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級美術教案人教版

  教案的設計作為教師備課工作中最為全面系統而又深入具體的一環又顯得尤為重要。接下來小編為你整理了,一起來看看吧。

  :形象直觀的表現與交流語言

  第一課時

  欣賞與評述:

  1、選擇自己喜歡的作品,觀察並說明它們包含著哪些造型要素?是運用什麼方法來表現什麼樣的感受或意圖。

  2、在以前的美術學習中,自己學習過哪種美術語言和表現方法。有什麼體會? 欣賞畫家名作:《蒙娜麗莎》、《自畫像》、《宮娥》。

  教師講解:

  文藝復興以後的西方繪畫,逐漸發展了一種藉助形體、明暗、色彩、透視等要素來綜合造型,以再現可變光線條件下的客觀物件的表現方法,這種忽略清晰輪廓而在背景上凸現物象的表現形式,有人稱它為“圖繪方法”。

  達-芬奇典範地運用了他所首創並且十分偏愛的“明暗轉移法”,畫面色調從明到暗徐徐過渡,沒有明顯的分界,而與美麗的五官結構自然融為一體,因而創造出更加符合視覺真實的表現形式。

  《宮娥》這幅情節性的室內群像畫描繪了真實的西班牙內宮生活場景和歷史人物。變幻而統一的光線,豐富而又和諧的色彩,是典型的圖繪風格的名作。

  倫勃朗非常善於表現集中光線下的人物,他常常讓情所獨鍾的光線滯留在自己歷盡滄桑的臉部,以便更加細膩深刻地揭示人的內心世界。

  欣賞名畫家作品:《持太陽傘的女人》、《靜物》、《曼陀林和吉它》。

  教師講解:

  “印象主義”畫派著力於光彩、色彩變化的探索,色彩成了他們最主要的藝術表現語彙。由於明暗、色彩的變化都以體面結構為基礎,所以“後印象主義”畫家塞尚更熱衷於建構堅實的形體結構。而形體結構的分解與組合,則成了“立體主義”的藝術語言。

  莫奈所著力表現的不是他夫人和兒子的個性形象,而好像是某個在陽光照耀和微風吹拂下正在花草叢中漫步的年輕女子,他運用光和色的表現語言塑造出一種給人明快視覺愉悅的光彩形象。

  後印象主義畫家塞尚主張按錐、柱、球體來提煉物體的恆定結構,他畫的《靜物》以凝練的筆法和明確的體面,塑造出比實物更堅實的形體。

  作為立體主義畫家,畢加索要求打破傳統繪畫的視覺一致性,表現自己頭腦中重新組構而成的物象。畫中的吉它、曼陀林和蘋果被不同的顏色分開甚至拆散,又重新被組織在室內外的混合空間之中。

  第二課時

  討論與研究:

  1、你能不能理解各種不同的藝術表現語言具有各自特殊的表現意圖和表達方式。

  2、你自己比較熟悉或喜歡哪種表現方法與形式。

  教師講解:

  單獨的造型要素只有合乎規律的組合,才能構成有審美價值的藝術形象。例如可以通過色彩的柔和對比來表現女性的清純美感,也可以通過色彩的強烈對比來表現畫家對人物的熱情感受。美術作品作為整體的審美物件,都有著自己整體的有機結構,而且其中蘊含著人類對形式美的規律的認識與運用。

  欣賞名家作品:《戴帽子的婦人》、《扎辨子的少婦》、《黃紅藍與黑的構圖》。

  為了反對以“逼真”作為評價繪畫標準的傳統觀念,馬蒂斯常使用強烈甚至刺眼的對比色,這種顏色組合帶有濃厚的主觀而自由的傾向,因而被人們稱為野獸主義畫家。

  蒙德里安的抽象主義繪畫作品利用垂直線、水平線和紅、黃、藍、黑、白等顏色構成的平衡組合,構成作品整體的平衡性和諧,明確而嚴格的體現出基本要素組合構成的原則。

  印象主義畫家雷諾阿的這幅肖像畫並沒有表現外光,只是使用了印象主義的明亮色彩,顏色的對比和過渡非常柔和,使人物形象甚帶有古典意味的清純為亮麗美感。

  評論與總結:

  1、你是否認為造型要素和造型藝術表現手段是一種藝術表現或交流的語言?

  2、你是否初步瞭解了中外美術作品常用的藝術語言?

  3、懂得美術作品的藝術語言對你欣賞美術作品有什麼幫助?

  欣賞名家作品:《自由引導人民》、《櫻桃與桃》、《梅花》。

  象徵自由、平等、博愛的三色旗位於等腰三角形的頂點,自由女神和人群的頭部處在橫豎黃金分割線的位置,場面巨集偉的構圖組織的井然有序。

  大小不等的圓開統一而有變化地組織成面面的主體,襯托它們的是好似聖維克多山山峰起伏的襯布褶紋。

  畫中梅花的豎枝與橫枝靠近畫面的橫豎黃金分割線,使人在視覺上產生舒適之感。

  :讓人們的生活更美好

  教學目標:

  ***1***情感:通過對常見生活用品的欣賞評述活動,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增強對生活的熱愛之情。

  ***2***知識:學會從不同的審美角度欣賞、分析、評述生活用品的設計,掌握實用和美觀有機結合的設計原則。

  ***3***能力:能自覺地以藝術的眼光觀察和分析常見的生活用品,並用恰當的語言進行評述。 教具準備:多媒體課件,生活用品實物數件。

  課堂教學:

  第一課時

  一、遊戲匯入

  課件展示幾組質地不同***不鏽鋼、塑料、再生紙、陶瓷***,造型不一的餐具。遊戲規則:同學都是採購員,根據特定的物件,選擇合適的餐具並說出理由。二、欣賞評述

  ***課件展示幾組生活用品,引導學生欣賞,師生共同分析***

  1.果盤:枝條交纏,雞冠花紋,構圖大方簡潔,紅、藍、白三色搭配古樸典雅,放置水果時,與水果的鮮豔色彩形成鮮明的對比。枝、葉、花、果實在內容上形成一種統一的美感,是平面和立體的結合。

  2.坐椅:

  A.木椅:金字塔的造型給人穩固、安全的感覺,使人可以放心的坐下休息,原始的木紋和色彩繽紛的椅墊形成對比,似乎暗示了現代人與大自然的融合。

  B.摺椅:鋁合金的椅架,造型簡潔大方,可以摺疊打包,攜帶方便。帆布面料比較耐磨,深藍的色彩又較耐髒,真不失為現代人旅遊的好夥伴。

  C.椅子一組:單純的顏色,簡潔的造型,給人舒適的感覺,看到了就忍不住想坐一坐。同時,不用時要儘可能節省空間的問題設計者也為你想到了,看,幾把椅子疊在一起形成的新的立體構成造型,像一座抽象的現代雕塑,不也覺得很美嗎?

  三、合作交流

  ***一***想一想、談一談

  1.購買某種生活用品時你應如何進行選擇?

  2.生活用品的設計應該遵循什麼原則?

  3. 通常可以從哪些方面欣賞、分析、評述一件生活用品?

  ***課件逐一展示問題,分別請同學發言***

  ***二***看一看、比一比

  手機:***分組訓練,相互講解***

  A款:外形方正規整,藍色的螢幕和銀色的機殼形成色彩的差異,喜歡它的人應該是工作嚴謹,一絲不苟的人。

  B款:精緻小巧的外形,機蓋上鑲嵌著璀璨的寶石,更顯得高雅尊貴,是很多女士的掌中愛物。

  C款:流線外形和金屬質感,傳達出獨特的資訊,機蓋合起後呈簡潔的弧形造型,活潑的式樣加上多種富有青春氣息的色彩,深受年輕人的喜愛。拿在手中,置於衣袋,都會使人感到很舒適。***錄音講解,學生對照。***

  ***三***寫一寫、講一講

  設計藝術是為生活創造的藝術,為了使人們生活環境和使用的物品既實用又美觀,需要預先進行設計,尋求最合理的形式,同時又是美觀的,符合生產製作要求的形式.現代設計可以分成建築藝術設計、產品設計、視覺傳達設計和環境藝術設計等幾大領域。設計形式是由其用途決定的,也就是功能決定形式。在日常生活中,大家應該注意分析、認識你所接觸到的器物及環境,提高對設計藝術的認識,也會發現需要改進的設計。

  工業產品在現代人的生活中佔有很重要的位置,處處都要接觸到,為人們提供方便。工業產品的功能是首要的,同時又應該符合生產的要求,功能的合理也是構成美的重要條件,應按照美的規律去創造。

  第二課時

  一、複習上一節課的知識

  請學生拿出自己帶來的各種生活用品,根據自己的感受在紙上用幾句話寫出這件生活用品的設計好在哪裡?你對於這件生活用品的設計還有什麼更好的建議嗎?

  二、匯入新課

  室內環境裝飾的種類是多樣的,除去繪畫之外,還可以用多種材料和不同的技術製作,重要的是要發揮想象力,充分利用材料的特點,形成不同的形式和風格,不僅好看,而且還要有意味。同學們可以嘗試著去做一件。

  三、新授內容

  1、室內裝飾品的設計與製作。

  在一萬年之前,我們的祖先就發明了製陶技術,最初的造型樣式,主要是為了滿足於實際使用的要求,之後便開始了以功能為主要目的,同時又有結合形式美觀的或特定功能的設計,並且越來越豐富。***欣賞教材圖片***

  請勇於展示的同學上講臺展示自己帶來的生活用品,並談談自己的欣賞感受。

  試一試、擺一擺,並嘗試自己進行室內裝飾品的設計與製作。

  2、設計產品的鑑別與選擇。從幾把形式結構完全不同椅子,可以看到不同的用途,對椅子的造型樣式起著決定性的作用。

  3、欣賞課本上的門把手圖片,激發自己嘗試進行室內裝飾品設計的願望。

  在日常生活中,你是否注意過各種門的把手,其中有房門把手、窗戶把手、車門把手、櫃門把手等,造型各不相同,在把握的時候觸覺感受也不盡相同,甚至用力的程度也不一樣。門把手也有功能和形式關係,下面可以試著分析這幾種門把手的特點。

  通過我們對這些門把手的研究,我們發現這些門把手具有不同的適用功能和不同的造型材質美感,你能辨別它們各自適合安裝在哪裡嗎?可以根據自己的需要,選出你最喜歡的把手。

  四、課外拓展

  課件展示幾組日常生活用品,在學生瀏覽欣賞的過程中提出要求:

  1.在平常能針對各種常見生活用品的設計,分析其優缺點,提出改進的建議。

  2.在父母、親友購買生活用品時,能運用所學知識,為他們提供合理的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