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家園共育文章

  家庭教育與幼兒園教育互相接納、融洽,互幫互長,從而實現家園合作的理想,即合力促進每一個幼兒的發展。下面就是小編給大家整理的,希望大家喜歡。

  :新幼師如何與家長建立良好關係

  家庭教育與幼兒園教育互相接納、融洽,互幫互長,從而實現家園合作的理想,即合力促進每一個幼兒的發展。因此,幼兒園家長工作將會影響幼兒教師的教育質量與工作成效,具有十分重要的價值和意義。那麼,新幼師如何與家長建立良好關係呢?

  1、端正態度,重視家長工作

  新幼兒教師剛踏入工作崗位,往往疏於與幼兒家長交流。有的人以為自己的工作僅僅是教育幼兒,與幼兒家長之間的交往是分外的事,因此不加以重視。這是一個誤區。

  因為影響幼兒身心發展的因素很多,所以幼兒教育工作要靠教師和家長共同做。幼兒園與家庭之間的聯絡密切、頻繁,也具有可控性。新幼兒教師和幼兒家長要密切配合,形成教育合力,共同促進幼兒的身心健康發展。此外,新幼兒教師與幼兒家長建立良好關係,也可以使教師避免不必要的干擾,集中精力搞好教學。

  2、主動地與家長溝通

  幼兒教師應該掌握專業知識和技能,能夠熟練運用教育策略和教育機制。新幼兒教師缺乏敏銳的洞察力以及與家長談話的技巧,有時候在教育教學中十分被動。因此,新幼兒教師應積極主動地與家長溝通、交流,充分發揮自己的主觀能動性,建立和諧的家園工作體系,而不應消極等待或放任自流。

  3、主動消除顧慮,避免誤會

  事實上很多家長是帶著“顧慮”送孩子去幼兒園的,還有不少家長怕得罪老師,有意見也不敢提。對此,教師要主動了解家長的顧慮,揣摩家長的心思,抓住需要溝通的問題,選擇恰當的時機和方式,開誠佈公地與家長交流看法,並以實際行動及時的消除顧慮,取得家長的信任,讓家長放心。幼兒出現意外情況要主動及時地告訴家長,千萬不能心存僥倖。如果家長髮現問題再來詢問,教師就會很被動,且易發生誤會。

  4、與幼兒家長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

  幼兒教師與家長的良好合作關係應建立在相互尊重和了解的基礎之上,寬鬆的環境、平和的心態、平等的關係有助於教師和家長之間進行交流。戴爾·卡耐基曾說過:“不尊重別人感情的人最終只會引起別人的討厭和憎恨。”孔子也說:“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只有相互平等、尊重,才能有權享受優質服務。因此,新幼兒教師與家長交流時,應具有明確的服務觀念、服務意識,讓幼兒家長安心、放心、舒心。

  4、採用多種方式共建和諧家園

  在日常工作中,新幼兒教師可以採用多種***,主動與幼兒家長進行溝通,發揮自身的主觀能動性;也可以針對不同型別的幼兒家長選擇合適的***,使家園合作得更加默契。

  1***個別訪談。例如,新幼兒教師採取電話訪談、家訪、請家長來園面談等形式,向家長了解幼兒的情況,可以建立良好的家園合作關係,贏得幼兒家長的信任與支援。

  2***召開家長會。新幼兒教師通過召開家長會的方式,向幼兒家長宣傳科學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與家長一起為幼兒制定學習任務,充分聽取家長的意見。這樣做,可以使家長信任教師。

  3***建立家園聯絡簿。這是新幼兒教師與幼兒家長進行溝通的有效形式。新幼兒教師應積極、及時地填寫家園聯絡簿,以便使幼兒家長了解幼兒的在園情況。對於那些因工作繁忙而不能親自到園接送孩子的家長來說,這種方式好極了。

  附:幼師與家長談話的技巧

  1、單獨提,避免傷害家長的感情:教師向家長反映情況,一般是在下午幼兒離園時,這時家長和幼兒很多,如果不注意,其他的幼兒和家長會聽到他們的談話,這時,不管教師的語氣多麼溫和,也可能得罪家長,家長會以為你在出他的醜。有的家長可能因此遷怒於孩子,造成雙方情緒上的對立。

  2、先報喜,後報憂:不管是“對中有錯,還是錯中有對”,幼兒點滴進步都要先告訴家長,報喜說明教師喜歡孩子,然後在耐心誠懇地指出問題所在,能提醒的就是不要批評。

  3、用請教的態度和口氣提出看法:如“這個問題我不太清楚,您能講講嗎?您能和我談談孩子在家裡的情況嗎?”儘量採取請教、商量的態度,把找出問題的主動權讓給家長,耐心的聽取家長的意見,使家長產生夥伴般的親切感,也向家長證明你是相信他的,這樣效果會更好。

  結語:衡量一所幼兒園保教質量的高低,家長工作是一把重要的標尺。誰把家長工作做得紮實、到位,誰就能搶佔幼兒教育的制高點,從而獲得社會的肯定、認同。因此,新幼兒教師要充分挖掘幼兒家長這個豐富的教育資源,與幼兒家長建立良好、和諧的人際關係。

  :破除幼師與家長溝通障礙

  家園合作能否成功,能否最大限度地發揮作用,要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響。其中教師與家長的溝通效果是一個十分重要的因素。溝通是一種相互理解,彼此接納對方觀點、行為,在雙向交流中彼此互相協調的默契。

  一、教師與家長作為幼兒成長的“重要他人”,他們之間的溝通顯得尤為重要。

  1.教師與家長溝通是為了促進幼兒的發展

  幼兒園與家庭對幼兒的身心發展有很大的影響。家長對幼兒有獨特的情感,沒有誰比家長更瞭解自己的孩子。而教師與幼兒一起學習、生活等,在群體中比較,對幼兒各方面發展的情況相對客觀而準確的把握。教師與家長就幼兒在園或在家的情況進行溝通,使彼此更好地瞭解幼兒的情況,以便尋求更好的渠道來促進幼兒的發展。

  2.教師與家長溝通是讓家長更好地教育幼兒

  現在大多數幼兒都是獨生子女,在家庭中佔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家長對幼兒的早期教育更加重視。有些家長盲目地教育幼兒,甚至走進了教育誤區而不自知,這樣就很不利於幼兒的發展。教師作為專業人員,擁有較為豐富和系統的專業知識。與家長溝通,可以幫助其樹立正確的教育觀,有針對地宣傳一些科學育兒的知識、方法,有的放矢地為家長在教育幼兒過程中遇到的難題,進行分析指點,出謀劃策,提出建議,幫助家長解決具體問題,從而提高家長科學育兒的水平。

  3.教師與家長溝通可以豐富教師的教育內容

  不同的職業、不同的文化背景的家長都是寶貴的教育資源,可以給教師豐富的教育內容。在幼兒家長中不乏具有先進的教育知識和家教經驗的家長,教師與家長溝通,可以從家長身上獲得寶貴的知識經驗,而且還可以利用他們的職業為教育服務。如請當醫生的家長給幼兒講如何保護牙齒和眼睛,請當警察的家長講交通安全知識等。這不是更具說服力,吸引幼兒嗎?

  家長與教師的溝通對幼兒的影響是十分重要的。由於雙方的經濟政治、文化背景的不同,教育素養水平的不同,教育觀念、態度與教育方式也不盡一致,因此對幼兒出現問題的認識不同,理解也不同,這樣,兩者之間的溝通在具體操作起來並非易事,往往會出現一些溝通不暢的障礙。

  二、造成教師與家長溝通的障礙

  1.對幼兒教育的觀念、態度與教育方法的分歧

  有些家長對幼兒教育的目的存在不同的理解,有的家長認為幼兒園就是應該多學知識,多背詩,多做算術題,不能只成“遊戲”“玩”,不學知識,總是問孩子“學什麼了?”孩子答不上來,家長就不滿意。並不瞭解幼兒期的教育應當是遊戲,幼兒生活就是遊戲,寓教育於遊戲之中是幼兒教育的一大特徵。

  對幼兒來說,遊戲是學習的基礎。孩子答不出來,可能是因為其他原因而答不出來,但也不能說他學不到知識。有些家長對幼兒採取的教育方法迥然不同。有的是嚴厲專制的態度,方法簡單,信奉“棍棒”教育,不理解孩子的需要,常用命令強迫孩子服從,不允許有任何的不滿,傾向於專制教育。而教師講究的是耐心說服的民主教育態度,方法。因為現在大多數是獨生子女,有的家長怕自己的孩子吃虧,“教育”孩子別的小朋友打你,你就打他;而教師教育幼兒互相謙讓,團結友愛。這些顯然與教師的教育是矛盾的,這些分歧也妨礙對幼兒的教育。還有些家長對孩子在生活中的角色認識的不同。有的家長把孩子看成是“掌上明珠”、“家庭支柱”,生怕幼兒累著,孩子的事情樣樣包辦,對孩子採取溺愛放縱的態度。不但自己“溺愛”孩子,還把這種溺愛帶到幼兒園來,特別是要求教師也要“溺愛”他的孩子。

  小妮在幼兒園常尿褲子,原因是她有屎有尿時,都是爸媽抱著解決的,孩子自己蹲著呢,又怕她蹲麻了腿。可是到了幼兒園也要求教師這樣做,教師整天要顧著那麼多的孩子,哪有時間抱著你解決,頂多提醒你去上廁所,教你上廁所的方法,孩子習慣抱著了也就不願意自己來了,那只有尿褲子了。而教師認為孩子在家庭中的地位應有恰當的認識,要求幼兒熱愛勞動,培養獨立自理的能力,引導孩子自己做出選擇和決定。

  2.對幼兒在成長過程中出現問題進行歸因的矛盾

  教師和家長的矛盾,常常是由於幼兒在成長的過程中出現的一些問題所造成的。如小貝小朋友有講粗話的不良習慣,教師糾正多次,仍有反覆現象。當教師向家長反映時,家長則說,我在家也聽到他說了,我還以為是他在幼兒園學的呢。對此,教師和家長雙方可能會相互責備對方沒有教育好幼兒,不尋找具體的原因就把責任推給對方。家長可能會埋怨教師對幼兒的行為不夠關注,而教師又抱怨家長溺愛放縱孩子等。

  3.教師與家長的地位不平等

  在長期的社會現實中,人們在認識上已經形成了一種“慣性”,即在家庭與幼兒園、家長與教師之間,幼兒園及其教師在幼兒教育方面具有絕對的權威,扮演“權威者”的角色,家長常常要服從教師的要求,配合幼兒園的工作,扮演“接受者”的角色,且這種角色定位一直左右,影響教師與家長的每次互動。在家園交往中,教師習慣了“主動出擊”。對家長要求這,要求那,而家長似乎也是心甘情願地接受種種要求。這種雙方單一角色定位,這種單一的“要求與接受”的互動關係,必然會對積極的互動效果產生影響。

  :新生入園初期讓家長配合5重點

  開學了,家長們帶著期望和憧憬送孩子上幼兒園了。然而,送孩子上幼兒園並不像我們想象的那麼簡單,那麼順利,孩子不願上幼兒園、在幼兒園哭個不停、不好好吃飯……一連串的問題都隨著而來,困擾了不少新入園父母,也給幼兒教師的工作加大了難度。其實,孩子上幼兒園不適應,很多時候是父母的認識誤區造成的。在幼兒入園初期,幼兒教師做好家園共育對幫助幼兒適應入園關很重要。那麼,如何讓家長配合呢?

  一、入園適應

  1、反饋情況,配合教育:幼兒初次來園,因環境、人員的變化,可能會產生焦慮心理以及種種的不適應。因此,初入園時家長應將孩子的健康狀況、生活習慣、性格特點等情況如實介紹給老師,並填妥入園資料表。入園後,應經常利用接送孩子的機會和電話等各種方式瞭解孩子在園生活、遊戲、交往等方面的進步和不足,及時表揚孩子的進步,配合教師有針對性地進行教育。

  2、正確對待幼兒入園不適應:家長不要因為孩子哭鬧就責備老師或不讓孩子入園。儘量安撫他,不責怪孩子,離開時和孩子道別,並溫柔而堅定地告訴他,您會準時接他回家。只有恰當對待孩子入園後的不適應,信任老師能照顧好孩子,才能儘快解決分離焦慮的問題。

  二、日常生活中

  1、為培養孩子良好的學習態度及專注能力,請事先培養幼兒規律的起居及良好的生活習慣,晚間不宜超過九點入睡。

  2、養成幼兒良好的生活習慣。讓孩子在家也能自理生活,如刷牙、洗臉、進食、入廁、收拾玩具等。

  3、週六、日請不要讓他暴飲暴食,避免胃腸功能紊亂和疾病。

  4、幼兒如要帶心愛物來園與同伴分享,一定提前或在送幼兒時告知本班老師。

  5、幼兒若將本園的教具、玩具等公物帶回家,請輔導他歸還。請不要責備孩子,那只是表示孩子在物權觀念上缺乏瞭解,千萬不要過分責備孩子。

  三、家園聯絡

  1、 網路:家長可隨時上網,點選進入網站,即可瞭解到幼兒園最新動態。您亦可進入網站-家園互動,與其他家長幼兒園溝通。

  2、 您還可以直接打電話與本班的老師直接交流***時間控制在5-10分鐘***。

  3、為方便與家長聯絡,如您的***有變更,請及時通知園方及本班教師。

  4、園內各項活動:包括幼兒園組織的各項遠足、郊遊活動、運動會、大型的節日慶祝活動……為了和孩子一起成長,如果我們還舉辦專家講座,敬請您務必抽空參加,並踴躍提出建議。

  四、家長行為規範

  1、遵守幼兒園各項制度,按時接送幼兒,培養幼兒良好習慣。

  2、家園一致、言行一致。尊重教師,主動與教師合作;尊重幼兒、滿足幼兒的合理需要。

  3、配合幼兒的教育,提供必要的支援。

  4、出入幼兒園儀表整潔,服飾整齊、文明禮貌,言談舉止為幼兒做表率。

  5、愛護園內設施,保持室內外環境衛生,不吸菸,不大聲喧譁。

  6、理智地對待幼兒之間發生的矛盾、糾紛,不隨意訓斥幼兒,以確保幼兒身心健康。

  7、家長與在班教師談話,通電話時間不宜過長,以免影響教師的正常工作。

  五、注意事項

  1、家長送孩子應直接送至各班老師手中。如有特殊情況,請家長提前主動與辦公室聯絡。

  2、為安全起見,請家長不要讓孩子攜帶貴重物品、危險物品入園。幼兒來園前家長應注意檢視幼兒的口袋,如發現有危險物品***如小刀、藥片、鐵釘、小顆粒物、釘錐、彈子、碎玻璃等危險品***應立即取出,並及時對孩子進行教育。

  3、未經許可家長不要擅自進入幼兒活動室,幼兒進餐時間謝絕接孩子。被委託來接送幼兒的人,應年滿十八歲以上。並請提前聯絡老師,將被委託者之姓名、性別、年齡、特徵、衣著與孩子之間的關係告訴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