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給奮鬥的自己散文_青春就要奮鬥

  汗水是滋潤靈魂的甘露,奮鬥是實現理想的階梯。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於寫給奮鬥的自己散文,一起來看看吧!

  寫給奮鬥的自己散文篇1

  標題:奮鬥的青春

  人生若白駒過隙,忽然而已。光陰的寶貴就在於它無法倒流,而青春的寶貴在於它無休止的奮鬥,期間夢想與喜悅同在。

  ——題記

  有人說,青春是那詩人案邊吟誦的陶醉;有人說,青春是那畫者筆下揮毫的壯美;還有人說,青春,是那歌者喉中詠歎的激昂。在我心裡,卻感覺,青春是包裹著青澀的外衣,卻懷揣著斑斕的夢想。每個人堅定著自己的腳步,和著或甜或苦的旋律,深深行走在那心底最澎湃的角落。我們都經歷著生活、學習、工作的波瀾,有時迷茫有時苦痛,但唯有努力的奮鬥,才能將最真摯地笑臉留在了青春的歲月中!

  青春不是激情。

  可,青春充滿激情。當清晨的第一道光照射到的身上,青春便被賦予奮鬥的新生機與無限動力;當穿梭在為生活奔波的人群中,雖然渺小,卻是激揚青春中不可或缺的一分子;當埋頭於文字與資料的題板上,新穎與奇想在工作的旋律中積極跳躍;當樂哉於遊覽山水田園之間,大聲地吶喊,我的青春我做主。此刻,夢想就在奮鬥的路上。不管面對工作還是生活,青春就是擁有著激情與夢想,去燃燒時代。

  青春不是炫耀。

  但,青春需要張揚。年輕確實是我們每個人共存的一種資本,一種與生俱來的資本。但,親愛的我們要記住,請不要揮霍這短暫的青春,更不要刻意的炫耀。青春的張揚與吶喊,是奮鬥對夢想的宣戰。其實,夢想與現實只差一步,關鍵是我們是否用奮鬥去踏出這一步。這個世界永遠不存在天才,每個人都是普通人。不要說為什麼別人成功了你我卻還在原地踏步?首先,做人做事都要有絕對自信,深信奮鬥成就夢想,永遠不要否定自己的能力。當我們懷抱著理想時,去宣揚,去宣戰,你,已經踏出了第一步。

  青春沒有界限。

  在青春這場盛宴裡,我們都哭過,我們也都笑過。我們也都無奈徘徊過,我們也激情澎湃過。從來沒有人會準確的定義青春的年界,更不會有人去劃分奮鬥的征程。少年意氣構成了我們的青春交響曲與格律詩,那是心與靈的交響曲,靈與魂的格律詩。在那一動人的旋律中、韻味中,我們奮進的工作,成熟,成長,一路上,我們會有人生的另一半,會有自己的家,會有愛子。或許,感覺年輕已不在,但青春的樂曲,會在決心與信心的奮鬥中,相攜甚遠。

  奮鬥不是盲戰。

  “有事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關終歸楚;苦心人,天不負,臥薪嚐膽,三千越甲可吞吳。”每每被這恢巨集的語句所感染,總會熱血沸騰。但,人生中真正的智者,是擁有激情,卻能夠不被浮華與激情迷失方向,始終明著自己目標的人。在處於奮鬥拼搏的時代,我們保持清醒,時刻讓我們認識到自己的水準,定好自己的人生方向。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的目標,但生活卻不會將人生的試題佈置的那麼簡單,總會有人生之路上出現的岔路。青春就是戰鬥,滿腔熱血,唯有投準方向,才能更加穩重的踏入多彩的成功之殿。

  奮鬥不是吶喊。

  青春是在奮鬥中吶喊。歲月流水般而逝,年華無息地飛躍,平凡的我們終會吶喊,向著天空一望無際的湛藍。青春的轉身,看得到的是需要充實奮鬥的生活。若是你從心底裡佩服尊敬那具有堅韌不拔的毅力、具有頑強拼搏的精神、具有永不言棄的生活態度的勇敢者,那麼,我們也堅信:吶喊、喧囂過後的彷徨,需要用持之以恆的奮鬥去瓦解消沒。號角會伴隨著行動,在青春的行程中,變堅強,變獨立,更加勇敢的去面對生活與工作。無論怎樣,這一輩子所遇到的所有,會是青春奮鬥後的財富,你我會更加得珍惜。

  奮鬥沒有止境。

  青春象徵著你我還年輕,那麼你我該如何安放這段少有的青春。如果在青春裡找到屬於自己的執著,追求自己的夢想,去真正的實踐,去真正的總結,我想這才是青春真正的意義——奮鬥。奮鬥就是為一個目標去戰勝各種困難的過程,這個過程會充滿壓力、痛苦、挫折。

  我願用屈原的“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而結尾,因為,我也在路上。因為,青春的奮鬥沒有止境。

  青春透明如醇酒,

  一品,

  一飲,

  拼搏味其中。

  作者:星榆

  寫給奮鬥的自己散文篇2

  標題:奮鬥的青春最美麗

  作者:蝸牛

  作為青春的我們,應該是一鍋沸騰的開水,而不是夕陽下一潭平靜的死水。

  挫折是我們成長的動力,前進是我們堅定的步伐。

  我們的人生在一次次挫折拼搏之後有了意義,有了價值,有了成功。

  所以,你要想開出燦爛與美麗,少不了自己艱辛的努力和奮鬥。

  奮鬥的青春最美麗,奮鬥才是青春的底色。

  青春在奮鬥中展現美麗,青春的美麗永遠展現在她的奮鬥搏擊之中。

  就像:

  雄鷹勇於搏擊,才更豐滿有力。

  青松經歷風雨,才更蒼勁挺拔。

  江水樂於奔騰,才更鬥志激盪。

  青春奮鬥不止,才更精彩紛呈。

  在奮鬥的路上,我們既要仰望星空,又要腳踏實力。

  我們作為一名普通的鐵路大機工人,特別是我們剛入職的年輕人,風華正茂,書生意氣,只有在平凡的崗位上,不怕苦,不怕累,工作踏實嚴謹,細緻入微,防患於未然,才能夠更好地保證行車和旅客的安全,實現我們的人生價值。我常常想起師傅教給我們的大機司機在作業過程中要認真執行“徹底嘹望、確認訊號、高聲呼喚、手比眼看”十六字令。要時刻保持高度警惕,集中精力,確保作業人生安全和行車安全。

  它的意思就是做到嘹望無誤,聲音清晰洪亮,手比正確。“徹底嘹望”要做到:車動集中看、嘹望不間斷,“確認訊號”要做到聽不清就問看不清就停。“高聲呼喚”要做到:看準在喊準確無誤。“手比眼看”要做到呼喚為主,手比為輔。

  平時下班我們都要進行大機保養,師傅教我們保養不是純粹的打掃下衛生,而是在搞衛生,擦零部件過程中熟悉車型,有什麼不懂的就請教老師傅,老師傅總是關切地說:"不怕你們學不會,就怕你們不願意學。"我們敬業的同時還要善於與同事溝通,不斷地加強自身業務學習,鞏固業務技術基礎,及時發現問題及時處理,大到各個零部件,小到一釐一毫的誤差,我們都要確保準確無誤,杜絕安全問題發生,這就是我們鐵路年輕人必須謹記的。

  每個人的貢獻都不同,哪怕我們只是一粒塵埃,一粒小小的道砟,一顆醜陋的螺絲,我們都可以用青春的滿腔熱血來譜寫著青春的音符,一路留下奮鬥的足跡。

  奮鬥的青春是美好的風景。正是那千萬顆在青春中奮鬥的心,以及那千萬雙在天空中高飛的振翅,裝扮著最美好最美麗最珍貴的人生季節—青春。

  青春,只有同苦難做鬥爭,同困難展搏擊,同自己拼意志,不顧一切去戰勝自己,生命才會閃現誘人的光彩,那時青春的模樣,最美最可愛。

  說:"人的一生只有一次青春,現在,青春是用來奮鬥的。將來,青春是用來回憶的。"

  相對於時間,青春只是一次短暫的旅行。

  旅途很辛苦,路很艱難,但風景很優美。

  相對於人生,它是一座富有的寶藏。

  常常有許多意想不到的小驚喜,關鍵看你如何去開採,挖掘,利用。

  青春,對於正在懷念青春的人,似乎稍縱即逝。就像

  流星劃過天際,留下一道美麗的弧線。

  險流激濺千里,盪出一首清脆的曲調。

  烈火扼殺冷漠,心存一種博愛的溫暖。

  很多人不知道青春能做什麼,雷鋒說青春只屬於那些勇於進取,不斷拼搏,謙虛的人。我覺得說的很有道理。馬雲說:"你整天玩著手機,掛著,殺著遊戲,你不去努力拼搏,你拿青春幹什麼?"青春不是用來消遣和浪費的,是用來奮鬥的。

  路是大地的一道深深的傷痕,所以我們走的每一步都隱隱作痛。每條路都不好走,要想看到最美的風景,必須要經歷崎嶇,穿過荊棘,走的都是上坡路。與其我們卑微怯弱地存活在這個世界,還不如像水手一樣,乘風破浪,以勇銳蓋過怯弱,以進取壓倒苟安。

  我們幹鐵路的也一樣,很多人來自外省,寄人籬下,要忍受很多寂寞與孤獨,自從我選擇了鐵路,我柔弱的肩上多了份責任,有時我們上夜班幹活很辛苦,調車很熱很累,夏天有蚊子咬,冬天的寒風颳到臉上特別刺痛,作業急時很多車還偏要出問題,儘管環境很艱苦,我們還在堅持,領導很關心我們,為了讓大家有個良好的工作環境和良好的狀態,不斷地完善生活條件和作業管理體系,很多老師傅很有經驗,總是耐心的一點一滴教我們,昔日良好的安全行車,人們快樂幸福的旅行,少不了多少鐵路人的用青春的汗水,默默奉獻,默默地堅守崗位換來的。

  青春,

  應該是一本密密麻麻泛黃的日記,

  應該是一路歪歪斜斜惶惶的腳印,

  應該是一行瘋瘋癲癲快樂的文字。

  陽光總在風雨後,最美的風景總是在險峰。青春富有生機和活力,我們 只有通過努力奮鬥,才是對生命之美做了一個很好的詮釋。

  當我們正青春,我們應該驕傲和自豪。

  那個階段,我們可以激情四射,盡情地渲洩。可以放蕩不羈,瘋狂地追求。

  不管你一路走來是支離破碎,還是行雲流水,都無關風月,沒有人會把你當笑話,因為你正青春,我們可能都沒有意識到,那才是青春的模樣。那種模樣,很囧又動人。那種滋味,青澀又甜蜜,你對它既愛又恨。

  俗話說:“大河有水小河滿,大河無水小河干。”只有把人生理想融入國家和民族的事業中,才能最終成就一番事業。青年人只有把目光從個人的小天地中掙脫出來,將個人理想與家國情懷結合起來,讓個人理想與中國夢對接起來,才有真正出彩的人生。因為,“只有進行了激情奮鬥的青春,只有進行了頑強拼搏的青春,只有為人民作出了奉獻的青春,才會留下充實、溫暖、持久、無悔的青春回憶”。

  奮鬥的青春最美麗,奮鬥才是青春最厚重的底色。青年強,則國強。我們鐵路大機人只有把人生理想融入鐵路事業中,只有把青春的激情融入到工作中,甘願做一顆道砟,一顆螺絲,一截鋼軌,把可愛的人民安全的送到目的地,這樣的青春,插上奉獻的翅膀,留下拼搏和奮鬥的汗水,在青春的那片天空裡自豪地翱翔。

  寫給奮鬥的自己散文篇3

  標題:想要少受折磨,先要自我折磨

  你每天數著時間過日子,早上起來急匆匆地趕著去上班,望著辦公桌上一堆沒有處理的檔案,你總是感到頭疼,當時間滑到下班的時刻,手頭總還有些沒處理的工作,於是你對自己說,明天再弄吧。就這樣一天又一天,你坐在自己的位置上,沒有升遷的希望,卻也不至於太窘迫,漸漸地,你習慣了這樣的生活。

  只是,你也常常心生疑惑:那些人,是如何成功的呢?可能,你生來就是一個平凡的人。

  其實,這些都不過是你安慰自己的藉口而已,讓你理直氣壯地成為一個沒有追求的人。從來,一個相信奇蹟的人,才可能遇到奇蹟;一個嚴格要求自己的人,才可能成為一個出類拔萃的人。不要沉溺在天上掉餡餅的幻想中,若有,也不會送到你的嘴巴里,說不定正好把你砸暈,而餡餅卻被別人撿走。

  沒有人能夠隨隨便便成功,想要成為一個有所成就的人,就必須先學會自我控制、自我調節、自我努力、自我奮鬥。聽起來似乎是老生常談,但事實就是這樣,你才是自己最重要的貴人,是你人生中的最後一張底牌,當你發揮出真正的潛力時,也許讓自己都會感到難以相信,不敢相信自己會隱藏著這麼大的能量。

  在這個並非盡善盡美的世界上,勤奮終會得到報償,遊手好閒註定要受到懲罰。

  只有你真正地認識自己,瞭解自己,提高自己,才可能讓來自外界的阻力越來越少,也就是說先要自我折磨,才能在生活中少受折磨。不懂得自我折磨的人,往往意味著你的人生難有提高,也並不是說你心無所求,就可以在你原有的位置上安穩一生,沒有提高自己的決心和毅力,你將在方方面面遇到更多的挫折。

  一個能夠獲得成功的人,必然能夠容人所不能容,不斷地對自己提出新的要求,承受住在旁人看來不能忍受的折磨,才能不斷超越自己,創造出世人驚歎的成績。

  貝多芬的一生都醉心於音樂創作中,雖然他的成就已被廣泛認可,然而他仍然對自己嚴格要求,作品也日趨成熟,深受世人的喜愛。一次,當他聽到一位朋友彈奏《C小調三十二變奏曲》時,不由得皺起眉頭問道:“這是誰的作品?”

  “你的啊。”朋友驚奇地回答說。

  “我的?這麼笨拙的曲子會是我寫的?”貝多芬露出難以置信的表情,“啊,當年的貝多芬簡直是個傻瓜!”

  有一時期,貝多芬甚至想毀掉他青年時期所作的歌曲《阿黛萊苔》和《降E大調七重奏》。這絕不是偶然的,像貝多芬這樣的人,真可以說是“五十而知四十九之非”了。

  歌德評論席勒的話,完全適用於貝多芬:“他每星期都在變化,在成長。我每次看到他時,總覺得他的知識、學問和見解比上一次進步了。”

  我們常常抱怨上帝的不公平,有的人天資聰穎,有的人天生愚鈍。然而,並不是所有聰明的人都成功了,也不是所有天資不高的人註定平庸一生,不是有公認的天才兒童仲永之傷嗎?不是還有笨蛋小孩成長為轟動世界的大發明家嗎?扭轉命運的一切,就在於你對自己提出了那些要求,在被別人折磨之前,你是否已經覺悟,學會折磨自己。

  張強和趙峰是大學的同學,畢業後同時到一家規模不小的公司實習,初來乍到,聰明機警的趙峰很受大家的歡迎,他很懂得討巧,辦公室裡的老員工們也就凡事多幫襯著他,而張強是一個有些木訥的大男孩,他每天都把自己的工作任務認真完成,而且為了多瞭解公司的業務,常常加班加點地學習。

  對此,趙峰嗤之以鼻,認為張強是個不懂得應變技巧的木頭人,他每天悠閒地喝著咖啡,看著張強忙得不可開交,覺得自己何其聰明。

  日子久了,同事們發現張強是個勤快能幹的小夥子,而趙峰雖然聰明伶俐卻十分懶惰,漸漸都疏遠了趙峰,等到公司進行人事考核的時候,張強因為表現突出而留了下來,趙峰由於業務不熟被退了回去。

  當你羨慕別人的成就時,先問一問自己,你有沒有付出像他一樣的汗水,承受像他一樣的打擊,如果你沒有做到這些,就不要簡單地把別人的成就歸結為幸運。

  上帝不會給一個人太多,也不會給一個人太少,當你總是埋怨生活的不公時,多想一想,對你期待的目標,你都付出了多少,天賦太差,背景不好,這些都不是藉口,你不能成功的理由就是,你未曾為你的目標付出足夠的努力。

  大思想家蘇格拉底曾意識到人作為自然生物的脆弱,與此同時,他也發現人是一種不斷進化的生物,能夠朝著某種理想而不斷努力,完善和發展自身。同樣的道理,一個人不管看上去是多麼微不足道,都可以經過自身的努力,讓自己取得長足的進展。

  每一個人都有改變自身命運的機會,關鍵是你肯不肯為這個機會付出代價。如果你視而不見,那麼不要抱怨生活對你多麼的不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