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教學如何提高學生的課堂學習效益

     素質教育強調學生的發展,課堂教學是素質教育的主渠道,要使素質教育得到有效的實施,就必須重視課堂教學力度,重視提高課堂教學效益。讓學生得到不僅包括知識、智力在內,還包括情感、意志、道德、審美等方面的發展。教師要從新的高度來認識其重要性,並採取合適的措施,提高學生的課堂效率。
         新課程理念認為,教師不僅是課堂教學的設計者、教學活動的領導者,而且還是教學過程的組織者、教學效果的檢測者。課堂教學是“教”與“學”的雙邊活動,一次成功的課堂教學既要求教師善於“教”,更要求學生善於“學”。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曾經說過:“上課並不像把預先量好、裁好的衣服報樣擺到布上去,問題的全部在於,我們的工作物件不是布,而是有血有肉的,有著敏感而嬌弱和精神的兒童”。面對我們的教學物件,如何提高數學教學的課堂效益,也是新課程改革、新理念帶給我們的一個新課題。以下結合實踐談幾點提高語文課堂效益的思考。
        巧設情境導語,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俗話說“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教育心理學告訴我們,在45分鐘的課堂教學中,開頭10分鐘的效果是最好的,可以說匯入新課為成功的課堂教學起鋪路石的作用。一堂課如一篇優美的散文,開頭便要漂亮醒目,才能引人入勝;一堂課似一支動人的樂曲,開頭就要定好基調,才能扣人心絃。
         激情洋溢的導語是使學生迅速進入學習狀態的主要手段。它不但能吸引學生,使之全神貫注,而且能啟用學生思維,迅速燃起想學的熱情。如在上朱自清的《春》時,我是以這樣導語開始的:“我們以前有沒有學到過有關寫春的文章,或讚美或抒情的詩歌?”當學生背出已學過的孟浩然、杜甫和王安石描繪春的著名絕句後,我接著說“這些都能給我們以無限生機、無窮的力量,這些都是絕句,容量有限,往往只是選取一個景物或兩三個景物來寫春的,今天我們要學的朱自清的散文《春》寫的景物可多了,有山,有水,有花,有草,有樹,有鳥,有蜂,有蝶……總之凡能體現春天的景物,作者都真切地描繪了出來,那麼作者是怎樣描繪的呢?現在我們就來細讀課文,加以領略。”這樣一講,學生的注意力和興奮點就集中到《春》這篇課文上來了,自然而然地沉浸在《春》的意境之中,學習新課的積極性也自然而然地高漲起來了。
         文學作品的“美”是通過語言文字傳達給閱讀者的,而情境的創設能使這種傳達更為深沉。在這一教學導語中,我藉助了古詩詞描繪春天這一經久不衰的藝術形式進行推波助瀾,營造出一種感人至深的心理環境,藉助了詩意的、極富感染力的描述,引領學生進入文字傳達的意境,從而讓情感在學生的心靈自由飛翔!
         二、課堂自主探究,培養學生學習能力
         蘇聯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曾強調,在人的心靈深處,都有一種根深蒂固的需要,“這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個發現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兒童的精神世界中,這種需要則特別強烈。”教師要根據這一特點,在日常的教育教學中,時刻注意挖掘學生身上的“閃光點”,
        作為教師,我們要善於憑藉這些看似平常的“亮點”,點燃起孩子們那上進、求知的“火苗”,使每個學生都品嚐到成功的快樂。樹立樂觀的教育信念,相信學生的潛力和發展前景,喚醒他們沉睡中的力量,激起他們的自信心。即使對差生也要像對待其他學生一樣,本著讓他們多品嚐成功的快樂,少咽苦水的原則,激發他們積極進取的慾望,使他們更多地跨入先進的行列。同時,營造良好的師生關係,努力在課堂上營造良好的生活環境。只有這樣,師生才能產生出互相懷有好感,相互尊重和有愛的氣氛,也才能使學生全神貫注、興致勃勃地學習,並讓學生體驗到一種自己親身參與掌握知識的情感。
         例如在學習《唐雎不辱使命》一文時,我放手讓學生唱主角,收到了良好效果。首先我讓學生在理解課文大意的基礎上,進行講故事比賽。目的是訓練學生說話的能力、概括的能力、剪裁的能力,從而起到一箭三雕的作用。之後要求學生聯絡故事情節說說自己喜歡的人物。學生們爭著表達自己的見解,氣氛異常熱烈,有一同學大膽的說他喜歡秦王,理由是,秦國本來就是虎狼之國,秦王是一位強國的國君,他完全可以憑藉自己的實力一舉滅掉安陵國,可他把安陵君當作長者,對安陵君心存敬意,所以他做到先禮後兵,這在那樣的時代是許多的國君都做不到的。學生說得多好:有理有據、觀點鮮明、論述清楚、敢抒己見。聽罷我給予了高度評價,使學生在被欣賞中獲得成功的精神體驗,自然而然,激發了他們學習語文的興趣,也培養了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
         三、享受成功機會,增強學生自信心
         提高學生的課堂效益,不單單是智力方面的,還應該包括精神、道德、情感、意志、審美等方面。因此,我們老師要重視學生思想道德情感教育,重視培養學生的自信心,重視學科內“寓德於教”“寓教於樂”。在教學中發揚教材中所蘊含的道德、情感、意志等內容,充分發揮隱性教育的作用,增強學生自信心,實現學生的和諧發展。 
     俗話說“十次說教不如給學生一次表揚,十次表揚不如給學生一次成功。”每個學生都願意學有進步和獲得成功。在語文教學過程中,老師要多方面為學生創造表現自己和獲得成功的機會,並且要善於發現學生的成功和進步,及時給予肯定,使學生在享受成功的快樂中增強學習興趣。另外,教師不能讓學生感到自己是“落伍者”,更不能總是給學生“敲警鐘”,而應該注意發現學生身上的點滴進步,及時給予表揚和肯定。有時,教師對學生的某些行為或某個方面取得的進步特別滿意時,還可以給孩子一個特殊的獎勵。課堂上給予學生的表揚有多方面,如:加分、頒發獎品,給他某一特別的權利等,而“好極了”、“就是這樣”、“我為你自豪”、“真是不可思議”、“真不錯”、“精彩極了”等這些美好的話語更能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培養他們的自信心。
         四、課堂回顧總結,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
         語文是一門綜合性很強的基礎課程,也是一門藝術。要上好一堂語文課,正如要演好一臺戲,必須高屋建瓴,整體把握其諸多環節和因素。而收束作為一堂完整的語文課的最後一個環節,它所用的時間雖不長,但卻對這堂課的成功和完美與否至關重要。很多教師經常忽視“收束”這一課堂教學的最後環節,“或提前完成了教學內容,在等待中聽到鈴聲後,悄然離開;或聽到鈴聲,道一句‘這節課就到此為止’,然後下課;或興之所至,一拖數分鐘仍‘戀戀不捨’,更有甚者,能一節課後再上滿10分鐘‘加時課’”,這些都是不足取的。一堂課的最後幾分鐘,學生的大腦往往疲勞,注意力分散,思維遲鈍,學習情緒降低。這時,教師倘若能運用好課前精心設計的結語,不僅能使學生把握好學習的重點,鞏固當堂所學的知識,而且還能再次激起學生探索求知的慾望,使他們的思維再次活躍起來,也為他們課後自學鋪平了道路。明代人謝榛在《四溟詩話》中雲:“結句當如撞鐘,清音有餘。”寫作如此,教學也當如此。教學時應把握好收束部分這個最後環節,使之成為“精彩之筆”,讓學生在美的陶冶中結束。
         蘇聯教育家達尼洛夫和葉希波夫認為:“通過總結學生在課上所學習的主要事實和基本思想來結束一節課是很有好處的。”回顧總結是教學藝術中的常用收束方法。要求用準確、簡潔的語言,提綱挈領地把整個課的主要內容加以歸納總結,給學生以系統、完整的印象,促使學生加深對所學知識的識記和理解,培養其綜合概括能力。如《變色龍》一課的收束可按如下方式:先對既有的板書加以折線化,簡潔地表示奧楚蔑洛夫對狗的態度五次大起大落的變化,再歸納出這一人物形象的意義及本文的主題思想——見風使舵、趨炎附勢、媚上欺下的醜惡嘴臉,從而揭露沙皇統治下警察制度的反動、腐朽和虛偽。當然總結可以由教師來做,但更要引導學生自己來做,教師可在必要的時候加以補充和完善。
         五、作業佈置開放化,鞏固課堂學習效益  所謂作業開放化是指教師改變傳統的作業佈置內容,讓學生從教學角度對某些生活中和其他學科中出現的問題進行研究,是課堂教學的鞏固與延伸。它需要學生對課堂上講過的基本內容和情感態度進行掌握,並能以此為基礎,靈活地進行運用。例如,在上完《七色花》後。教師的作業是這樣佈置的:“文章中的小孩子以一朵花的身份與母親嬉戲,表達了對母親濃濃的眷戀之情,更表達了一種知恩圖報的思想感情。生活中你有過這樣的經歷嗎?請結合自己的親身經歷寫一段話,表達出對母親的依戀和感激之情。”這樣的作業讓學生有話可說有情可抒,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使課堂的每一分鐘,對學生都有“真正意義上的效果。”
         綜上所述,好的導語能讓學生很快進入教學內容;教學方法的靈活多樣可以使教學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培養學生的自信心更能發揮學生的潛能;及時的教學總結又是一堂課必不可少的環節;精心地佈置好一道課堂作業,又可以鞏固和深化課堂學習。如果我們能把這幾 點做好,同時在教學實踐中,堅持“紮實、有效”的原則,努力把新的教學觀念體現在每一個教學活動之中,把教學的每一個細節儘可能
        “做精、做實”,我們就能夠上好每一堂課,就能做到如阿莫納什維利說:“我所致力的目標是要找到這樣一種方法,不是把知識填入兒童
        的腦袋,而是讓他們設法向我奪取知識,經過與我的智力搏鬥,去掌握知識,通過孜孜不倦的探索,去獲得新知識。
         日常的教學實踐讓我深刻地體會到,要向課堂45分鐘要質量,提高學生課堂學習的效益,除了以上幾種方法外,新理念下的教師要敢於和捨得改變自己“習以為常”的教學思路和教學方式,要把學生教活就需要教師由教教材轉向研究教材,在吃透教材的基礎上,進行教法上的編排、設計和加工。要促進學生的思維過程、邏輯記憶、想象的發展,溶智慧、情感、想象意志於其中,著眼於個體的創造力,挖掘全部的潛在可能性,培養學生裝的自信心。在教學中,教師不僅需要遵循一般的教學規律,更要能夠依據教學實際靈活地選擇有效教學策略和學習方法。唯有如此,提高課堂教學效益才不會成為一句空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