遺尿的原因是什麼

  遺尿症俗稱尿床,通常指小兒在熟睡時不自主地排尿。一般至4歲時僅20%有遺尿,10歲時5%有遺尿,有少數患者遺尿症狀持續到成年期。那麼,?遺尿怎麼預防?下面就由小編告訴大家吧!

  

  1.遺傳因素***25%***:

  遺尿症有明顯遺傳傾向,遺傳基因定位在染色體22q11上,統計表明雙親遺尿,單親遺尿,無遺尿者後代遺尿發生率分別為77%,44%,15%。

  2.發育遲緩***15%***:

  若大腦喚醒中樞發育延緩,則保持嬰兒時期由低階中樞反射來完成的排尿模式,這種患兒常見其他發育延遲現象,兒童丘腦和垂體發育滯後,抗利尿激素夜間分泌減少,夜間尿量增多,這種功能性膀胱容量減少與夜間尿量不相匹配是遺尿的重要原因。

  3.尿流動力學因素***10%***:

  睡眠時尿流動力學檢查發現1 /3~1/2患兒膀胱極度活躍,自主收縮頻繁且幅度大,這種不穩定膀胱可使患兒功能性膀胱容量進一步縮小。

  4.繼發性因素***8%***:

  繼發於泌尿系統感染或梗阻 如後尿道瓣膜病和環狀狹窄等。

  5.神經系統因素***5%***:

  病人機體發育或疾病導致神經功能異常。

  6.心理因素***3%***:

  病人遭遇某些事情導致心理壓力。

  發病機制

  目前認為遺尿症的發病機制可能是膀胱逼尿肌與括約肌之間神經調節功能不平衡造成,當逼尿肌強烈的收縮力超過括約肌阻力時可出現遺尿現象,也可能與膀胱括約肌發育不全或麻痺有關。

  遺尿預防

  應從小為兒童建立良好的作息制度和衛生習慣,掌握夜間排尿規律,定時喚醒或使用鬧鐘,使兒童逐漸形成時間性的條件反射,並培養兒童生活自理能力。此外,應提供良好的生活環境,避免不良的環境刺激所造成的遺尿。當兒童面臨挫折和意外時,家長應善於疏導,幫助兒童消除心理緊張,當兒童出現遺尿後,不應責備或體罰,應尋找原因,對症治療。

  在訓練兒童排尿時,要先讓其懂得“尿意”後有排尿的意願,在尿溼後有不快的感覺。兒童的排尿訓練要與其發育水平相協調,指導父母注意兒童對排尿訓練的反應,如兒童拒絕,父母不要強制性地干預,應適當推遲訓練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