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到心碎的經典抒情散文欣賞

  每一篇散文作為完整的藝術整體,是言、象、意及其結構的高度整合,也是一個複雜的審美意象系統。下面是小編為你帶來的,希望對你有所啟發。

  篇一:晨曦

  像青杯盛淡酒,素雅花香迷,浸沒了整個房間。希希散散的陽光大大方方的爬上了床頭,慢慢的,我睜開昨日的眼睛看著今天的陽光,仿若一個隔世的夢。昨天那麼遠又那麼近,它招示著昨天已不會在今天裡出現,不論是美或是不美,陽光照亮的始終是前面,而背後始終是影子。

  遷希步,覓芳香,椅窗臺,嗅陽光,鳥鳴晨鐘響,遲起晚梳妝。攜一刻晨曦,看一闕清詞,聽一首小曲,度一人生品格,悟一世世物物。才瞭解時間仿似流水,靜靜的,悄悄的流逝每一汪流柱,我們焦慮的用手企圖握住水流,然而最後我們只能留下那滴滴水珠殘留在手裡,卻阻止不了它從手心滑落奔向流柱。但我並不留戀時間莫名的傷感,我心底早已侵吞了如海一樣大的河流,種滿了如天一樣色彩的花。詩裡說的好“面朝大海,春暖花開”,如此還要什麼理由為握不住的時間沉溺於傷感。

  晨曦總是如此,清香的空氣眷顧著不褪色的美麗,不刻意間總能帶給天空無可比擬的魅力。當一米陽光正慢慢的和我靠近,抬頭就是魅力,低頭就是美麗。向前看,青山復青山,陽光疊陽光,一種暗暗的光芒越發的照亮。倘若你懂得美,你就會不自覺的把心敞開,在山山復山山之外找一個桃花源,那不會有喧囂也不會有匆匆倦客,脫離了繁雜塵世,只寄一青舟,賞盡山山水色,看遍木木花草,怡情一杯濁酒,焚燒一紙書香,藉著水流泛遊綠水紅江。有時候任思緒漂流也是尋找安逸的方式,常常飄著飄著就不知所以了。也不去理會你如何,他如何。習慣瞭如此,也默認了如此。

  而且,晨曦的天際也會留有夜晚的痕跡。依稀留下的燦燦晚星,雖沒有夜晚時那麼耀眼,但也足夠炫麗。那昨日憂思的月亮雖模糊不清,但也輪廓清晰。或許是因為星星陪伴著月亮,就連晚風也不願離去,那颼颼清風颳起了陣陣寒意。寒意,像是對夜的不滿,短暫後又別離。

  我並不奢望晨曦每天都有陽光,相反,假若有雨又將是另一番美麗,別了楊柳,別了春雨,即便夏季一場晨雨也讓人沉迷。輕輕的,淡淡的,不急不慢,不緊不疏,從天而降。雨落珠簾,浮雲天,莫及沁心田。那是一種雖不及煙花三月,江南柳州的美,但也不會遜色太遠。雨聲滴滴,像是滴響了竹笛個個音階,清脆的音符總讓人消除所有倦意,忘卻緊湊的生活,停下腳步,安安靜靜的享受這一刻。

  當我們闊別日復一日的時間,回頭想想最對得起自己的時候就是晨曦,真實,自然,安逸,舒適,恬靜。

  篇二:藍色妖姬——最該被守護的愛

  那是在一家花店中偶然遇見的。花莖呈青色,花朵是一種鮮豔的藍色,這種藍不是平常見到的那種藍色的藍,也不是勿忘我的顏色,它藍的很妖異,很特別,再配上花瓣上若隱若現的金粉,便呈現出一種詭異的美。

  很早之前就聽說過這種花,因為花名中有妖姬二字,所以對它的印象特別深刻。可是當真正見到時,卻一點也沒有妖姬的感覺,那天幕一樣優雅的寶藍色,高貴的讓人不忍觸控。在上網查閱了一些資料後才知道,她本就不是屬於自然的花,自然界的花是沒有這種顏色的。培育這種花的時候要先把根莖切開,浸在一種特殊的顏料裡,等花莖慢慢地吸收顏料,直到顏色達到花蕾,最後用金粉點綴花瓣。很殘忍的過程,很妖異的美,所以,藍色妖姬這個名字很適合她。

  很奇怪的是,藍色妖姬代表著至高無上的愛、最熾熱的愛,總是感覺與妖姬二字扯不上邊,她應該是妖豔的、魅惑眾生的。後來有點明白了,女人如花,香飄萬里;花如女人,熠熠生姿。忍受著難以忍受的痛苦而成長起來,光鮮的外表下隱藏的也許是一顆脆弱的心吧。因為害怕受傷而往往將自己的本心深深的埋藏在風塵的俗世中,為的便是靜靜的等待那份屬於她的浪漫。這枝只為悅己者容的花朵,或許只是一個太容易受傷的女人。柏拉圖說:“若愛,請深愛,如棄,請徹底”。它代表著就是這樣的一種愛,一旦愛,一心愛,愛的讓人心疼,愛得讓人感動。至高無上,也許就是出於此因吧!

  花語——藍色妖姬:相守是一份承諾,人世輪迴中,怎樣才能擁有一份溫柔的情意。我們的一生或許會經歷過許多次的愛戀,但是如果有其中有一份如藍色妖姬一樣的愛,那麼,那就是我們最應該也是最值得守護的愛!

  篇三:在那桃花盛開的地方

  在我們村的後山坳裡,有一片桃林。這片桃林,伴隨斗轉星移,幾經更新換代,更加花繁枝茂,絢麗多姿。孩提時代,我拿著鐵鏟,提著竹籃,跟在母親身後,去桃林的株間陌壟挖野菜。陽春三月,正是桃花盛開的季節,我戲耍於桃林之間,時而觀看昆蟲旋舞樹冠之上;時而嗅鼻桃花放蕊之時;時而尋覓芨菜叢生之處;時而搖晃桃枝落瓣之中。春風拂卉,花枝顫抖,幾片花瓣伴隨微風,飄落在林間小溪之中,點綴著幾片浮萍,隨波逐流,飄紅而去。真可謂“落花有意隨流水,流水無心戀落花”。

  納蘭性德曾作《採桑子》一首,詞曰:“桃花羞作無情死,感激東風,吹落嬌紅,飛入窗間伴懊儂。誰憐辛苦東陽瘦,也為春慵,不及芙蓉,一片幽情冷處濃”。少小時候,曾看過一出叫“人面桃花”的戲。那位風流倜讜的博陵才子崔護在遊春時見一女子甚美,隨生愛慕之意。在他第二次造訪時,不見那位女子,隨題詩一首:“去年今日此門中,人面桃花相映紅。人面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那時少不更事,只知桃花好看,桃子好吃,不曉得桃花還孕寓著如此熾熱的愛情,尚併發出幾多膾炙人口的詩篇。經歷啟蒙教育,特別是上了中學、大學後,方曉得了桃花的“滿路桃花春水香”的風韻。更領略了桃花的“桃花柳絮滿江城”意境。

  前年春節,侄女來我處拜年,敘談間提及後山坳的桃林。侄女說:“現在咱村比過去富多了。村長挺有經濟頭腦,在山坳裡建了桃花庵,修了觀花廊,疏了桃花源,打起了桃花文化的品牌。每年春秋兩季來咱村旅遊的人一撥接一撥,我們還藉此辦起了農家飯館呢”。聽侄女這麼一說,挑起了我回鄉省親的神精。就在又個桃花盛開的季節來臨之際,我攜全家回到了闊別多年的家鄉。

  來到後山坳,情景和過去大不一樣。在桃林外緣,築起了一條猶如彩蛇般的紅牆曲垣,將桃林團團圍住。有幾枝耐不得寂寞的嫩枝,伸出牆外,大有“滿園春色關不住,幾枝粉黛出牆來”的韻味。在進入桃林的***處,修建了一座牌坊,牌坊兩側書有一副楹聯:“桃花塢裡萬株紅樹泛嬌豔,青山深處幾聲梵語醒素顏”。走進牌坊,用陶磚鋪就的俑道在桃林間曲回蜿轉,走在俑道上,一股“曲境通幽處,禪房花木深”的意境油然而生。桃林深處,修建了幾處長廊亭閣,供遊人小憩賞花。那條林間小溪比過去寬多了,增修了護坡、欄杆、過橋,養植了睡蓮,放養了金魚、紅鯉。沿著俑道向山坳深處走去,一座尼庵展現在遊人面前。前殿正門,撰有一付楹聯:“作比丘相以參禪,只是要群生各明佛性,現女人身而說法,無非欲大眾共發婆心”。幾個村姑僧衣僧帽,裝扮成尼姑,或詠經、或焚香、或擊木,或鞠首,很有一番佛骨仙風之像。遊至此處,使我多了些戀舊,少了些感慨;眼前景美不勝收,別有洞天,過往事原生故態,記憶猶新。思緒又把我拽回到原來的那片桃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