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寫努力學習的句子

  求學的三個基本條件是:多觀察,多吃苦,多研究。下面是由小編整理而成的,謝謝你的閱讀。

  

  1. 拋掉過去,不一定有好的開始,但一定不會比過去壞。

  2. 大膽挑戰,世界總會讓步。如果有時候你被它打敗了,不斷地挑戰,它總會屈服的。

  3. 自己選擇的路,不管有多艱難,就算用爬,也要爬完。

  4. 每個人都是自己命運的建築師。

  5. 世界上一定還有另一個我,在做我一直想做的事情,過我想過的生活。

  6. 昨天屬於歷史。明天是未知的謎。而今天是賜予我們的禮物。

  7. 把這當成燃燒的青春,光陰年華最後的任性,做你想做的事,去見你喜歡的人。

  8. 眼中閃爍的淚光,也將化作永不妥協的堅強。

  9. 現實就是現實,它不會因你單純而單純,也不會因你簡單而簡單。

  10. 鍥而舍之,朽木不折;鍥而不捨,金石可鏤——荀況

  11. 學習好似一片沃土,只要辛勤耕耘,定會有累累的碩果;如若懶於勞作,當別人跳起豐收之舞時,你已是後悔莫及了。

  12. 知識就是力量——培根:《新工具》

  13. 愛惜才華吧,保護那些才華修美的人物吧,文明的民族啊,培養他們吧。***盧梭:《科學與藝術》***

  14. 記誦之法,學問之舟。——***清***章學誠

  15. 腳踏實地海讓路,持之以恆山能移。

  16. 成功的科學家往往是興趣廣泛的人。他們的獨創精神可能來自他們的博學——貝弗裡奇

  17. 智者的夢再美,也不如愚人實幹的腳印。

  18. 學習就像登山一樣,只有踏踏實實走好每一步,才能登到最高峰。

  19. 書並不以用處告人,用書之智不在書中,而在書外,全憑觀察得之。---培根***英國***

  20. 非學無以廣才,非志無以成學——諸葛亮

  21. 讀一本好書,就是和一個高尚的人交朋友。

  22. 讀書之法,在循序而漸進,熟讀而精思。朱熹

  23. 學無止境。——荀子

  24. 學者有自立之志,當拔出流俗,不可泛泛與世浮沉。---***清***唐斌

  25.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陸游

  26. 書富如入海,百貨皆有。人之精力,不能兼收盡取,但得春所欲求者爾。故願學者每次作一意求之。——蘇軾:《東坡文集事略》

  27. 看文字須大段精彩看,聳起精神,豎起筋骨,不要困,如有刀劍在後一般。就一段中須要透,擊其首則尾應,擊其尾則首應,方始是。不可按冊子便在,掩了冊子便忘。——朱熹:《朱子語類大全》

  28. 讀書有三到,謂心到,眼到,口到。心不在此,則眼看不仔細,心眼既不專一,卻只漫浪誦讀,決不能記,久也不能久也。三到之中,心到最急,心既到矣,眼口豈不到乎?——朱熹:《訓學齋規》

  29. 學貴精不貴博。……知得十件而都不到地,不如知得一件卻到地也。——戴震:《戴東原先生年譜》

  30. 讀書以過目成誦為能,最是不濟事。——鄭板橋

  31. 無所不能的人實在一無所能,無所不專的專家實在是一無所專……——《韜奮文集》

  32. 加緊學習,抓住中心,寧精勿雜,寧專勿多。——《周恩來選集》

  33. 讀書也象開礦一樣,"沙裡淘金"。——趙樹理

  34. 我閱讀關於我所不懂的題目之書籍時,所用的方法,是先求得該題目的膚表的見解,先瀏覽許多頁和好多章,然後才從頭重新讀起,以求獲得精密的智識。我對該書的終末,就懂得它的起音。這是我所能介紹給你唯一正解的方法。——狄慈根:《辯證法的邏輯》

  35. 求知無坦途,學問無捷徑。

  36. 學習不是純粹的模仿。——佚名

  37. 一個人不能騎兩匹馬,騎上這匹,就要丟掉那匹。聰明人會把凡是分散精力的要求置之度外,只專心致志地去學一門。

  38. 為學患無疑,疑則有進,小疑則小進,大疑則大進。

  39. 知不足者好學,恥下問者自滿

  40. 學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

  精選

  1. 三更燈火五更雞,正是男兒讀書時。黑髮不知勤學早,白首方悔讀書遲。——顏真卿

  2. 性痴,則其志凝:故書痴者文必工,藝痴者技必良。——-世之落拓而無成者,皆自謂不痴者也。——蒲松齡:《阿寶》

  3. 重要的不是知識的數量,而是知識的質量,有些人知道很多很多,但卻不知道最有用的東西。——托爾斯泰

  4. 求學的三個基本條件是:多觀察,多吃苦,多研究。——Catherall

  5. “先生不應該專教書,他的責任是教人做人;學生不應該專讀書,他的責任是學習人生之道。”---陶行知

  6. 一日不書,百事荒蕪。---***唐***李詡

  7. 閱讀的最大理由是想擺脫平庸,早一天就多一份人生的精彩;遲一天就多一天平庸的困擾——餘秋雨

  8. 你想成為幸福的人嗎?但願你首先學會吃得起苦——屠格涅夫

  9. 好問的人,只做了五分種的愚人;恥於發問的人,終身為愚人——佚名

  10. 應該隨時學習,學習一切;應該集中全力,以求知道得更多,知道一切——高爾基:《文學書簡》

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