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語文散文閱讀題

  閱讀題在語文考試中佔據著重要的位置。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以供大家學習。
 

  ***一***

  我愛竹。

  對竹,我有一份特殊的情感。

  我覺得那竿竿挺直、最具神韻的竹子,是一枝枝的大筆,在天地之間,以青綠的顏色,寫出正直的定義。

  而一片片的竹葉,像是一隻只綠色的鳥。是宋人詞句中的翠禽,小小尖尖的喙上,銜著地是永恆的春天。

  在記憶中,我最珍愛的東西,是一隻以竹筒截成的小竹碗,那是我五歲的時候,女傭自她家的竹林中為我揀了一段巨竹做成的。竹碗堅實、厚重,拿起來卻並不是沉甸甸的,竹節部分,看來如一條綠色的繩結,正好做了碗底部分,猶帶來竹林中清新的氣息。我常常以它裝盛井水,澄澈的水,在淺碧的碗底盪漾,印著我童年的圓面孔,使我的世界湧現在綠竹之中。

  但我深深地愛上竹子,還是在考入了那所教會大學以後。那遜清王府改建的典麗校舍的一角,有一座小教堂,旁邊的月亮門內,故意不種樹,也不種花,只任著幾竿瘦竹搖曳著,極有倪雲林的畫意。雨天,我有意地拿了一把傘,偎近這幾竿綠竹,以充滿了讚美的目光,看它枝枝葉葉無言而有力地抗拒這無情的風雨,表現出卓越、勁拔,一股強韌無比的生命力量。而在晚間,晴好的時候,我也愛著那竹葉的間隙裡,點點教堂內燈燭的輝光,如一片月光之雨,灑落其上,正如朱自清一篇文中描寫的那些金色的小橘子。

  教堂中的頌歌、人影,更為這幾竿竹子增加神祕的氣氛,幾個同學和我都自稱是“竹下客”,因為,在那裡往往一流連就是幾個小時。

  天寒,儘管竹葉擎著的盡是霜雪,但不能改變竹竿的挺直。春夏,那綿密的絲雨,卻使這幾根竹現出更為明淨的綠,像是一枝枝碧玉的洞簫,蘊藏著最感人的音樂。

  來到寶島以後,最初我寓居中部,在那裡曾典下一棟小屋,只為了那屋上覆著的是一排別緻的竹瓦,繞屋是短短的竹籬,使我更有機會親近我喜愛的竹子。

  就在距那房屋不遠的水邊,一天我看到一大片竹子,是那樣的叢密,有如一堆綠色的焰火。一排排的竹竿,遠遠看來,更像是巨型笙簧,譜出一支動人的壯麗的歌,那是大自然的心聲。

  如今我的桌邊,一個長頸瓷瓶裡,是幾支竹子。細細的竹枝,疏疏的葉子,給了我靈感與喜悅,回憶與夢想。那勁拔的竹枝,翻飛的葉片,是以多麼有力的筆觸描成的啊,何況,要以不凋的翠色。

  那幾枝竹似在向我說:“給我一首綠色的詩詞,渲染你的生命吧。”

  又似在向我說:

  “給你幾枝綠色的笛管。”

  “贈你幾片青色的翎羽。”

  幾根竹,翠綠、鮮活,畫出了過去及未來的歲月。如果我們是堅強而充滿了信心的生活著,那幾根綠竹就是我們生命的象徵。

  願綠竹畫出了我們國人的身影:在世紀的風雨裡,我們,自由、民主、正義、真理的衛士,是不會彎下背脊的。

  選自《經典美文》2011年05期

  13、文章開頭寫“對竹,我有一份特殊的情感。”結合全文看,原因有哪些?***4分***

  14、任選一句品味語言。***4分***

  A、我覺得那竿竿挺直、最具神韻的竹子,是一枝枝的大筆,在天地之間,以青綠的顏色,寫出正直的定義

  B、春夏,那綿密的絲雨,卻使這幾根竹現出更為明淨的綠,像是一枝枝碧玉的洞簫,蘊藏著最感人的音樂。

  15、文末這樣寫:“願綠竹畫出了我們國人的身影:在世紀的風雨裡,我們,自由、民主、正義、真理的衛士,是不會彎下背脊的。”這句話表現了作者怎樣的情感?***4分***

  16、下列對本文的評析,不恰當的一項是*********3分***

  A文中寫童年的竹碗,意在表現竹留給我的第一印象,竹承載著童年溫馨的回憶。

  B文章圍繞竹寫了三段往事:童年用竹碗裝水、上大學時做“竹下客”、寓居寶島中部,親近小屋旁的竹子。

  C文章使用了託物言志的寫法。

  D文章主要表達對竹子的懷念和喜愛之情。

 

  答案:

  13、***4分***我覺得那竿竿挺直、最具神韻的竹子,是一枝枝的大筆,在天地之間,以青綠的顏色,寫出正直的定義。而一片片的竹葉,像是一隻只綠色的鳥。是宋人詞句中的翠禽,小小尖尖的喙上,銜著地是永恆的春天雨天,我有意地拿了一把傘,偎近這幾竿綠竹,以充滿了讚美的目光,看它枝枝葉葉無言而有力地抗拒這無情的風雨,表現出卓越、勁拔,一股強韌無比的生命力量細細的竹枝,疏疏的葉子,給了我靈感與喜悅,回憶與夢想如果我們是堅強而充滿了信心的活著,那幾根綠竹就是我們生命的象徵***答對一條1分,共4分***

  14、***4分***參考答案:A本句使用了比喻的修辭,寫出了竹子的挺直和神韻,讚美了竹子正直的品質。B本句使用了比喻的修辭,寫出了竹子在雨中明淨的色彩和動人的聲響,表達作者對竹子的親近和喜愛。

  15、表達了作者對我們民族的熱愛。託物言志,借竹來表現中華民族的精神,來表達對中國人民的熱愛與讚美。也是對這種精神的一種追求與嚮往。

  16、D

 

  ***二***

  ①記得【甲】英國詩人蘭多曾經說過:“我最愛藝術,其次我愛自然。”我愛自然,卻更愛詩。對詩,我有著刻骨銘心的愛;至於愛自然,也為了那涼雲、暮葉、衰草、寒煙,可以為我翻譯出詩的意蘊。

  ②每當簾卷燈昏的時分,獨坐無緒,而一首神韻清絕的十四行,一首諧和雅麗的唐人小詩往往就在眼前展現出短笛數聲、月明千里的境界。

  ③第一次接近詩,卻是二十幾年前的事了。記得那是一個寒食將近、風雨飄忽的春朝,母親穿了一件玄色的綢衫,執著一卷紙色微黃的詩集在廊前曼聲吟哦,她的心中,也許為了家人的歸訊遲遲而多感觸,她教我讀“清明時節雨紛紛”的句子,我也半解半不解地隨聲誦讀。猶記那時,院前那株杏樹,傍著牆陰,悄悄地才欲開花,已吐露出幾點霧雪似的白色,枝梢殘雨,以輕柔的韻節一點一點滴落到生遍苔痕的地上,似為那詩句加一生動的註解。後來我憶起當時的幽暗的天色,母親的容顏,頓時悟解出:詩不僅是紙上的幾行字跡,而且記錄著瀰漫天地間的一種意境。年歲漸長,我每在靜寂的黎明,跑到院子裡,看草葉舒伸,藍風搖曳,一任晶瑩的露珠,帶著一陣微涼,沾溼了我的草履輕裳,自己好像完成了一項最美的任務。縈迴在我的心頭的,是【乙】紀德那首可愛的小詩的一段:

  那輕柔的微風,

  曾經愛撫過花朵,

  我一心把你聽著,

  世界上第一個早晨的聲音。

  ④是的,世界上第一個早晨的聲音,不就是詩的聲音?只是迎接黎明的詩人,才有福份聽到。

  ⑤多少年來,在這世界上我開始了感傷的旅行,我曾經愛過不少的事物,但終於發現,它們全無可愛之點,但對於詩,我一直保持著那份不渝的愛。只為有了詩,我才能獨立於生活的懸崖,凝望著清麗的澗花溪草,悠然自得;只為有了詩,我才能忍耐著荒原的寂寞,魂遊於百花的芬芳馥郁,欣然色喜。在那無邊的寂靜裡我常常屏息而聽,我似乎聽到小溪自足邊過路,知更鳥在柳林歡唱,實際上,那一段美妙清韻,既非小溪的長歌,更非鳴禽短曲,卻是宇宙的內在聲音,應和著我歌唱的心靈。

  ⑥【丙】英國詩人霍普金斯說:“到詩的國度,別無捷徑,只有飛!”

  ⑦當真,只有飛,我有時坐在窗檻上,凝望著自水田升上的一輪秋月,我的心靈已插上了翅膀,比明月升得更高,藍的天,輕的翅膀,將自己的影子印上一片薄雲。

  ⑧我甚至不敢想象,沒有詩的心靈,沒有詩的生活,將是何等的幽暗可怕,甚過失了燈影的雨夜。在這世界上,如果獲得了一切,而失去了詩,又有什麼意味?一個人,即便失落了一切,但如有詩的眷顧,已應無憾。

  1.給下面加點的字注音。***2分***

  曼聲吟哦******芬芳馥郁******

  2.文章多處引用著名詩人的詩句,請從【甲】【乙】【丙】中任選一處說說它在文中的作用?***3分***

  我選擇【】它在文中作用是:

  3.談談你對文中劃線句的理解***2分***:

  4.閱讀全文,你認為作者愛詩的原因有哪些?請簡要概括。***3分***

  5.如果將文章題目“詩和我”換成“我和詩”好不好?為什麼?***2分***

 

  答案:

  1.曼聲吟哦***é***芬芳馥***fù***鬱

  2.【甲】以蘭多對藝術、自然的態度和作者對自然、詩的態度形成對比,表現了作者將詩歌作為內心的重要追求與最高藝術形式;增強了文章的藝術性。【乙】承接上文“美麗的任務”,並引出下文對詩人的褒獎與羨慕;增強了文章的藝術性。【丙】引出下文關於到達詩境的途徑是豐富的想象與聯想。增強了文章的藝術性。

  3.這裡的“第一個聲音”指的是微風拂過花朵所發出的聲音,說它是“詩的聲音”是因為這聲音裡充滿詩情畫意的自然美。

  4.詩給人帶來純美自然的意境***1分***;詩使人熱愛自然、享受生活***1分***;詩使人的內心充滿想象,世界更精彩***1分***。

  5.不好,因為題目“詩和我”將“詩”放在“我”前,突出了詩對作者的重要性***1分***,更好地表現了我對詩歌的喜愛和看重***1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