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最長的峽谷是什麼峽谷

  峽谷是深度大於寬度谷坡陡峻的谷地,V型谷的一種。一般發育在構造運動抬升和谷坡由堅硬岩石組成的地段。當地面隆起速度與下切作用協調時,易形成峽谷。中國長江的三峽,黃河干流的劉家峽、青銅峽等,是修建水庫壩址的理想地段。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世界上最長的峽谷的介紹。

  世界上最長的峽谷——雅魯藏布大峽谷

  雅魯藏布大峽谷是地球上最深的峽谷。據國家測繪局公佈的資料:這個大峽谷北起米林縣派鎮大渡卡村***海拔2880米***,經排龍鄉的雅魯藏布江大拐彎,南到墨脫縣巴昔卡村***海拔115米,在藏南地區靠近印度阿薩姆邦的地方***,主體在墨脫縣。

  全長504.6千米,最深處6009米,平均深度2268米,是不容置疑的世界第一大峽谷。遠遠大於全球第二的帕隆藏布大峽谷、及美國科羅拉多大峽谷***深2133米,長370千米***和祕魯的科爾卡大峽谷***深3203米,長90千米***。

  大峽谷核心無人區河段的峽谷河床上有罕見的四處大瀑布群,其中一些主體瀑布落差都在30-50米。峽谷具有從高山冰雪帶到低河谷熱帶雨林等9個垂直自然帶,彙集了多種生物資源,包括青藏高原已知高等植物種類的2/3,已知哺乳動物的1/2,已知昆蟲的4/5,以及中國已知大型真菌的3/5。

  它劈開青藏高原與印度洋水汽交往的山地屏障,向高原內部源源不斷輸送水汽,使青藏高原東南部由此成為一片綠色世界,有的地方成為西藏江南。

  雅魯藏布江大拐彎:一般指南迦峰***南伽峰***周圍的南迦大拐彎***在林芝縣排龍鄉***,廣義說雅江的大拐彎很多,在墨脫縣裡有等縣城約12公里的果果塘大拐彎等等。地質地貌編輯大峽谷地區是青藏高原最具神祕色彩的地區,因其獨特的大地構造位置,被科學家看作“開啟地球歷史之門的鎖孔”。因此,大峽谷地區的地質調查是青藏高原地質大調查的重要組成部分。河南省地質調查院是青藏高原地質大調查的主力軍之一

  1999年以來,先後承擔和完成了西藏國土資源遙感綜合調查專案和青藏高原空白區地質填圖、青藏鐵路沿線資源礦產基地調查評價、西南三江有色金屬基地調查評價專案中的部分子專案。其中在大峽谷地區開展的1:20萬波密幅、墨脫幅區域地球化學測量專案受到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雅魯藏布大峽谷的發現,被科學界稱作是20世紀人類最重要的地理髮現之一。它是中國幾代科學家經過長期艱辛努力後驀然發現的。在此之前的二十多年間,眾多學科的中國科學家曾先後8次進入該地區進行綜合性科學考察。1998年10月下旬至12月初,由科學家、新聞工作者和登山隊員組成的科學探險考察隊,

  歷時40多天,穿行近600公里,在深山密林、懸崖陡峭、水流湍急的雅魯藏布大峽谷區域開展了異常艱辛的科學探險考察活動,獲取了大量科學資料,領略和探索了世界第一大峽谷的奇觀,實現了土著居民以外的“人類”首次徒步穿越雅魯藏布大峽谷的歷史壯舉。在40多天的徒步穿越考察中,有關專家在大峽谷地區精確測繪了大峽谷的深度和谷底寬度,掌握了極為重要的實測資料。地質、水文、植物、昆蟲、冰川、地貌等方面,也都取得了豐富的科學資料和數千種標本樣品,為大峽谷的資源寶庫增添了新的內容。

  尤為值得稱道的是,此次考察中不僅確認了雅魯藏布江幹流上存在的瀑布群及其數量和位置,而且發現了大面積瀕危珍稀植物——紅豆杉、昆蟲家族中的“活化石”——缺翅目昆蟲。

  科學考察證實,雅魯藏布大峽谷地帶是世界上生物多樣性最豐富的山地,是“植物型別天然博物館”、“生物資源的基因寶庫”。

  同時,大峽谷處於印度洋板塊和亞歐板塊俯衝的東北擠角,地質現象多種多樣,堪稱罕見的“地質博物館”。

  雅魯藏布大峽谷對世人有著神奇的魅力,獨特的環境和豐富的自然資源是我們祖國的珍貴財富,也是全人類的珍貴自然遺產。

  黨中央實施西部大開發的戰略決策後,大峽谷地區的科學考察、資源勘測工作正式列入議事日程。1999年中國地調局面向全國公開招標,拉開了該地區大規模、深層次、全方位的資源大調查序幕。河南省地調院以其在西藏十餘年奮戰的良好信譽和高原工作經驗及雄厚的技術人才優勢,在眾多競標者中一舉奪魁,承擔了國家地質工作重大專項——西藏雅魯藏布大峽谷核心部位《1:20萬波密幅、墨脫縣幅區域地球化學測量》。

  河南地調院38名地質工作者組成的赴雅魯藏布大峽谷科考隊自2000年3月20日出徵後,發揚“三光榮”、“四特別”精神,克服了許多無法想象的艱難困苦,以高度的責任感和嚴謹的科學態度對大峽谷全區進行了網格式全面考察。他們行程26000餘公里,完成測量面積7938Km²,系統採集各類地球化學樣品2102件,測試分析化學元素達42種之多,獲得基本資料63252個,首次獲得了程度最高的地質資料。這是我國乃至人類歷史上首次對大峽谷進行大規模、深層次、網格式、系統性地質大調查的國家級科學考察。

  通過考察,新發現綜合地球化學異常因。並初步查明瞭大峽谷地區生態地球化學背景,為防治地方病,促進少數民族地區社會發展及制定大峽谷護開發規劃提供了依據。

  河南地質健兒在圓滿完成科考任務的同時,還拍下了4000餘張雅魯藏布大峽谷風景照片、工作照片和數十盤珍貴錄影資料,並從中篩選出精華部分,編輯出版了《走進雅魯藏布大峽谷》精美畫冊。畫冊真實記錄了地質科考隊員在大峽谷的生活、工作情景和大峽谷地區特有的自然地理景觀,以地質隊員特有的眼光從藝術角度對大峽谷地區的科考報告作了重要補充。

  形成原因

  第四紀中,有一條綠色通道沿著布拉馬普特拉河一雅魯藏布江河谷一直向東南方向伸展,雅魯藏布大峽谷就是這綠色通道的重要組成部分。深切的雅魯藏布大峽谷宛如青藏高原東南部的一個綠色門戶,面向著孟加拉灣和印度洋,為來自印度洋的暖溼氣流提供了一條天然的通道。

  地理環境

  年輕的青藏高原何以形成如此奇麗、壯觀的大峽谷?雅魯藏布大峽谷形成的直接原因與該地區地殼3百萬年來的快速抬升及深部地質作用有關。15萬年以來,大峽谷地區的抬升速度達到30毫米/年,是世界抬升最快的地區之一。最新地質考察獲得的證據表明,大峽谷形成的根本原出是該地區存在著軟流圈地幔上湧體。雅魯藏布大峽谷形成的地質特徵和美國科羅拉多大峽谷基本相似。雅魯藏布大峽谷地區地幔上湧體可能是大峽谷水汽通道形成的一個重要因素,也可能是以該地區為中心的藏東南成為所謂“氣候啟動區”的原因,還可能是該地區生物緯向分佈北移3-5度的重要原因。以地幔上湧體為特徵的岩石圈物質和結構調整對地球外圈層長尺度制約作用在大峽谷地區有十分明顯的表現,因此這裡是地球系統中層圈耦合作用研究最理想的野外實驗室。高峰與拐彎峽谷的組合,從雪線海拔4700米延至海拔2850米。在大峽谷水汽通道北行的當口部位念青唐古拉山脈東段北坡,冰川末段伸入到亞熱帶常綠闊葉林中,最低可以達到海拔2500米左右的地方,構成奇特的自然景觀。在北師大版五年級上冊中也有雅魯藏布大峽谷,學生也能瞭解到。

  氣候條件

  水汽通道的作用這條天然水氣通道使來自印度洋的暖溼氣流在青藏高原東南地區形成世界第一大降水帶,年降水量達4500-11060毫米;就是這條水氣通道使大峽谷積蓄了巨大的水能資源;就是這條天然水氣通道使熱帶氣候帶在青藏高原東南地區向北推移了五個緯度;就是這條天然水汽通道發育了巨大的海洋性冰川;就是這條天然水汽通道縮小了南北自然帶之間的明顯差異,就是這條天然水汽通道推動許多熱帶動、植物分佈向北推移;就是這條天然水汽通道促進了喜馬拉雅山脈南北生物的混合與交流這就是這條天然水汽通道為許多古生物物種提供了安全庇護,不至滅絕。雅魯藏布江水汽通道作用造成了大峽谷地區齊全完整的垂直自然帶分佈,由高向低,從高山冰雪帶到低河谷亞熱帶季風雨林帶,宛如從極地到東南亞半島或從我國東北來到海南島一樣。墨脫縣的亞熱帶雨林***並非熱帶***:從印度洋遠道而來的水汽和熱量,沿著雅魯藏布江大峽谷一路北上,直至遇到了呈東西走向橫臥的世界屋脊喜馬拉雅山脈和崗日嘎布山脈的阻礙,水汽和熱量在海拔較低的墨脫地區不斷積聚,當空氣中的水汽凝結到一定程度,它們便一股腦兒衝向地面,澆灌著這片四季常青的聖土。於是充沛的陽光和雨水,造就了這裡濃密的亞熱帶森林。如西雙版納。西藏江南:林芝縣的色季拉山東南方的區域如魯朗鎮、排龍鄉,和波密縣的近河地帶,是溫帶氣候,雨水豐富。小皖北:林芝縣的色季拉山西北方的尼洋河區域如八一鎮,像小皖北一樣秀麗而文靜。

  山地垂直變化高山雪線之下是高山灌叢草甸帶,再向下便是高山、亞高山常綠針葉林帶,繼續向下便是山地常綠、半常綠闊葉林帶和常綠闊葉林帶,進入低山、河谷是季風雨林帶。這裡的季風雨林不同於赤道附近的熱帶雨林,它是在熱帶海洋性手風條件下形成的有明顯季節變化的雨林生態系統。這裡是世界上山地垂直自然帶最齊全豐富的地方,也是全球氣候變化的縮影之地。

  資源

  水能雅魯藏布江是西藏最大河流,居中國河流的第五位,其蘊藏的水力資源僅次於長江,居中國第二位,單位面積水能的蘊藏量居世界之冠。

  生物大峽谷地區是西藏自治區生物資源最為豐富的地方。地區維管束植物約3500餘種,其中有利用價值的經濟植物不下千種,具體可分為:藥用植物、油料植物、纖維植物等。特別要提到的是高山杜鵑,因為大峽谷的高山灌叢主要由常綠杜鵑亞屬組成。這一區域內有154種杜鵑,佔世界杜鵑總種數***約600種***的26%。大峽谷地區茂密的森林及高山灌叢草甸棲息著種類繁多的動物,其中不少是國家重點保護的珍稀動物。如皮毛動物:水獺、石貂、雲豹、雪豹、青舢、白鼬、豹貓和小熊貓;藥用動物:馬麝、黑熊、穿山甲、鼯鼠、蛇晰、銀環蛇、眼鏡王蛇;醫用動物:獼猴;觀賞動物:長尾葉猴、棕頸犀鳥、紅胸角雉、紅腹角雉、排陶鸚鵡、大緋胸鸚鵡、藍喉太陽鳥、火尾太陽鳥、紅嘴相思鳥、白腹錦雞、藏馬鳴、黑頸鶴、蟒蛇和羚羊等。由於遭到長期大量捕殺,許多已瀕於滅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