鑑真的人物事蹟介紹

  鑑真是中國唐朝僧人,日本佛教律宗開山祖師,著名醫學家。日本人民稱鑑真為“天平之甍”,意為他的成就足以代表天平時代文化的屋脊。下面是小編跟大家分享的鑑真事蹟介紹,歡迎大家來閱讀學習~

  鑑真的生平事蹟

  鑑真***688~763***日文又稱鑑真***がんじん***,中國唐朝僧人, 律宗南山宗傳人,日本佛教律宗開山祖師,著名醫學家。日本人民稱鑑真為“天平之甍”,意為他的成就足以代表天平時代文化的屋脊***意為高峰***。

  唐代律宗僧人。俗姓淳于,揚州江陽縣***今江蘇揚州***人。晚年受日僧禮請,東渡傳律,履險犯難,雙目失明,終抵奈良。在傳播佛教與盛唐文化上,有很大的歷史功績。

  唐代高僧,醫家。俗姓淳于,廣陵江陽***今江蘇揚州***人。十四歲時於大雲寺為沙彌,就高僧智滿禪師學佛,後又赴長安從弘景法師受具足戒,先後達三年,遂返揚州,學識淵博。日本僧人榮睿、普照來華學佛留學,並敦請鑑真赴日傳佛。鑑真欣然應允,並克服種種困難,先後六次始獲成功。他攜帶佛經、佛具及佛像,於天寶十二年***753年***抵日本。此時鑑真雙目失明,但他仍努力弘揚佛法,傳播中國文化並以其豐富之經驗,講授醫藥知識,特別是他所帶之香料藥物等,至今日本奈良招提寺及東大寺正倉院仍儲存有其遺蹟。嘗治癒光明皇太后及聖武天皇之病***見天台烏藥***。日本曾授予“大僧都”、“大和上”封號,日本人民譽他為“過海大師”。其著作有《鑑上人祕方》,惜未見流傳。 他在14歲時被智滿收為沙彌,配居大雲寺。神龍元年***705***,依道岸律師受菩薩戒。景龍元年***707***,出遊洛陽,繼至長安。次年在長安實際寺依恆景律師受具足戒。巡遊兩京,究學三藏。對於律藏,造詣尤深。為他授戒的道岸、恆景,都是律學的一時名德,又是南山宗開創人道宣律師的再傳弟子。他的律學,雖師承南山宗,但他並不持一家之見。唐代律學,除了獨佔優勢的南山宗外,還有相州日光寺法礪的相部宗和西太原寺懷素的東塔宗,一時鼎足而三。其後,鑑真東渡日本攜帶的律學典籍則兼及後者兩宗。在傳授中又以法礪的《四分律疏》、定賓***屬相部宗***的《飾宗義記》與道宣的《行事鈔》三書為主,重點尤在法礪、定賓所著兩書。

  在佛教建築、雕塑等方面,他也頗多建樹。據《唐大和上東征傳》記載,鑑真後歸淮南,教授戒律,每於“講授之間,造立寺舍,……造佛菩薩像,其數無量”。在醫藥學方面,博達多能,品鑑極精,曾主持過大雲寺的悲田院,為人治病,親自為病者煎調藥物,醫道甚高。

  天寶元年***742***,日本僧人榮睿、普照受日本佛教界和政府的委託,延請他去日傳戒,鑑真欣然應允,從當年開始至天寶七載,12年中,先後五次率眾東渡,由於海上風浪、觸礁、沉船、犧牲以及某些地方官員的阻撓而失敗;尤其是第五次遭到惡風怒濤的襲擊,在海上漂了14天,最後漂到海南島的振州***今崖縣***。返途經過端州時,日本弟子榮睿病故,鑑真哀慟悲切,加上炎熱,突發眼疾,導致雙目失明。但他東渡弘法之志彌堅,從未動搖。天寶十二載第六次東渡,終於到達了日本九州,次年二月至平城京***今奈良***。

  鑑真在日本受到朝野盛大的歡迎。旋為日本天皇、皇后、太子等人授菩薩戒;為沙彌證修等440餘人授戒;為80們僧舍舊戒授新戒。自是日本始有正式的律學傳承。鑑真被尊為日本律宗初祖。756年孝謙天皇任命他為大僧都,統理日本僧佛事務。759年,鑑真及其弟子們苦心經營,設計修建了唐招提寺,此 後即在那裡傳律授戒。在營造、塑像、壁畫等方面,他與弟子採用唐代最先進的工藝,為日本天平時代藝術高潮的形成,增添了異彩。如唐招提寺建築群,即為鑑真及其弟子留下的傑作。整個結構和裝飾,都體現了唐代建築的特色,是日本現存天平時代最大最美的建築。鑑真去世前,弟子們還採用乾漆夾 這一最新技藝,為他製作了一座寫真坐像。日本奉為國寶。1980年2月,日中友好團體為了增進兩國人民世代友好下去的情誼,曾將坐像送回北京、揚州兩地供中國人民和佛教徒瞻禮。鑑真及其弟子大都擅長書法,去日時攜帶王羲之、獻之父子真跡,影響所及,至今日本人民猶熱愛中國書法藝術不衰。當時日本佛典,多從朝鮮傳入,口授、手抄,錯誤在所難免。據《續日本紀》記載,天皇曾為此委託鑑真校正經疏錯誤。鑑真對日本人民最突出的貢獻,是醫藥學知識的傳授,被日本人民奉為醫藥始祖。日本豆腐業、飲食業、釀造業等也認為其行業技藝均為鑑真所授。

  鑑真的歷史貢獻

  1.佛教方面

  鑑真東渡的主要目的是弘揚佛法,傳律授戒。鑑真僧眾在日十餘年的活動達到了這個目的。由於天皇的重視,鑑真被授於“大僧都”的職務,成為“傳戒律之始祖”。“從此以來,日本律儀,漸漸嚴整,師師相傳,遍於寰宇。”鑑真所建唐招提寺成為日本的大總寺。日本的佛經多由百濟僧侶口傳而來,錯漏較多。鑑真在雙目失明的情況下,以他驚人的記憶力,糾正日本佛經中的錯漏。由於鑑真對天台宗也有相當研究,所以鑑真對天台宗在日本的傳播也起了很大作用。鑑真使得日本佛教走上正軌,便利了政府對佛教的控制,杜絕了由於疏於管理而造成的種種弊端,促使佛教被確定成為日本的國家宗教。鑑真和其弟子所開創的日本律宗也成為南都六宗之一,流傳今日,尚有餘輝。鑑真到達時,受到日本朝野熱烈歡迎。此後,他定居日本奈良。鑑真除講授佛經,還詳細介紹中國的醫藥、建築、雕塑、文學、書法、繪畫等技術知識,對中日經濟文化交流作出了傑出貢獻。

  2.醫學方面

  鑑真熟識醫方明,當年光明皇太后病危之時,唯有鑑真所進藥方有效驗。據日本《本草醫談》記載,鑑真只需用鼻子聞,就可以辨別藥草種類和真假,他又大力傳播張仲景的《傷寒雜病論》的知識,留有《鑑上人祕方》一卷,因此,被譽為“日本漢方醫藥之祖”。按照日本漢方野崎藥局主席野崎康弘的說法,以下36種藥草都是鑑真帶往日本推動使用的:

  麻黃、細辛、芍藥、附子、遠志、黃芪、甘草、苦蔘、當歸、柴胡、川芎、玄蔘、地黃、紫蘇、丹蔘、黃芩、桔梗、 旋覆花、蒼朮、知母、半夏、蕪花、梔子、五味子、黃柏、杏仁、厚朴、和厚朴、肉桂、杜仲、唐木瓜、大棗、蜀椒、 花椒、吳茱萸。

  十七、十八世紀時,日本藥店的藥袋上,還印著鑑真的影象,可見影響之深。

  書法方面 鑑真及其弟子在書法方面也有很深的造詣,他在第六次東渡之時,攜帶了王羲之的行書真跡一幅***喪亂帖***、王獻之的行書真跡三幅,以及其他各種書法50卷。這對日本書道的形成起到了極大的促進作用。鑑真本人也是書法名家,其“請經書貼”被譽為日本國寶。

  3.建築方面

  鑑真的東渡弟子及隨行人員中,有不少是精通建築技術的。在鑑真的設計及領導下,建造了著名的唐招提寺。寺內的大堂建築,坐北朝南,闊七間,進深四間,三層斗拱式形制,是座單簷歇山頂式的佛堂。日本《特別保護建築物及國寶帳解說》中評論說:“金堂乃為今日遺存天平時代最大最美建築物”。由於鑑真僧眾採用了唐代最先進的建築方法,因而這座建築異常牢固精美,經過一千二百餘年的風雨,特別是經歷1597 年日本地震的考驗,在周圍其他建築盡被毀壞的情況下,獨金堂完好無損,至今屹立在唐招提寺內。金堂成為研究瞭解中國古代建築藝術的最有價值的珍貴實物之一。

  4.雕塑方面

  鑑真及其弟子在雕塑藝術上也留下了寶貴的遺產。鑑真隨船帶有佛像,在日本又用“乾漆法”***又稱夾紵法***塑造了許多佛像,著名的是唐招提寺金堂內的盧舍那大佛坐像、藥師如來立像、千手觀音菩薩像等。這種夾紵法我國早在東晉時已經出現,到唐朝技術已達到很高水平。武則天時用夾紵法塑造的大佛高達九百尺。鑑真及弟子將這種雕塑藝術在日本推廣併發揚光大。鑑真晚年,弟子忍基等用於漆夾紵法制作了一尊高八十點零四釐米的坐像,表示對這位中國高僧的紀念。鑑真結跏趺坐,雙目緊閉,神志安詳,栩栩如生。它不僅再現了鑑真的真實形象,而且著意刻畫了精神氣質,溫和中流露出剛毅,安詳中凝聚著嚴肅,微笑中體現出沉思。這尊塑像一直供奉在唐招提寺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