供更多的實習機會,創辦實習聯盟等計劃的目的。

  2、不要認為自己已經很刻苦

  由於現前專案基本上都是和外資投行合作,漸漸就會感到自己混得很糟糕。正如電影裡描述的那般,23歲畢業就年薪25萬美金,工作10年250萬美金,公司老闆作為最高的打工者,年收入往往超過1億美金。是不是真的?據我瞭解,我們在香港的那些投行客戶,剛畢業的人,如果運氣好,做的專案能很快上市,年收入不會低於20萬美金。在這種環境下,雖然自己混得很差,但必然會慢慢覺得,什麼500強,諮詢公司都是浮雲。但反過來一想,自己又有何能耐抱怨?別人是全球頂尖高校,並且本科、高中都是最頂尖的,自己只是中國的普通一流高校;別人英語聽說讀寫和美國人一樣,自己寫的報告卻常被律所笑話;別人一週7天,每天至少工作14小時,一週至少工作100小時,偶爾一個月不停加班就感到累;別人冒著今天狂加班,明天就要捲鋪蓋走人的境遇,自己卻還能經常接到獵頭電話,考慮哪兒更安穩。雖然投行的人也有許多不足,比如他們根本不懂行業、思路不清、想當然,但不可否認的是,他們的背景實力、刻苦精神、抗壓能力都是最好的!任何還在抱怨的年輕人啊,如果你的業餘時間和工作上浪費的時間能夠像他們這樣充分利用起來,我想在25歲時拿到20多萬年薪,絕對是輕而易舉!

  問題是,多少人在和我一樣抱怨時,絲毫沒有反思過自己是否足夠努力?多少人把大部分的閒暇時間用來做什麼呢?看電視、連續劇、刷那些大部分沒有營養的微博資訊、逛街買那些打折的奢侈品、一下午耗費在淘寶網,更多的男生則通宵達旦的網遊。實在講,大家都活得很累,打遊戲、不眠不休看電視劇,也很耗費精神。同樣在耗費精神、體力,卻獲得了截然不同的結果。還不夠努力的我們,還能抱怨什麼?

  3、珍惜你的福報

  在努力、規劃之外,確實存在不可思議的決定因素,把這種因素稱之為運氣、機遇、概率事件等等都行,但沒人可以解釋這種因素的作用原理,因為這是超自然的。作為崇尚儒釋道文化的人,我深信這就是千古以來歷代祖宗所說的福報。香港一代命理前輩陳朗先生,作為李嘉誠的終身顧問和一大批香港富豪的風水顧問,他在早年為李嘉誠算命時,直呼其人的財庫是滿溢位來的,將來財富不可限量。但即便如此,李嘉誠先生直到今天都每天工作8小時以上,堅持每週至少看1-2本書。試問,我們多少年輕人一年到頭看的富有營養的書,超過了10本?我承認,我沒有。那不看書也罷,多少年輕人每週至少花5小時時間來學習專業知識、學習英語?我承認,我沒有。因此,今天我能獲得這些,我不敢再有什麼抱怨。電影中有位28歲MIT動力推進專業的博士,就是他發現了整個公司所有人都沒有發現的模型漏洞,引發了次貸危機。一位工作了20年的金融分析師,花費幾周時間沒有發現的漏洞,被這位MIT導彈學博士在幾小時內發現了。這是巧合嗎?這就是專業知識。影片中更有意思的情節是,當這些年輕人把問題報告呈現給領導看時,領導膩煩地說自己看不懂。因為不學,因為越往上的人,專業能力越退化。

  當然,這世間也有不少所謂的富二代、官二代,這些好命的年輕人中固然有優秀的,但也有許多敗家子。有人說,這是投胎技術,但這也可以歸納為運氣、福報。不管福報多大,我相信佛說的“世間福報都是有漏的,總有用完的一天。”佛陀曾像弟子們現場舉例說:“你們看路邊那位乞討的,還有那位坐在掛滿瓔珞、黃金大象身上的貴族,他們來生的命運正好互相對調。”

  運氣不會永遠那麼好!一生好運的人,通常必然具備了成功人士必備的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