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最長的河流

  是什麼呢,想知道嗎?下面就由小編來為大家簡單介紹下。

  

  世界第一長河——尼羅河***Nile***,非洲主河流之父,位於非洲東北部,是一條國際性的河流。尼羅河發源於非洲中部蒲隆地高原***探險者們相信尼羅河的發源地應該是位於盧安達境內的紐恩威熱帶雨林,有關尼羅河發源地的爭論自19世紀50年代以來就一直存在***,自南向北,流經蒲隆地、盧安達、坦尚尼亞、烏干達、南蘇丹、蘇丹和埃及等國,最後注入地中海。幹流自卡蓋拉河源頭至入海口,全長6671km,是世界流程最長的河流。支流還流經肯亞、衣索比亞和剛果、厄利垂亞等國的部分地區。流域面積約335萬k㎡,佔非洲大陸面積的九分之一,入海口處年平均徑流量810億㎥。所跨緯度從南緯4至北緯31。

  尼羅河是由卡蓋拉河、白尼羅河、青尼羅河三條河流匯流而成***青尼羅河發源於衣索比亞高原,白尼羅河發源於蒲隆地高地是尼羅河的主要補給二者在喀土穆匯合***。尼羅河最下游分成許多汊河流注入地中海,這些汊河流都流在三角洲平原上。三角洲面積約24000k㎡,地勢平坦,河渠交織,是古埃及文化的搖籃,也是現代埃及政治、經濟和文化中心。尼羅河下游谷地河三角洲則是人類文明穿行在沙漠中的尼羅河的最早發源地之一,古埃及誕生在此。至今,埃及仍有96%的人口和絕大部分工農業生產集中在這裡。因此,尼羅河被視為埃及的生命線。幾千年來,尼羅河每年6~10月定期氾濫。8月份河水上漲最高時,淹沒了河岸兩旁的大片田野,之後人們紛紛遷往高處暫住。十月以後,洪水消退,帶來了尼羅河豐沛的土壤。在這些肥沃的土壤上,人們栽培了棉花小麥水稻椰棗等農作物。在乾旱的沙漠地區上形成了一條“綠色走廊”。埃及流傳著“埃及就是尼羅河,尼羅河就是埃及的母親”等諺語。尼羅河確實是埃及人民的生命源泉,她為沿岸人民積聚了大量的財富、締造了古埃及文明。6700多公里尼羅河創造了金字塔,創造了古埃及,創造了人類的奇蹟。

  現今,埃及90%以上的人口均分佈在尼羅河沿岸平原和三角洲地區。埃及人稱尼羅河是他們的生命之河。

  :河流分佈

  河源自蒲隆地的魯武武***Ruvuvu***河,與尼亞瓦龍古***Nyawarungu***河匯流後稱卡蓋拉河,流經盧安達和坦尚尼亞與烏干達的邊界地區,注入維多利亞湖。自維多利亞湖北端流出後稱維多利亞尼羅河,入尼羅河流域水系和已建閘、壩示意圖烏干達境內,不久流入基奧加湖。又向西經一段流程注入艾伯特湖***蒙博託湖***,落差400m。出艾伯特湖後向北流稱艾伯特尼羅河,接納由右岸匯入的阿帕蓋爾河,過尼穆萊峽谷後即進入蘇丹平原。自尼穆萊起河流名為白尼羅河,尼穆萊至馬拉卡勒河段又稱傑貝勒河。朱巴以下900km河段所流經的地區是蘇德沼澤區。出沼澤區後自右岸接納索巴特河,河流徑流量倍增。此後直至喀土穆河流兩岸多為半荒漠地區。從尼穆萊至喀十穆全程930km,落差80m。在喀土穆有青尼羅河匯入,此後的河段稱尼羅河。喀土穆至阿斯旺流程約1850km,落差約290m,兩岸為沙漠地區,其間主要支擅是阿特巴拉河。由阿斯旺至開羅流程約900km,落差很小。從開羅下游20km處開始,尼羅河進入三角洲地帶,面積約2.2~2.4萬km2,河汊及湖泊密佈,最大的漢河是杜姆亞特河及賴希德河,每條河長均在200km左右。

  尼羅河主要支流有阿丘瓦***Achwa***河、加扎勒***Gazelle***河、索巴特***Sobat***河、青尼羅河和阿特巴拉***Atbara***河等。

  尼羅河的全部水量中,60%來自青尼羅河,32%由白尼羅河供給,剩下8%來自阿特巴拉河。但洪水期和枯水期有很大變化。在洪水期,尼羅河水量中青尼羅河佔68%,白尼羅河山l0%,阿特巴拉河佔22%;在枯水期,尼羅河水量中青尼羅柯下降為17%,白尼羅河上升到83%,而阿特巴拉河此時斷流,無徑流匯入。上述幾條河流在尼羅河水量中所佔比例的大小和變化,與各河流域的降水多寡、季節分配特點有密切關係。

  白尼羅河

  白尼羅河是尼羅河的源頭,我們需要一直向南,越過高川峽谷、荒漠沼澤,一直來到東非高原的蒲隆地。尼羅河最上游是卡蓋拉河,它發源於蒲隆地境內,下游注入維多利亞湖。湖水經歐文瀑布流入基奧加湖,出湖後名維多利亞尼羅河,又經卡巴雷加瀑布流入阿伯特湖。湖水自北端流出,名阿伯特尼羅河。自尼木累以下名白尼羅河。 尼羅河的支流中,最為人所知的就白尼羅河和青尼羅河,一條婉約,一條奔放,常被人們用“情人”來形容。白尼羅河順東非高原側坡北流,河谷深狹,多急灘瀑布。自博爾向北,白尼羅河流入平淺的沼澤盆地,水流緩慢,河中繁生大量以紙草為主的水生植物。白尼羅河向北流出盆地後,先後會合索巴特河、青尼羅河和阿特巴拉河,以下再無支流。

  青尼羅河

  青尼羅河是尼羅河的最大支流,全長約1700km,流域面積為32.5萬km2。發源於衣索比亞高原戈賈姆高地,向北注入塔納湖,這一河段稱為小阿巴依柯。

  青尼羅河從塔納湖南端流出後至蘇丹邊界稱阿巴依河,由於熔岩梗阻,向南繞過比爾漢峰***海拔4154m***,折而向西北進入蘇丹境內。在860km的流程內,河床下降1320m,比降達1:650。沿途多瀑布急流,其中最著名的是提斯埃薩特瀑布。它位於塔納湖南岸巴哈爾達爾下游約30km處,跌水高差達45.8m。該瀑布以上約3km處還有阿臘法米瀑布,落差約6m。阿巴依河在衣索比亞境內輾轉迂迴,沿途接納許多支流。這些支流主要集中在左岸,有巴希羅河、賈馬河、穆格爾河、迪德薩河和達布斯河等,均為常年有水的河流。右岸河流既少又小,唯一常年有水的支流是伯萊斯河,坡陡流急。這一河段由於流勢湍急,散失水量不大。

  由於青尼羅河源白乾溼季分明的衣索比亞高原,水量豐沛,沿途損耗又較小,所以水文特徵與白尼羅河截然相反。這些特徵表現為:①徑流量大;②落差大;②流量季節變化和年際變化都很大。

  卡蓋拉河

  卡蓋拉河,非洲東部河流。源出蒲隆地西南部,由魯武武河和尼亞瓦龍古河匯流而成。流經坦尚尼亞、盧安達、烏干達,注入維多利亞湖,長400公里。上游流經山地,有魯蘇莫瀑布;下游水流平穩,水量豐富,可通航。是流入維多利亞湖諸河中最長者,通常被認作是尼羅河的上源。

  加扎勒河

  由發源於蘇丹西南部高原的耶伊河、朱爾河、洛爾河等“條河湖***多數為季節性河湖***組成帥時L勒水系從左岸匯入傑貝勒河。加扎勒河湖域沼澤面積達4萬km2,除朱爾河之外,其它所有支湖均消失於大沼澤中,每年注入尼羅河的水量很少。

  索巴特河

  該河流向西北,在馬拉卡勒以南匯入白尼羅河。是白尼羅河右岸支流,由巴羅河與皮博爾河匯流而成,從巴羅河源頭計起全長730km,流域面積25萬km2,每年6—12月為雨季,河水很大,最大流量發生在11月。河口平均流量412m3/s。雨季從河口至納綏爾城300km河段可通航阿特巴拉河。

  阿特巴拉河是尼羅河最後—條支流,源自塔納湖以北的貢德爾地區,河長1120km。主要支流有特克澤河.特克澤河發源於衣索比亞高原東北部北緯12。,東經39。30'附近.至蘇丹境內舒沃克流入阿特巴拉河,流程約864km,河床比降1:800。阿特巴拉河接納特克澤河後進入蘇丹粘土平原,經500km左右的流程在阿特巴拉匯入尼羅河於流,比降為1:4000。

  雖然阿特巴拉河與青尼羅河一樣源自衣索比亞高原,但缺乏像塔納湖那樣的天然水庫,因此水文特徵較之青尼羅河,又不盡相同:①年平均徑流量為120億m3,是尼羅河重要支流之一。②為季節性河流,每年1—5月河床乾涸,訊期集中在7~9月,8月份流量最大,達2037m3/s。河水暴漲暴落,流量季節變化之大比青尼羅河更甚。③河流泥沙較多。

  尼羅河的全部水量中,60%來自青尼羅河,32%由白尼羅河供給,剩下8%來自阿特巴拉河。但洪水期和枯水期有很大變化。在洪水期,尼羅河水量中青尼羅河佔68%,白尼羅河山l0%,阿特巴拉河佔22%;在枯水期,尼羅河水量中青尼羅柯下降為17%,白尼羅河上升到83%,而阿特巴拉河此時斷流,無徑流匯入。上述幾條河流在尼羅河水量中所佔比例的大小和變化,與各河流域的降水多寡、季節分配特點有密切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