減肥最好的運動方法

  想要減肥就要動起來,減肥有哪些最好的方法?想要運動減肥應該怎麼做才好呢?這個問題由小編來為您解答!

  跑步運動減肥的方法

  跑步運動減肥的方法之空腹時跑步

  空腹是食物正在被消化的狀態,空腹跑步可以達到運動即消耗脂肪,尤其是早餐前跑步可以更高效的燃燒脂肪。要注意的是,在過度節食的過程中,是不能跑步的,會消耗太多體力,耗費元氣,身體無法負擔劇烈運動,造成不可挽救的損傷。

  跑步運動減肥的方法之做10分鐘左右肌力運動

  跑步前給予肌肉刺激,可以提高脂肪的燃燒率,肌力運動後也能產生生長激素,使得體內脂肪分解、酵素增加,快速燃燒脂肪。做深蹲或腹肌運動等10分鐘左右會更有效。雖然會有點吃力,但做到很喘的地步後,可以提升有氧運動的燃脂率。、

  跑步運動減肥的方法之邊說話邊跑步的節奏

  並不是說跑的越快,燃脂速度越快,為血液和肌肉提供充足的氧氣是燃燒脂肪的關鍵。因此不會喘的跑步才是最有效的減肥運動。

  跑步運動減肥的方法之跑步20分鐘以上

  開始跑步的20分鐘以內只是以能量的形式在消耗掉身體中的糖分和熱量,並不會達到燃燒脂肪的效果,20分鐘後脂肪才會被大量的消耗,因此保持每天跑步40-45分鐘是非常重要的。

  跑步運動減肥的方法之跑步機速度和時間

  開始跑步的時候最好是給自己設定一個目標,不要一下子跑太長時間,身體難以負荷,也會阻礙你下次跑步減肥的決心。在最開始跑步的時候,速度控制在6.8即可,然後慢慢開始調快。

  怎樣正確跑步才能減肥

  一、改變步幅,使用更好的步幅高水平跑手的跑動比普通人更有效,他們無論用任何速度跑步都比平常人消耗更小的能量。高效的步幅不但讓人跑起來更舒適,而且能降低受傷的風險。任何人都可以改變步幅,找到更有效的跑動模式。不過,你需要循序漸進,一次修正一個方面,充分練習,一步一步熟悉每一個變化,直至一切成為習慣定式。以下就是三個可以有效改變你的步幅的方法:

  1、要改變步幅過大的錯誤,你需要在跑步時保持身體略微前傾,這樣你邁出的腳就能提前在稍微靠近身體的位置落下。

  2、對抗重力跑步者應儘量減少雙腳著地的時間,在你跑步期間,一旦邁出的前腳接觸到地面,支撐腳就應該向後發力揚起。一個標準的模式:落地、踏穩、然後向後蹬出。

  3、減少跳躍跑步時可以想象頭上有一個距離頭頂5釐米的天花板,因此跑動時不能躍起過高。這樣你可以步伐將會更穩更有效。跑步不需要過多上下的運動,你需要做的是向前。

  二、速度訓練也會提高你的熱量消耗,你可以消除更多脂肪,理由很簡單:跑得越快越猛,耗費的能量就越多。快速跑就像力量鍛鍊,都是鍛鍊人體快肌纖維的運動。

  在普通跑道上可以進行“階梯式”跑法練習:首先,進行5到10分鐘慢跑熱身,然後充分拉伸筋骨;然後以最快速度衝刺一圈,隨後慢跑一圈;接著快速衝刺兩圈,慢跑一圈;接下來快跑三圈,慢跑一圈;依次類推,衝刺四圈……最後慢跑5到10分鐘放鬆。

  三、快速跑下山,然後慢慢跑上去下坡跑是長跑運動員的必練專案,跑下坡路能夠增加雙腳承受的壓力,讓腿腳能夠適應更大的衝擊。當然,前提是衝擊力不能過量。下坡跑能夠提高你的速度,因為你的肌肉已經適應了更快腳步的要求。

  一週之內適宜進行一到兩次的下坡跑鍛鍊,最好在完成了其他輕鬆的跑步鍛鍊後進行。只需要找個短的斜坡,進行四到六次下坡跑鍛鍊,每次時間以20秒為宜。在一次下坡跑後,用慢跑上坡的方法放鬆肌肉。

  四、有爆發力才能跑得更快現在的人都明白,綜合訓練能夠確保身體各部位都變得更有力量,從而為跑步肌和關節創造休息的空間,進而幫助跑步。而下一步就要在綜合訓練中增加柔韌性和跳躍方面的鍛鍊,這可以提高效率和爆發力。

  1、分腿蹲跳左腳在前,以前腳弓步,後腳箭步的姿勢微蹲,後腳膝蓋距離地面大約3釐米左右,用雙腳與雙手之力盡力向上***留意不是向前***跳起。落下時,雙腳交換位置,也即右腳比左腳靠前一步,再以同一原理向上躍起。做16到24組,也即左右腳在前各8到12次。

  2、單腳跳箱在高出地面約25到45釐米高的臺階前,左腳獨立,跳上臺階用左腳落地,然後馬上用同一只腳跳回原地。做10到20次,然後換右腳練習。

  五、勞逸結合才有效如果採取十分制衡量,大部分人的跑步劇烈程度都在5左右。現在的頂級跑手無不避免這種不高不低的灰色地帶,他們的練習不是程度超過8的劇烈運動,就是低於3的輕量練習。原因是健身鍛鍊最大的收效都來自最艱苦的鍛鍊,但你不能每次都衝擊極限。採取“勞逸結合”的原理,你可以從等量的練習中得到最大的效果。某些日子,你可以刻苦鍛鍊,然後有幾天放鬆,允許身體恢復。這可以讓你避免運動過量,而且你也不會因為日復一日相同的鍛鍊而膩煩。

  六、自由鍛鍊太多跑步鍛鍊者將自己的計劃視為經典,但近年來已有越來越多的人瞭解到“機會主義式鍛鍊”的好處。理由很簡單,你需要在身體合適的時候挑戰自己的極限,但你無法在起跑前提前預料身體每天的感覺。如果身體不適還強行進行過量鍛鍊,不但無益而且有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