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級上冊數學日記

  日記指每天記事的本子或每天所遇到的和所做的事情的記錄。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以供大家學習。

  ***一***

  在小學生活的六年裡,我學過許多科目,諸如:語文、數學、英語、自然、音樂……但我最喜歡的科目還是數學。

  從五年級下學期開始,我們班的新數學老師——劉老師便帶領我們班以及二班一些數學成績優異的學生創辦了各班的數學小組。

  經過老師的挑選,我們班的數學小組終於成立了。在組長陳俊峰的帶領下,我們班的裴祺、王思宇、張天成、諸正一、朱子棋、遲雪健、李夢雅和魏博維,在一起學習,在一起討論。

  從開始活動的第一週開始,所有組員便開始積極地參加了活動。每個星期都由一位組員出一份試題,並在週五把它發給每位組員,作為週末的作業。並在第二週,由出題的同學把所有同學做的試卷收上來進行批改。同時在週五的中午,由他對試卷進行講評。如此迴圈,我們的數學小組活動了半年。

  度過了一個暑假,我們又投入到了緊張的學習當中。這個學期,我們的學習任務非常重,因為,我們即將畢業,踏進中學的校門。由於,數學小組的組員都是班裡的尖子生,每位組員都想考上一個重點中學。然而,在大部分重點中學考試時,總是以數學為主,所以,我們必須再多做一些數學題。在組長陳俊峰的帶領下,我們還與二班的數學小組在一起學習,在一起討論。從此以後的每一個週末,我們班和二班便開始輪流出題。以後的每一張試卷,都有相當大的難度,如果不去認真思考、試驗是很難做出來的。所有組員們對數學小組都有了濃厚的興趣,因為,在這裡我們可以學到很多的知識,做很多的練習題,提高自己的數學水平。所以,我們每次積極參加活動,認證完成每週的試卷。這樣,我們的數學小組又活動了半年。

  度過了這個學期,我們迎來了一個月的假期。以往的每個假期的數學作業都是把數學書上的題再做一遍,然而這個假期,數學劉老師認為我們數學小組的同學做書上的題太簡單了,便給我數學小組的同學出了一份特殊的作業——數學寒假B級作業。這套作業彙集了清華同方杯的考題、首都師範大學附屬中學的考試樣題……所有組員都在寒假中認真地完成了這項作業。

  回到學校以後,我們便對數學寒假B級作業進行討論。如果有的題大家的答案都一致,我們一代而過;如果有的題的答案有爭議,我們便開始了激烈的討論,直到得出一個正確結果。

  在小學的六年生活中,在數學小組的活動裡學會了許多知識,會做了許多題,為未來的學習打下了良好的基礎,我以後要更加努力地學習,爭取在數學比賽中拿到名次,回報給我的老師,我的父母,我的數學小組……

  ***二***

  今天又是一個陽光明媚的日子,我在大街上閒逛,突然看到不遠處有很多人圍在一起。我跑過去一年,原來是抓獎遊戲。“哼,抓獎有什麼好玩的。”我厭煩地說旁邊的人一聽,連忙說:“抓獎雖不好玩,但有重獎,可吸引人了。”我急切地問:“是什麼呀!”“50元錢。”那人噔大眼睛說。一聽這話,我可來勁了,“這麼誘人的的獎品,說什麼,我也得試試。”說完,我便問店主怎麼抓法。店主說:“這是24個麻將,麻將下寫著12個5,12個10,每次只可抓12 個麻將,如果12個麻將標的數總和為60,那麼你便可得50元大獎。”我聽了也沒多捲起了袖子,從兜裡掏出5元錢給了店主。

  儘管,這可以抓10次,但那份大獎我還是沒有拿到。

  回到家之後,我想了想,感覺有點不對勁。我想,抓60分,那必須抓得那12個麻將必須都標5,最好的情況就是第1次抓到1個5,第2次抓2個5,第3次抓3個5……第12次抓12個5至少得花去6元錢。但萬一抓得那些麻將標的數是10或有的總和是相同的,那麼得抓多少次花多少錢。

  最後經過一番考慮,終於把問題弄清了,我抓緊到街上找那算帳,可已經跑得無影無蹤。

  ***三***

  星期天,我和揚文一起玩了24點遊戲。遊戲規則很簡單:每人分別抽四張牌,然後用“+ 、-、×、÷”這幾種計算方法最後得數一定要得24,就行了。

  遊戲開始了,我們各抽了四張牌。唉!我的牌怎麼這麼糟呀!你看,四張都是A。這時,只聽揚文說:“我可以了,你看,5+5=10,10×2=20,20+4=24。”第一輪,我輸了。但我並沒有灰心喪氣,因為後面還有機會,我一定要把握機會,好好贏一把。我又抽了四張牌“6、5、8、3”。我激動得馬上脫口而出:“6-5=1,8×3=24,24÷1=24。現在是1比1平了。”

  揚文說:“有什麼的,我一定會在下一回合勝過你的。”第三回合到了,我又抽了四張牌“10、9、6、10”。我一看傻眼了。突然,只聽揚文大聲地喊道:“6×4=24,24+1-1=24。2 比1我贏了。”我看著他那得意的樣子,無計可施。

  雖然這次遊戲我輸了,但是我覺得24點真有趣,同時也感到數學真的很奇妙。我今後一定要努力學習數學,靈活運用“+、-、×、÷”的混合運算,在下一次的24點遊戲中,一定要用得得心應手,當個高手。

  ***四***

  今天中午,為了能把筷子體積測得更準確,我叫爸爸從化學室拿了一個細長的量筒,刻度單位更小,每個單位只有1立方厘米。此時,我似乎感覺到了勝利在向我招手,真可謂萬事具備,只差動手實驗了。

  首先,我用鉛筆在一次性筷子上劃了一道分界線,將筷子平均分成兩段,並用水浸泡,以免筷子在測定過程中洗水。隨後,將筷子插入量筒中,並用滴管將水滴入量筒中,讓量筒內的水漲到筷子的分界線上,記下量筒內的水位刻度***38毫升***後,將筷子從量筒內取出,再記下量筒內的水位刻度***34.5毫升***,前後兩次水位刻度之差就是這一部分筷子的體積,即3.5立方厘米。用同樣的方法,我又測量了筷子另一部分的體積是5立方厘米,兩次測定結果相加得到這雙筷子的體積為 8.5立方厘米。當我得到這個結果時,我興奮地叫了,此時的我是多麼自豪、多麼驕傲啊!

  接著,我又按每人一天使用3雙計算出了我們學校***1500人***及全國***12億***一年消耗的一次性筷子量,分別是13.96立方米和11169000立方米。結果使我大吃一驚,每年竟有這麼多的木料做成一次性筷子被浪費了,真是太可惜!在此,我呼籲在校的同學,不!是全國人民,也不!應該是全世界的每個人都不要再使用一次性筷子了,只有這樣,才能保護好我們的森林資源,使我們共有的地球環境更加美好,讓地球上的每一個人呼吸到乾淨、清新的空氣。

  ***五***

  小時候,總夢想著自己第一個做完老師佈置的作業,好最快得到老師手中的小紅花.那時我天真無邪的夢,是紅色的。

  一年級的時候,總夢想著自己可以不怕困難,不怕勞苦,儘快背過數學口訣,那是我執著刻苦的夢,是橙色的。

  二年級時的我,總夢想著自己的數學老師是美麗的,數學課堂是活躍的,數學作業是簡單的,那是我渴望輕鬆的夢,是黃色的。

  三年級時的我,總夢想著自己可以將數學知識瞭如指掌,可以向四五年級的大哥哥、大姐姐一樣,瞭解一些數學規律,那是我上進的夢,是綠色的。

  四年級時的我,總夢想著自己的數學成績直線上升,在班上出人頭地,得到老師的贊可,那是我虛榮的夢,是青色的。

  五年級時的夢,總夢想著自己有一些獨特的思維,探究一些新的數學理論,可以和數學家華羅庚媲美。那是我渴望拼搏的夢,是藍色的。

  六年級時的我,總夢想著自己在數學方面有一個競爭對手,你追我趕。那是我敢於挑戰的夢,是紫色的。

  那美麗而天真,無邪而燦爛的數學七彩夢給我帶來了無限的樂趣,同時也讓我懂得數學不僅僅是枯燥的數字,它以它七彩的光輝和自身的魅力影響著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