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陽修嚴謹認真的故事介紹

  歐陽修,唐宋八大家之一,關於歐陽修的故事有很多,那你知道歐陽修嚴謹認真的故事嗎?下面是小編為你搜集歐陽修嚴謹認真的故事,希望對你有幫助!

  歐陽修嚴謹認真的故事

  歐陽修,我國古代北宋時期的大文豪,生性喜歡喝酒,因此自號醉翁。他的表字是永叔,是北宋時期的文學巨匠,文章登北宋文壇巔峰。他為人正直,學生眾多,其中不乏王安石這種文壇政壇都非常了得的人。鑑於他在文學上突出的成就,被列為唐宋八大家之一。

  歷史上關於歐陽修的故事不少,其中還是關於文學方面的比較多,也比較出名。有故事說他是第一個向民間歌女學習的大家,民間詩歌許多都非常平易近人,自從歐陽修誠心學習之後,他的詩詞文章多了簡明,非常平易近人。歐陽修作為一個文學巨匠,自然是離不開不斷的學習的,他不僅向民間歌女,還聽得進樵夫的建議。歐陽修所寫的著名的《醉翁亭記》就是經過一個過路的樵夫建議之後修改的,可以說,歐陽修在文壇的成就離不開他平易近人的品性。他除了在文學方面聽得進意見之外,他還喜歡琢磨文字。說到對文字的琢磨,最有名的就是文學嚴謹。他有一次幫一個朋友寫一篇文章,寫完了,也有人送走了。歐陽修回頭細想,琢磨不對,就快馬策鞭將文章追了回來,只為在一句之中加上一個而字,可見他嚴謹的態度。

  歐陽修的很多故事都可以體現出的他的性情,也可以反映出歐陽修對文學的態度,學習上孜孜不倦、虛心求教,寫作上嚴謹認真,積極向上。

  歐陽修范仲淹的故事

  歐陽修參與范仲淹變法,受到牽連,被貶成為縣令,在此期間廣遊名山,寫下不少文章,也是北宋文學史上最早開創新一代文風的領袖,他所作散文語言簡潔凝練,卻又不失風骨,繼承和發展了韓愈的古文理論,在此基礎上革新,新的一種散文體應運而生。後人將歐陽修與韓愈、柳宗元、蘇軾合稱為“千古文章四大家”。歐陽修的成就不僅僅在文學上,他通曉史書,主持修撰《新唐書》,歐陽修用易懂的詞語,一改當時宋代文壇生僻難懂,空話滿篇的文風,使得大家都能讀懂這本書;歐陽修以翰林學士的身份主持進士考試,提倡平實的文風,招考了蘇軾兄弟,曾鞏等人,對北宋的文壇產生很大影響。

  范仲淹也是北宋時期人,曾作“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千古名句,為官清廉,剛正不阿,力主改革,卻屢遭奸人所害,數次被貶。64歲時病逝於滁州,著有《范文正公集》傳世。范仲淹雖然比歐陽修大18歲,但二人卻是忘年之交,他們政見一致,興趣相投,彼此欣賞,范仲淹仕途坎坷,幾次被貶之時,受到排擠壓迫的時候,歐陽修幾次仗義直言,為其抱打不平。兩人交情深厚,才情豪邁,同一時間寫下《岳陽樓記》和《醉翁亭記》兩篇著名散文,范仲淹病逝後,歐陽修悲痛難當,失去這一知己好友後,歐陽修的思想趨於保守。可見歐陽修與范仲淹的關係非同一般。

  歐陽修和慶曆新政的故事

  歐陽修與慶曆新政的關係不如范仲淹那樣緊密,因為范仲淹是整個慶曆新政的主導者,是激進的改革派,而歐陽修在慶曆新政中算是參與者、推進者,他不是慶曆新政的中心人物,因為歐陽修當時的身份是諫官,而不是當權者。但是即便如此,當慶曆新政失敗後,保守派反攻清算,歐陽修依然遭到貶謫的命運,被驅逐出中央政府。

  歐陽修是慶曆新政的最早倡導者,正是因為他親眼目睹北宋與西夏作戰的慘敗,導致社會矛盾和民族矛盾激化,作為有改革決心的政治家,歐陽修深感憂慮,於是在西夏求和之際,歐陽修便首先上書提出改革,因為歐陽修當時身為文壇領袖,威望很大,他這一上書一石激起千層浪,很快就在沉悶的朝局上掀起巨大的波瀾,於是一場關於改革的呼聲也應聲而起。

  歐陽修在慶曆新政實施過程中,他身為諫官,多次替范仲淹等改革派辯護,有力支援了范仲淹等人的改革,歐陽修雖然不算堅定的改革派,甚至對改革派的一些主張表示反對,但是看到慶曆新政的確給朝局帶來了清新的政治空氣,社會矛盾也有所緩和,也就沒有利用職務反對改革。不久慶曆新政在各種反對聲中失敗了,以范仲淹為首的一批改革派紛紛被罷官貶職,而歐陽修也受到牽連,被貶滁州。他雖不是慶曆新政的中心人物,但是也成為改革的犧牲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