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觀小學心得

  當一名小學教師在別人的眼裡是微不足道的,但我們可以通過不斷的努力,把知識化為能力,繼而轉化為智慧。提高人格魅力的修養,讓自己成為學者型的教師,讓社會認可,這是我參觀小學後的心得。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整理的,歡迎大家閱讀。

  篇1

  來到華師附屬小學,我感受到一種濃厚的學習氛圍。這裡隨處隨地都能充分地利用起來,營造了一種極好的教育氛圍。最讓我感興趣的是教學樓下面的角落裡都設有開放書架,真是別緻的休閒學習區啊!使每一個走進這裡的人都不由得被這厚重的學習氛圍所感染。我想,在這樣一所環境優雅、學習氛圍濃厚的省屬名校裡,學生們的素質一定很高吧!我帶著新奇、帶著疑問走進課堂,去探求答案。

  學校首先向我們展示了一節二年級的英語課***因我曾兼授過兩年五年級的英語課,所以對英語課頗感興趣,在這裡請允許我跨學科談一點感受***。上課的劉老師年紀輕輕,卻是活力四射,激情滿懷,那標準而流利的口語讓人折服。更讓我感到震驚的是,課堂上學生的靈活應變,學過的句式都能運用到課堂中來。僅僅是二年級的學生,英語口語的表達水平已相當於一般學校五年級的學生水平了。聽課時我只是從心底裡感到驚奇,後來在聽取該校英語教研組長的介紹中才知道,他們從一年級就開始重視學生英語水平的培養,做到“讀說優先,書寫跟上”的方法。我不禁有這樣的思考:如果把小學階段培養學生這六年比作建一棟樓房的話,一、二年級就是奠地基的階段,如果這地基沒奠好,到了高年級才來重視,這就有如建空中樓閣,隨時都有倒塌的可能。

  這三節課中,讓我印象最深的應該算是一節語文的公開課《桃花心木》。先不說鄧老師的課上得怎麼樣,就從鄧老師那樸素、大方的著裝上就足以看出老師的文化內涵,她那平和、親切、耐人尋味的引導給學生的是一種為人師表的美感。鄧老師很有智慧,教學的每一個環節都設計得十分巧妙,各個環節之間的聯絡又是渾然一體,絕不生澀,教師對學生的學法指導也非常到位,可見教師對文章的理解把握得可謂是駕輕就熟。課堂上,老師說的話不多,甚至連課堂的評價語也沒有,但卻能贏得掌聲陣陣,這還是源於學生的精彩表現。這又一次讓我的內心感到震撼。記得我們校長說過,看一節課是否精彩,是看課堂上學生的表現是否精彩。是的,課堂上學生的表現好與不好,正是衡量一個教師的教學水平如何,甚至是一個學校的辦學水平如何。這又關係到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問題。平時我們的大部分學生在課堂上的表現是,要不無話可說、要不有話不會說、要不有話不敢說,這讓我們上課的老師特別頭疼。於是,調動學生的發言積極性、培養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提高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顯得甚為重要。

  培養學生的能力是我們教師的職責。要提高學生的素質,首先要提高我們教師的整體素養,鍛造教師的人格魅力。人格魅力是教師必備的綜合專業素養,是長期修煉出來的。修煉是一種境界,是一種情趣,是一種必需。在華師附屬小學呂校長的講話中,讓我印象深刻的是他對教師專業素養提高的理念和做法,他認為教師專業素養的提高必須靠不斷的閱讀和培訓才能提高與豐滿,而閱讀與培訓是一種終身的修煉。於是他根據本校實際情況,以充足的資金讓教師訂雜誌,買讀物,保證了教師的閱讀量。這讓我想到,我們潮州市實驗學校不也是個洋溢著濃濃書香的校園嗎?在這裡,我們有讀書的需要,有讀書的期盼,更有讀書的動力。我們實行年級同讀一本書、師生同讀一本書等等,以自己的方式,遨遊知識的海洋,攀登文化的高峰,不斷學習,共同進步!確實當一名小學教師在別人的眼裡是微不足道的,但我們可以通過不斷的努力,把知識化為能力,繼而轉化為智慧。提高人格魅力的修養,讓自己成為學者型的教師,讓社會認可。

  回來的路上我一直在回顧著這一天學習的一幕幕,也在暗暗構想將今天的學習色彩,描繪在自己教學的藍圖上的美好前景。我想這種生動的學習過程比幾個小時的理論說教要來得實在得多。真誠地感謝安排這次活動的領導,更希望有更多這樣有實效的學習機會讓我們去參加、學習,以不斷提高。

  篇2

  近日,我們隨領導來到漢沽管理區第二小學進行了參觀考察,對此校有了進一步的感悟和了解。參觀考察後內心深受震撼。特別是他們優越的辦學條件、先進的教育設施、凸顯的文化氛圍、全面而富有特色的辦學理念、精簡高效的教師團隊等都值得我們去推敲、學習、借鑑。

  一、硬體設施建設給校園描上“面向現代化”的面紗,激起我們無限的嚮往。

  或許是因為新建的緣故,教室、辦公室、活動室、運動場所設施一應俱全,總體佈局一目瞭然、科學合理,從進入大門到各樓的參觀和隨意提問中瞭解到,其教育教學裝置的時代性和教育投入的力度的確值得我們感嘆和欣賞。

  二、“文化立校”的崇高立意使校園凸顯出濃厚的文化氛圍,極大地觸動了我們學習的意念。

  各個活動室更是高起點、大手筆的傑作,從美術活動室的藝術文化到音樂舞蹈室的動感時尚,更有圖書室,用文字詩聯串接而成的文化長廊等,使校園文化氛圍一氣呵成,浸透著濃濃的書香氣息和強者之音,其感染性、號召力無時不在向廣大師生潛移默化中薰染,這種“文化立校”的崇高立意使校園凸顯出的濃厚文化氛圍不能不令人折服。另外,二小還有獨立的廣播室,專業教師的指導與製作,豐富學生的課餘生活,進一步提升學校的文化底蘊。也因此使在場的老師為之嘆服。

  此次參觀學習時間雖然短暫,但是留給我思考的問題卻很多。我也清楚的知道,許多事情我們可以做得更好。“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屈原的這句經典名言迴響在我耳際,只爭朝夕,立即行動起來,多給學校工作建言獻策,我願為之不懈的努力。

  篇3

  參觀是學習的一項重要的學習手段,可以大量的吸取別個好的寶貴經驗,以下學習心得體會範文《參觀小學學校心得體會》由出國留學網學習心得體會頻道為您精心提供,歡迎大家閱讀參考。

  2012年4月19日-4月22日,我有幸到揚州宇花小學參觀和學習,在歷時四天的考察學習中,我們先後聽取了南京宇花小學校長、揚州師大附小校長關於特色辦學的工作報告,並實地參觀了這兩所小學特色辦學及文化氛圍,聽了兩節高質量的課。雖然這次考察學習活動已經結束了,但所參觀的學校的校容校貌、教育理念、辦學特色、師生風采無不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使我感觸頗深,內心久久不能平靜,胸中似有千言萬語,卻無從下筆。疏理了自己的思緒之後,下面我就談談這次考察學習的一點感受和體會。

  實施素質教育是當前我國教育的主旋律,不再單純的以語數成績來衡量學校辦學的優劣了,學校要彰顯出自己的辦學特色來。我們所參觀考察的學校***宇花小學***是一所小班化教學的實驗學校,集中優勢教育資源,體現藝術特色,辦優質教育,並取得了顯著成效;著眼於學生的德、智、體、美、勞等五育並舉,特別是藝術教育大力彰顯了辦學特色。大到學校的硬體設施,小到校園中的一草一木,無不展現著良好而又務實的育人氛圍,無不體現著素質教育旺盛的生命力。

  獨特的藝術展廳中由學生代表分版塊介紹他們的繪畫作品***特色粉畫***、書法作品、攝影、小製作、工藝品等,在細微之處體現著教育者為學生才能的展現和拓展所做的努力與良苦用心。這些做法對我們都是一種啟發和提醒,如果我們能有一間藝術展廳,並在這些方面進行一種常規教育的話,也是不難做到的。

  接下來我想就所聽的兩節課談一談自己感受:

  先來說說《美麗的盤子》一課,該課以生活中最常見的盤子為基礎,向學生展示了古今各式各樣的陶盤、瓷盤等藝術品,使學生了解到盤子這一生活用品,通過裝扮、描繪變成美麗的藝術品。通過本課的學習,讓學生掌握了在盤子上的繪畫技巧,把大自然中的美麗景色和生活中觀察到的美通過自己的作品展現了出來。教師語言生動,有親和力,課的環節清晰完整,教師示範過程中能夠與學生共同思考,讓學生自己找到解決的方法,解決了教學的難點,講解清晰透徹,在課堂上關注到了學生,給了學生充分的發展空間,學生作評豐富多樣,不愧是一節值得學習的好課。

  總之,此次考察學習是一次難忘的學習經歷。對我來說是受了一次極好的教育,也是對我教育教學工作的鞭策!以上僅是我個人考察學習的一點體會,並不能展現此次參觀考察的全貌。通過學習,我認識到,作為一名教師,樹立終身學習的意識,不作井底之蛙,在反思中調整自己,努力踐行新課程理念,努力實施素質教育才是根本,才能不虛此行!我在今後的工作中,要多學習先進經驗,不斷改進自己的工作方法,力爭使自己做的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