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最大的地震帶

  地震,破壞力驚人的自然災害,處在地震帶中的區域更是地震頻發。下面小編將給大家帶來世界上最大的地震帶,希望大家喜歡!

  什麼是地震帶

  地震具有一定的時空分佈規律。從時間上看,地震有活躍期和平靜期交替出現的週期性現象。從空間上看,地震的分佈呈一定的帶狀,稱地震帶。

  地震帶就是指地震集中分佈的地帶。在地震帶內震中密集,在帶外地震的分佈零散。地震帶常與一定的地震構造相聯絡。

  世界上主要的地震帶

  環太平洋地震帶:是地球上最主要的地震帶,它像一個巨大的環,沿北美洲太平洋東岸的美國阿拉斯加向南,經加拿大本部、美國加利福尼亞和黑西哥西部地區,到達南美洲的哥倫比亞、祕魯和智利,然後從智利轉向西,穿過太平洋抵達大洋洲東邊界附近,在紐西蘭東部海域折向北,再經裴濟、印度尼西亞、菲律賓,我國臺灣省、琉球群島、日本列島、阿留申群島,回到美國的阿拉斯加,環繞太平洋一週,也把大陸和海洋分隔開來,地球上約有80%的地震都發生在這裡。

  歐亞地震帶:又名“橫貫亞歐大陸南部、非洲西北部地震帶”、“地中海-喜馬拉雅山地震帶”主要分佈於歐亞大陸,從印度尼西亞開始,經中南半島西部和我國的雲、貴、川、青、藏地區,以及印度、巴基斯坦、尼泊爾、阿富汗、伊朗、土耳其到地中海北岸,一直還伸到大西洋的亞速爾群島,發生在這裡的地震佔全球地震的15%左右。

  海嶺地震帶:是從西伯利亞北岸靠近勒那河口開始,穿過北極經斯匹次卑根群島和冰島,再經過大西洋中部海嶺到印度洋的一些狹長的海嶺地帶或海底隆起地帶,並有一分支穿入紅海和著名的東非裂谷區。

  我國處在世界兩大地震帶之間,是多地震的國家之一。

  中國主要的地震帶

  我國位於世界兩大地震帶——環太平洋地震帶與歐亞地震帶之間,受太平洋板塊、印度板塊和菲律賓海板塊的擠壓,地震斷裂帶十分發育。20世紀以來,中國共發生6級以上地震近800次,遍佈除貴州、浙江兩省和香港特別行政區以外所有的省、自治區、直轄市。

  “華北地震區”:包括河北、河南、山東、內蒙古、山西、陝西、寧夏、江蘇、安徽等省的全部或部分地區。在五個地震區中,它的地震強度和頻度僅次於“青藏高原地震區“,位居全國第二。

  “青藏高原地震區”:包括興都庫什山、西崑崙山、阿爾金山、祁連山、賀蘭山-六盤山、龍門山、喜馬拉雅山及橫斷山脈東翼諸山系所圍成的廣大高原地域。涉及到青海、西藏、新疆、甘肅、寧夏、四川、雲南全部或部分地區,以及原蘇聯、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孟加拉、緬甸、寮國等國的部分地區。

  本地震區是我國最大的一個地震區,也是地震活動最強烈、大地震頻繁發生的地區。據統計,這裡8級以上地震發生過9次;7-7.9級地震發生過78次。均居全國之首。

  “東南沿海地震帶”:我國東南沿海地震帶的分佈情況:東南沿海地震帶地理上主要包括福建、廣東兩省及江西、廣西鄰近的一小部分。這條地震帶受與海岸線大致平行的新華夏系北東向活動斷裂控制,另外,一些北西向活動斷裂在形成發震條件中也起一定作用。

  “南北地震帶”:從我國的寧夏,經甘肅東部、四川西部、直至雲南,有一條縱貫中國大陸、大致南北方向的地震密集帶,被稱為中國南北地震帶,簡稱南北地震帶。該帶向北可延伸至蒙古境內,向南可到緬甸。

  世界上最大的地震帶:環太平洋地震帶

  環太平洋火山帶南起南美洲的奧斯特島,經南北美洲的科迪勒拉山脈,轉向西北的阿留申群島、堪察加半島,向西南延續的是千島群、日本列島、琉球群島、臺灣島、菲律賓群島以及印度尼西亞群島,全長4萬餘公里,呈一向南開口的環形構造系。

  主要集中在環太平洋和地中海—喜馬拉雅兩大地震帶。太平洋地震帶幾乎集中了全世界80%以上的淺源地震***0千米~70千米***,全部的中源***70千米~300千米***和深源地震,所釋放的地震能量約佔全部能量的80%。