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語文作文競賽優秀作品

  很多同學在高二就已經展示了非凡的寫作能力,文章已經可以媲美大師級。以下是小編為您整理的關於的相關資料,一起來欣賞和學習吧。

  一

  關懷是微妙的力量

  我們要聽到大風吹過峽谷,才知道那就是風;我們要看到白雲浮過山脈,才知道那就是雲;我們要愛了,才知道這就是愛;我們也要恨了,才知道,恨也是因為愛。

  世間萬物,變化萬千,造就了海枯石爛與滄海桑田。沒有什麼是亙古不變的。但我們這群人,處身於愛情、友情、親情之中,一起看時光流逝,經歲月打磨,卻不曾走散,因為這***的紐帶是關照和憐愛。

  日升日落,樺木在山上繼續生長,時光在人間繼續流傳。幾個十年之後,君王老去;幾個百年之後,皇朝湮滅。而我們卻從未走散,一起經歷風雨,面對冰霜。關照和憐愛,在彼此心裡生根發芽;愛,像融化的顏料般渲染開來,最終佔據了我們彼此的心。十幾載春秋輪換之後,燈火星星,人聲杳杳,歌不盡亂世烽火;烏雲蔽月,人跡蹤絕,說不出如斯寂寞。歲月靜好,關照憐愛讓我們在歷史河流中攜手共渡。青春如醇酒,被我們在歲月中一飲而盡,薰然又芬芳。

  人人都想擁有一個“情”字,人人又都怕擁有一個“情”字。佛家試圖將“人”與“情”剝離,讓慾望如塵埃般籟然落下,而“情”卻如煙霧般慢慢散開。其實“情”是人靈魂紮根的地方,是人存在的憑據。當一個“情”字,在人的靈魂深處連根拔起時,必將有一個更為豐富的東西,去填充他的生命。正如我們拋開世俗的把手,卻有整個天空的力量,將我們輕輕托起。佛曰,那是關懷。

  何謂關懷?關懷即是互相關心與珍愛,是彼此的珍惜與照料。關懷是一種微妙的力量,它能把人們緊緊聯絡在一起,有如命運的紅線,絲絲纏繞,使人們共同面對風雨,一起品嚐幸福。它也是許多的束縛與限制,在兩個人之間建立起的約束,便能讓人們學會惦記,學會思念,共同體會離別之苦,也共同擁有關懷之甜。就像小王子用關照馴養了他的狐狸,就像玫瑰用愛情馴養了小王子。正是因為它們心中有愛,它們間有彼此的關心與憐愛,才使小王子成了星際間最獨有的小王子,使玫瑰成了千萬朵玫瑰中最無價的一朵,也使狐狸成了眾多狐狸中獨一無二的一隻。愛賦予了人們以無盡的價值,關愛與憐愛便成為了他們之間獨特的紐帶。

  “蓮花開處漁歌晚,梅子清雨顧無言”。在杏花微雨之際相遇,互相的關照與憐愛,使得一切變得有意義;互相的關照與憐愛,使得我們緊緊相連,不可分離。我們要愛了,才知道什麼是愛,這關愛的紐帶,使我們緊緊相連。

  二

  牧 心

  古人說過,“得人心者,得天下”。就如同拴住羊的不是繩,而是牧人對羊的關照和憐愛一樣,引得他人認同的不是利益或是暴力,而是一片赤誠之心。

  梁漱溟曾說過:“人一輩子首先要解決人和物之間的關係,再解決人和人之間的關係,最後解決人和自己內心的關係。”在這個靠情商取勝的時代,一切關係彷彿都變得微妙起來。伴隨著各種財富經的還有著各種情商經、公關學。然而在諸多道理、名言、方法下,萬變不離其宗的,仍然是有如“種豆得豆,種瓜得瓜”一樣淺顯質樸的道理。如果付出的是一片真心,回收的自然也為一片真誠,這是在許多故事中都有所體現的。

  比如劉備,三顧茅廬請諸葛亮出山,又有如張飛、關羽一般的忠義之士,從一個小小的新野城主變成了能和曹魏、孫權兩家抗衡的一方梟雄,其靠的是無與倫比的智慧,還是過人的膽識?都不是。無論是才智,還是武功,劉備和他的下屬相比,除了平庸還是平庸,然而最終得帝位的卻也只有他一人。他何德何能先引得孔明出山,後又有引得張鬆獻圖,從而“立足荊州,謀取西川,北圖漢中,直至許昌”,成就霸業,我想劉備這正是因為有著非常人能比的胸襟和氣度,虛心待人,從而才能廣納賢才。

  還記得曾看過一個故事,一個程式設計員拿著剛寫好的程式,跑到老闆面前,炫耀自己已把不知是哪個蠢蛋寫的程式改好,而他竟不知道那蠢蛋就是在他面前的老闆——比爾•蓋茨。比爾•蓋茨在自傳中回憶此事時說,在程式設計技術上他遠沒有微軟中精英們那麼厲害,甚至作為總裁,在管理方面來說,他手下的執行官也更勝一籌。然而他卻成就了這些人所不能成就的事情,靠的就是這種包容的力量,這與當年蔡元培的相容幷包有著異曲同工之妙。

  縱覽古今,成大事者除了音樂、繪畫這些個單幹專案,凡成事者大多雖不是他那個團隊最優秀的人,但卻是最會顧大局、得人心的那個。作為領頭人的他們如牧人一般,指揮著精英的領頭羊們,然後在他們的協助下一同前進。甚至有如尼祿、希特勒、成吉思汗這些暴君,都有著優秀的領頭羊聽從他們的號召。不知他們用何種方法爭得人心,使手下這些天才們死心塌地的陪伴自己。可惜的是,他們只得到了少部分的人心,卻未贏得全世界千千萬萬和平熱愛者的認同,所以在創造了足夠大的所謂輝煌之後,也難逃滅亡。

  所以,我想,如果你想成就一番事業,讓你的人生有所作為,你一定要學會以一顆的真誠的心去對待你的同事和朋友。正如一個有心的牧人,一個能抓住羊的內心真實需要的牧人,才是一個好牧人。

  三

  圈養與放養

  中國家長羨慕外國的父母能培養出獨立自主的孩子,中國的孩子更加嚮往外國孩子自由肆意的人生。我們的家長常習慣於去規劃一幅自認為滿意的“巨集偉”藍圖,並將之強加給我們,而我們則對這種被束縛的人生,常心懷怨恨。

  “你是我的孩子,我為你付出了那麼多心血,你必須等價地回報我!”我常常聽鄰居阿姨如此對著他的女兒聲嘶力竭地吼道,也常常看見她張牙舞爪地對自己的女兒指指點點。後來,她的女兒也“張牙舞爪”了起來,不過這次的“爪”,卻是她家那把鋒利的菜刀:“即使你生下了我,也沒有權力去限制我的人生。”

  每個人都是一個獨立的個體,每個人都擁有著相等的權利。若你的父母以愛你的名義教育你,卻無視你的自由和權利,那就是所謂的“圈養”,中國人常用的教育方式。

  而有的人卻甘於“被圈養”,他們往往是因外界因素而不得不屈服,他們心中常懷怨恨。就像《變形記》一期的主人公“鄭長城”一樣。“去親戚朋友家吃飯五百,上一節課三千,來上你們《變形計》——一萬!”囂張狂妄的語氣讓所有的觀眾側目。他喜歡出去與朋友唱K,出去“happy”。他喜歡當飆車一族,享受著撲面而來讓他“微醺”的清風。“我不喜歡發火,也不喜歡動手,哪個動我,我就動刀,我打不死你。”父母給出鈔票時為看見了一個懂事聽話的兒子而歡喜,但就在下一個轉角卻又為他的揮霍無度而痛心,沒有人可以制止他了。

  父母與子女的情感,不應該由“圈養”這種落後的方式來維糸。如果把孩子比作小鳥,那麼這種老舊的教育方式便是一個牢籠:即使小鳥能展翅,卻不能夠翱翔。

  那麼,什麼是“放養”?“過你想要的生活,做你認為正確的事。”美國一位教育家曾經引用這句話來表達出他的教育理念。“放養”是個很模糊的概念,他模糊到沒有具體的規定來規範孩子的生活;可它同時也是個很清晰易懂的概念——讓孩子過自己的生活。挫折只有自己經歷了才能懂得如何去面對,困難只有自己面臨了才知道怎麼去克服。

  為什麼中國孩子都羨慕那種生活方式?“我的人生由我主宰。”只有這樣我們才能清楚地意識到——自己應當做自己的主人,為自己負責。就像《風雨哈佛路》裡面的獨立自強女主人公麗斯一樣。從小到大,她幾乎沒有受到來自父母的任何限制。因家庭貧困,你可以看見夜晚窗下她撐著一顆小腦袋就著電燈讀著小學課本,你也可以看見她白天沿街乞討四處流浪的身影,最後你會看見在垃圾堆中一間落破的小房子裡一個衣衫整潔的少女正在歡呼地高舉著她那張哈佛大學的錄取通知書。

  對比放養,“圈養”這種吃力不討好的行為明顯要受人厭棄得多。親愛的父母,讓我們做自己的主人吧,不再被鐵鏈鎖住,而是把命運緊緊地攥在自己手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