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揚捐獻骨髓的人的文章

  總有一種精神鼓舞著我們進步,總有一種力量震撼著我們的心靈,總有一個個群體在催生著我們的感動。今天小編在這分享一些給大家,歡迎大家閱讀!

  田強:我真的很普通

  2011年7月4日,湖北孝感學院的學生田強踏上了去往北京的列車。此刻,他心裡充滿自豪。因為他要去救一個與他素不相識的小弟弟。但同時,他心裡又很忐忑,因為從小就沒有對母親和外婆撒過謊的他,這次是瞞著她們去北京的。

  田強是中華骨髓庫的一名志願者。2011年6月,他接到中華骨髓庫的通知,告知他與上海一名13歲的白血病患者配型成功。而且雙方配型高度吻合。這讓田強很是興奮,因為陌生人之間骨髓配型成功的概率只有近十萬分之一。他感覺自己像中了獎一般。一想到自己可以救活一個人,他就有說不出來的激動。

  但是,接下來的事情發展得並不順利,因為捐獻骨髓的時間剛好和田強期末考試的時間衝突。由於病人身體狀況的需要,醫院把捐獻骨髓的時間定在今年7月8日,這一天剛好是田強的期末考試時間。而其實,有很多骨髓捐獻者雖然簽了名,但這個簽名不具備法律效力,田強是可以拒絕的。可田強卻認為自己簽了名,就要有誠信,況且陌生人配型成功的概率那麼低。如果不去或遲去,就可能延誤一個生命。他認為,在生命面前,一切都是微不足道的。最終,他選擇了棄考捐髓。好在學校知道了情況後,徵求了學生意見,為田強推遲了考試時間,免除了他的後顧之憂。

  考試的事情解決了,但田強還面臨一個難題。田強的父母一直打工,他從小由外婆一手帶大。可當田強把自己要捐獻骨髓的決定告訴外婆後。外婆堅決不同意。因為外婆擔心他的身體吃不消。更害怕影響冷後的健康。他一再跟外婆解釋。但老人仍放心不下,不同意他這樣做,還讓田強的媽媽說服田強。

  經過再三考慮,田強決定瞞著媽媽和外婆捐髓救人。到達北京後,他化名楊力偉,有意迴避一些媒體。當他知道許多媒體要採訪後,怕外婆從電視上認出他來,就跑到一個理髮店,讓師傅隨便給他剪了一個短髮,以防止家人認出他來。

  7月9日上午,田強正準備二次抽骨髓,突然接到了媽媽的電話:“你到底在哪裡?”田強愣了一兩秒。馬上猜到媽媽已經知道了事情真相。便硬著頭皮答道:“在北京唄。”媽媽接著說:“我都知道了。”田強趕緊攔下話頭:“知道就好,我在北京挺好的,你別擔心。”原來外婆的鄰居從電視上看到了田強捐髓的鏡頭。於是告訴了外婆:“您家外孫在做大事呢。”老人看到從未住過院的寶貝外孫全身插滿管子,躺在醫院病房裡不能動,很是心疼,馬上打電話給田強的媽媽,讓田強的媽媽。好好對待外孫。

  田強不但捐了骨髓,7月19日,靠助學貸款求學生活的他,還把學校發的一萬元慰問金。全部捐給了那個過去素不相識、如今血脈相連的小男孩。面對同學、媒體和眾多網友的讚美。田強說:“我真的很普通,只是盡了自己的一點力,跟許多志願者比起來。自己做的遠遠不夠。”

  田強做的事情也許普通、平凡,但他讓我們看到,90後大學生的誠信與敢於擔當。他更讓我們看到,在榮譽、讚美面前,他的謙虛與不驕不躁。他身上閃耀的無私之光也許不能代表90後大學生的全部,但是我們更願意相信,會有越來越多的田強們會為他人、為社會貢獻出自己的一份力、一份光與熱。而這,也正是我們這個社會的無限希望。

  讚美您——造血幹細胞捐獻志願者

  您是善良溫馨的陽光

  把真善美心曲唱響

  造血幹細胞捐獻志願者是您的形象

  為了血液病患者恢復健康

  您用真情的行動點燃新生命的曙光

  您用赤誠的愛心把生命之花澆灌

  您的純真輝映成璀璨光芒

  捐獻骨髓時您直前勇往

  無私奉獻出大愛無疆的華章

  幫助患者和死神進行著頑強地對抗

  人們用敬佩的目光把您凝望

  您的胸懷火熱而寬廣

  您是社會文明進步的風帆

  把愛的旋律傳播到四面八方

  為患者建立浴火重生的希望

  您是無名的英雄勇敢而堅強

  您偉大平凡承擔著生命的重量

  您是中華傳統美德的脊樑

  詮釋出正能量賞心悅目的詩行

  激越出新時代的輝煌

  捐獻骨髓 讓愛心在生命中傳遞

  剛剛過去的2017年,我縣王慧、肖島、史長路、房菲菲、趙贊芝、賈廷強、徐尊俊等一大批“山東好人”“濟南好人”“感動濟陽人物”不斷湧現,他們的善行義舉激揚人心、溫暖社會,彰顯了中華民族的道德追求,昭示了當今社會的主流價值,激勵著廣大幹部群眾見賢思齊、擇善而從,鼓舞著越來越多的人們務實擔當、奮發向上,傳遞著推動濟陽科學發展、和諧發展的強大精神力量……

  1月17日,縣委常委、統戰部部長張方,縣委宣傳部、縣紅十字會負責同志一行赴山東省千佛山醫院看望造血幹細胞捐獻者朱建軍,為他送去縣委、縣政府的關心和慰問。 張方為朱建軍頒發了捐獻造血幹細胞榮譽證書,濟陽紅十字會與縣委宣傳部領導送去了慰問金與鮮花,並親切詢問朱建軍的身體狀況,對其大愛善舉表達了敬意和感謝,囑咐他一定要好好休息,調養身體。至此,朱建軍成為我縣第2例造血幹細胞捐獻者,也是濟南市第50例造血幹細胞捐獻者。 縣委宣傳部相關負責人陪同參加。

  以愛之名 “髓”緣而生 濟南市第50例造血幹細胞無償捐獻者朱建軍事蹟朱建軍,***2月出生,大學學歷,濟陽縣人民醫院職工。如果說物以稀為貴,那麼“生命”當屬最為珍貴,它時而強大的堅若磐石,時而脆弱的不堪一擊。我們重視它,愛護它,敬畏它。看到生命垂危之人,我們本能的選擇“以愛之名”傾力相助。往往,正是因為一個不經意的善舉,就會給人帶去重生的希望。臨近2017年的尾聲,濟陽縣人民醫院的朱建軍與同樣正值芳華的白血病患者結下了不解之緣。因為幹細胞,讓這兩個彼此陌生的人緊緊聯絡在了一起。

  2016年5月19日,在濟陽縣紅十字會號召下,濟陽縣人民醫院組織職工無償獻血,當天醫院四十多名幹部職工參與了獻血,其中就有年輕小夥子朱建軍。當紅十字會負責人向大家詳細介紹了無償捐獻造血幹細胞的相關事宜,並詢問是否有人願意在協議書上簽字時,朱建軍同很多人一樣,毫不猶豫的同意了。也許當時他對“造血幹細胞捐獻”這個概念是模糊的,但是他卻清楚地知道這是拯救他人生命的善行義舉,為何不為?於是,從那時起“朱建軍”這個名字便被光榮錄入了中華骨髓捐獻資料庫,成為了眾多無償捐獻者中的一員。

  來電通知,開啟捐“髓”之旅 2017年10月的一天,朱建軍像往常一樣正在認真做著出院患者的電話回訪。此時,自己的手機突然響起,接聽後,方知原來是中華骨髓庫山東分庫的工作人員,“您好,您的血樣已初步配型成功,是否願意捐獻?”電話裡,工作人員還說明了捐獻造血幹細胞後對捐獻者身體的輕度損傷、不適及注意事項。而朱建軍不假思索地一句“我願意!”,令電話那頭的工作人員既驚訝又驚喜,表示會將他的答覆做好記錄,希望其及時告知家人,做好捐獻準備。 傍晚將至,朱建軍將無償捐獻造血幹細胞的事情如實告訴了父母與妻子,並希望得到他們的同意與支援。也許是因為妻子正是一名醫護人員的緣故,所以深知治病救人的意義,能夠體會患者重生的艱辛,表示讚賞丈夫勇敢而有愛的舉動。不過,身為普通百姓的父母稍有顧慮,建軍尚且年輕,恐怕此次捐獻傷害了他的身體,遲遲不敢答應。朱建軍夫妻倆見狀,及時向父母說清了造血幹細胞移植對於白血病患者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同時,保證會將身體調養好,不會有太大損傷。他們的誠意打動了父母,最終一家人決定支援其無償捐獻,並保證做好後方保障工作,從當下開始幫助朱建軍調理身體,爭取以最好的身體狀態迎接捐“髓”。

  11月22日,在濟南市紅十字會、濟陽縣紅十字會領導的陪同下,朱建軍前往山東省千佛山醫院查體。幾天後,查體報告出來,顯示一切正常,接下來便是漫長的等待。終於12月的一天,濟南市紅十字會打來電話,通知將於1月12日安排其住院,1月17日進行捐獻。 以愛之名 捐“髓”救人 2018年1月12日,在濟陽縣紅十字會領導的陪同下朱建軍住進山東省千佛山醫院血液科。開始每天打兩針“動員劑”,讓骨髓造出更多造血幹細胞的同時,讓造血幹細胞到外周血裡來,為下一步造血幹細胞分離採集做好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