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級政治的學習方法有哪些

  對於在政治的海洋裡苦苦靠岸的學生來說,好的學習方法,是大海里的航標燈。下面是小編分享的九年級政治的學習好方法,一起來看看吧。

  九年級政治的學習好方法

  轉變觀念,端正態度

  思想是行動的指標,態度的端正是做好每一件事的前提。由於學校、考試等因素的差異,在很多學校尤其是初中,政治學科是不被重視的。有些地方在中考中政治學科還實行開卷考試。於是在很多同學的眼中,政治是一門副科,可學可不學,但是進入高中以後,政治成了一門必修課,而且必須在規定的時間內學完相應內容,否則勢必影響畢業和升學。因此,進入高中以後,同學們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要及時轉變思想觀念、端正學習態度,對政治學科要投入足夠的時間和精力。因為只有思想觀念轉變了、學習態度端正了,才有學好政治的可能。俗話說:“態度決定一切”,說的就是這個道理。

  制定計劃,明確任務

  馬克思主義哲學告訴我們:人區別於物的特點就在於人具有主觀能動性,人的活動總是有目的、有計劃的。因此,在學習過程中,能制定一個合理有效的學習計劃是學好思想政治的基本保證。如對每一天、每一週、每一月的什麼時間看政治、看幾遍、要掌握哪些內容、要解決什麼問題等一定要做到心中有數、目中有書,千萬不能 “三天打魚兩天晒網”、腳踩西瓜皮滑到哪裡是哪裡;尤其是要轉變那種認為“政治學科只要考試之前突擊看一看背一背就行了”的錯誤觀念。另外,在學習當中同學們可以根據實際情況對計劃自行作出調整。

  總之,對每天、每週、每月的學習一定要有一個大致的學習計劃,給自己確定具體的學習任務。實踐證明,那種無計劃、無目的的學習是低效率、無秩序的學習,最終的結果肯定不會是很理想的。

  養成習慣,掌握方法

  “細節決定成敗”。良好的習慣往往會讓人終身受益,能夠促進人的成長和發展。學習更是如此。因此,同學們課前一定要預習,將一些重點和難點知識標上記號。老師上課時一定要認真聽講,並且要做好課堂筆記。俗話說,好記性不如爛筆頭。課後還要將所學的內容及時整理消化。平時訓練和檢測時也要養成卷面整潔、書寫規範、條理清晰等好習慣。另外,政治學科是一門要求記憶性很強的人文基礎學科,有很多內容需要記憶,而且也很繁雜,因此我們不能眉毛鬍子一把抓,應該先抓 “西瓜”***重要內容、重點知識***,後撿“芝麻”***一些小的、比較零碎的知識點***。記憶時要靈活運用各種方法***如聯想、諧音、順口溜、抓關鍵詞等***來牢記相關內容。平時做練習或檢測時要注意總結方法和技巧,以便在考試中靈活運用。切記:方法得當,事半功倍。

  定期總結,查漏補缺

  中國古代的教育思想家、儒家學派的創始人孔子曾經說過:“溫故而知新。”這句話告訴我們,沒有反思就沒有進步、沒有總結就沒有提高。隨著時間的推移,學習的內容也就越來越多,而且有很多內容會容易產生混淆。這時及時進行總結反思、查漏補缺就顯得非常必要。一般地,每個星期應找個適當的時間進行一次周總結、每個月進行一次月總結、期中考試後進行期中總結、期末考試後進行學期總結。一方面對自己在這一段時間的學習情況進行反思、揚長避短;另一方面將相關或相近以及容易混淆的內容及時進行歸納、總結。

  如我們在學習哲學常識時,就可以把相關的哲理放到一起來進行學習和研究。在哲學原理中涉及結構問題的大概有兩個:整體和部分的關係原理及量變引起質變原理的第二種情形,因此,通過這一歸納,以後我們在做題時,一見到有關結構問題的材料,就會第一時間想到這兩個哲理,答題有思路了,而且也提高了準確率。

  另外,如果在總結過程中還有一些問題或困惑,也可以及時請教同學或老師,讓自己的學習做到儘量不留疑點,紮紮實實地走好每一步,這樣學政治自然也就輕鬆得多了。

  那麼,在這個過程中,就需要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教師應該主動幫助學生進行系統性歸納。如高一《經濟常識》的學習,有一些學生學了大半個學期,老師問他***她***:“政治課學得怎麼樣?”他***她***可能會跟老師說:“哎呀,學了大半個學期,我都不知道學了什麼東西!”這種情況的產生,原因當然也是多方面的,但我認為如果善於幫助學生進行系統性歸納,可以最大限度地避免這種情況的出現。

  九年級政治的學習方法總結

  1、注意認真聽講,積極回答、勤于思考、勇於提出問題。教師備課是將知識和學生的實際結合起來的,具有很強的針對性。同學們應當認真聽講,積極回答並認真傾聽別人回答的問題,思考老師的點評和你的思考有什麼不同,以便加深理解所學內容。例如關於“三個代表”思想的定義,有的同學能倒背如流,而換個問法:請試舉天津市政府如何以“三個代表”為指導勤政為民的,卻無言以對了。為什麼?因為他不去思考其真正的涵義,只知道機械記憶概念。我們天津的天變藍了、地變綠了、路變寬了、河變清了、人們生活提高了,這正是“三個代表”思想的偉大指導。還要勇於提出問題,首先是要發現問題,而發現問題是思考問題的關鍵。再如有的同學通過人類社會發展一般過程的學習提出蘇聯解體、東歐鉅變如何看待,就是一個很有質量的問題。

  2、高質量地完成作業。政治題的練習要少而精。要把每次練習當做考試,按考試要求去做,做後要總結:錯在哪,為什麼,如何改進等等,每次練習都要有提高。

  3、掌握知識的脈絡要點。①以生產力和生產關係的矛盾運動來串起整個人類社會發展的大動脈。②以總複習上的課題、節題、框題、標題為線索。③以各課的知識體系表為依據。④最好是在此基礎上自己總結知識體系表,化為自己的知識,做到知識的理論化、系統化,做到綱舉目張、胸有成竹。

  4、分專題、多角度練習。例如可分:經濟發展、可持續發展、“三個代表”、共同富裕、精神文明建設等專題,也可從法律、時事、政治等角度去歸納。通過專題和多角度研究,可以將知識內在的聯絡更加明確、重點突出。

  5、要理論聯絡實際,要關注生活、要關注熱點、要關注祖國和人類的前途命運。學習的目的是為了指導實踐,不應該只做“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聖賢書”的書呆子。而應該做“風聲、雨聲、讀書聲聲聲入耳,國事、家事、天下事事事關心”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者。例如有的同學對國際熱點伊拉克危機很關注。引用第五課第二節第一框題的知識就可解決,這樣學既有興趣又能學以致用。中考要涉及大量的時事材料分析題,所以我們應該多觀察、多實踐、多思考。

  九年級學習政治的優秀方法

  一、培養學生良好的預習習慣

  做好課前預習是提高教學效益的重要途徑。但是真正在學習中能做好思想政治課前預習的卻很少,究其原因在於學生普遍認為思想政治課不重要,是“副課”,不需要預習,而且覺得沒有什麼好預習的。因此,指導學生預習:

  首先要解決一個學生的思想認識問題,要端正學生的學習態度,讓學生充分認識到做好課前預習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使學生充分認識到做好課前預習是提高課堂教學效益的一個增長點。

  其次,指導學生預習關鍵是指導學生學會看書,學會閱讀,提高學生的自學能力。

  其三,指導學生預習,預先給學生書面預習思考題是學生做好課前預習的保證。

  二、培養學生良好的聽課、自習習慣

  學會聽課是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關鍵。學會在課堂上集中精力聽講,進入積極的學習狀態,並學會有意識地排除分散注意力的各種因素。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我們備課組決定讓學生將教材中的一些重要內容圈圈劃劃,作些批註,將一些補充的內容記下來,教會學生做好筆記,並要求學生在課堂上要積極思考,積極參與課堂的討論與發言等等。

  三、養成合作、探究學習的好習慣

  討論時積極發表自己的見解,認真傾聽他人的意見,在相互學習中取長補短。

  四、培養學生良好的記憶和及時複習的習慣

  記憶是學習思想政治的一個重要環節,是鞏固知識的重要手段。學習思想政治若不記憶,知識得不到積累,就談不上運用,能力和水平就無法提高。在教學實踐中, 我發現有些同學很努力,花了很多時間就是記不住知識,怕記憶,從而導致有些同學怕學習思想政治。其實記憶是有規律的,我們備課組指導學生遵循記憶規律,掌 握記憶技巧,從而獲得很好的記憶力。主要的做法有:

  1、在理解的基礎上記憶。理解是記憶的關鍵。

  2、要及時複習。可以向學生介紹艾賓浩斯的遺忘曲線圖。根據遺忘先快後慢的規律,在識記後應及早加以複習,以鞏固所記憶的內容。

  3、在記憶中嘗試回憶。記憶與嘗試回憶交替進行,可以提高記憶的效率。

  4、對難記憶的知識進行分散記憶。

  5、記憶時可多種感覺器官並用。在記憶時,不僅要用腦記,還可以把看、讀、寫、聽結合起來輔助記憶,這樣記憶的效果會更好。在教學中我們通過平時小測等手段,培養學生背書的習慣

  五、培養學生良好的解題習慣

  學生考試成績怎麼樣?知識掌握的程度是一方面,解題的方法、能力也是重要的一方面。現行思想政治考查的題型主要是材料分析題。思想政治材料分析題一個明顯 的特徵是要運用所學的基本知識、基本原理對材料進行分析,因此在解這樣的題目時的一般步驟往往是這樣的:先審清材料、問題,提取有效資訊;再明確其運用的 原理;後運用原理對材料進行分析。這就要求學生在答題組織文字時,應先寫明原理,後結合材料進行分析。教學過程中我們備課組對初二的學生進行解題方法的系 統指導,並不斷訓練。

  六、養成良好的考試習慣

  首先,考試的目的要明確,態度要端正,在戰略上藐視考試,在戰術上要重視考試。要有良好的考試心態。考試時,仔細填寫密封線內的內容,然後按要求答題;先易後難,認真審題,書寫工整。在考試中既要考出知識水平,更要考出良好的人品。

  其次,遵守考試時間,明確考試要求。審清題意,合理分配時間。先易後難,規範答題,沉著應答,要記住:我難人也難,我不畏難;我易人也易,我不大意。要做好考後分析工作,分析錯誤原因,找出薄弱環節,提出改正措施。真正做到:勝不驕、敗不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