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中勵志短故事

  有很多關於工作的勵志短故事都是很富有哲理的,那麼都有哪些呢?一起來看看吧。

  :能力不等於能耐

  董軍是名牌大學畢業,畢業後,進了一個大公司研發部做研發。他是個很有能力的人,自己獨自研發了好幾種新產品,給公司創造了很高的利潤。公司老總是個看重人才、賞罰分明的人,給他發了相當高的獎金,還給他配了輛轎車。

  董軍很有能力,他的能力也得到了公司上上下下的認可。當研發部主管調任外地一家分公司任經理後,董軍覺得自己肯定會被老總提拔重用,頂研發部主管這個職位。部門的一些同事也這樣認為,以前關係緊張的幾個同事開始頻頻向董軍示好,董軍心中非常得意。

  但是,出乎意料的是,老總並沒有提拔董軍,提拔的是另一個能力比董軍稍遜的同事趙偉。公司任命下來後,前幾天還頻頻示好的幾個同事又恢復了以前的樣子,並且毫不掩飾幸災樂禍的嘲弄!氣得董軍怒火中燒卻沒辦法發脾氣。

  請假在家待了兩天,回想起自己對公司的貢獻,越想越覺得自己才應該做這個部門主管。既然在這個地方得不到重用,那麼,還不如辭職得了。

  董軍直接把辭職書遞給了老總,為的就是給老總一個難堪。但是,老總笑了笑,把辭職書放在了一邊。

  看老總那個樣子,好像早就料到了他會辭職一般。老總和氣地說:“如果你是因為對公司的任命不滿而辭職,那我只能表示遺憾,雖然你是個很有能力的人。”

  老總不卑不亢的態度倒讓董軍不解了。

  面對董軍疑惑的表情,老總誠懇地說:“我知道,你是個有能力的人,到哪個公司裡都會成為技術骨幹。但是,如果你不改一下你的性格,你只能是個有能力的人,而絕不能成為一個有能耐的人。這也是很多有能力的人只能當技術骨幹而不能當領導的原因。”

  老總接著解釋道:“什麼叫能耐?就是有能力而又能忍耐的人,才叫有能耐!你能忍耐嗎?你們部門多次技術攻關會,我都參加了,在會上,你發言很積極,思路很敏捷,提出了很多好的建議,這是對的。但是,你不容別人提出相反的意見,別人的意見與你的不一樣,你就一臉嘲諷,說話也很尖刻!另外,據說你不善於和其他同事合作,總喜歡搞個人主義當英雄,弄得同事關係很緊張。

  一個有能耐的人,應該能獨立戰鬥,又能與大家親密協作共同攻關。我很欣賞你的能力,希望你能認真考慮一下,看看能不能繼續留下來和大家一起工作……”聽了老總的話,董軍的臉一下子發燙,收回了辭職書。老總欣慰地笑了,站起身,親切地拍了拍董軍的肩膀:“要相信一個有能耐的人遲早會得到重用的。”

  從此,董軍改變了自己,說話不再尖刻,脾氣不再急躁,能容得別人不同的意見,也學會了與大家一起合作,很多時候,還耐心地幫助同事。他的人緣一下子好了起來。

  一年後,公司在市郊建一個新廠,董軍被老總任命為主管技術的副廠長……

  有能力的人,更需要注重修身養性,學會忍耐,那才能稱得上一個有能耐的人,而有能耐的人,早晚會得到重用的。

  :最高明的跳槽故事

  作者:沈青黎

  如果你準備跳槽,一定要想清楚跳槽是為了什麼?跳槽的目的是什麼?僅僅是因為更高的工資嗎?分享一個高明的跳槽故事。

  蘇彥和洪濤是大學同學,二人讀的都是三流院校的冷門專業,畢業後也都面臨著求職的難題。因為深知工作難找,同專業的許多同學在幾經周折求職成功後都對來之不易的工作倍加珍惜,只求穩妥地做下去,如果不出什麼意外,絕不肯輕易離職。唯獨蘇彥和洪濤是例外。

  剛畢業時,蘇洪二人都應聘做了業務員,此後就開始馬不停蹄地換工作,其間做的最久的工作也不超過半年,最短的只有一個月。同學們都戲稱二人為“職場浪子”。沒想到四五年過去了,二人的身份卻有了戲劇性的轉變:蘇彥成為了一家知名企業的培訓主管,月薪已經過萬,而洪濤卻依舊在業務員崗位上混日子,賺來的工資僅能維持溫飽。每次同學聚會,洪濤就忍不住抱怨一番,感嘆際遇的不公平。

  不久前,兩人同去參加一位同學的婚禮。酒過三巡之後,洪濤就開始拽著蘇彥大發牢騷,他盯著蘇彥的名牌西裝酸溜溜地說:“哥們兒混得不錯呀,跳了這麼多次槽終於找到了好去處,現在活得這麼滋潤,我呢就比較背運,換了這麼多次工作,就從沒遇到過好老闆!你說人和人的際遇咋就差別那麼大呢……”

  蘇彥只是禮貌地微笑著,等洪濤絮叨完,他才拍拍洪濤的肩膀,問他:“你跳槽是為了什麼?”

  “那還用說,肯定是為了爭取好點的待遇唄……誰不想找份幹活少、賺錢多的工作呀,要不是看到別的公司開出的工資比較高,我幹嗎換來換去找那個麻煩。你換工作,不也是這個原因嗎?”洪濤不滿地嘟囔道。

  “待遇並不是我換工作的主要原因,我跳槽,主要是為了學到更多的東西。”蘇彥解釋道。他告訴洪濤,剛畢業時,他的確只想找一份賴以生存的工作,因為沒什麼資歷,只好暫時做了業務員。可是工作一段時間之後,他發現自己並不適合這種性質的工作,也很難從枯燥的業務中學到什麼,於是剛過了試用期,他就主動跳槽到了另外一家公司,做的是倉庫保管員的工作。

  在工作過程中,蘇彥初步學習了一些管理知識,並利用空餘時間幫人力資源部的同事整理材料。在此過程中,蘇彥掌握了招聘、檔案管理和考勤記錄的大致流程,並學會了使用各類辦公軟體。於是不久後他跳槽到了另一家公司做人資專員,負責一些瑣碎的行政事務。

  經過一段時間的工作和學習,蘇彥對人力資源部的工作和分工有了更詳細的瞭解,並對部門內部的培訓工作發生了興趣,於是他開始在工作之餘瞭解一些有關培訓的事宜,並協助培訓專員們整理員工的培訓檔案,製作新員工培訓方案,並尋找機會同公司的培訓講師們進行接觸,留意他們的講課內容與風格。

  幾個月後,蘇彥又換了一家公司從事培訓專員的工作,在此期間內,他經常觀摩培訓講師們授課過程,並悉心向他們請教,業餘時間,他還找來大量視訊進行揣摩,努力練習講課,並學會了製作各類動態課件。

  接下來,蘇彥再次辭職了,跑去一家新公司應聘培訓講師,憑藉出色的口才和講課能力,他順利被錄取了,並在那家公司工作了半年,後來被另一家企業的老總看中,重金聘了過去,負責給員工們做企業文化和職業規劃的培訓……

  就這樣,在一次又一次跳槽的過程中,蘇彥以最快的速度汲取養料,向自己的目標前進,最終坐上了培訓總監的位子。在此過程中,他關注的最多的不是新公司的待遇如何,而是新的職位能不能為自己提供更多的學習機會和提升空間。正因為如此,他每次跳槽都收穫頗多。

  蘇彥還告訴洪濤,自己十分喜歡現在的工作,也對現有的工作氛圍十分滿意,為了長久的職業生涯打算,自己決定短期內不再跳槽了,而是專心將手底的工作做好,與企業共同成長。

  聽了蘇彥的解釋,洪濤十分汗顏,他想到自己屢次換工作,只是為了尋求更高的工資,卻忽略了個人的長遠發展,不由得悔恨起來,這才明白,同是跳槽,蘇彥跳得比自己高明多了。

  :餓死的老鷹

  作者:郭龍

  海娟大學一畢業就開始從事推銷保險的工作,幾年下來海娟拜訪的客戶多不勝數,可是給她留下最深影響的卻是剛開始工作時的第一個訂單。

  一天,海娟和部門經理一起拜訪客戶。經理為了鍛鍊海娟的能力,讓她獨自出面,而經理則等在門外。這是一家中外合資公司,經理是日本人。海娟給日本經理介紹了所推銷的保險,日本經理卻用生硬的中國話對海娟說:“今天你是第五個來我辦公室推銷保險的人,我現在沒有時間來考慮這個問題。”海娟說:“那我把我的名片留下給您,等您有需要的時候給我打電話好嗎?”日本經理點了點頭。

  海娟走到門口的時候,回頭一眼,發現那位外方經理正在把她的名片撕碎扔進垃圾筒,她感到了莫大的侮辱。於是海娟又走回去對那位日本經理說道:“對不起,我知道你忙,你們對我們的保險也沒有需求。所以我想要回我的名片。”

  日本經理愣住了,他沒有想到海娟會回來要名片,“對不起小姐,你的名片我不小心弄髒了,不適合還給你了。”海娟說道:“沒關係,髒了我也要。”日本人掏出100元錢說道:“對不起小姐,你的名片剛才我不小心撕碎了,現在我花100元錢買你的名片。”

  海娟說:“我的名片是五毛錢,不是100元。我再給你一張名片,但是請你記住,這不是一個應該丟進垃圾筒的名片,而推銷保險也不是一個應該進垃圾筒的職業,我想你對你們日本的推銷大師平原五應該不會陌生吧!”說完海娟頭也不回地走出了辦公室。

  海娟把今天所發生的一切都告訴了部門經理,經理很是吃驚,他沒有想到海娟一個剛畢業的大學生怎麼會有那麼大的勇氣?

  海娟沒有告訴經理她為什麼會這麼做,而是給經理講了一個故事。海娟說:“我是山區長大的孩子,在山上經常可以看到老鷹,有的時候也會看到老鷹喂剛出生的小鷹。可是老鷹喂小鷹的方法並不是平等的,而是哪一隻小鷹搶得最凶,就給哪一隻小鷹。而那些搶不到食物的小鷹就會被餓死。這樣活下來的老鷹就是最凶殘的,如此代代相傳,老鷹就成了鳥類中最為強壯的種族。”

  海娟又對經理說:“我從來不認為推銷保險就低人一等,這也是一份職業,是一份職業就會有優勝劣汰,只有像凶狠的小鷹那樣才有活下來的機會。在工作中,物競天擇,適者生存也是不變的法則!”經理聽著海娟的故事,然後讚揚道:“你是我見過的最優秀的推銷員,我相信你一定會在這個行業做出一番成績來!”

  一個星期後,那位日本經理就給海娟打來電話,要購買他們的保險。這是海娟的第一個訂單,而海娟也成了公司所有同事中拿下第一個訂單最快的人。

  現在海娟已經成了這家保險公司華東區的經理,她講的老鷹的故事在公司流傳開了,每一個到公司來的同事首先就是聽海娟講這個故事,而餓死的老鷹也成了公司的警言貼在了會議室激勵著每一個員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