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節高二隨筆

  每年的農曆五月初五是我國的傳統節日端午節,又稱端陽節、午日節、艾節、端五、重午、午日、夏節。要想有豐富的寫作素材庫,除了自己多感悟多寫外,不妨也來欣賞吧。下面是小編精心為你整理,希望你喜歡。

  篇一

  父親,是我們堅強的後盾;母親,是我們避難的港灣。因為有了他們,我們的生活才會安全舒適、多姿多彩、無憂無慮。

  曾經,因為有了他們,我們在愛的包圍下茁壯成長。而現在,歲月蹉跎,堅強的後盾上已經漸漸有了“鏽跡”,避難的港灣也有些萎縮。作為兒女的我們真應該為父母盡一些孝心了。

  生活中,感恩父母,隨時隨地。還依稀記得去年的端午節——

  為了給父母一個驚醒,一大清早,我便把爸媽都“哄”上街去了。之後,我一個人在家穿上圍裙,開始行動。從抽屜裡拿出我一個星期前就準備好的祕密武器——一張寫滿字的紙片。你可別小看這張小紙片,這可是我又求朋友,又求同學,花了兩天時間,才讓他們從他們父母那兒打聽來的做粽子的方法。

  按照紙片上寫的方法,我先把奶奶早就摘來洗好的柴葉,放在鍋裡煮。紙上說,煮的時候一定要把握好時間與火候,不能把葉子煮爛。於是我整整在鍋前十分鐘,你可別小看這十分鐘,對於我這個“多動症少年”來說真是太不易了。

  葉子煮好後,將它們撈到盆裡,再放一些涼水,這就完工了。接下來是——急忙拿過紙片來看。哦,是準備重要的食材:泡糯米,買蜜棗。泡糯米簡單:先把糯米淘淨,再放些乾淨的水浸上。趁泡米的空兒,我騎上自行車麻溜地奔到了商店,一進店就跑到賣蜜棗的地方。經過許久的篩選,最終我買了一包精心挑選的蜜棗回家了。

  回到家,開始最重要的一項工序——包粽子。

  我按照紙片上的說明,先把一塊乾淨平整的木板平放在椅子上,然後把葉子一張一張的鋪在上面,一個粽子用了5——6個粽葉就可以了,我把葉子鋪好後,打算把它捲成一個圓錐形,但是卻怎麼也卷不出一個漂亮的。我仔細一遍說明,原來葉子的尖端要重合疊在一起,這樣才能包好。我照做了一個,果然包的不錯,這樣,一個基本合格的粽子模型就形成了,然後我抓了一小把糯米放進去,最後塞兩個蜜棗。我小心翼翼的包著,可是有兩個角的大米都漏出來了,不行,重包。就這樣我來回重試了多遍,最終包好一個讓自己基本滿意的粽子。就這樣一回生,二回熟,我包粽子的速度也快了起來。

  我把包好的粽子放在鍋裡煮,一會,一鍋香噴噴的粽子便出鍋了。“叮鈴,叮鈴……”,這時,門鈴響了,我想一定是爸媽回來了。我趕緊收拾好東西,將裝幾個粽子在碗裡,整齊地擺放在桌子上。

  “爸媽,你們回來啦?”“怎麼這會兒才開門,是不是做了什麼壞事?”媽媽邊進屋邊詢問我。我使勁地搖搖頭,“不是的”我抓住爸媽的手,把他們拉到餐桌前,“爸媽,你們辛苦了,你們看,我也能幫忙了,我長大了。”說著我把粽子端到爸媽跟前。“真的啊,這——是你自己包的?”媽媽的聲音有些哽咽了。不知怎麼的我一下抱住媽媽,媽媽也把我緊緊的摟在懷裡。那時的我只覺得自己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

  那個端午節,讓我感受到了感恩的快樂與幸福。我想感恩不在於特別時刻,只要我們有心,用心,身邊的機會多的是。有了感恩的心,你的身邊就會有愛的漣漪盪漾。

  篇二

  今天是端午節,我一大早就和爸爸爬到山上去趟露水。在山上,我看見老人們用花草上的露水珠洗眼睛,原來,傳說端午節早上晶瑩的的露水珠能把眼睛洗得又明又亮。瞭解了這一祕密,我馬上學著老人的樣子,也認認真真的捧起貓眼睛一樣明亮的露珠洗了自己的眼睛。

  在山上,我還聽說,過端午節是為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原來屈原是楚國的大夫,還是個忠臣,但他受到奸臣的陷害,不能保衛自己的國家。為了表明自己的忠心,為了喚起楚國百姓的愛國之心,屈原就跳進大江裡以死來抗爭。楚國的老百姓害怕江裡的大魚吃屈原,就包了好多大大的粽子,想讓大魚一吃把大魚的嘴粘住,這樣它就吃不成屈原了。以後,人們就把這一天定為端午節,以吃粽子的形式來紀念屈原。

  今天,我們一家四口人坐在一起吃粽子,也是為了紀念屈原,因為屈原是個好人,是個忠臣,是個偉大的愛國詩人。我要年年過端午節,牢牢記住屈原這個人,像他那樣熱愛我們偉大的祖國。

  今天是端午節,我一大早就和爸爸爬到山上去趟露水。在山上,我看見老人們用花草上的露水珠洗眼睛,原來,傳說端午節早上晶瑩的的露水珠能把眼睛洗得又明又亮。瞭解了這一祕密,我馬上學著老人的樣子,也認認真真的捧起貓眼睛一樣明亮的露珠洗了自己的眼睛。

  在山上,我還聽說,過端午節是為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原來屈原是楚國的大夫,還是個忠臣,但他受到奸臣的陷害,不能保衛自己的國家。為了表明自己的忠心,為了喚起楚國百姓的愛國之心,屈原就跳進大江裡以死來抗爭。楚國的老百姓害怕江裡的大魚吃屈原,就包了好多大大的粽子,想讓大魚一吃把大魚的嘴粘住,這樣它就吃不成屈原了。以後,人們就把這一天定為端午節,以吃粽子的形式來紀念屈原。

  今天,我們一家四口人坐在一起吃粽子,也是為了紀念屈原,因為屈原是個好人,是個忠臣,是個偉大的愛國詩人。我要年年過端午節,牢牢記住屈原這個人,像他那樣熱愛我們偉大的祖國。

  篇三

  端午節來源於屈原的故事:愛國的詩人屈原出了一個能夠富國強民的好主意,但是沒有被國王採納,反而被逐出宮中。他氣的不得了,跳下了汩羅江。當地的漁夫划著小船去把竹筒裡的米撒下汩羅江給屈原。後來,大家把盛著竹筒的米改為粽子,把劃小船改為賽龍船來紀念屈原。大家為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才每年都過端午節。我們全家都非常敬佩屈原,因此,我們家每年都過端午節。

  端午節的傳統習俗就是吃粽子。因此,我們家有一個名副其實的包粽子好手——我媽媽。所以每年過端午節的時候,我們全家都能吃到許多粽子。我媽媽常說:用蘆葦的葉子包粽子最香。所以,她用蘆葦的葉子來包粽子。她在包粽子之前,先做好準備工作:把蘆葦的葉子放在水裡煮一煮,把準備好的糯米和棗分別洗一洗,準備工作就做好了。等蘆葦的葉子涼了以後,她就開始包粽子了。她先取三片葉子,把兩片葉子正著放,一片反著放,夾在中間,把這三片葉子捲成一個圓雉體的模樣,然後在裡面放上糯米,中間夾幾個棗,最後把葉子用線捆好,一個粽子就包好了。她包得又肥又大,活像一個老佛爺在睡覺。等她把粽子包完後,把它們放在高壓鍋裡蒸四十分鐘,再放三四個小時,使其入味後,就可以吃了!雖然我媽媽包的粽子的原料極其簡單,但是包出來的粽子卻是香噴噴的。香得使你只要一聞到味,就會挑起你的食慾;只要你的餐桌前一有粽子,你就會大口大口地吃起來。所以,我每當吃粽子時,總是吃得很多,可能是因為粽子太合我口味了吧!說到合我的口味,我也不知道我媽媽包粽子有什麼“祕決”,每次包的粽子總是香噴噴的,吊人的胃口,使人饞誕欲滴,不得不吃得很多。

  過端午節除了要吃粽子,當然也少不了賽龍舟喲!

  我最喜歡看得就是賽龍舟的情形,幾十個水手都手拿著槳,用盡全身的用手奮力地划著,擂鼓的水手勢氣高昂,用力地敲著有規律的鼓點兒。“加油,加油!”,場邊的拉拉隊激情洋溢,發出雷鳴般地加油聲、吶喊聲、助威聲,使水手們不得不更加使勁划船。整個賽龍舟的場面多麼壯觀、激烈,可以說是獨一無二,是端午節傳統的象徵。

  吃粽子、賽龍舟,這兩樣傳統習俗,共同編織了一個熱熱鬧鬧的端午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