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語文必修二複習試題及答案

  同學們進行高中語文的複習工作,除了需要掌握重要知識點外,還需要通過試題把知識轉化為能力。下面小編給大家帶來高中語文必修二複習試題及答案,希望對你有幫助。

  高中語文必修二複習試題(基礎知識)

  1.把下列句子組成語意連貫的語段,排序最恰當的一組是*** *** ***3分***

  當代藝術博物館近日舉辦名為風物的展覽,展出了幾位畫家、攝影家的作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能啟發我們身邊的奇景和詩意。

  ①因此無論多麼微不足道的事物都可變成藝術主題

  ②展出的作品大都體現出用細節帶出重點的風格特點

  ③彰顯出藝術獨具的神奇力量

  ④作品展示的都是他們在美國南部腹地、紐西蘭北島旅行時留下的記錄

  ⑤內容從自然環境、建築、各類標誌,到人物、室內佈置,覆蓋面很廣

  ⑥而且帶有敘事意味,每件作品都像日常世界的一個短篇故事

  A.②⑥⑤④③① B。④⑥⑤①③②

  C.④⑤②①⑥③ D。②③①④⑤⑥

  2.下列各句中,加點的成語使用正確的一句是*** ******3分***

  A.古建築之所以卓爾不群,不在於它的創新,而在於它代表了某個時代;當代的建築不應該照搬古代,需要有時代氣息。

  B.齊白石畫展在美術館開幕了,國畫研究院的專家競相觀摩,藝術愛好者也趨之若鶩。

  C.很時髦 的美女司機被網友譽為公交天使,她樂於助人,做好事真是擢髮難數。

  D.爸爸工資不高,媽媽沒有穩定的工作,生活拮据,但他們兄弟二人都很懂事,讓棗推梨,關係融洽,很受鄰居們喜愛。

  3.下列各句中,沒有語病、句意明確的一項是*** ******3分***

  A.如何防備展覽會的貴重物品免遭盜竊,這是西方國家深感頭痛的問題。

  B.改革開放30年來,這個廠產品的數量和質量,年年都上新臺階,去年上繳國家的利稅與30年前相比,足足增加了二千倍。

  C.近年來,我國在海外開展了形式多樣的漢語教學、漢語推廣等文化交流活動,促進了漢語國際傳播,在世界主要國家和城市越來越受歡迎。

  D.作為一個全新的、相對成熟的行業,不僅電子商務在一定程度上改變了人類的生活方式,也衝擊了歷史悠久的傳統商業模式。

  高中語文必修二複習試題(閱讀)

  4.閱讀下面的文章,完成***1***---***4***題 ②子誠是我學生,他的家,在西南某山區的茶村。今年清明後,他有幾天假,約我去他的老家玩。我總聽他說那裡風光旖旎,經不住動員,成行。

  ③斯時茶村,遠近山廓,美崙多姿。樹、竹、茶壠,渾然而不失層次,綠如滴翠。

  ④翌日傍晚,我見到了徐阿婆。

  ⑤那會兒茶農們都揹著竹簍或拎著塑料袋子前往茶站交茶。一路皆五六十歲男女,絡繹不絕。子誠與一老嫗駐足交談。我見那老嫗,一米六七、八的個子,腰板挺直,滿頭白髮,不矜而莊。

  ⑥老嫗離去,我問子誠她的歲數。

  ⑦八十三了。

  ⑧八十三還採茶!

  ⑨我不禁向那老嫗背影望去,欽佩之。⑩子誠告訴我——解放前,老人家是出了名的美人兒。及嫁齡,鎮上乃至縣裡的富戶爭娶,或為兒子,或欲納妾;皆拒,嫁給了鎮上一名小學教師。後來,丈夫因為成分問題,回村務農。然知識化了的男人,比不上普通農民那麼能耐得住山村的寂寞生活,每年清明前,換長衫遊走於各村“說春”。當年當地,農村人大抵文盲,連黃曆也看不懂的。她丈夫有超強記憶,一部黃曆倒背如流。“說春”就是按照黃曆的記載,預告一些節氣與所謂凶吉日的關係而已。但一般告訴,則不能算是“說春”。 “說春人”之“說春”,基本上是以唱代說。不僅要記憶好,還要嗓子好。她的丈夫嗓子也好。還有另一本事,便是脫口成秀。“說”得興濃,別人隨意指點什麼,意能說什麼唱出一套套合轍押韻的掌故來,百難不倒,像是現今的流行歌手。於是,使人們開心之餘,自己也獲得一碗小米。在人們,那是享受了娛樂的回報。在他自己,是一種個人價值體現的滿足。所謂與人樂樂,其樂無窮。不久農村開展“破除迷信”運動,原本皆大開心之事,遂成罪過。丈夫進了學習班,“說春人娘子”一急之下,將他們的家賣到了僅剩自己穿著的一身衣服的地步,買了兩袋小米,用竹簍一袋一袋揹著,挨家挨戶一碗碗的還。鄉親們過意不去,都批評她未免太過認真。她卻說——我丈夫是“學知人,我是‘學知人’的妻子。對我們,清名重要。若失清名,家便也沒什麼要緊了。理解我的,就請將小米收回了吧!……”

  我問:“現在她家狀況如何為什麼還讓八十三歲的老人家採茶賣茶呢”

  子誠說:“阿婆得子晚,六十幾歲時,三十幾歲的獨生兒子病故了。媳婦改嫁,帶著孫子遠走高飛,早已斷了音訊。從那以後,她一直一個人過活。七八年前,將名下分的一畝多茶地也退給了村裡……”

  “這麼大歲數,又是孤獨一人,連地都沒了,可怎麼活呢”

  “縣裡有政策,要求縣鎮兩級領導班子的幹部,每人認養一位農村的鰥寡高齡老人,保障後者們的一般生活需求,同時兩級政府給予一定補貼……”

  我不禁感慨:“多好的舉措……”

  “辦法是很好,多數幹部也算做得比較有責任。但阿婆的命太不好,偏偏承擔保障她生活責任的縣裡的一位副縣長,名面是愛民的典範,背地裡貪汙受賄,酒色財賭黑,五毒俱全,原來不是個東西,三年前被判了重刑……”

  “阿婆知道後,如同自己的名譽也受了玷汙似的,一下子病倒了。病好後,開始替茶地多的人家採茶,一天採了多少斤,按當日茶價的五五分成。老人家眼力不濟了,手指也沒了準頭,根本採不了芽茶,只能採大葉茶了,早出晚歸,平均下來,一天也就只能掙到五六元錢。她一心想要用自己掙的錢,把那副縣長助濟她的錢給退還清了……”

  “啊!”我一時失語。

  “今年年初,老人家患了癌症。幾乎村裡所有人都知道了。她自己也知道了。不過,她裝作自己一點也不知道的樣子,就著自己醃的鹹菜,每日喝三四碗糙米粥,仍然早出晚歸地採大葉茶。”

  聽了子誠的訴說,我沉吟良久。那天晚上,我要求子誠轉告老人家,有人願意替她“退還”尚未“還”清的一千二三百元錢。

  子誠說:“轉告也是白轉告!”

  我惱了,訓道:“明天,你必須那麼對她說!”

  第二天,還是傍晚時,我站在村道旁,望著子誠和老人家說話。才一兩分鐘後,二人的談話便結束了。老人揹著竹簍,儘量,不,是竭力挺直身板,從我眼前默默走過。

  子誠也沮喪地走到了我跟前,囁嚅道:“我就料到根本沒用的嘛。”

  “我要聽的是她的原話!”

  “她說,謝了。還說,人的一生,好比流水。可以幹,不可以濁。”

  我不禁再次失語,竟至於,羞愧極了。

  以後幾日的傍晚,我一再看見徐阿婆往返於賣茶路上,揹著編補過的竹簍,竭力挺直單薄的身板。然而其步態,畢竟那麼的蹣跚,使我聯想到衰老又頑強的朝聖者,去向我所不曉得什麼聖地。有一天傍晚下雨,她戴頂破了邊沿的草帽,用塑料布罩住竹簍,卻任雨淋溼衣服……

  那曾經的草根族群中的美女,那八十三歲的,身患癌症的,竭力挺直身板的茶村老嫗,又使我聯想到古代赴往生命末端的獨行俠。我似乎傾聽到了老嫗的心聲:清名、清名……

  反反覆覆,二字而已。

  不久前,子誠打來電話,告訴我徐阿婆死了。

  “聽家裡人說,她死前幾天還清了那筆錢……老人家認真到極點,還央求村支書為她從縣裡請去了一名公證員……現在,有關方面都因為那一筆錢而尷尬……”

  ***1*** 下列對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恰當的兩項是*** ****** ******5分***

  A.因為學生子誠的原因,“我”得以到達風光旖旎的西南茶莊,見到了年邁的徐阿婆,聽到了有關阿婆的一些事情,內心受到強烈的震撼。

點選下一頁分享更多 人教版高中語文必修二複習試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