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成長的散文

  成長是色彩的變幻。不見了童話書上多彩的封面,看到的是教科書一臉的嚴肅。下面是小編給大家帶來的有關成長的當代散文,供大家欣賞。

  有關成長的當代散文:成長的足跡

  成長的道路,有著綿綿的煩惱與憂傷,也有不斷的歡喜與快樂。

  時光飛逝,歲月荏苒,我們已由昔日幼稚的孩童成長為今天的翩翩少年。回顧往昔,我們無怨無悔;展望明天,我們信心十足。走進了畢業班,我們的生活不再如以前一般輕鬆;走進了畢業班,我們的日子也多了一些疲憊。但是面對明年的七月,我們仍將披荊斬棘,奮然前行。

  漫步在家鄉那清澈的小溪邊,童年的快樂與煩惱一一浮現在我的眼前:和夥伴們在草坪上盡情地玩耍嬉戲;在清澈的小溪裡摸魚捉蝦;獨自一人在潔白的雪地裡歡快地奔跑;和姐姐為了搶糖果而兩敗俱傷……歲月無聲地在我身旁穿梭,一切美好的事物在腦海中定格,快樂時總將它們一一取出,任美麗在思緒間綻放。

  幼兒時,被父母視為掌上明珠的我,盡情地享受著他們對我的寵愛,每逢週末,他們總是帶我來到那清清的小池邊,看池底那活潑可愛的小魚。春天的小池好美呀,柳樹早早地發了芽,像披了一頭碧綠的新發。金黃的迎春花已綴滿枝頭,潔白無瑕的白玉蘭有的只是花苞,有的已忍不住綻放。一群群麻雀撲稜著有力的小翅膀,時而飛向碧空,時而落在枝頭,嘰嘰喳喳地唱著它們自己的歌。偶爾還可以看到幾隻小喜鵲,落在草地上,落在樹枝上,長長的尾巴一翹一翹,很是可愛。我的心情也正如那一群群鳥兒,歡暢無比。於是,我盼望著自己快快長大,幻想著有朝一日,自己也能像雀兒一樣,展翅碧空。

  進了幼兒園,在幼兒園老師的悉心教導下,我似乎成了小大人,琴、棋、書、畫,每一樣我都愛不釋手,那時的我成了人們眼中的“小精靈”。尤其是音樂,真讓我如醉如痴。我喜歡聽音樂,喜歡在音樂中釋放自己,於是在那一刻,我懂得了感悟,感悟身邊的美——夏夜的繁星高高地掛在一望無際的天空中,它們快樂地向人們訴說著一個又一個古老而又美麗的傳說。寧靜的夜裡,有星星陪伴,沒有煩惱,沒有孤獨,擁有的是那一份無以言表的欣慰和快樂。

  終於掛上了紅領巾,在校園裡,懂事、乖巧、多才多藝的我又成了老師的寵兒,同伴的領頭雁,在享受著一次次成功和掌聲的背後,偶爾也有了失落,於是,趴在陽臺上看落葉便成了我鬱悶時的必修課——秋日的餘暉投下了一個個俏麗的影兒,樹葉兒便像一葉小舟,在空中翩然起舞,時而盤旋,時而上下翻飛,在生命的最後一刻盡情地演繹自己的美麗,給自己的生命樂章譜寫最動人的一曲!

  進了小學畢業班,偏課嚴重的我有了更多的無奈和憂愁。每日暢遊於文學的海洋,如飢似渴地獲取著知識的營養,於是語文課堂上有了我精彩的回答;知識競賽上有了我洋洋灑灑的答辯,天文地理,任我馳騁。那一刻,我是自豪快樂的。然而,面對著數學科目的“滿堂紅”,愁緒又漸上心頭,雖經百般努力,但終不見成效,那時那刻,真是“怎一個愁字了得”。於是我喜歡坐在空地上看夕陽,冬天的黃昏也毫無保留地展示出它那絢麗的光彩。那一抹夕陽,悠悠地流露出離愁的憂傷。那一刻該留下多少美麗的惆悵。“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日暮鄉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乍看這夕陽中不時地坦露出淡淡的離愁,但也掩飾不住它們永恆的美好。

  然而,我也深深地知道,雄鷹在風雨中練就堅實的翅膀,梅花在嚴寒中綻放撲鼻的芬芳。在今天這個充滿競爭的時代,我們不會畏畏縮縮,正如一位哲人所說:對於凌駕於命運之上的人,信心是命運的主宰!任前方荊棘叢生,我們將持之以恆。茫茫學海中,我們甘當一名勇敢的水手,乘風破浪、共赴前程。古人云:艱難困苦,玉汝於成。“成長的腳步如行雲流,歲月容不得鬥點浪費”;“臨淵羨魚,不如退而結網” 。

  成長的道路多麼短暫,快樂轉瞬即逝,但只要我們用心去感受,快樂便俯拾皆是。失落時的一個微笑、孤獨時的一聲祝福、憂傷時的一份慰籍……,都會給人以美的享受。從生命的開端到結束,孕育著無盡的快樂。——心靈,在成長中晃動;希望,在成長中萌芽;生命,在成長中充實。讓我們傾注所有的激情,所有的心智,去感悟人生,感受快樂。童年的生活,多姿多彩,讓我們用心靈去感受這瞬間的歡喜與憂傷。

  有關成長的當代散文:成長與堅強

  一瞬間的成長伴隨的會是巨大的疼痛和滿面的淚水,但結痂的心將會是在社會上生存的最好的武器。

  沒有人能永遠的快樂,即使是聖人,即使是佛陀,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的人也會有痛苦的存在。成長的其實不是一個人,而是一個靈魂,因為每一個人每一天都在長大,達到一定程度就會衰亡,但是成長是永恆的,你的靈魂永遠在接受或新或舊事物出現在你的生活之中,有些你早已見識,只是還沒有領悟,有些你從未見過,並且猝不及防。

  量變產生質變是你早已見識的,當你還是個孩子的時候,你會覺得很多人都該以你為中心,都改在你疼痛、傷心是安慰你,可是當你發現別人都在你疼痛悲傷的時候或淡漠,或開心的幹著自己的事情的時候,你就該明白沒有人是為你而生的,每個人都是自私的,你也是。如果你第一次不能吸取教訓,為這件事難過不已甚至大吵大鬧,那麼生活就會安排第二次、第三次等等,直到你明白了,看透了,冷漠了,不再難過了。而這個時候你就能真正看清那些愛你的人的摸樣,就會發現,如果有三個人真的愛你那你就是幸運的,為這件事而開心吧,撇開悲傷,用武裝堅強你的內心,為值得的人而悲傷,告訴自己這是成長,即使帶著淚水。

  當時有個老師說:“孝順就是在你生病的時候告訴父母你很好,很健康。”說起來很容易做起來卻很難,人們在生病的時候不只是身體上的脆弱,心理上也會很脆弱,而一個靈魂上不堅強的人就會選擇跟父母訴苦,蘇澈說:“臣聞困急而呼天,疾痛而呼父母者,人之至情也。”所以做一個孝順的人,也許前提就是做一個靈魂上強大的人。

  再說說始料不及的成長,第一次玩火被燒傷,第一次騎車被撞,第一次做手術,第一次自己出門在外,第一次死。是的,人生有太多太多的第一次,就連老死的時候你也有沒體驗過的事情,在死的一瞬間,你的靈魂再此成長了,只是那時既是開始也是終結。歲月悠悠,衰微只及肌膚;熱忱拋卻,頹唐必致靈魂。憂煩、惶恐、喪失自信,定使心靈扭曲,意氣如灰。有的人說“苟活”的時候彷彿不屑一顧,其實並不是,死亡永遠比或者要輕鬆愉快,死者已矣,活著的人卻要承受痛苦。所以自殺的人才是最該被鄙視的,他無法忍受成長中撕心裂肺的痛苦,選擇了把悲傷留給最愛自己的人。這樣的人最是懦弱,最是可恨,卻一點也不可憐。所以我們要武裝自己的心靈,要變得堅強。

  成長就像往銀行裡存錢,為了在這個世界活下去,就要拼命的往裡面存一些快樂,當我們悲傷也就是負債的時候就還能有一些相抵的東西,當一個人的存款為正的時候我們可以說這個人是幸福的、堅強的,當一個人存款為負的時候我們只能說,這是一個脆弱的人。所以面對成長,為了生活,我們要堅強。

  有關成長的當代散文:成長

  風捲過樹林,留下落葉紛飛,陽光變換著強弱,演藝著四季的輪迴。一個春夏,一個故事,零落一段情。沒有刻意記錄著日子的消逝,亦沒有好好珍惜大好的時光。只是當漫不經心地停下腳步時,才發現日子是何等的匆匆。

  成長教會著我們每一個故事,我們都是每個故事的主人。生活是部曲著,喜怒哀樂摻雜期間。有時候,我們會因為一時的成功而滿懷喜悅,有時候我們會因為一時的失意而悶悶不樂。只是我們不知道,在我們撒嬌孩子氣的時候,總是會有那麼一兩個人在默默地為我們承當,在悄無聲息的為我們分享。

  當我們還是孩子的時候,全然不知道生活賦予我們的含義。我們只是知道,日子總是那麼的單調和迴圈,我們甚至會懷疑生活本身的含義,因為我們從未真正理解。似乎愛玩是我們的天性,我們可以肆無忌憚的嬉戲和玩耍。而生活本身的喜怒哀樂,我們全然不去理會,也沒有必要去理會。

  慢慢地,我們長大了。生活似乎發生了變化,現實的種種讓我們很是不適應。肩上的擔子似乎也重了,那一個個天真爛漫的小頑童消失的無影無蹤了,不知不覺中變成了一個個小大人了。也開始會為生活、為學習憂愁了。孩子時,除了給於物質上的東西外,沒有太多可以攀比的。不知是生活本身的變化,還是現實生活中人們賦予的東西太多,總之告別了童年時光後,孩子們似乎就被人為地區分為“好孩子”和“壞孩子”了。

  成長總是會付出代價的,因為她的過程總是艱辛的。沒有誰的人生會是一條直線,總是曲折的。有高潮,也有低谷。有些人卻能在高潮中能夠奮勇直前、保持自我,必定會成為一個成功的人。有些人在低谷中畏畏縮縮、一蹶不振,慢慢的沉入萬劫不復的深淵,消融了自我。生活中沒有誰是強者,只有誰不畏強者,勇於攀登,最終才在芸芸大海中熠熠生輝。

  春天,陽光和雨露的滋潤和恩賜。一個孕育百花的季節,百花爭豔,花香四溢,一幅春暖融融的畫面。但是有誰真正記住了百花朵朵嬌人的嫵媚和容顏,溫室般的環境並不能滋養出過人之處,孕育的除了嫵媚的外表和宜人的芳香外,再也沒有一點過人之處了。恰恰相反的是冬梅的高貴與淡雅,才使得它傲立群雄,獨佔一魁。

  “牆角數枝梅,凌寒獨自開。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是啊,不經一番寒徹骨,怎得梅花撲鼻香?對於人生而言,亦然如此。過慣了奢靡的生活,享受著帝王將相般的待遇,消磨了銳志和激情之後,是很難找到生活的方向,成就一番大業的。

  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只有經歷歷練,方能在異常激烈的社會競爭中游刃有餘,笑傲群雄。可是,成長的足跡隨著社會的日益進步似乎變得越來越簡單了。孩子的一切似乎都是已經安排好的,從一出生開始就沿著早已制定好的軌跡按部就班的生活。沒有挫折、沒有困難、沒有飢餓和很冷,有的只是集萬千寵愛於一身。

  很難想像,在這樣的環境和教育模式下,中國能夠孕育出多少社會棟樑之才。,祖國的富強和民族的振興何人堪擔大任?面對日益激烈的國際競爭,國家的領土和主權日益遭人踐踏和侵略,我們的呼聲又將在哪裡?

  我不知道,成長到地賦予了我什麼。從起點到終點,我幾乎沒有完整的印象。生活的意義在哪裡,生命的意義又在哪裡?我始終不能回答,除了漂泊,除了求學,似乎這些年來的生活就是這樣簡單而單調的重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